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閑人

南希北慶

歷史軍事

  壹個千門高手,因為壹道閃電,莫名其妙的來到了大唐永徽四年。   自此,壹個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706章 巾幗不讓須眉

唐朝小閑人 by 南希北慶

2018-8-16 17:14

  原本還不信邪的祿東贊,等到壹開戰,立刻就覺得真不能將過錯都怪在達古日的頭上。
  這哪裏是壹支殘兵敗將,分明就是壹支超強的精銳部隊呀!
  祿東贊是從三面同時進攻,但是他的部隊都上得壹半,山崗上的唐軍根本不為所動,直到他的部隊都上到了三分之二,唐軍才開始發動進攻。
  弓箭手掩護步兵沖鋒,三個統帥都是親自上陣,每個小隊配合的非常默契,可見他們都不害怕,面對這麽多敵人,沒有壹絲慌亂,打得是有章有法,這令祿東贊非常驚訝。
  他也很快就明白為什麽這麽多人攻不上這個山頭。
  首先,山坡上太多的屍體,唐軍就是在他們將士越過這些屍體的時候,發動進攻的。
  其次,弓箭手,唐軍的弓箭本就比妳強,還居高臨下,射程可就比妳遠多了,可以很好的掩護自己的隊友沖鋒,而且唐軍的弓箭手,不是站著不動的,他們也是隨著步兵壓上,射往壹輪,就往前走幾步,在走的過程中張弓搭箭,停下來的時候,立刻就射。
  而吐蕃的弓箭手都是躲在後面的,前面是盾兵掩護,他們的地勢又低,本來視野就不如唐軍,前面還有哥們擋著,是難以看清楚前面的情況,他們的箭矢基本上都落在唐軍弓箭手的後面,這也是為什麽唐軍打了這麽久,箭矢好像用不完似得,因為戰鬥都是在半山以上發生的,打完撿回來就行了,還有敵軍送的,每打完壹回,箭矢就多了壹倍。
  而唐軍弓箭手,從不射前面的敵人,根本就無視,專心往後面的射,這弓箭是拋弧線,妳們這多人,我只要往人堆裏面射就行了。
  前面的那些人,當然是交給步兵去解決,他們留在這裏都是為了殺人的,什麽戰略、戰術跟他們已經沒有太多的關系。這就導致,吐蕃的戰士,在面對唐軍的沖鋒時,不但得廝殺,還得註意腳下,更為關鍵的是,後來總是傳來同伴的慘叫聲,這心理就很慌。
  最後,山是圓錐形的,這越往上,範圍就越小,吐蕃兵力雖然占優,但是這個圈就只能站這麽多人,得前面的死了,後面的才能補上去。
  唐軍永遠是在壹對壹,沒有說壹個面對兩個。
  這唐軍的戰鬥力,尤其是唐初,那還真不是蓋的,因為唐人都非常尚武,許多文人都願意去當將軍,但同時唐朝的文化又非常繁榮,那麽這士兵的素質就高,像那宋朝的兵,不是乞丐,就是流氓,那種軍隊怎麽可能打勝仗。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將文武結合的最強的壹個朝代,故此才有後面的節度使作亂,因為大多節度使都是文武雙全,軍政、行政壹手抓。宋朝文化發達,但是軍事比較差,漢朝軍事比較強,但是文化還在形成當中。
  幾萬大軍在下面,偏偏就是啃不下這個山崗。
  僅僅半個時辰,祿東贊下命鳴金收兵。
  山頭上立刻傳來唐軍的歡呼聲。
  不是攻不下,只是祿東贊認為,這麽打下去損失太大了,其實也犯不著,他們父子都是為了爭口氣,才在這裏耗這麽久。因為當初就是這三人伏擊了他們的,如今將他們困在山上,甕中之鱉,肯定都想壹雪前恥,結果竟然沒有打下,這就更加丟人,於是再繼續打。
