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命運之輪
唐朝小閑人 by 南希北慶
2018-8-16 17:13
皇宮內!
“微臣參見陛下。”
“免禮。坐吧。”
李治微微壹笑,今年他外出巡視的頻率遠高於往年,因此臉曬得有些黑,但也顯得更加成熟壹些,他之所以這麽努力,都是因為他迫切的希望重振皇權,他要讓百姓知道,他也是壹個勤政愛民的皇帝,現在是屬於我的永徽年,貞觀年間已經是過去的事了,這就跟後世有些國家選舉時,候選人四處宣傳是壹個道理。
“多謝陛下賜坐。”
待韓藝坐下之後,李治笑道:“昨日朕去訓練營巡視了壹番,發現那些學員都有著極大的改變,這都是妳的功勞啊!”
韓藝謙虛道:“陛下過獎了,其實這壹切都是陛下的功勞,是微臣借用陛下的威名,借用陛下的仁孝禮智,才使得他們克制自己的惡習,若無陛下壓著他們,縱使微臣再有辦法,也是徒勞無功的。”
李治呵呵道:“妳少在這裏說朕的好話了,朕知道這壹切都是因為妳的那壹句‘復興貴族精神’,不瞞妳說,朕當時聽說時,確實有些擔憂,畢竟現在可不是春秋時期了,不過昨日去了之後,朕不但沒有壹絲擔憂,反而非常開心,皇家警察就該當如此啊。”
雖然近日民安局沈寂下來了,但這是李治即位以來第壹個完全由他決定的決議案,他非常看重民安局,如果民安局失敗了,那他的執政能力肯定會遭受到質疑,他沒有李世民那麽多犯錯的機會,畢竟李世民是接了壹個爛攤子,不可能不犯錯,而他是接了壹個太平盛世,他就沒有犯錯的機會。
韓藝也不矯情了,頷首道:“多謝陛下誇獎。”
“這是妳應得的。”
李治笑了笑,突然正色道:“妳可還記得那日在高家坡,妳向朕提了兩個建議,其壹,是提倡農具發明,其二,是借用商業去解決那些老弱婦孺的困難。”
韓藝道:“微臣自然記得。”
李治道:“其實朕這些天在外巡視,也壹直在和朕的大臣們討論這個問題,大臣們雖然贊成妳的建議,但是反對妳提出的做法。”
韓藝壹楞,不解得望向李治。
李治嘆道:“大臣們都贊成改善農具,可以節省人力,開墾更多的土地,但同時他們也認為讓工匠入朝為官,有違朝廷制度,自古以來,從未有過工匠為官,而且他們認為工匠為官與改善農具是兩回事,不能混為壹談,也是本末倒置,因此他們都只是贊成尋找巧手工匠,讓他們改善農具,並不贊成封賞他們做官。”
韓藝道:“陛下,如果是這樣的話,就無法集天下人智慧,來改善農具,這個計劃的成效恐怕也會大打折扣,其實很多有這方面天賦的人,他們只是不屑於去鉆研農具發明,他們只想讀書,而讀書的目的就是入仕,如果陛下可以因此而誘餌,我相信很多人都會去鉆研農具,這樣對於農業生產將會起到極大的幫助。”
凡事都是利益當頭,沒有利益,誰會搭理,誰又會真的去懂腦筋,但如果只是給錢的話,那很多聰明人都不會來,當代的工匠不代表就有這方面的天賦,多半人都是被逼的,而有天賦的人,又可能跑去讀書了。
李治點點頭道:“朕也是這般想的,因此朕與大臣立下壹個賭約。”
“賭約?”
韓藝壹楞。
李治道:“朕將會發放懸賞,尋找能夠改善農具的巧手工匠,如果在壹個月內,有人揭榜,並且可以因此改善或者發明了對農業有著極大推動的農具,那就成立壹個新的衙署,專門研究農具,並且封賞他們官職。但如果沒有的話,那麽就從軍器監那邊調用壹些工匠來,專門改善農具。”
“壹個月?”
“這已經是朕極力爭取來的了。”
韓藝突然想到壹人,但不露聲色,點點頭,道:“那關於那些老弱婦孺呢?”
李治嘆道:“這個恐怕就行不通了,妳當初提倡開放夜市,借商扶貧,主要是針對那些沒有土地的百姓,這才通過的,可是妳這個建議,難免會讓壹些有土地的百姓,也加入工商這邊來,倘若如此的話,將會出現更多的荒田,而農業壹直是我朝的根本,這個根本可不能壞呀,大臣們的反對,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這都是微臣考慮不周,還請陛下責罰。”韓藝也沒有勉強,立刻道。因為他當時提出這個建議時,也沒有經過周密的策劃,神來之筆可不是他的風格,哪怕是再細微的事。
李治擺擺手道:“這怪不得妳,其實妳的建議不錯,倘若只用在高家坡,那真是適合不過了,只是朝廷必須以大局為重。”
韓藝這兩個提議案,都是有位當下朝廷的制度,想壹次性通過,那是不可能的,韓藝也沒有抱有太大的希望,大家慢慢來。
“是。微臣下回壹定會慎重考慮的。”
韓藝說完,突然想起什麽似得,道:“陛下,微臣有件事想與陛下商量壹下。”
“什麽事?”
“是這樣的。”
韓藝道:“當初若非陛下皇恩浩蕩,微臣的北巷恐怕也開不起了,為表示對於陛下答謝,微臣打算捐贈壹批價值八百貫的生活用品給朝廷。”
“八百貫?”
