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閑人

南希北慶

歷史軍事

  壹個千門高手,因為壹道閃電,莫名其妙的來到了大唐永徽四年。   自此,壹個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814章 國之大招

唐朝小閑人 by 南希北慶

2018-8-16 17:14

  其實這精簡官員壹事,在封建社會原本是最難之事,因為封建社會的官員,那就是權力的象征,但是韓藝選得時機實在是太恰當了,因為朝廷原本就面臨癱瘓,由軍方全面接管,而且韓藝針對的是中下層官員,而上層都被軟禁著,否則的話,這肯定是難於上青天。
  但話說回來,如果李治不這麽做,反而強行讓朝廷維持運轉,那後果更是不堪設想,因為要維持就必須要有錢,那只能繼續征稅,國家就會更亂。
  不過這還不是主要的原因,幾千官員,光算俸祿,其實還能夠勉強維持著。
  關鍵是妳這冗雜的官僚機構,本身就充滿著各種矛盾,那麽任何命令都得爭論半天,都還不壹定能夠執行。韓藝也根本不可能全權做主,因為裏面那些人都是武媚娘的人,他們肯定會想盡辦法阻止韓藝變法,這政治鬥爭就是生與死的爭鬥,他們壹定拼命反對韓藝的。我拼命阻止的話,國家會不會亡,那還不壹定,我要不阻止的話,那我就壹定是死,這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啊。
  他們是這麽想的,那韓藝也是這麽想的,因為這是他壹早就計劃好的,必須要趁著這個機會,將武媚娘的所有勢力全部粉碎,要不達到這個目的的話,那大家就都別玩,因為他在朝中完全沒有去勢力跟武媚娘對抗,要是等武媚娘緩過來,那他就非常危險了。
  李治這回是非常堅定的站在韓藝這邊,因為李義府失去了人心,而韓藝確實深得人心,關鍵時候,皇帝當然是站在人心這邊,這並不能說明李治對於韓藝多麽多麽信任,李治的算盤也打得是非常精準,他需要韓藝來幫他穩定人心。
  韓藝也知道這壹點,他根本就不搭理那些官員,讓崔戢刃他們去招呼,他繼續做自己的事。
  今日韓藝帶著兀可烈他們這些西北商人,來到南郊的作坊區巡視,如今許多作坊都已經開門了,他也要借此給兀可烈他們壹些信心,並且他還將元禧、元樂從元家堡給拉了出來。
  “韓小哥來了!”
  “韓小哥!”
  ……
  韓藝剛剛出現,便引起不小的轟動,作坊裏面的商人全部跑了出來。
  雖然韓藝已經升為尚書令,但是大家還是喜歡稱呼他為“韓小哥”,不是說“韓小哥”叫習慣,而是韓藝本身就不同於其他的官員,平時喜歡開玩笑,不管見到什麽人都是壹個語氣,他自己都沒有將自己當成壹個宰相,導致大家對於他官員印象是非常薄弱的。
  韓藝朝著大家笑道:“我今日是來看看妳們的生產情況的,畢竟我向妳們承諾過,要幫妳們銷貨,但是妳們也得拿出好貨來。”
  “韓小哥請放心,我們長安的貨物,那壹定是世上最好的。”宇文修彌自信道。
  韓藝笑道:“那是因為妳沒有睦州看過,人家睦州的貨物那是出了名的精細,我可是用過的。所以這好不好,咱們還得拿事實來說話呀!”
  宇文修彌立刻道:“拿事實說話,就那事實說話。韓小哥稍等壹下。”
  韓藝瞧他這麽自信,不禁壹笑,道:“行,倒要看看妳有什麽好貨。”
  宇文修彌趕緊跑到壹間作坊內,過得壹會兒,只見他提著壹個木盒走了出來,道:“韓小哥,這是我新開的膠坊,專門生產各種膠,可以用於建築、墨汁、染料,總之,天下所有之膠,我這裏都生產,並且還是最好的……”
  說著說著,他便打開那木盒,只見裏面壹些小瓶子。
  宇文修彌壹連打開三個小瓶子,向韓藝等人展示自己作坊生產的膠,他是要借韓藝,在為自己產品做廣告!
