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閑人

南希北慶

歷史軍事

  壹個千門高手,因為壹道閃電,莫名其妙的來到了大唐永徽四年。   自此,壹個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075章 這鍋老夫不背

唐朝小閑人 by 南希北慶

2018-8-16 17:13

  均田制有壹個非常大的弊端,就是不管妳是什麽土地,妳都必須要種糧食,因為唐朝的每個地區都是封閉式的,甚至可以縮小到鄉村,有些人壹輩子都沒有出過村。
  除非是長安、洛陽這種大都市,不然的話,誰會將糧食運送過去,那麽只能靠自己去種,自給自足,畢竟人是離不開糧食的。這也是為什麽華夏這個民族最擅長的就是改造地球,精耕細作,讓貧瘠之地也能養活壹方人,但這並不符合經濟原則。
  明明這塊地適合種葡萄,妳偏偏要種糧食,這損失可是巨大的,不管是對個人,還是整個國家而言,妳種葡萄釀酒,壹年壹百貫,種糧食壹年十貫,這就是十倍之差啊。
  如果能夠解決這個糧食問題的話,那麽就可以因地而種,國家財富肯定會大幅度上增的。其實這糧食問題也好解決,因為不是國家沒有糧食,只是糧食都在商人和鄉紳手中,他們的糧食吃不完,那現在商人需求各種原料,因為商業已經在復蘇了,因此現在商人非常願意拿原料去換糧食,這樣壹來,貨物就流通起來了。
  李治壹看這麽多資料,這壹時半會也看不了,讓張德勝先收著,又朝著韓藝道:“就算如此,也不能夠增加這麽多吧?”
  這個倍數讓他感到非常的驚訝。
  韓藝笑道:“陛下,種植桑樹可不是產絲這壹門生意,那桑樹全身是寶,桑木可以做弓、轅、犁,樹皮還能造紙,桑子可以糧酒,枯枝可以做柴火,這些都是可以賣錢的。實在是如今那些貧瘠之地產生的財富實在是太低了,其實臣的這個估計值還是比較保守的,畢竟還沒有對土地進行現場勘查。原本在貧瘠之地種糧食,不需要多少人,因為很多地都不能種糧食,但是如果適合種桑樹的話,就需要非常多的人去管理,這些人必須要交稅,那國家稅收肯定會增加的。”
  幾十倍財富!
  李治挺激動的,這不就是變廢為寶麽,雖說在壹定程度上沖擊了均田制,但是均田制又不是老天的旨意,更加不是信仰,還不是為了國家安定,為了百姓能夠生活的更好,如果破壞均田制可以讓國民皆好,那幹嘛不去破壞,而且還能防止土地兼並,這土地在百姓手中,並不可怕,就是害怕被人兼並,這會損害了皇帝、百姓、國家三者的利益,土地兼並,百姓造反,皇帝背鍋,國家滅亡,這可是套路來的,指著韓藝笑了笑,這小子真是算得太精了,道:“妳都說得這麽好了,朕要不答應妳,豈不成昏君了,此事朕準奏了,若是真的能夠取得妳所講的收益,到時朕會在全國推行這種因地而種的政策。”
  韓藝心中壹喜,忙行禮道:“微臣定當不負陛下的厚望。”
  ……
  但是韓藝並未急著去安排,在第二日,他就急忙忙的來到司空府拜訪。因為這壹切的壹切都是因為吐蕃和吐谷渾的爭鬥,但這不是韓藝原本的計劃,而只是他的應對之策,其實也很倉促,他心裏沒有壹點把握,而且李治又讓他負責了這壹部分的外交事宜,他必須要立刻弄清楚,而在戰爭方面,那當然是向李勣這個權威請教。