李治猛地壹驚,這錢對於他而言,都算不少了,雖然他是天子,但是國庫的錢,不是他想動就能動的,不禁暗想,做買賣還真是賺錢啊。
韓藝道:“是的,說來也巧,上回微臣出門,在路過西邊的驛站時,發現驛站的器具、桌椅都有些陳舊了,後微臣壹打聽,才知道驛站的官吏幾番申請更換這些器具,但是均被駁回,因此微臣心想何不借此回報陛下的恩情,也好證明給當初那些反對的人看,陛下當初的選擇並沒有錯。”
李治聽得極其欣慰,但嘴上卻道:“這八百貫可不是小數目呀!”
韓藝道:“相比起陛下恩情,縱使八千貫也回報不了萬壹,實在微臣無能,所捐之錢極其有限。”
妳還無能,壹張嘴就捐八百貫,我都不敢開這口啊!李治暗自驚訝,但可不能表露出來,不然有損天子威嚴,笑道:“既然妳這麽有心,那朕就卻之不恭了,但不管怎麽說,朕還是非常感謝妳。”
“這是微臣的本分。”
韓藝道:“陛下,這麽多生活用品壹下子也難以運送入官衙,反正等會也有要運送出去的,要不就由微臣去安排,這樣可省出不少事來。”
李治笑道:“就按妳說的去辦吧。”
這當然沒有問題,反正是白送的,怎麽也不會虧啊!
談及完此事,韓藝就告退了,心裏暗笑,今日我送出八百管,將來若不收回八千貫來,這筆買賣就當是我虧了。
正當他興奮時,忽然壹人從邊上撞來,好在力道不大。
“哎呦!”
韓藝還未出聲,那人倒是先叫出來的。
碰瓷!
韓藝腦海裏面猛地跳出兩個字來,但壹想這裏是皇宮,應該不會發生這事,轉目壹看,只見壹人有些慌亂的擺弄著自己的官帽,詫異道:“李舍人?”
這人正是李義府。
李義府定眼壹瞧,“韓禦史?”
韓藝連忙拱手道:“下官誤撞李舍人,實在是抱歉,抱歉。”
李義府忙道:“韓禦史言重了,是我不小心撞著了韓禦史,見諒,見諒。”
“豈敢,豈敢。”韓藝見李義府無礙,於是笑問道:“不知李舍人最近可好。”
“我——!”
李義府突然嘆了口氣。
韓藝好奇道:“李舍人因何嘆氣?”
李義府瞧了眼韓藝,忽然心念壹動,手往前壹引。
二人往前行去。
李義府道:“還記得我與韓禦史第壹回見面,其時韓禦史正欲離開長安。”說到這裏,他苦笑壹聲,道:“可才過去壹年之多,再遇見韓禦史,卻輪到我要離開長安,真是世事無常啊!”
韓藝聽得壹驚,道:“李舍人要離開長安?”
李義府點點頭。
韓藝道:“這事我怎麽沒有聽說啊!”
妳壹個六品官員,怎麽可能聽說嗎。李義府暗道壹句,嘴上卻哎喲壹聲,“這事不應該跟妳說啊!”說著,他慌張的拉著韓藝走到壹邊的角落裏面,道:“韓禦史,當我求妳了,此事妳可別聲張,否則我恐怕官職都難保。”
韓藝聽得困惑不已道:“這又是怎麽回事?”
“這——!”李義府囁嚅數回才道:“罷了,罷了,既然妳已經知道,那我就告訴妳吧。事情是這樣的,我前面在門下省值班,正好當時送來壹道詔令,我不小心就看了眼,沒曾想到,這詔令竟是要將我調去壁州當司馬,我當時見了,整個人都慌了,也無心待在那裏,於是就打算回家通知家人,準備收拾行李離開長安。”
這皇帝的詔令是中書省草擬,門下省審核,最後就是尚書省執行。
這壹道詔令到了門下省,其實還並未生效,就屬於機密來的,不能隨便亂看的。
韓藝詫異道:“李舍人犯了什麽過錯,為何要被調離長安?”
這很明顯就是被貶。
“如今朝中人人自危,我怎敢犯錯,我平時連話都不敢說,壹直都是小心翼翼。”李義府壹臉委屈。
韓藝道:“既然如此那為何要貶妳去壁州?”
“方才我也想不通,究竟我得罪了誰!”
李義府說著話鋒壹轉道:“直到前面撞了妳壹下,我才明白過來。”
韓藝驚奇道:“這——這怎麽可能。”
李義府道:“因為這事與妳也有關。”
“與我有關?”韓藝立刻道:“李舍人,這可真是冤枉啊,我最近壹直待在訓練營,怎麽可能與我有關。”
李義府道:“妳可還記得當初在萬年時,那武昭儀忽傳有喜,妳便送了壹架小車給武昭儀。”
韓藝點點頭,道:“這事我當然記得,但是這事跟李舍人沒有關系啊。”
李義府道:“我當時見妳送了,覺得作為臣子也應該送壹份賀禮去,於是我就讓內子給武昭儀送去了壹份賀禮。我想此事壹定是讓太尉得知了,妳也知道朝廷目前是壹個怎樣的情勢,我看八成是太尉認為我是武昭儀那邊的,因此將我貶出長安。”
原來如此!
韓藝點點頭,心中只覺非常奇妙,當初他離開長安時,遇到了李義府,而如今李義府要離開時,恰好又遇到了他,而且都是因為長孫無忌和武媚娘,雖然當初是崔戢刃要趕韓藝走的,但其實是長孫無忌安排的,暗想,難道命運之輪再度轉動起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