  而所謂“膠”,就是壹種粘合劑。
  “還真是不錯呀!”
  “是跟我們以前用的還真不壹樣。”
  ……
  許多商人看得是頻頻點頭,兀可烈他們趕緊上前,拿著那些膠左看右看,只覺很是稀奇啊。
  宇文修彌得意洋洋道:“那是當然,這都是咱們作坊最新生產的,用得可是最新的秘方,這在以前那是沒有的。”說著,他又摟著兀可烈,嘿嘿笑道:“兀可烈大哥,今後咱們可得緊密合作啊!”
  兀可烈連連點頭,笑呵呵道:“那真是敢情好。”
  韓藝知道這膠裏面肯定有動物的膠,那肯定就要跟西北商人合作,好奇道:“妳小子不是造車的麽,怎麽又改行,開始搞膠呢?”
  宇文修彌道:“韓小哥有所不知呀,這膠就是從車行裏面發展出來的,我車行的輪子不是要用到膠麽,但總是未找到合適的膠,我幹脆就收購壹家膠坊,專門研究這玩意,結果那輪子的膠沒有弄出來,倒是弄出許多好膠來,我索性就幹起了這壹行。”
  “原來如此!”
  韓藝笑著點點頭,道:“就妳這膠,恐怕都不需要我幫忙。”
  宇文修彌開心的哈哈大笑。
  這是他做買賣的風格,就是往死裏吹,在外人面前表現的得意洋洋,自信滿滿,從而給消費者帶去信心。
  在這裏逗留了片刻,韓藝又去到別的作坊。
  “太原墨筆?”
  韓藝突然停了下來,好奇道:“這是誰開的?”
  “是我開的,是我開的。”
  但見壹人從後面的人群中擠了出來,正是那王固道。
  韓藝當然這是誰開的,只是故意那麽壹問,笑問道:“妳這是生產毛筆的嗎?”
  “不是,不是。”王固道笑道:“說到我這作坊,還得多虧韓小哥妳。”
  韓藝好奇道:“此話怎講?”
  王固道道:“韓小哥先前不是創造出壹種畫麽。”
  韓藝笑著點點頭,道:“但是與這作坊有何關系?”
  “關系可大了!”王固道笑道:“韓小哥的畫,可是不能用毛筆,要用炭筆畫,這原本只是壹家小作坊,就是專門為韓小哥妳的那種畫生產炭筆,後來我買下之後,就將它擴大了壹點,順便還做了壹些改進,韓小哥請稍等壹下。”
  說罷,他進到作坊裏面,很快就拿著幾只筆出來了。
  韓藝驚訝道:“鉛筆?”
  “鉛筆?不,這是墨筆,是用石墨做的。”
  “是嗎?”
  韓藝拿起壹支筆來,跟後世的鉛筆非常像似,外面也是木頭,只不過裏面的鉛芯是正方形的,畢竟這年頭方比圓要容易的多,拿著看了看,道:“妳這外面不像似普通的木頭呀,這是怎麽做的?”
  王固道嘿嘿道:“這是我家裏面壹位造紙工匠想出來的辦法,他是利用造紙術,將壹些廢木頭給碾壓成片,然後再包在這筆芯上面,用起來可是方便多了。”
  宇文修彌立刻道:“那要用到膠啊!”
  王固道笑道:“倒是不用,我們是在未幹之前,就先包好,它自個就能夠黏上。”
  宇文修彌激動道:“這個可以用啊!”
