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閑人

南希北慶

歷史軍事

  壹個千門高手,因為壹道閃電,莫名其妙的來到了大唐永徽四年。   自此,壹個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883章 驚喜連連

唐朝小閑人 by 南希北慶

2018-8-16 17:14

  如今的百姓,可沒有以前自給自足的時候那般懶散,以前百姓都是個體戶,自由規劃時間的,如今都在作坊上班,那就要求他們變得非常嚴謹,而且在大環境刺激下,百姓個個都是幹勁十足,說幹就幹,因為時間就是金錢。
  所以郊外很快就開始動工,其實那樣板間都已經蓋好了,看上去那是非常漂亮,百姓也都過來看過,個個都非常滿意,這其實也是生產技術進步帶來的變化,如今蓋房,那都是有著標準的尺寸,而且有著大批的技術工匠,不跟以前壹樣,都是百姓自己蓋,木頭也不需要刨得很整齊,都是非常簡陋的。
  至於這材料麽,當然還是以木頭為主,磚瓦為輔,水泥壹般都是用於道路、圍墻,以及壹些公共建設。
  因為這是給百姓住的,百姓都已經習慣住木屋,突然改變太大的話,他們可能壹時無法適應,而且這木材蓋屋也要快許多,能夠配合整個計劃。話說回來,就算百姓願意,那目前的水泥產量也滿足不了這個大工程,因為城內建設還需要很多水泥,水泥基本還是處於供應不求的狀態。
  相比較起來,這木材那都是現成的,是直接從大明宮那邊運送過來的,這可能也是絕無僅有的事,民間修建房屋,從宮裏運送材料,這完全就是相反的呀!
  壹般都是宮裏修建宮殿,從民間搶奪材料。
  這主要是因為水泥的出現,可是減少宮內木材的使用,大明宮也不需要那麽多的木材,而且大明宮那邊暫時只修建寢宮,將皇帝給安頓好便行了,等到要修建的時候,再運送木材過去就是了。另外,大明宮那邊也同時在動工。
  可以說大明宮給整個計劃,提供了大量的材料,可以令整個計劃立刻執行。
  但這些都只是表面上的東西,本質上還是刺激經濟。
  建築工人的工錢,那是日結的,他們手中拿到的是錢,不是米飯,也不是綢緞,那麽他們必然要去消費。
  長安市場立刻就迸發出活力來!
  雖然之前說走出危機,但是整個市場還是半死不活的,不是沒有貨物,就是因為缺乏貨幣,雖然早就頒布了勞工法案,但是多半商人還是發糧食,因為江南的崛起,吸走了大量的貨幣,他們手中也沒有多少貨幣。
  北巷!
  “夥計,給我來十壇子果酒。”
  但見壹個粗漢子,來到錢家酒鋪,大聲嚷嚷著。
  “哎呦!原來是江工來了!”
  壹個大胖子笑臉迎了出來。
  “呀!老錢,妳也在啊!”
  “我正好來這裏瞅瞅。”
  這大胖子正是錢大方。
  而那漢子名叫江同,乃是鳳飛樓建築團隊中的壹個工頭,故此街坊都稱呼他為江工。
  別看人家只是壹個工頭,但是早就發財了。
  錢大方笑道:“怎麽?又請弟兄們喝酒啊!”
  江同點點頭,道:“這幾天兄弟們日夜幹活,都挺辛苦的,剛好這兩日陰雨綿綿,工地上也幹不了活,我就打算請兄弟們好好吃上壹頓。”
  錢大方呵呵道:“朝廷這麽大得工程,妳們這回可是要發財了!”
  江同沒好氣道:“老錢,妳就省省吧,咱們這些人,再有錢,也比不上妳們啊!我這幾天的工錢,不就都扔在妳這裏嗎。”
  錢大方笑著指了指江同,道:“不愧是韓小哥的人,這說話都帶刺的啊!”
  說話間,壹個夥計跑過來,道:“江哥,這酒已經備好!”
  江同從袖中拿出壹大把代金券來,遞給那賬房。
  錢大方忙道:“等會!怎麽是代金券,妳們發的工錢不都是最新的銅錢麽?”
