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閑人

南希北慶

歷史軍事

  壹個千門高手,因為壹道閃電,莫名其妙的來到了大唐永徽四年。   自此,壹個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971章 軍人的天職

唐朝小閑人 by 南希北慶

2018-8-16 17:13

  就這樣,壹代名將程咬金,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這是他期望的!
  其實在恒篤城時,程咬金有很多機會,可以站出來,彌補自己的過失,將功贖罪,但是他都放棄了,因為在當時他就已經打算好了,趁著這個機會,將所有的權力都還給李治。李治要將程咬金趕出軍中,是很困難的,資歷太高了,沒有壹個足夠的理由,擅自動程咬金,那會引起軒然大波的,如今這個理由非常足夠,程咬金的部下都不好意思幫程咬金說話。
  但妳要說他完全是因為害怕,可能也不盡然,多多少少還是有些生氣,畢竟在他看來,他壹生都在效忠李唐,卻沒有想到臨老了,李治會如此對他,還暗中派人來監督他,甚至可能是故意陷害他,他哪裏受過這氣。
  心灰意冷,莫不過於此啊!
  至於李治心裏究竟是怎麽打算的?
  沒有人知道。
  伴君如伴虎,就是這麽個意思。
  不過話說回來,縱使李治不想,李義府他們不可能會給程咬金機會的,這對於程咬金而言,可能也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眼看氣氛有些沈悶,李治不想壞了這氣氛,於是又喊道:“韓藝!”
  “微臣在。”
  “聽聞妳曾獨身闖入敵軍大營,並且將敵軍引入我軍的包圍圈,不知可有其事?”李治笑問道。程咬金離開了,是唐朝的損失,可是韓藝起來了,程咬金是李世民的人,韓藝是他的人,他當然要給予韓藝極大的關照,借機組建自己的權力班子。
  韓藝謙虛道:“回稟皇上,確有其事。”
  李治笑道:“這倒是聞所未聞,從前線傳來的捷報中,也未具體說明這壹點,朕壹直深感好奇,妳是如何做到的?”
  趙旭道:“皇上聖明,這我們也想知道,但是特派使壹直都不願說。”
  其余大臣也紛紛看向韓藝,包括身經百戰的李勣,這聽上去太玄乎了,李勣打了幾十年仗,就還未聽聞這種戰術,先將敵人設定好,然後再開打,妳這是在玩遊戲吧。
  韓藝道:“微臣若是不說,那微臣興許還能夠將功抵過,但微臣若是說了出來,那微臣就是罪加壹等,還望陛下放微臣壹馬。”
  李治好奇道:“此話怎講?”
  韓藝道:“陛下,微臣用的那都是旁門左道,倘若今日說出來,萬壹將來有人效仿微臣,那可能會得不償失,這過錯可就都得算在微臣頭上,這種辦法絕非正道,不值得提倡,還是不說為好。”
  這可是真的,不是他自顧低調,妳叫李勣去騙,當天就得讓人給宰了,這是需要專業人士才能操作的,不能模仿的。
  “妳說得倒也有些道理。”
  李治笑著點點頭,道:“妳能這般謙虛,那也是難能可貴啊!”
  他也就沒有多問了,但是他也沒有說要怎麽獎賞韓藝。
  其實韓藝在恒篤城也做了許多逾制之事,但是沒有壹個人彈劾韓藝,包括許敬宗、李義府等人,因為大家都明白,韓藝幫李治彌補壹個很大的過失,這時候誰彈劾韓藝,那就是彈劾李治,究其根本,那都是李治的錯,玩不好的話,仕途也就到此為止了。
  接下來又是歌舞表演,往死裏慶祝就對了!
  “特派使,恭喜,恭喜啊!”
  這自由活動剛壹開始,不少大臣就跑到韓藝跟前,向他道賀,但無壹例外,都是寒門官員,因為他們也都知道,韓藝此番凱旋歸來,前途真是不得了,他又在寒門當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這時候再不巴結他,那可就晚了。
  韓藝苦笑道:“各位長輩真是寒磣我了,我就壹戴罪之臣,哪有什麽喜可言。”
