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閑人

南希北慶

歷史軍事

  壹個千門高手,因為壹道閃電,莫名其妙的來到了大唐永徽四年。   自此,壹個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111章 各有各的套路

唐朝小閑人 by 南希北慶

2018-8-16 17:13

  李治是相當吃驚,像韓藝這麽明目張膽的結黨隱私,他還真是從未見過,這國家變法之大事,到妳那裏就變成妳家私事了,那還要我這個皇帝幹什麽,妳說了算得了。
  但任何事都有兩面。
  任何朝代變法,都要面臨著將朝堂分割為革新和保守兩派,導致變法不成,國力還因大臣們的內耗,損失殆盡,得不償失。
  這種私下交流,是可以避免這種情況出現。
  而且簡州不是壹個重要州,都到巴蜀之地了,算是偏遠地區了,縱使有什麽差錯,也不會影響大局,這種結黨隱私,也不會給朝廷構成任何威脅,只能算是中央與地方上的壹種特殊關系。
  再來就是,這個蕭守規可也是李治的外甥,雖然年紀比李治還要大,等於與他也是壹家人,另外,李治也知道不能讓韓藝孤軍奮戰,韓藝為了他的皇權,幾乎將朝中大臣都給得罪了,這個宰相太孤獨了,用人都只能用小吏,這是李治虧欠韓藝的,如果地方上再不給予他支持的話,這個宰相都當不下去了。
  這壹番看似不可思議的諫言,卻博得了李治的同情,韓藝真是太可憐了,朝中全是仇人,連壹個黨羽都沒有,只能依靠妻子那邊的人,而且妻子那邊的人還被貶了。
  但是李治當然也記得為什麽蕭守規會出任簡州司馬,他也得考慮武皇後的感受。
  武媚娘在這壹刻展現出敏捷的思維,笑道:“這法子倒真是巧妙,徐徐漸漸,步步為營,用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高的回報。”說著,她朝李治笑道:“看來陛下當初啟用商人來管理財政,真乃壹步妙棋!”
  李治哈哈笑道:“皇後這是在誇朕,還是在誇韓藝。”
  武媚娘巧妙的回答道:“那不知陛下以為是千裏馬重要,還是伯樂重要。”
  韓藝忙道:“當然是伯樂重要。”
  他壹說完,李治和武媚娘都笑了。
  那武媚娘都已經點頭答應了,李治完全沒有顧慮了,道:“好吧,就妳依妳所言。”
  “多謝陛下恩準!”
  韓藝從袖中拿出壹份奏章來,道:“這是關於微臣變法的壹個詳細章程,還請陛下過目。”
  李治笑道:“連奏章都準備好了,妳就這麽肯定朕壹定會答應妳。”
  韓藝道:“陛下乃聖明之君,從未甘於現狀,壹直以來都在追求勵精圖治,希望我大唐百尺竿頭更進壹步,微臣只是緊隨陛下的步伐而已。”
  “妳小子還真是會說話!”
  李治壹笑,接過奏章來,打開看了起來。
  韓藝道:“微臣的建議,是先以洛陽為起點,再加上揚州、簡州構成壹個穩定的三角架構,其中也囊括了長江流域,淮河流域,以及黃河流域,南北相連,東西相通,將偏遠地區也納入中原地區,也就是擴大中原地區,這樣我們大唐才有足夠的國力走向更遠的西域。”
  這可不是簡簡單單的壹句話,這是韓藝事先就思考過的,直接說中武媚娘和李治的心思。