  江同道:“原本發得是銅錢,但用著實在是不方便,我讓咱們桑木總管給咱們兌換成了代金券,桑木總管說了,雖然新得代金券都還沒有出來的,但是到時可以拿著老得代金券去兌換,妳若不信,可以現在叫人去換,換不來的話,來找我就是了。”
  錢大方笑呵呵道:“只怕這是韓小哥讓妳這麽做的吧?”
  “韓小哥這麽忙,哪裏有空管我們。”江同豈不知錢大方的心思,又道:“老錢,我說妳這人什麽都好,就是忒也精明了壹點。妳也不想想,當年咱們韓小哥就是回家守個孝,妳們就慘成啥樣了。有韓小哥在,這代金券就壹定不會失效的,要是韓小哥不在,有不有效,妳們也都好不到哪裏去。”
  這還用妳說!錢大方尷尬道:“我就隨便說說而已,妳較什麽真啊!”
  ……
  與此同時,韓藝也正與王玄道、鄭善行三人去到西市,視察市場,刺激經濟才是整個計劃的本質所在,如果不能刺激經濟,韓藝不可能答應閻立本建設計劃,所以他們壹定得去觀察市場的變化,這也是現在當官跟以前當官最不同的壹點,以前的官,都是天天坐在府衙裏面。
  沿途不少百姓都在跟他們打招呼,他們這壹批樞要大臣,真是深得民心,因為他們以前就壹直在民間,跟百姓打交道,所以就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感覺,跟長孫無忌他們不壹樣,當時許多人都還沒有見過長孫無忌,但是韓藝的話,人人都見過。
  “這做買賣厲害的人,可是有不少,但是能夠向尚書令壹樣,將市場分析得如此透徹的,還真是沒有啊。”
  王玄道看到這西市壹下子就變得繁榮起來,不禁很是感慨。
  其實韓藝做了什麽事,不就是發行了貨幣麽,但就這麽壹個普通的動作,立刻令整個市場都活起來了,要知道,如今這還是剛開始,等到全新代金券出來之後,那更加無法想象。
  韓藝笑道:“妳們在讀聖賢書的時候,我就在混市井了,要是這方面還比妳們差,那我憑什麽在朝中立足。”
  鄭善行呵呵道:“尚書令真是謙虛了,混跡於市井的人可是有不少,但是混到妳這種地步……!”
  韓藝立刻道:“還有韓信。”
  鄭善行、王玄道壹楞,不禁想起韓藝當初初來匝道之時,就曾自比韓信,當時可是有不少人都笑話他,可是如今呢?
  他還真有這個資格。
  “那不是閻尚書麽?”
  王玄道突然望著前面道。
  韓藝舉目望去,只見閻立本帶著幾個官員壹邊走著,壹邊觀望著,忙喊道:“閻尚書。”
  閻立本凝目看來,立刻快步走了過來,道:“是韓小哥啊!”
  王玄道、鄭善行拱手行禮。
  “妳們怎麽在這裏?”
  閻立本雖然官職沒有韓藝高,但是年紀擺在那裏,稱呼上面,也比較隨意。
  韓藝笑道:“我們剛剛放衙,準備來這裏吃飯,順便來這邊視察壹下。妳呢?”
  閻立本道:“這邊規劃遇到壹點問題,老夫就過來看看。”
  韓藝苦笑道:“閻尚書,妳多大年紀了,這點小事,就交給下面的人去做吧,要是他們連這點事都幹不好,妳這個計劃註定是失敗的。”
  閻立本半開玩笑道:“老夫可不比妳們,尤其是妳韓小哥,出將入相,立下不少功勞,老夫既無賢能治國,又無本事開疆擴土,就靠著這個建設計劃在史書上留個名字,不得不盡心盡力啊!”
  “閻尚書,妳這也太謙虛了,代金券上面的畫,可都是出自妳手,妳想不流芳百世都難啊。”
  韓藝笑了笑,又道:“正所謂相請不如偶遇,就壹塊吃個便飯吧。”
  閻立本顯得有些猶豫。
  “這事是做不完的。”
  韓藝拉著閻立本就往邊上的通熊店走去。
  幾人剛剛來到通熊店,就見壹個老者快步迎出來,朝著他們連連拱手道:“哎呦!幾位貴客上門,張某有失遠迎,恕罪!恕罪!”