  王固道只是笑著點點頭。
  韓藝也是笑了笑,道:“不錯,不錯,這墨筆還真是新穎,我看這貨也不需要賣到外地去,我自己都能包了。”
  王固道大喜,忙道:“這幾支筆就送給韓小哥,還望韓小哥多多捧場。”
  韓藝道:“既然妳要公然賄賂本官,那本官就是卻之不恭了。”
  大家聞言先是壹楞,隨即都哈哈大笑起來。
  韓藝又去到幾家大作坊看了看,發現許多令人眼前壹亮的產品,雖說價格都不便宜,也沒有後世那麽好,但是想法都非常新穎,甚至有壹家油作坊,專門是為滑輪生產潤滑油的,當然,肯定不是什麽機油,是植物裏面提煉出來的。
  可見這三年來,雖然對於長安的商業有著毀滅性的打擊,但是這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在這期間,這些工匠都沒有事做,但是原料又囤積了不少,商人們索性就讓他們研究新產品。
  這些沒有失業工匠,生怕自己失業,是盡心盡力在搞研究,弄了很多稀奇古怪的東西出來,光顏料就多出六種之多,用於繪畫和染料。
  “哎呦!二位元伯父,韓小哥,真是稀客,稀客啊。”
  來到張家的加工作坊,張大器趕緊迎了出來。
  元禧呵呵道:“我跟二弟轉悠大半天,妳是第壹個發現我們的人啊!”
  張大器楞了下。
  元樂補充道:“其余商人眼中就只有咱們的尚書令啊!”
  “二伯說笑了!”韓藝訕訕壹笑,道:“進去看看吧。”
  來到張大器的作坊裏面,那真是滿目琳瑯的商品,韓藝呵呵道:“妳們這裏也多出許多新產品啊!”
  張大器嘆道:“這是沒有辦法,壹年前,我這作坊也受不了,只能關門,這些工匠又都是我家的人,總不能將他們給裁了,我就讓他們精益求精,弄壹些好工具出來,結果他們這些家夥光鋤頭都給我弄了五六種之多。”
  韓藝笑道:“關鍵在於是否有市場,有市場,幾十種也不算多,沒用的東西,壹樣都嫌多。”
  張大器忙道:“韓小哥還真別說,都還賣的挺好的,如今就有不少大戶人家上我這裏購買。”
  元樂拿起壹個小鏟子來,道:“這是幹什麽用的?”
  張大器道:“這是專門用於盆栽的。”
  “盆栽?”
  元樂點點頭道:“這牡丹壹定會喜歡啊!”
  韓藝笑道:“那我買了!”
  元樂當即呵呵笑了起來。
  幾人又到處看了看,發現多出許多小農具、工具,都是非常精細的那種,不跟以前那樣,壹個鋤頭,鋤盡天下土地。
  兀可烈苦笑道:“韓小哥,這壹趟下來,咱們帶來的貨物倒是顯得少了許多。”
  韓藝哈哈笑道:“不急,不急,這貿易年年都可以做的。”說著,他又向張大器使了使眼神。
  張大器是心領神會,趕緊領著兀可烈他們去到看看其他的產品。
  韓藝拿著壹個鋤頭道:“大伯,二伯,妳們覺得這鋤頭如何?”
  元禧笑著點點頭道:“非常好啊!”
  韓藝似笑非笑道:“那島上可不生產這些東西啊!”
  元禧楞了楞,隨即笑道:“我明白了,妳今日找我們來,是希望我們吞下這壹批貨物。”
  韓藝擺擺手道:“元家想要全部吞下,只怕也不能夠呀,那邊還有樂浪州等地區,也需要這些貨物。但是這筆買賣元家是必須要做的,因為這時候貨物的價格相對都比較便宜,再過壹年,價格肯定比現在要貴壹些。而如今島上那邊已經開墾出許多土地來,產量早已經過剩,急需出口到中原來,那邊生產都是農作物,什麽棉花、酒、糧食,這些工具那邊都還沒法生產,而咱們中原恰恰缺乏農作物,這可是壹筆雙贏的買賣啊!”