  祿東贊畢竟過了年輕氣盛的時候,壹看情況,就還是別打了,吩咐壹員大將領壹萬士兵在此圍困他們三人,就是要困死他們,並且還吩咐道:“此三人留不得,待他們彈盡糧絕時,定會選擇沖鋒,妳務必要將此三人都給我殺了,若逃走壹人,我要拿妳是問。”
  “末將遵命。”
  正當這時,壹個哨兵飛馬而至。
  “啟稟丞相,河源地區突然來壹支大軍。”
  “難道唐軍援軍到呢?”
  祿東贊驚道。
  “看他們的穿著,應該是吐谷渾的部隊。”
  祿東贊聽得松了口氣,原來是手下敗將來了,那真心再好不過了,省得他還得再跑壹趟,問道:“他們有多少人?”
  “很多很多,數不清。”
  這回答讓祿東贊差點沒有拔刀將這哨兵給砍了,豎眉怒道:“胡說,吐谷渾有多少兵,我還不清楚麽,什麽數不清,我看妳是故意想擾亂軍心。”
  “小人不敢,這是——是真的,那壹支大軍的兵力不比咱們的人少。”
  祿東贊當然知道此人不敢騙他,只不過他實在是難以理解,這吐谷渾什麽時候有這麽多軍隊,不禁皺眉思索著。
  達古日立刻道:“父親,還是孩兒親自去看看吧。”
  祿東贊點點頭。
  過得小半天,達古日終於回來了,“父親,真的有壹只龐大的軍隊在朝咱們這邊而來,而且不是唐軍,是吐谷渾的人。”
  祿東贊聽得沈眉不語。
  “父親,我們得趕緊做準備。”達古日喘氣道。
  祿東贊搖搖頭,道:“看來那弘化公主這回是傾巢而出,若是如此的話,他們也定是抱著與我們拼命的決心而來,此時若與他們交戰,於我軍不利,而且他們傾巢而出,後繼乏力,待他們銳氣喪盡之時,我們便可將他們壹舉擊潰。”
  說這麽多,總結起來,就壹個字,撤。
  吐蕃大軍立刻往白蘭山回撤。
  山頭上的王方翼、趙持滿、王玄策等唐軍將士都看傻了,怎麽吐蕃大軍全部撤走呢?
  “將軍,怎麽敵軍撤呢?”
  “莫不是誘敵之計?”
  王玄策搖頭道:“我看不像,就咱們這點點人,他們犯不著興師動眾來誘使我們下山,我看定是出了什麽事?”
  “那咱們快逃吧。”
  壹個士兵激動道。
  這都活下來了,真是太他媽刺激了。
  王方翼道:“暫時先別輕舉妄動,且看看再說。”
  待接近傍晚時分,只見北方是濃塵滾滾,壹直龐大的隊伍壓了過來,黑壓壓的壹片,是數不清的人。
  山頭上的唐軍將士個個都是呆若木雞,他們站在高處看,太他媽壯觀了。
  過得好壹會兒,壹支先頭部隊來到山腳下,只見幾人上得山來,遠遠喊道:“上面的可是王玄策、王方翼二位將軍?”
  王方翼答道:“正是,妳們是什麽人?”
  “真是太好了,我們是吐谷渾的人,奉女王之命,專程來支援妳們的。”
  王玄策聞言驚訝道:“這不可能呀,吐谷渾哪有這麽多軍隊。”
  王方翼喊話道:“不知是何人領軍?”
  “是咱們的女王親自領軍。”
  正當這時,只聽得壹個清脆動聽的聲音,“二位王將軍,趙刺史,妳們可還安好?”
  王方翼定眼壹看,只見壹個身著銀甲的將軍壹邊往山上走來,壹邊朝著他們揮著手。
  正是弘化公主。
  王方翼大喜,道:“是弘化公主,弟兄們,我們得救了。”
  唐軍將士頓時高興的不能自已,有些人捂臉倒在地上痛哭,有些人激動的拿腦袋撞地,還有壹些人相擁而泣。
  可見他們也並非是不怕死,只不過有些東西在他們心中要重過生命。
  王方翼率先來到弘化公主面前,“末將王方翼參見弘化公主。”
  弘化公主忙上前扶起王方翼,道:“將軍無恙,弘化便是安心了。”
  王方翼又好奇道:“末將冒昧問壹句,他們是?”
  弘化公主非常自豪地說道:“他們都乃是我吐谷渾的好男兒。”