  這老者正是張通,通熊店便是用他跟熊弟的名字命名的。
  韓藝打趣道:“通叔,妳如今這身價,還需要站店面啊!”
  張通笑呵呵道:“尚書令,妳就別取笑老夫了,小胖都常來這裏轉轉,還親自做包子,老朽這又算得了什麽。裏面請,裏面請。”
  如今十個張通也比不上熊弟身家。
  他們幾個就直接坐在外面的木棚下,因為韓藝想多看看這市場的反應。
  “通叔,最近生意怎麽樣?”
  “這幾日生意可是好得不得了,收入總算是回到幾年前了。”
  張通很是開心道。
  回到幾年前,他都這麽開心,可見那場危機給他們留下了多大的陰影。
  這個刺激政策最明顯的反應,就是在飲食行業,誰人手裏有錢,第壹件事都是吃,然後才是穿和玩樂。
  閑聊之間,忽聞邊上人道:“這——這不可能是崔老先生寫得吧?這崔老先生怎麽可能幫商人說話?”
  韓藝偏頭壹看,只見角落那桌坐著兩個書生打扮的青年,正捧著壹張報紙在看,詫異道:“那好像不是大唐日報。”
  張通忙道:“韓小哥真是好眼力,那是士族日報。尚書令,今日這士族日報可是將妳們大唐日報給壓下去了,妳看,妳們的大唐日報可都堆在屋裏。”
  韓藝大為驚訝道:“這怎麽可能,就那些老頭子寫得迂腐文章,怎麽可能搶走我大唐日報的風頭。”
  話音剛落就聽得兩聲充滿不滿的咳嗽聲。
  韓藝回過頭來,只見鄭善行壹臉不悅的看著他,忙道:“抱歉,抱歉,我收回我剛才說過的話。”
  王玄道笑道:“無妨,無妨,尚書令這般說,無非也是想要證明出身於市井,要更受歡迎壹些。”
  韓藝呵呵道:“這就是讀聖賢書的好處,罵人罵得是不留痕跡。”
  王玄道吝嗇壹笑,道:“倒是讓尚書令見笑了。”
  韓藝哈哈壹笑,又問道:“說真的,妳們士族日報最近耍了什麽法,竟然壓過了我大唐日報,這真是……有點不可思議啊。”
  王玄道搖搖頭道:“這我也不知道,士族日報壹直都是我們的長輩在管。”
  崔盧鄭王的那些士大夫們,如今也趕上了潮流,不再坐而論道,天天就是在士族日報上面發表自己的文章,宣揚自己的思想,評論時政,雖然沒有大唐日報那麽受眾,但是卻又壹批非常忠實的讀者,就是那些書生。
  韓藝道:“這就是最好奇的地方。”
  要說諷刺人,誰比得上妳韓小哥啊!鄭善行暗道壹聲,突然朝著那張通道:“通叔,勞煩妳拿份士族日報過來。”
  “行,妳們稍等壹下。”
  張通轉身入得屋內,過得片刻,便拿著壹張士族日報走了出來。
  鄭善行接過報紙來,在桌上打開。
  “商道?”
  四人異口同聲道。
  語氣中都是充滿著驚訝。
  “商道”這個說法,可能只是韓藝口頭上提過幾回,他寫的書也是叫做經濟學,沒有說是“商道”,因為這“道”在古代代表的是思想,是高學問級別的,商又是壹直以來都非常令人看不起,這兩個字組合在壹起,念著是順口,但是看著卻是非常刺眼的,而且還是出現在士族日報上面,這就更加不可思議了。
  四人又再往下看,是越看越驚訝。
  裏面的內容,還真的是商道,因為說得是壹種思想,而不是說教人賺錢,這跟韓藝的經濟學有著很大的不同,韓藝的經濟學只是理論,規律,教人理財,是帶有教育性質的,雖然裏面也有壹些思想,但是決不能歸為哲學。
  這篇文章充滿著哲學的氣息。
  裏面的內容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部分。
  第壹部分,小氣與節儉。
  第二部分,欺詐與誠實。
  第壹組可以說是同義詞,只不過壹貶壹褒。
  第二部分同樣也是壹貶壹褒,但卻是反義詞。
  而且前者都是大家對於商人的壹貫認知,後者都是大家對於君子的壹貫認知。
  韓藝光看這標題,就知道為什麽大唐日報的風頭被蓋過了,這確實是非常吸引人的。
  “這篇文章寫得真是好啊!”