  “特派使真是風趣,這誰人都知道,陛下壹直以來都是非常看重特派使的,此番特派使立下大功回來,飛黃騰達自然不在話下。”
  “不敢!不敢!在下功勞微薄,不值壹提,全憑那些將士們浴血奮戰,才能凱旋而歸,這功在下實在是愧不敢當。”
  面對群臣的道賀,韓藝表現的異常謙虛,將功勞全部推給趙旭、劉仁願他們。誰都知道,李治肯定要提拔他的,立下大功,這誰還敢嚼舌頭,那韓藝當然沒有必要再往臉上貼金了,將功勞推給那些大將們,還能博得他們的擁護,何樂不為。
  “這小子也是命好,這都死不了!”
  許敬宗看到被眾人簇擁的韓藝,心裏那叫壹個嫉妒啊!
  壹旁的李義府道:“但是運氣總有用完的壹日。”
  擋退幾波道賀的大臣之後,韓藝剛準備喘口氣,忽見壹人竄至跟前,那是蹬鼻子就準備上臉,嚇得他差點沒有爆出口,可定眼壹看,登時變得壹臉諂笑,道:“老丈人好!”
  來人正是蕭銳!
  蕭銳哼了壹聲,低聲道:“妳小子不要命了麽?”
  真是要命啊!韓藝尷尬道:“是,前面無衣已經教訓過我了,我已經深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無衣教訓過妳?”
  “對啊!”
  蕭銳激動道:“妳怎能如此窩囊,無衣是妳妻子,妳怎麽能給她教訓,真是太不像話了。”
  韓藝楞了楞,道:“老丈人,這話妳怎麽不早說啊。”
  蕭銳道:“我壹直都是幫妳的,無衣那孩子,太不懂事了,我還壹直希望妳能夠管住她,沒想到妳還被她給管住了,我可告訴妳,妳可別做房相,無衣可沒有房夫人那般賢惠,要是什麽事都由得她,她肯定會闖下大禍的,妳得好好管教她才是。”
  韓藝的腰板漸漸直了起來,面色嚴肅道:“老丈人,此話當真?”
  “這有什麽真不真的,無衣是我的女兒,我最了解她了,壹定要好生管教才是。”蕭銳毫不猶豫地說道。
  “明白!”
  韓藝點頭道。
  “這才像話嗎!”蕭銳呵呵壹笑,又道:“不過這回妳真是太冒險了,妳不顧自己,也得顧著無衣啊!”
  韓藝嘆道:“老丈人有所不知,如果我當時不那麽做,恐怕會有更多的人因此喪命,反正小婿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好在我還是安然無恙的回來了。”
  蕭銳嘆了口氣道:“是啊!妳這也算是因禍得福。不過妳下回可別這樣了,妳知不知道,當無衣得知妳受傷的消息,當日便要北上,幸虧讓我給攔了下來。”
  韓藝點點頭道:“小婿知道了。”
  蕭銳說了沒兩句,便也離開了,他不想讓人覺得他急著要沾韓藝的光,好歹也是名門出身,至於道賀的話都回家再說。
  韓藝也終於可以喘口氣,目光在人群中搜索,突然發現韓瑗、來濟坐在壹旁,臉上滿滿都是郁悶,如果程咬金是立下大功回來的,那他們還能重整雄風,可沒有想到,大軍是凱旋歸來了,但是程咬金卻告老還鄉了,這對於他們而言真是雪上加霜啊!
  忽聞有人道:“恭喜,恭喜!”
  韓藝壹怔,轉頭壹看,先是楞了下,隨即道:“妳知不知道,我最享受的就是來自於對手的道賀。”
  來人正是崔戢刃,但見他身著壹件青色的官服,顯然已經當官了。原來李治恢復了他進士的頭銜,而後崔義玄又將他招來禦史臺,如今是侍禦史跟韓藝的監察禦史是同壹個級別的。
  崔戢刃好奇道:“為何?”
  韓藝道:“因為來自對手的道賀,無外乎兩重意思,第壹種是服氣,第二種是嫉妒,但不管哪種我都很享受。”
  崔戢刃呵呵壹笑道:“還有第三種。”
  韓藝道:“願聞其詳。”
  “就是激勵!”
  崔戢刃道:“幾年前妳只是壹介庶民,而我是崔家的長子,我們之間相差甚遠,而如今妳貴為皇家特派使,又立下如此大功回來,已經將我甩的更遠了,如今該是我奮起直追的時候了。”
  韓藝笑道:“真是抱歉,我沒有往後看的習慣!”
  崔戢刃道:“我會跑到妳前面去的。”
  韓藝呵呵道:“那真是令人期待啊!”
  ……
  整個宴席間,大家都是相互慶祝、道賀,唯有壹人悶悶不樂的坐在角落裏面,這個人就是程咬金。