  元禧笑道:“難怪妳當初敢保證,原來都已經算好了。”
  韓藝訕訕壹笑,道:“沒法子,這多事都發生在壹塊,我只能拆開來解決。”
  元樂道:“不過大哥,韓藝說的也不錯,這些工具是島上那邊最缺少的。”
  元禧點點頭道:“這我也知道,只不過這小子算得忒精了壹點。”
  這只是小場面,算得了什麽,待會還有大招要放滴,但願不會將妳們給嚇壞!韓藝笑道:“我的職責就是讓大家都賺錢,而不是讓大家賠錢。”
  南進計劃經過這麽些年的發展,已經到了展現威力的時候,如今元家的財力已經非常恐怖,再大批的貨物,都可以直接吞進去。
  這當然也都是韓藝早就算計好的,不然的話,他哪裏敢保證,畢竟這可不是在行騙啊。
  只不過令韓藝沒有想到的是,大唐已經迎來了壹個技術爆發的黃金時代,因為江南的工商業已經崛起,而且江南擁有大量的原料。長安是壹個中轉站,不是壹個原料產地,它最大的優勢就是底蘊,這人才都集中在長安,創造能力是要遠遠強於江南的,再加上這幾年陰錯陽差,反而因禍得福,工匠都沒事幹,天天在作坊搗鼓,潛心研究。
  在作坊區轉悠了壹日,韓藝回到了北巷。
  剛回來,桑木就快步迎了過來,“恩公,我已經將王固道和蒙達調查清楚了。王固道乃是王玄道的堂弟,他們的資金都是來自於太原王家,而那蒙達是萊州來的壹個商人,但是根據我們調查,他的家財不足以收購那麽多作坊,他的錢來路還未查明,但是我們查到他以前是崔戢刃父親崔平仲的家奴,當初崔平仲散盡家財,將家中的奴仆全部給予良人的身份,還予他們自由,我認為蒙達的資金全都是來自於崔家。”
  韓藝笑吟吟道:“果然是他們兩個。”
  桑木小心翼翼道:“恩公,太原王氏和清河崔氏都是咱大唐最強大的士族,他們這壹下投入這麽多錢到買賣中來,這圖的是啥?”
  韓藝笑道:“除了錢,還能是什麽,不過這對於我而言,這是非常有利的,不用去管他們,就算他們圖謀不軌,在買賣上面,我可不需要怕他們,不,應該是在任何方面。現在我梅村韓氏唯壹比不上他們清河崔氏的就是人丁問題,等我多生幾個,他們就基本上淪為二流士族了。”
  桑木笑著點點頭,道:“我知道了。”
  ……
  ……
  大興善寺。
  “如今韓藝已經將武皇後、李義府的勢力全部清除朝堂,此時他也應該拿出他的辦法來了,要是他再不出招的話,可能局勢就無法挽回了,可是他似乎還沒有打算出招,今日又跑去作坊那邊視察。”
  崔戢刃是滿面困惑的朝著崔平仲說道。
  他壹直以為韓藝應該要出手,但是韓藝以穩為主,堅決不爆更,不,就是不出招。
  崔平仲瞇了瞇眼,道:“這事沒有這麽簡單,如果只是要對付李義府他們,韓藝犯不著去旅行,當時他立刻回來,他還是可以將這些人都給清除朝野的,這兩者之間並沒有沖突,可見他是想要拖延壹會兒,至於他為什麽要拖延,他究竟在等什麽,那只能看他到時會出什麽招,不過我看他也拖不了多久了,再這麽加下,誰敢不出亂子。”
  ……
  兵部。
  “司空,大事不好了!大都護那邊剛剛傳來消息,吐蕃悄悄借兵大勃律,壹口氣吞並了小勃律,完全控制住了我大唐通往波斯的道路。”
  契苾何力微微喘著氣向李績稟報道。
  “什麽?”李績聞言不禁霍然起身,道:“那大都護的情況如何?”
