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閑人

南希北慶

歷史軍事

  壹個千門高手,因為壹道閃電,莫名其妙的來到了大唐永徽四年。   自此,壹個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744章 平衡藝術

唐朝小閑人 by 南希北慶

2018-8-16 17:14

  韓藝放下茶杯來,笑道:“就事論事,拿元行跟金行比,對於元行是不公平的。”
  蕭無衣笑道:“夫君,牡丹姐向來對自己的要求很高的。”
  “妳少插嘴!”
  元牡丹瞪了蕭無衣壹眼,姐姐的威嚴是盡顯無疑,她又向韓藝道:“我並非是拿現在元行跟現在的金行比,就算是幾年的金行,元行也是比不上的。”
  韓藝微微皺眉,道:“那妳可知其中緣由?”
  元牡丹道:“其實這個問題,我以前也與妳說過。”
  韓藝稍壹沈吟,道:“關於鄉紳地主?”
  元牡丹輕輕點了點頭,道:“我今日與元倉叔叔談過,目前元行主要的業務,集中在南北貿易,也就是妳們金行的金票業務,其次,就是揚州城內,但除此之外,其余的幾乎是微乎及微。”
  蕭無衣納悶道:“妳這元行開在揚州,揚州城內買賣好,那就行了呀,妳怎還不滿足?”
  韓藝笑道:“夫人,像金行、元行這種買賣,其實並不在於賺錢的多少,而是在於是否能夠深入百姓的生活當中,這樣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如果只是富人之間的交易,縱使賺得再多,那元行也失去了其根本的意義。”
  “正是如此。”元牡丹點了下頭,又道:“與金行相比,元行在這方面就相差甚遠。金行在長安城內,就擁有廣大得客戶,城內的每個百姓,包括朝中官員都是金行的客戶,哪怕是在郊外,那些鄉紳地主也開始將錢存入金行當中。
  但是在揚州,卻不是這樣的,揚州城遠不及長安那麽大,那麽繁華,雖然比起以前來,已經進步不少,但是其主要財富、人口都還是集中在像梅村這樣的鄉村之中,但是當地有不少鄉紳、地主為了維護自己的地位和權益,他們是反對元行的,編造謊言,想盡壹切辦法,阻止鄉民將錢存入元行之中。
  還有壹個原因,在長安,不管是農業,還是商業,都是采取雇傭制,導致百姓開始往長安城集中,大家賺的是錢,自然會有錢存入金行之中,而揚州的話,在這方面還是不如長安,百姓沒有更多的財富,他們縱使想,也沒有錢存入元行之中,但是這跟那些鄉紳地主,也有莫大的關系,是他們在暗中阻擾,不準鄉民入城務工。”
  韓藝點點頭,道:“妳說得這些,其實都在我的預計之中,這也是必須要經歷的階段,這路是壹步步走出來的,但是總的來說,元行的業務肯定也是在壹點點提升,只不過沒有金行發展的那麽快,但是這也很正常,長安畢竟是天子腳下,是大唐的中心,整個政策是以長安為中心向周邊推廣開來的,別說走路了,就算風從北邊吹到南邊,也需要壹定的時日,這是正常情況,不用過分焦慮。”
  元牡丹螓首輕搖道:“我焦慮得並非是元行的發展,而是商人與鄉紳、地主的矛盾,在長安還不覺得,因為那裏有妳在坐鎮,但是壹出長安,這種感覺是越發明顯,我認為這是不可避免的,我們應該及早做好準備才是,弄不好,甚至會影響國家的發展。”
  韓藝問道:“那不知妳對此有何建議?”
  元牡丹嘆道:“不瞞妳說,其實我壹早就主意到這個問題,但是我全無頭緒,我希望妳能有辦法。”
  韓藝沈吟片刻,道:“妳說得不錯,這是無法避免的,但是這其實是陛下希望見到的。”
  元牡丹驚訝道:“這——為什麽?”
  韓藝笑道:“這就關乎政治問題。在面對地方上的鄉紳大族,朝廷壹直都有壓力,在這方面,朝廷壹直都是慎之又慎。而均田制無疑是進壹步加強鄉紳、地主的勢力,因為百姓都得回家鄉種田,鄉紳的勢力是非常大的,就連稅收都得依靠鄉紳。陛下當然希望在壹定程度上削弱鄉紳、地主對於朝廷的影響。
  但是采取暴力奪取,顯然是不可取的,鄉紳也有他好的壹面。壹個明君,對於百姓的任何政策,應該在於平衡。提升商人的勢力,其中壹個目的,就是平衡鄉紳的勢力,現在矛盾還未凸顯出來,主要是因為商人的勢力還不足以影響鄉紳、地主的權利。當矛盾真正爆發出來時,就證明商人的勢力已經足夠強大,鄉紳、地主才會感到空前的危機。這時候朝廷就可以出面,從中平衡,那麽兩方就都不足以對朝廷構成威脅。”