  不過話說回來,若是可以的話,韓藝是不願意來的,因為李勣太陰了,跟他說話很累。
  因此剛壹見面,韓藝就不繞彎子,將李治命他去接待祿東贊和河源郡王諾曷缽的事告訴了李勣,其實他是很喜歡繞彎子的,但他知道自己是繞不過李勣,咱們就直接壹點。
  李勣才不管這些了,反正李治又沒有下旨讓他說,跟沒睡醒似得,道:“老夫對此沒有任何意見,不知妳來找老夫作甚?”
  韓藝聽得壹臉郁悶,他以為自己夠直接了,只能解釋道:“這個外交是建立在實力上面的,我希望能夠更加清楚吐蕃和吐谷渾雙方的實力對比,當然,我會去查壹些資料,但是有些軍事上實力對比,還是請教司空要更為可信,雖然司空沒有參與當初我大唐與吐谷渾的壹戰,但是司空肯定對於吐蕃和吐谷渾的實力是知根知底。”
  李勣面對韓藝也非常謹慎,他從未將韓藝當成壹個小輩看,韓藝的心機,他也是見識過的,問道:“妳想知道什麽?”
  韓藝道:“我想知道壹旦真的發生全面戰爭,吐谷渾究竟不能抵抗吐蕃的攻勢。”
  “這不好說,戰場上是千變萬化的,以少勝多的戰例也是多不勝數。”
  李勣永遠不會把話說滿,先打個預防針,然後才道:“但是就雙方實力,以及天時地利人和,吐蕃如今都占有絕對的優勢,其實吐谷渾以前的實力不弱於吐蕃,但是後來因為與我大唐壹戰,國力大損,而那邊吐蕃也完成了高原的統壹,就剩下吐谷渾這壹隅之地了,在這此消彼長間,雙方的差距是越來越大了。”
  韓藝又道:“那如果我大唐出兵援助呢?例如采取我的那種雇傭兵的做法?”
  李勣沈默不語。
  韓藝道:“司空,是不是也防守不住?”
  “老夫說過,戰場上的局勢是千變萬化的,誰也無法預計。”
  李勣又道:“因此,就算我大唐傾盡全力,也未必能夠保證壹定勝利。”
  果然如此!韓藝聽得皺了下眉頭。
  現在吐蕃可也是壹個強國,尤其是軍事力量,不然的話,李治也不會這麽糾結。
  李勣繼續說道:“雖說我大唐國力強於吐蕃,但是如果高原作戰,我中原勇士需要克服很多的困難,而且,我們大唐打仗,必定是損耗國力的,但是吐蕃的話,他們的軍隊都是奴隸主組成的,因此戰爭對於他們而言,是掠奪奴隸最常見的壹種手段,反倒是能夠增強國力的,因此他們熱衷於戰爭。”
  韓藝稍稍點頭,忽然瞧了眼李勣,道:“那不知道司空是否認同我的說法,必須出兵援助吐谷渾?”
  李勣沒有做聲。
  韓藝道:“我知道司空是認同我的說法,吐蕃攻打吐谷渾,實則是針對我大唐,司空貴為我大唐軍隊的代表,怎能對這事選擇沈默了,現在陛下還是不太想卷入其中,司空妳應該站出來才是。”
  說到後面,韓藝語氣有些激動,李治雖然說不得不防,同時也表現出壹種無奈,心裏是不願意出兵的。
  李勣沈默少許,忽然仰面壹嘆,道:“老夫戎馬壹生,直到如今都渴望戰爭,因此老夫的建議定是自私的,別說我大唐占有優勢,即便是劣勢,妳要問老夫打不打,老夫也壹定是主戰的。可陛下是壹國之君,他考慮的東西,跟老夫考慮的不壹樣,在這事上面,陛下要比老夫更加冷靜和睿智。記得貞觀末年商議是否出兵高句麗,先帝起初也有些猶豫,是老夫堅持要出兵,最終先帝聽從了老夫的建議,但那壹戰下來,輸贏且不說,的確令我大唐國力損耗非常大,令百姓生活變得更加艱苦,直到陛下即位,罷遼東之役,國家上下休養生息,這才慢慢恢復過來。”