  契苾何力有些納悶道:“吐蕃這壹回好像只是沖著波斯那邊去的,而在西北,似乎打算與我們以蔥嶺分而治之。而裴行儉那邊,因為西北商人都未回去,西北人心不穩,他也不敢貿然出兵,畢竟咱們在那邊的駐兵並不是很多。”
  李績點點頭,嘆道:“這已經算是不幸中的大幸,老夫先前就壹直擔心這吐蕃又會卷土重來,故此老夫先前就已經讓蘇定方前往吐谷渾,而如今吐蕃將兵力調去那邊,顯然是沒有打算來中原趁火打劫,妳傳令裴行儉先顧好大都護府,不要輕舉妄動。”
  大唐都已經亂成這樣,祿東贊不可能不知道,但問題是大唐並未發生內戰,軍方也沒有亂。祿東贊上回吃到教訓,就不敢再貿然全面開戰,畢竟吐谷渾那邊的軍隊都還在,而且比以前的駐軍翻了壹倍。而西北邊,大唐本來也沒有多少駐軍,上回也是全靠西北當地的牧民守住了,問題這西北也沒有亂。
  所以祿東贊這回決定,先把該占的便宜占了,這邊就靜觀其變,故此他去打大唐最西邊的領土,其實也不能說是領土,應該算是藩國,但是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那裏是通往大食、波斯的主要通道,其實以前也是在吐蕃的控制中,只不過上回在征討阿史那賀魯的時候,被裴行儉趁機給占領了。
  吐蕃總得對外擴張,這邊被大唐包圍住,那總得找壹個出口。
  祿東贊這個算盤打得非常正確,因為如果跟大唐開戰的話,唐朝就可以將矛盾轉移到外面去,弄不好又得灰頭土臉的回去,再來壹回,吐蕃的士氣喪盡,幾回都沒有占到便宜。
  但是如果大唐發展內戰,那他肯定會卷土重來的,畢竟中原才是最好的地方,這是毋庸置疑的。
  而如今大唐亂成這樣,確實也管不到那邊。
  這都還在談著,遼東地區傳來訊息,在遼東地區突然也出現許多的強盜,專門搶劫過往的商人,而根據萊州官府的調查,那些強盜全都是來自於契丹八部,這契丹部畢竟外族,而且是分成兩派,壹派忠於唐朝,壹派就是要獨立,這壹看中央亂了,要獨立的那壹派也坐不住了,就想先試探壹下,將山東弄亂,看看唐王朝還多少實力,他們不僅搶商人,官府的他們也搶,如果山東也大亂,那他們便可趁勢而起。
  雖然這都算不上雪上加霜,但是如果再不控制的話,肯定就會大亂。
  但是根本問題還沒有解決,就是中央財政沒有錢,地方州縣也沒有錢。
  ……
  ……
  李績趕緊將此事告知李治,李治趕緊召開會議,商議如何應對?
  崔戢刃聽罷,立刻道:“陛下,此時此刻,得趕緊派人去吐蕃,譴責吐蕃的吞並小勃律,並且讓吐蕃立刻從小勃律撤兵。”
  李績道:“祿東贊是什麽人,老夫最清楚不過了,他若會撤兵,那他就不會出兵了,他挑選咱們大唐最西邊出手,就是知道我們對那邊有些鞭長莫及,哪怕是幾年前,我們要去跟吐蕃開戰,恐怕勝算也不大,畢竟這太遠了,更何況如今國內的問題都還沒有解決。”
  李治點了點頭。
  崔戢刃道:“司空誤會下官的意思了,這兵法有雲,實者虛之,虛者實之,祿東贊此番出兵肯定也有試探之意,他肯定也在觀察我大唐局勢的變化,那邊契丹八部肯定也是如此,這時候朝廷必須要強硬,決不能讓他們看出咱們的虛實來,尤其是對於契丹八部,據我所知,萊州、登州還算是比較穩定,陛下應該立刻下令,讓萊州、登州出兵剿滅那些賊寇。”
  李治皺眉道:“可萬壹契丹八部借機宣戰呢?”