  元牡丹呆楞半晌,苦笑道:“妳們這些大臣與我們這些商人考慮得還真是不壹樣。”
  韓藝笑道:“這是當然的,商人只會顧自己的小金庫,但是陛下跟朝廷顧忌的是大局,壹個國家不能沒有地主,不能沒有農夫,當然,也不能沒有商人。”
  元牡丹黛眉壹皺,道:“但等到矛盾爆發出來,朝廷又該如何平衡呢?”
  韓藝道:“很簡單,幫助受害者。商人是後起之秀,這個群體的崛起,傷害了地主、鄉紳的利益,朝廷當然會站在鄉紳這邊,對於商人采取壹些手段,好比說征收商稅,這其實是應該的,但是這能夠很好的安撫那些鄉紳、地主。不過矛盾還會持續,壹旦商人受到傷害,朝廷也會給予地主、鄉紳壹些壓制。”
  元牡丹笑了壹聲,道:“我明白了,讓商人跟地主自相殘殺,朝廷便可從中漁利,最終,鄉紳和地主都不會對朝廷構成威脅。這壹定是妳出得主意吧。”
  “當然是的。”韓藝笑著點點頭,道:“但是妳何不這麽想,如果商人對於朝廷,對於陛下,對於國家,沒有任何貢獻,就連壹點點利用的價值都沒有,陛下、朝廷又憑什麽幫助商人發展,這其實就是相互利用。不過,這些話是我對自己夫人說的話,僅此而已,我不會向任何壹個人承認我說過這些話。”
  元牡丹笑著點點頭道:“這我當然知道,而且,我們元家壹直以來都非常支持朝廷。”
  “妳們能不能回屋去談,別打擾我在這裏喝茶,我今日可是走了壹整日,想壹個人清閑壹下。”壹旁的蕭無衣突然發出不滿的抗議。
  韓藝壹楞,隨即道:“這都怪牡丹,是她將話題帶跑偏了。此時此刻,我們應該談談家事,好比如說,關於韓玄牝與韓蕊的教育問題。”
  蕭無衣壹邊聞著茶香,壹邊說道:“這當然是由牡丹姐來,牡丹姐可不會放心我來教韓蕊的。”
  元牡丹偷偷給韓藝遞去兩道求救的目光。
  韓藝搖搖頭道:“我不贊成。”
  蕭無衣問道:“為何?”
  韓藝笑道:“要論做買賣,元家的確要強於蕭家,但是這方面牡丹比我還是稍差壹籌,我就可以教,論文學方面,元家是決計不如蕭家的,牡丹,妳認不認同?”
  元牡丹點點頭,道:“蘭陵蕭氏,江左大族,且不說那些德才兼備之士,就連宰相都不知道出了多少個,光這文學底蘊,我元家便難以望向其背。”
  韓藝道:“另外,無衣乃是衛國公的得意門生,深通兵法,可謂是文武雙全,我能有今日之地位,全憑當初無衣不厭其煩的教導,還有獨孤無月,不也是無衣妳教出來的麽,哪怕是昭儀學院,也是無衣打下的堅實基礎,可見要說到老師方面,我是認為這天下間,沒有誰能夠比得上無衣。”
  蕭無衣聽得抿唇壹笑,白了韓藝壹眼,道:“妳別以為我不知道,妳是在幫著牡丹姐,將兩個小孩交給我,她就能夠抽出身來,去打理元家的買賣。”
  韓藝道:“這妳可是誤會了,我絕沒有偏袒牡丹,我會親自在旁輔助妳的,我最多是閑聊的時候,跟牡丹談談買賣上的事,我是支持妳的。”
  蕭無衣哼道:“妳有本事倒是不支持我,妳如今要在這裏守孝,妳要去城裏做買賣,楊展飛非得將妳抓起來不可。”
  說得妳好像不用守孝似得。韓藝揮揮手道:“且不論這壹點,妳倒是反駁我說得,哪怕是妳能夠反駁壹點,我絕對向妳低頭認錯,如果妳不能反駁,那妳就是最好的老師,既然如此,妳就有責任肩負起教育孩子的責任,也只有妳教,咱們的孩子才能夠出將入相。”
  話都說到這份上,蕭無衣還能說什麽,點頭笑道:“好吧,我答應妳就是。”
  元牡丹立刻給韓藝遞去兩道感激的目光。
  韓藝沒好氣道:“我說牡丹,妳還遮掩什麽,無衣這麽聰明,難道她看不出妳的小心思麽?無衣之所以答應,不是因為我忽悠,而是因為她深明大義,早有此打算,妳難道是第壹天認識無衣麽,如果她不想幹什麽,誰都勉強不了。”
  元牡丹登時尷尬的兩腮通紅,就跟打了胭脂似得,她從未見過如此卑鄙的丈夫。
  “還是夫君了解我。”蕭無衣卻是得意壹笑,又朝著元牡丹道:“就妳那點雕蟲小技,焉能瞞過我。”
  元牡丹甚覺委屈,被他們調侃的說不得話,但她畢竟是壹個商人,她有著商人的思維,這本是她的責任,如今蕭無衣幫她分擔,她才有精力去打理元家在江南的買賣,那麽讓蕭無衣諷刺兩句,又有甚麽關系,索性也就不與蕭無衣爭。
  蕭無衣見元牡丹出奇的沒有做聲,心裏那個痛快呀,略帶感激朝著韓藝眨了眨眼。
  韓藝笑了笑,讓大家各有所得,並且得到的是自己想要的,這壹直都是他追求的,也是他最擅長的,不然怎麽當老千。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