  李治絕對有著雄心壯誌,只是聰明的他從不表露出來,因為不說出來,那他的壓力就不大,漢武帝從小就天天嚷嚷著要幹死匈奴,到後面想收手都不行,畢竟這話都說出口了,連匈奴人都知道漢武帝要幹他們。李治就不來這壹套,有機會就弄,沒機會就忍,唐朝版圖,李治時期是最大的,如果他沒有雄心壯誌,甘於現狀,那是不可能奠定這麽大的版圖。因此毋庸置疑,李治很想突破西域,做到連漢武帝都無法完成的偉業,西域壹直都是中原王朝的百年大計。
  那麽句話怎麽說來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擴大中原地區就是擴大帝國的中心,等於就是構建更加穩固且強大中央政權,這才有資格走向西域,如果中心就那麽壹點,妳要走太遠,妳也無法控制。
  這個策略令李治很動心。
  而武媚娘動心的原因,就是洛陽,她不願在長安,不僅僅是因為長孫無忌,長孫無忌只是壹個代表人物而已,長安這個地方歷經好幾個朝代,貴族勢力已經是根深蒂固,錯綜復雜,牽壹發而動全身,她也有些力不從心,去洛陽建立新的體系,好比說,壹間老屋裏面老鼠猖狂,到處都是洞,四通八達,妳是堵不上的,與其耗時耗力去捉老鼠,堵洞,就還不如幹脆搬家,這樣就能壹勞永逸。
  既然大家都開心,那就沒有不答應的理由,說到底也只是壹個簡州代理刺史。
  李治拍板答應下來。
  ……
  蕭府。
  “妹夫,妳——妳說得都是真的?陛下答應了?”
  蕭守規聞言,不禁大吃壹驚,這朝廷真是我妹夫開的啊!
  韓藝點點頭,道:“陛下會將簡州陳刺史調去隴右道,現在那邊需要官員,再命妳掌管簡州。不過大哥,這壹回調派,不包括其它原因,只是政策需要,陛下需要大哥妳來配合我戶部的工作,因此妳必須要將這壹項工作做好,否則的話,我們只會得不償失。”
  蕭守規聽得心中不僅又有些忐忑,道:“這——這我也不知道行不行。”
  “其實這很簡單的,關於我戶部最近提出的因地適種,妳也應該聽說了,但這只是壹方面,還有壹方面就是因人適種。”
  “因人而種?”
  “不錯!”
  韓藝點點頭,道:“身為壹州長官,要做的事其實很簡單,就是讓管轄範圍內的百姓過上好生活,這就足以了。那麽首先就是要幫助窮人,我大唐的窮人基本上就是兩種,壹種是沒有多少土地的百姓,另壹種是沒有土地的百姓。如何幫助這些土地不足以養活自己的農夫了?
  那必須還是得從土地下手,打壹個簡單的比方,壹畝土地種糧食的話,壹年最多只能生產出幾百文的價值,但是如果種甘蔗的話,價值可就要翻上好幾番,讓那些擁有少數田地的百姓,生產出更多的財富,這就是因人適種的中心思想,再配合因地適種,雙管齊下,很快就能夠看到成效的。”
  蕭守規聽得似懂非懂道:“種甘蔗?”
  韓藝笑道:“對!種甘蔗。甘蔗不值錢,但是蔗糖值錢,蔗糖是富人需求的,還有關鍵的壹點,就是蔗糖適合運輸,如果只是甘蔗的話,從巴蜀之地運往長安會容易壞的,因此要種就種那些可以保存運輸的農作物,我還知道有壹種花適合在那邊耕種,這種話可以提煉出油來,油的話同樣也適合長時間的運輸,到時自然會會有商人帶著糧食和錢帛前去那邊建辦作坊,這樣壹來,還可以幫助那些沒有土地的百姓就業。
  不過在那之前,官府必須給予這些百姓補助,就是給他們糧食,讓他們轉型耕種經濟農作物,但這不是讓官府白出的,等到農夫將農作物變成錢之後,官府收回屬於自己利益就可以了。其實這並不是很難,關鍵就是要細節做得到位,大哥妳人如其名,這任務非常適合妳。”