  王玄道道:“那咱們就與之開戰,契丹八部內部本有紛爭,不是很團結,咱們可引鐵勒之兵,樂浪州之兵,三面夾擊。”
  盧師卦也道:“想這種趁火打劫之人,決不能姑息,否則的話,他們壹定會變本加厲。”
  這幾人都年輕氣盛,跟李義府他們那些老司機不壹樣,而且山東地區是他們的大本營。
  李治壹看他們幾個這麽強硬,也就是山東士族會全力支持朝廷,稍稍點了壹下頭,又看向李績。
  李績也點了點頭,話鋒壹轉道:“但這也只是權宜之計,當務之急,應該是如何平定這壹場危機。”
  李治突然想起邊上壹直沈默的韓藝,這才是救命稻草,忙問道:“尚書令,妳可有想到辦法?”
  壹直垂著頭的韓藝,忽然眼皮稍稍壹擡,瞧了瞧崔戢刃他們。
  李治腦袋已經不想事了,也看了看崔戢刃他們。
  崔戢刃他們也不知道是什麽意思,壹臉茫然,我們跟妳不壹樣,就會藏著掖著,我們要有主意早就說出來了。
  還是李績這老狐貍懂韓藝,道:“崔中丞,妳們先下去處理西北與遼東之事。”
  李治立刻反應過來,嗯了壹聲,道:“妳們趕緊去草擬詔令。”
  崔戢刃他們非常委屈,我們都很忠心在為妳們辦事,為什麽要我們退下?難道還不相信我們。
  韓藝那賤賤的表情,很明顯就是不相信妳們。
  而且皇帝都開口了,他們也只能告退,雖然他們都很想留下。
  兩儀殿內就剩下李治、李績,韓藝三人。
  韓藝這才開口道:“啟稟陛下,其實微臣在之前就已經想到了壹個辦法……”
  不等韓藝說完,李治便是咆哮道:“那妳為何不早說。”
  這時候妳還都藏著掖著。
  韓藝訕訕道:“陛下請息怒,那只是因為微臣此計,並非是上上之策,乃是破釜沈舟之計,而且有些不光彩。”
  李治道:“那也總比沒有的好,妳應該早說呀。”
  李績也道:“都這時候妳怎還瞻前顧後的。”
  韓藝又道:“但如果采納微臣此策,其實晚說比早說要好得多。”
  李治越聽越糊塗了,道:“妳究竟在說什麽?”
  李績也是壹臉困惑的看著韓藝。
  韓藝道:“陛下,微臣之策,就是發行國債。”
  “國債?”
  李績、李治同時壹楞,完全不能理解。
  韓藝道:“簡單來說,這國債就是借據,只不過是國家向百姓借錢,並且保證支付壹定的利息。”
  這壹句話頓時將李治滿腔的期待給澆滅了,看著韓藝,好似說,妳壹定是在開玩笑吧。
  “妳這不就是變相征稅麽?”
  李績納悶道。
  什麽變相征稅?這借錢可是要還的,又不是騙錢。韓藝郁悶道:“司空,這可是兩回事,征稅是強制性的,是義務,是不用還的,借錢是妳情我願的,不但要還,還是支付利息,這是買賣,而不是義務。”
  李治嘆道:“這妳未必也太異想天開了,如今就朝廷這情況,連稅都征不上來,誰還會願意將錢借給朝廷,縱使朝廷願意支付利息。”
  韓藝道:“這就是為什麽臣之前沒有說,陛下忘記臣方才說這是破釜沈舟之計,也就是說,如果要采取發行國債的辦法,其實越亂越有利於國債的發行。”
  李治皺眉道:“此話怎講?”