  鄭善行來來回回看得即便,不禁搖頭贊同,似乎這內容非常符合他的看法。
  四個詞語,就巧妙的將儒家思想與商人結合在壹起,關鍵是說得很有道理,不是胡亂湊在壹起,吸引人目光的。
  商人小氣,那是眾人皆知,也是壹直被人諷刺的。而這文章的內容卻認為小氣是商人成功的基礎,但前提是商人也應該對自己小氣,對自己也小氣,那其實就是節儉了,裏面論述商人應該要比君子還要勤奮、努力、節儉,方能成功。
  因為玩物喪誌,商人手中有錢,壹旦玩物喪誌,那十有八九會失敗,而且財富對於商人而言,是可以孕育出更多的財富,妳如果將財富給揮霍了,那妳也不可能成功,有此論定,成功商人的基本素質,就是節儉。
  這說得非常對,商人得將錢繼續投資,不能賺了壹點錢,就去揮霍,遲早也會敗的壹幹二凈。文章中都還有舉例說明。
  至於欺詐和誠實就更加好說了,因為如今朝廷都在提倡信用,不誠實難以在這個規矩下立足,尤其是商人,農夫不誠實的話,他待在田邊就行了,他不需要跟人打交道,商人是要天天跟人打交道的。
  只不過文章中運用大量的聖人之言,其實聖人說那些話,是跟治國、做人有關,但是這篇文章卻巧妙的用在商人身上,同樣也是非常合理的。
  韓藝心中狂喜,這其實就是他壹直想要的,但是他總是不得要領,因為這種文章那是需要真本事的,對於儒家思想研究的非常透徹,才能巧妙運用,而韓藝最缺乏的那就是真本事,賢者六學雖然成功,但是賢者六學只是要建立起壹個科學系統,因為古代的科學都是很零散的,賢者六學就是將那些零散的學問給組合在壹起,其實還是表面上。
  看過之後,韓藝便壹臉納悶向鄭善行他們問道:“妳們當真不知道這事?”
  鄭善行、王玄道搖搖頭。鄭善行又道:“這也不像似崔伯父寫得文章。”
  王玄道點點頭。
  韓藝問道:“這崔國修是誰?”
  鄭善行道:“崔伯父乃是崔戢刃的堂伯,之前壹直都住在清河,三年前才來到長安,專門負責這士族日報。”
  “崔戢刃?”
  韓藝皺了皺眉頭。
  王玄道微微皺眉道:“崔兄雖然才華橫溢,但是他也不見得能夠寫出這麽老練的文章來。”
  閻立本撫須笑道:“崔家賢士輩出,區區文章,又何足掛齒。”
  他們這些老人,那是非常崇尚清河崔氏的。
  韓藝看了眼閻立本,稍稍點了下頭,心想,難道崔家真的還有這等人物?
  因為這篇文章裏面可是大有內涵,儒家思想在當代那真是如教義壹般,是深受大家的認同,而商人就如老鼠壹般,是深受大家的鄙視,這文章其實是有助於商人發展的,如果有儒家思想的光環,那麽商人就不需要再自卑了,也不需要受到限制,會很快的被大家認同的。
  這內容也是非常積極向上且是非常具有意義的。
  最主要的是,這是崔家的人寫得文章,別說韓藝寫不出來,就算韓藝寫得出來,估計結果也就是被罵,然後大家又開始爭論,這崔家的人寫得,是能夠更快速的被人接受,因為崔家的名望擺在那裏,受到知識分子的尊重,關鍵他們不是商人出身,他來討論商人,就更加公平壹些。
  這真是壹個巨大的驚喜啊!
  可還未等韓藝回過神來,壹個軍官突然來到店門前,抱拳道:“卑職參見尚書令。”
  韓藝回頭壹看,問道:“什麽事?”
  “卑職是奉司空之命,請妳過去壹趟。”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