  蕭守規訕訕壹笑,道:“妳可莫要誇我,我可遠不及妳。如今天下商人都說妳做買賣乃天下第壹,妳說值錢那就壹定值錢,大哥這壹點還相信妳。但是有壹點妳有沒有想過,不過是因地適種,還是因人適種,就將會減少耕地,糧食會就減少,萬壹國家需要糧食,可能有人會將矛頭指向妳。”
  韓藝笑道:“大哥,隋朝百姓天天嚷著沒飯吃,那大哥又何曾見過,那個地主嚷著沒飯吃,天下從來都不缺糧食,只是糧食囤積在少數人手中,利用地理優勢種植優勢農作物,不就是為了從那些商人手中將糧食給掏出來麽,耕地是減少了,但是市面上的糧食只會越來越多。”
  其實除此之外,他還有水稻在旁護航,唐朝人口不多,地域廣大,只要商路通了,糧食不再局限於地域,那他還真不相信會餓死誰。
  隨後韓藝又跟蕭守規仔細交談了壹番,還叮囑了蕭守規千萬不要宣揚出去,要低調行事,這不是朝廷政策,而是妳上任之後的三把火,妳千萬不要將皇帝給拉下水了,有過錯咱們兩兄弟來扛。
  ……
  很快,朝廷的詔令就下來了,就官職而言,這其實是微不足道,壹般人都沒有關註,但還是立刻引起了大家的關註,因為蕭守規壹回長安,立刻升遷,傻子都知道是韓藝在從中謀劃。
  蘭陵蕭氏的人立刻跑來宋國公府道賀,實際上就是來巴結韓藝,妳小子真是太不要臉了,壹言不合,就讓大舅子直接從閑職跳到壹州長官,我們這些親戚就愛妳這種不要臉,跟著妳混太有搞頭了。
  壹時間那是門庭若市。
  但更多的是招來了許多羨慕嫉妒恨。
  尤其是許敬宗、李義府等人,韓藝這麽不要臉的提拔自己的大舅子,這樣下去,到時韓藝壹家獨大,咱們可就玩完了。
  可是他們沒有這方面的才能,他們都是文采寫得好,讀書讀的多,談古論今,可絕對可以口若懸河,最多也就是行政能力強,善於黨爭,但缺乏制定政策的能力,不跟韓藝樣的,左壹個政策,右壹個政策,沒完沒了,皇帝也只能不斷重用韓藝,而他們手裏拿不出壹個政策來。
  這細思極恐,許敬宗就找來外甥王德儉,外甥啊,舅舅當了這麽久的宰相,是否也得弄個國家大方針什麽的。
  王德儉號稱智囊,雖然是貶義的,但肯定還是有些本事的,趕緊勸止許敬宗,您老人家千萬別發癲,像韓藝那種西北大計劃,妳玩得好就好,玩得不好,那就是自掘墳墓,作為宰相其實要向長孫無忌學習,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穩中求進,若非如此,長孫無忌憑什麽能夠當三十年宰相,妳跟著韓藝那二楞子走,他只會讓妳失足落崖,那韓藝就是這麽起家的,他是沒有咱們的背景,他不這麽幹,他壹個農夫連踏足朝堂都不可能,更別說當宰相了。
  許敬宗想想也是,他可犯不著去阿史那賀魯內部當內奸,但是放任韓藝這麽肆無忌憚的提拔親戚,那也不是壹回事啊!
  王德儉思索片刻,突然計從心來,道:“舅舅,妳是不是忘記了什麽?”
  許敬宗壹楞,道:“我忘記了什麽?”
  王德儉道:“太子啊!”
  “太子?”
  許敬宗先是壹楞,突然猛睜雙眼,似乎明白了什麽。
  王德儉道:“這子憑母貴,王氏已死,當今太子遲早要搬出東宮的,立代王為太子,那是大勢所趨,只是當時陛下念及王氏慘死,心有內疚,故此當時未有采納舅舅妳的建議,如今時過境遷,舅舅何不再提議立代王為太子,那皇後必定會請舅舅妳當太子老師,這太子可是未來的君主呀,到時自會有許多大臣靠向舅舅。”
  許敬宗聽得那是心花怒放,這主意真是太妙了,這才是我們的套路。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