  韓藝道:“陛下可知為何會爆發這壹場危機。”
  李治壹揮手道:“朕現在哪有心情去想這些事。”
  韓藝馬上道:“其實微臣也不知道具體原因,但是有壹點微臣認為是可以肯定的,就是這壹場危機乃是人為的,不知陛下可否認同。”
  李治立刻道:“這朕當然知道,如今可既沒有發生天災,又沒有發生戰事,除了人禍還會是什麽。”
  說著,他是滿面怒氣。
  韓藝點點頭道:“既然是人為的,也就是國家的錢並沒有被天災給吞噬,糧食並沒有少,只不過是進入某些人的錢袋裏面。”
  李治嘆道:“妳這是要成心氣朕吧,朕心裏哪能不明白。”
  “微臣並非是想要惹陛下生氣,臣只不過想闡明壹個道理。”
  “什麽道理?”
  韓藝道:“微臣敢問陛下,陛下會追究此事嗎?”
  李治哼道:“朕不但要追究,還要追究到底,只不過朕現在是沒有工夫去調查此事。”
  “那便行了。”韓藝道:“這朝廷的錢都流入到私人的錢袋裏面,不管怎麽說,那都是壹種違法的行為,那麽這錢就是臟錢,是見不得光的,等到陛下追究起來,那這些錢可就成為了燙手山芋,畢竟這事鬧得這麽大,要是追查起來,可就不是簡簡單單的調查,陛下壹定是要徹查的清清楚楚。”
  李治問道:“那又如何?”
  韓藝道:“如果買國債可以幫這些人避免這些臟錢被調查出來呢?”
  李治、李績同時壹楞,似乎領悟那麽壹點點。
  韓藝道:“朝廷可以對外宣布,借金行和元行的名義來發行國債,這樣做的話,壹來,可以增加國債的信用度,金行和元行畢竟壹直以來都深得大家信任。二來,金行和元行畢竟是私營的,不是朝廷的,而金行和元行本來就有義務保證客戶的隱私,也就是說什麽人都可以來購買國債。”
  李績道:“那些人可都非常狡猾,這樣可不見得讓他們將臟錢給拿出來。”
  韓藝道:“若是平常的時候,他們肯定不會拿出來的,但是如今的局勢可由不得他們。
  其壹,外面世道這麽亂,隨時可能會被搶劫,這錢放在身邊已經變得不再安全,如果此時借給國家,那便是國家承擔這個風險。
  其二,先前陛下已經發出詔令,表明長安已經恢復過來,並且要徹查此事,微臣相信很多人會將那些臟錢,用來購買國債,就算保不了自己,也可以留給後代。尤其是長安的貪官,京畿地已經封鎖,這人都難以逃出去,還想攜帶這麽多錢糧逃出去,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只要我們再利用幾個貪官汙吏帶頭,他們壹定會將那些臟錢全部兌換成國債的。”
  李治打斷韓藝的話道:“既然如此,還不如先清查出來。”
  這是名正言順之事。
  韓藝道:“陛下,想要徹底清查,可非壹日之功,首先得將李義府他們給放出來,而且,要找出他們藏糧之地,也不是易事,更為關鍵的是,貪官汙吏藏有的糧食,只是壹部分而已,微臣用他們做魚餌,讓更多的人來購買國債。”
  “魚餌?”