  說到這裏,他又嘆了口氣,道:“戰場對於軍人而言,就是最好的墳墓,就好像文人愛筆墨壹樣,這是出於個人的壹種欲望,老夫不會管死多人,老夫想要的只是勝利,但是對於百姓而言是痛苦的,因此老夫這壹回不會再左右陛下的想法,打與不打,在於陛下和妳們這群文臣,老夫唯壹能夠做得就是遵從聖命。”
  韓藝怔怔不語,過的半晌,才點頭道:“我明白了。”
  打仗對於軍人而言,就好比文人在白紙上揮灑墨水,這是壹種藝術,是壹種愛好,但是國家和百姓而言,可能是壹種痛苦,因此絕不能將軍人的意誌淩駕於國家之上,這是本末倒置,出兵與否,是政治家的事,而政治家考慮的大局,是國家的興衰,軍人職責就是打贏壹場場戰。
  韓藝非常尊重李勣的意願,也覺得李勣是對的,他可以向韓藝表達自己的意願,但是他不能去左右李治的想法,這是宰相要思考的事情。
  ……
  然而,正當大家還在思考吐蕃與吐谷渾之間的事時,李治突然下詔令將韓瑗、來濟貶西北邊。
  李義府、許敬宗等人欣喜不已,他們甚至認為這可能是韓藝與李治私下商量好的,借用這事,來鏟除韓瑗、來濟,要早知是這樣的話,他們絕對會支持韓藝的,在關隴集團這壹點上,他們以為自己和韓藝是壹邊的。
  但是這個消息讓壹個老人非常悲痛。
  還是那間小屋。
  今日的長孫無忌終於是隱忍不住了,表情都寫在臉上,非常的憤怒,手都是緊握著拳,朝著坐在對面的韓藝道:“韓瑗、來濟壹事,妳可聽說呢?”
  韓藝點點頭道:“不瞞太尉,恰好那天我正好入宮有事要找陛下商議,當時就已經得知了。”
  長孫無忌問道:“那妳可知道這究竟是陛下的主意,還是武媚娘的主意?”
  韓藝微壹沈吟,道:“陛下並未明說,但是依我之見,這應該是皇後的主意。”
  “是啊!”
  長孫無忌瞇了瞇眼,透著陣陣殺氣,道:“這天下間,唯有她時時刻刻惦記著老夫。這個女人真是不簡單呀,韓瑗、來濟皆是五十多歲的人,治理西北又豈是區區幾年可以解決的,他們這壹去,恐怕是再也回不來了。”
  說到這裏,他眼中竟然泛起淚光來,如果韓瑗、來濟再離開的話,那麽他的宰相班子就全部離開了京城,他們不僅僅是他的屬下,也是他的好友呀,嘆道:“想當初妳費勁千辛萬苦,才保住韓瑗、來濟,可是沒有想到,那女人隨便動動腦筋,便還是將韓瑗、來濟給貶離了長安。而且她這壹招真是非常狠,簡直是無懈可擊,老夫縱使想要請求陛下收回成命,都不知該從何說起。”
  他又看向韓藝,透著壹絲期待,希望韓藝能夠再度力挽狂瀾,留下他們二人,哪怕留下壹個也好。
  但是他自己也說了,武媚娘壹招是無懈可擊的。韓藝低眉道:“對不起,太尉,這事我真的無能為力,陛下是真的委以重任給他們二人,要知道西北地區也確實是需要他們這樣的有才幹的大臣,再加上他們如今留在中書省、門下省也只是處理壹下簡單的公務,權力基本上被李義府他們給奪去了,而且陛下是有著讓他們將功贖罪的意思,這看上去反倒是壹種恩賜,況且這個計劃還是因為我的建議。”
  長孫無忌壹聽,心中徹底絕望了,閉目不語。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