唐朝小閑人

南希北慶

歷史軍事

  壹個千門高手,因為壹道閃電,莫名其妙的來到了大唐永徽四年。   自此,壹個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889章 互惠互利

唐朝小閑人 by 南希北慶

2018-8-16 17:14

  在代金券印刷完畢之後,韓藝就正式在大唐日報和士族日報上面發表代金券的具體信息,主要就是讓百姓對於代金券有著壹個最基本的認識,以及知道如何去防偽。
  以前是不在士族日報上面發的,但是士族日報最近很火,商道這個話題引起各個階級的積極討論,如今山東士族那也是底氣十足,他們要求朝廷政策,士族日報也有權發布,大家都是私營,憑什麽總是放在大唐日報上面發。
  韓藝也答應了,反正兩家走得也不是壹個路線,各自都有穩定的客戶,兩邊的競爭其實非常少。
  但不管發行代金券,還是城內建設,其實都是同壹個目的,這個目的就是刺激經濟。
  然而,有壹個群體,以前是很少消費的,這個群體就是官員階級。
  這古代講究的是自給自足,官員其實也是如此,雖然這些官員什麽都不會,就會當官,但是以前官員的俸祿,那真是吃喝拉撒睡穿行,甚至於女人,全部都包括在內,尤其是那些大官,他們不但什麽都不需要買,還拿著壹些朝廷發的去市場買,當然,那時候的市場也買不到什麽東西,但是,他們可都是非常非常有錢的人,而且他們的俸祿也非常穩定。
  如果能夠解放這壹部分人,那麽對於長安市場,可是了不得啊!
  因此,在戶部統計結束之後,韓藝做得第壹件事就是發俸祿,以後也都是統壹發月俸。
  而且改制之後,不管是胥吏,還是官員,統壹來戶部領取俸祿,為此還專門設立了壹個發俸祿的機構。
  而發俸祿的人,也是從官員變成了壹群女人,這就是防止上司克扣下屬的俸祿,以及戶部官員從中撈壹筆。
  這些女人也就是按名單給錢。
  每個官員都壹個俸祿簿,領壹次俸祿,蓋壹次章,簽壹次名。
  官員們對此也是非常期待和興奮。
  這日下午,只見在戶部的壹個窗口下,官員們排在整齊的隊伍,因為剛好明日就是休息日,大家都想今日就將俸祿給領了,明日就能夠出門嗨皮。
  “岑給事,岑給事。”
  只見隊伍中壹個身著紅袍,體態微胖的中年男子朝著壹個瘦高的男子招手喊道。
  “敢問秦中丞有何事?”
  “妳領到俸祿呢?”
  “嗯。”
  “拿來瞅瞅。”
  那岑給事稍顯猶豫了下,還是從懷裏掏出壹沓代金券來。
  周邊官員立刻圍了上來。
  “這代金券果真如傳言壹般精美,若放大壹些,都可以當畫賣了。”
  “是呀!這代金券真是漂亮。”
  “這裏有多少錢?”
  “我的俸祿是三十貫四十八元七文三分。”
  “韓藝不虧商人出身,真是會算賬呀。”
  “此話怎講?”
  “嗨!這妳還看不出來麽,咱們每個人的俸祿都算到分,當時我看到自己的俸祿,頭都是暈的,戶部說是根據以前的俸祿換算出來,讓我咱們算咱們也算不到分,咱們能說戶部算得不準麽。”
  “說得是呀,唉……總之,只有戶部是韓藝掌權,只能是他占咱們的便宜啊。”
  “事已至此,妳還說這些作甚。以往三十貫錢,這至少得拿車來拖吧,但是如今,都不用叫下人來,咱們自己就可以領了。”
  “那是,這代金券拿著的確是方便。”
  “方便是方便,就是怕掉,這代金券放在懷裏面,都沒啥感覺,要是銅錢的話,至少還能感到沈甸甸的,我這還得用手捂著才能安心。”
  “哈哈……!”
  “妳們說,這代金券當真就如那銅錢壹樣麽,啥都能買?”
  “我也是剛剛領到,不太清楚,要不咱們等會壹塊去東市逛逛。”
  “行……但是……內子讓我先將錢放回去,以免掉了,我先回家壹趟,然後再拿點出來,咱們得月樓好好吃上壹頓。”
  ……
  與此同時,金行也已經被商人給擠爆了。
  他們就比官員更加迫切的需要這代金券,因為他們手中沒有分和元,但是他們都已經定出了全新的價格,“分”的出現,令物價變得更加靈活,更加物有所值,因為貨幣的價格已經上升到極致,這壹文錢的面值太大了壹點,故此他非常需求這個“分”,但沒有拿到代金券,他們也不敢推出,要是推出了,人家來消費,找不了錢啊!
  然而,官員壹般都比較保守,因為都是儒家出身,對於新事物,總是充滿著不信任,但是朝廷只發代金券,他們也不能不要,拿著壹張紙,跟拿著壹袋米,這感覺就是不壹樣。
  而且,這朝廷今後就發貨幣,什麽衣物,鞋襪統統都已經折算成貨幣,那只能去買。
  種種因素加在壹起,他們迫切得需要消費。
  因此他們拿到俸祿之後,就直接跑去市場掃貨,看看家裏需要什麽,都先買了。
  唐朝壹直都是高薪養廉,中低層官員也非常有錢,他們可就是中產階級,本來就應該是消費主力,只不過以前都是自給自足,沒有展現出來。
  這個休息日,整個市場都火爆了,包括的郊外的新市場,許多官員都是直接帶著下人,推著板車去掃貨。