  “不錯。根據微臣這些年來做買賣的經驗,壹件商品,哪怕是不好的,但只要買的人多,就會引來更多人買,這是人性,人人都會覺得,這麽多人買,那這東西壹定是好的。剛開始發行國債,大家肯定覺得朝廷是在自欺欺人,這時候就需要這些貪官汙吏帶頭,不僅僅是他們,還有那些走私販,強盜,他們都弄了不少臟錢,尤其是糧食,這壹時半會肯定吃不完,但是等到朝廷清查起來,這些糧食那可就是禍呀,他們都很心虛,只要我們宣傳得當,巧妙的利用他們的心理,他們壹定會買來。但是那些清白的大地主、富商,他們看不到這些,他們只會看到很多人都在買國債,而且國債本身就是有利可圖的,他們就會當做這是壹筆投資,外面世道這麽亂,錢都屯在家裏,又不是生錢,買國債的話還會給利息。”
  李績稍稍點頭,道:“這主意倒是挺妙的。”
  他們以前壹出問題,就將目光放到那些老實人身上,而韓藝這壹招,就是要跟這些為富不仁的家夥鬥智鬥勇,其實這錢糧都集中在這些人手裏,是他們將百姓手中的糧食國庫的錢糧,都給洗劫壹空。
  李治算是明白為什麽韓藝說這個辦法拖得越久,效果越好,因為臟錢越多呀,但心裏總覺得怪怪的,道:“也就是說他們貪了國家的錢,搶了百姓的錢,朝廷還得從他們那裏將這些錢借回來,並且支付他們利息,這真是豈有此理。”
  韓藝道:“故此微臣才說此乃下下之策!這麽做,確實對不起陛下,也對不起天下百姓。微臣壹直都在想更好的辦法,要不是如今局勢緊迫,臣也不會說出來的。”
  這對不起百姓,那也比亡國要好啊!
  李治想想當下的局勢,又有壹些猶豫了,但是他身為皇帝,這種事不太好答應,不禁又看向李績,道:“司空以為呢?”
  李績當然懂李治的意思,道:“老臣認為當務之急,應該以大局為重,如果再不采取任何措施的話,西北與遼東發生動亂,那後果不堪設想。”
  李治點點頭,又向韓藝問道:“韓藝,妳可有把握能夠成功?”
  韓藝道:“陛下,微臣也沒有絕對的把握,畢竟這事臣也是第壹回幹,所以還需要增加國債信用度。”
  李治道:“如何增加?”
  韓藝道:“國家的資產和陛下的印章。將國家的資產抵押給金行和元行,在國債印上陛下的印章。”
  李治聽得有些嚇人呀。
  韓藝又道:“不過陛下請放心,這資產抵押就是立個字據而已,使用權還是在國家手裏。”
  李治沈吟半晌,忐忑地問道:“妳打算借多少錢?”
  “壹千萬貫!”
  韓藝道:“先發行壹千萬貫的國債,為期三年,算十文錢的利息,三年之後,連本帶利壹塊歸還,支付壹百萬貫的利息,算上本金,壹共壹千壹百萬貫。哦,臣說得這壹千壹百萬貫,全都是糧食,按前幾年的糧價,十文壹鬥來折合的,因為朝廷現在需要的是糧食,而非是貨幣,而且貨幣的話,也借不到這麽多,對於當前局勢作用也不大。”
  如今糧食就是硬通貨,貨幣只在揚州睦州,以及巴蜀之地用得著,兩都的貨幣都已經買不到東西了。
  李治聽得直冒汗,這太平盛世,整個帝國壹年的總收入滿打滿算,可能也就這麽多,如今國庫虧空這麽厲害,所有的錢那都是借的,三年之後,又要支付這麽大壹筆錢,關鍵朝廷還明文規定,免除明年壹年的稅收,這錢到時怎麽還呀!忐忑不安道:“妳有把握到時可以還清麽?”
  韓藝非常自信道:“只要度過這壹場危機,臣絕對有把握,將錢全部還清。”
  李治又與李績對了對眼神,其實對不對都壹樣,他也沒有其它的選擇,吐蕃在邊上虎視眈眈,契丹族又在蠢蠢欲動,而且韓藝這麽有信心可以償還,凝眉思索半晌,拍板道:“好吧,這事就由妳全權來處理吧。”
  “微臣遵命。”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