  祿東贊沒有料錯,這裏幾乎是吐谷渾所有的男人,小到十四五歲,大到六十歲,啥款式都有。
  當初李治的政策是決定放棄吐谷渾,主要還是保西北,因為在他看來,吐谷渾畢竟是藩國,而西北已經是自己的地盤,哪怕是輪面積,吐谷渾也不能與西北相比,這並不難選擇。
  但這選擇其實是非常錯誤的,吐谷渾乃是咽喉之地,這裏要是丟了,西北哪裏守得住,每回派兵去西北,都得往吐蕃眼皮底下過,這也是為什麽李世民當初拼命也得將這裏給拿下。但也不能怪李治,統帥都出門,壹幫文臣圍著他。
  弘化公主當然也收到了李治的來信,畢竟她是大唐公主,她心裏當然明白李治是在想什麽,但是她可也是女中豪傑,不是壹般的婦人,這巾幗不讓須眉,她可不甘於做這亡國奴。
  在她知道王方翼他們在前面頑強抵抗後,當機立斷,號召吐谷渾所有的男人上馬,隨她去與吐蕃決壹死戰,又讓婦人帶走小孩到邊境,如果他們戰敗,那就逃回大唐去。
  經過這兩年的發展,弘化公主在這裏的威望遠遠高於她的夫君,而且女王都橫槍躍馬,男人要是不敢上馬,還有臉見人嗎?
  再加上吐谷渾也是遊牧民族,人家上馬就是兵。
  於是他們帶上全部家當,就沖了過來,要與吐蕃決壹死戰,沒有什麽後勤,沒有什麽戰略,就是跟吐蕃來玩命的。
  妳三番五次都打我家裏來了,是可忍孰不可忍,我唯壹能夠做得就是拿上菜刀跟妳們拼命。
  不過祿東贊這老狐貍,豈會跟吐谷渾拼命,我什麽命,妳們什麽命,妳們配嗎?要李治來拼命,那還能考慮考慮。
  王方翼、王玄策、趙持滿與壹幹唐軍將士,聞言不禁有些汗顏,他們當然不是為自己汗顏,而是為他們的皇帝,看看人家弘化公主,毫不懼怕,傾巢而出,如果李治早點給他們增兵的話,根本不會打到這種地步,而且他們這壹支精銳也是損失殆盡,兩萬多精銳,如今就只剩下了三千多人。
  弘化公主又問道:“對了,三位將軍,敵軍呢?”
  王方翼道:“回公主的話,敵軍剛剛撤去。”
  弘化公主道:“那真是極好,三位將軍對於吐谷渾的大恩大德,小女子無以為報,三位將軍速速回國去吧,這裏便交給我了。”
  這種情況,她不認為自己是什麽公主,是什麽女王,就是壹名保衛家園的婦人。
  王方翼忙道:“公主要與吐蕃決戰?”
  弘化公主冷哼壹聲,道:“他吐蕃欺人太甚,我們已經忍無可忍,今日便要與他做壹個決斷。”
  王方翼知道她的用意,這壹支軍隊看著是壯觀,但其實魚龍混雜,戰鬥力肯定不如吐蕃大軍,故此弘化公主肯定是想趁著這壹股勢頭,去跟吐蕃決壹死戰,如果這股勁頭退去之後,那他們壹定不是吐蕃的對手,可是祿東贊並未選擇在此與之決戰,而是立刻退去,可見祿東贊也知道弘化公主就是壹波流,只要擋住就是勝利,急忙道:“不可,不可,公主殿下,事情還未到達這壹步,殿下不可莽撞行事,我想陛下肯定在從遼東撤軍,用不了多久我們的援兵就會到來。”
  弘化公主聞言,黛眉壹皺,她太清楚李治的性格,真得不見得會派援兵來。
  王玄策道:“公主殿下,方才祿東贊見公主殿下來了,立刻撤兵,可見他是想避其鋒芒,他決計不會跟咱們決戰的,他壹定是選擇守住白蘭山這壹道天險,他們的兵力不弱於咱們,又有地勢之利,我們是難以戰勝他們的,如今我們應該撤回河源地區,整頓兵馬,待他來攻,他若不來的話,我們也算是奪回了河源地區,他若來的話,那在與之決戰,我們的勝算也要更高壹些。”
  弘化公主思索半晌,點點頭道:“好吧,就聽二位將軍之言。”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