  恰好之前經濟不景氣,而商人的生產力又提高了,貨物是充足的,而且也都不是很貴,主要是因為如今貨幣比較值錢。
  這簡直就是天作之合,壹個需要買,壹個需要賣。
  北巷。
  “小胖哥,小胖哥。”
  只見壹個二十來歲的青年,激動的跑到北巷的後院來。
  話音未落,就見熊弟拖著壹雙拖鞋慌慌張張的跑了出來,“噓……我夫人剛剛才睡,妳倒是小聲壹點。”
  “是是是。”
  “咋呢?”
  “咱們又沒有貨呢?”
  熊弟聽得呆楞半晌,哀嘆壹聲道:“這我也沒有辦法,咱們作坊可都在嶺南地區,只能再得等上幾個月。”
  小胖看著是憨厚,但是他絕對不蠢,其實第二批罐頭壹個月前就已經到貨了,但是他捂住沒發,就是等著這壹波高潮。
  結果三日就賣斷貨了,他那水果罐頭,在長安,那簡直就是寶貝,雖然價錢絕便宜,但就這麽多人買,三年前,誰能夠想到,可以在長安吃到荔枝,長安的貴人又多,他們才不會這點錢。
  那小夥計道:“可是小胖哥,這麽下去可是不行,人家天天有事幹,咱們的人幾個月就幹這麽幾天,然後沒啥事做了。”
  要是讓別的商人聽到,估計會打人的,就這幾天,賺了人家壹年都賺不到的錢。
  熊弟撓著肥腮,道:“那妳有啥辦法麽?”
  “咱們多弄壹點不就行麽。”
  “倒也是哦。”熊弟眨了眨眼,道:“這麽簡單,我怎麽沒有想到。行,妳讓洪哥去找元家,咱們多弄幾艘穿。”
  “哎!我這去。那咱們今日下午咋辦?大家都還在店裏坐著的。”
  熊弟胖手壹揮,道:“這幾日大家辛苦了,下午去第壹樓吃壹頓好的。”
  “第壹樓上午就坐滿了。”
  “萬福樓,得月樓呢?”
  “都坐滿了。”
  “那——那妳們就訂壹些菜,找個地方吃。”
  “那行,小胖哥,妳去麽?”
  “我不去了,我還得在家給我夫人做飯了。”
  那小夥計呆呆的看著熊弟,就妳這身價,還需要自己下廚麽?
  ……
  市場如此火爆,但是韓藝卻沒有出現在市場,因為到了第壹步,他就不需要看,也知道是壹個什麽情況,之前他反而經常去市場觀察。
  他今日跟張大象去到南郊的農業區視察。
  “尚書令,妳看,這壹整片田地,以前都是職田,因為這些田都在渭水邊上,可以說是長安數壹數二的耕田,所以這些田地曾今都是宰相的,國舅和李義府他們的田地都在這邊。”
  張大象指著面前這壹望無際的農田,向韓藝介紹道。
  韓藝看著他笑道:“這都是朝廷的嗎?”
  “當然是的。”
  張大象立刻道。
  韓藝道:“我大唐建國,是將荒地納為國有,可是這麽肥沃的土地,周邊怎麽可能沒有百姓,全都給朝廷留著。”
  張大象訕訕壹笑,道:“有些田以前是百姓的……李義府是啥人,妳也清楚……尚書令,妳不會打算將這些土地都給還回去吧?”
  “當然不是,咱們大唐如今是看契約說話,可不是看人情說話,這要還,那恐怕都得給百姓。”韓藝搖搖頭,又道:“但是不能再向以前那樣,搞什麽佃農,收租糧,這種做法實在太落後了,我們要全部施行雇傭制,發貨幣給百姓。至於這些田收上來的糧食,全部歸入府庫,用於平倉,畢竟長安缺乏糧食,不得不未雨綢繆啊。但是,戶部要給我將這畝數算準了,每年必須要足夠的糧食入庫,雇傭到的農夫,工錢都由戶部統壹發放,我不想任何人可以從中漁利。如今我們戶部責任重大,每個人都盯著的,可不能出壹點錯。”
  張大象點點頭,道:“我知道了。”
  正當這時,忽聞有人喊道:“韓小哥,張老弟。”
  韓藝、張大象轉頭壹看,張大象道:“好像是屈本信。”
  待屈本信來到身前,韓藝笑道:“屈先生,真是巧啊!”
  屈本信笑著點點頭,又問道:“韓小哥妳怎麽上這來呢?”
  “壹點公事,所以過來看看。”韓藝只是稍微敷衍了壹句,又問道:“妳怎麽在這裏?”
  屈本信忙道:“我剛好帶著人送糧食去自由之美的作坊,路過這裏。”
  張大象笑道:“屈老哥,妳這身份去送糧食?”
  屈本信呵呵壹笑,道:“剛好我家與自由之美的糧食供應契約到期了,我去談續約的事。”
  那些作坊可都是包飯的,這也是韓藝給他們出得主意,包飯菜要劃算許多,如果作坊不包的話,員工就得去買糧食,那麽糧價肯定會漲,壹旦工資滿足不了工人的基本需求,到時肯定要漲工資,羊毛終究是出在羊身上,這糧食可是不可缺少的,但如果作坊聯合起來,壹塊去地主和糧商談,那就有資本談判,價錢相對而言就要便宜許多,糧價就不會飛漲。
  韓藝笑道:“如今糧價漲了不少,這可是壹個談判的好時機啊!”
  “這還得多虧韓小哥,當初韓小哥與我們說這事的時候,說真的,咱們還都不太相信,沒曾想這麽快就實現了。”屈本信笑得眼睛都快沒了,大地主如今都賺翻了,那點點稅,都已經不在他們考慮的範圍內,又笑道:“不過如今立契,朝廷也得賺呀。”
  韓藝笑著點點頭道:“互惠互利,互惠互利。”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