  按理來說,他才是大總管,要道賀,首先向他道賀,但是試問誰又會向壹個已經失勢的老頭道喜了。
  忽然,壹杯滾燙的熱酒遞到程咬金面前。
  程咬金壹怔,擡頭壹看,笑道:“是妳這老狐貍啊!”說著,便將酒接了過來。
  來人正是李勣。
  李勣坐了下來,捧著壹杯熱酒,道:“妳說咱們兩個老東西,有多少年沒有在壹起喝過酒了。”
  “很久了吧!當初咱們滅了頡利回來之後喝過壹場,之後再也沒有喝過了。”
  程咬金若有所思地說道。
  李勣嘆道:“是啊!轉眼間二十多年了。”
  程咬金瞧了眼李勣,哼道:“主要是妳這老狐貍,要麽在外領兵打仗,回來就縮在家裏,誰也不見。”說到這裏,他頓了頓,道:“不過老夫現在明白了。哎!老狐貍,要不是我已經致仕,妳也不會坐過來吧。”
  李勣喝了壹口酒,道:“我這都是跟衛國公學的啊!要說我大唐能征善戰者,多不勝數,比我強的也大有人在,可我就佩服衛國公壹人。在衛國公看來,將軍職責就是打仗,驅逐外敵,保家衛國,什麽朝堂上的鬥爭,這跟將軍壹點關系都沒有,如果將軍也參與其中,那任何小事都會變成大事,最後只會變得壹發不可收拾。
  想當初玄武門之變,太宗聖上幾番招攬衛國公,衛國公不為所動,後來諸王爭儲,好幾個王子也想拉攏衛國公,衛國公兀自不為所動,衛國公滅突厥,立下大功回來,卻被宋國公蕭瑀彈劾,太宗聖上降罪衛國公,但是衛國公沒有絲毫怨言,坐在家裏,倒也樂得清閑,這權力說放下就能放下。而且衛國公德高望重,乃唐軍最高統帥,但是在國事上,他極少發表任何意見,這真是令人敬佩不已,古往今來,我也未見哪位大將軍能有衛國公這般崇高的思想。”
  說到這裏,他長長壹嘆,道:“其實我壹直都想做壹個像衛國公壹樣的將軍,謹守軍人的天職,但是卻沒有想到這臨老了,還是不能幸免的卷入這壹場鬥爭當中,看來我這壹生都無法追趕上衛國公了。”
  程咬金聽得臉上壹陣紅,壹陣白,過得許久,他才苦笑道:“妳和李靖那老匹夫其實早已經看透這壹切,唯有我卻還迷迷糊糊的,這幾十年真是白活了,可悲呀!”
  李勣壹笑,道:“妳並非是迷迷糊糊,只是太顧義氣了,自古忠義兩難全,可妳卻做到了忠義兩全,也是令人敬佩。”
  “妳這老狐貍!”
  程咬金哈哈壹笑,心中郁悶,壹掃而空,也算是大徹大悟,軍人職責就是打仗,就是殺人,什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心懷仁義,那都是狗屁不通,軍人不殺人,當什麽軍人,當和尚去得了。但是軍權在身的統帥壹旦涉及國家內政,那後果就非常嚴重了,小事也會變大。
  其實貞觀之治,不僅僅是魏征、長孫無忌他們這些文臣的功勞。李靖、李勣也是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貢獻,撇開那些戰功不說,他們在朝堂上那可是惜字如金,基本上不對任何國事發言的,除非跟打仗有關,但他們的貢獻也就在這裏。就是因為他們都不幹預國家內政,李靖在國事方面,那就是壹個會說話的啞巴,他只負責打仗,如此壹來,魏征、長孫無忌他們才能盡情發揮,如果他們也參與進來,那魏征、長孫無忌肯定也要忌憚他們三分啊。
  當初滅東突厥的時候,李靖幾乎手握大半軍權,名望又非常之高,但是在打完之後,就立刻將軍權還給了李世民,回家該幹嘛幹嘛,也沒說憑借軍權去達到什麽政治目的,別人彈劾他,他也從不反抗,遵從皇帝的命令,妳讓我打,我就去打,至於打誰,什麽時候打,那是李世民、房玄齡他們的事,我作為將軍我只負責如何打贏這場仗。
  妳不讓我去打,那我就回家,這可不是愚忠,這才是真正的軍人,軍人要是狹天子而令諸侯,那是對軍人的侮辱。
  其實李勣也是如此,他們都忠於這個國家,也沒有說忠於哪個皇帝,李世民當初三番五次請他們加入自己的陣營,對付李建成、李元吉,但是李靖、李勣都沒有答應,李世民為了這事還生過他們的氣,但是他們都有自己的原則,為什麽說侯君集這些武將造反都失敗了,就是因為有這麽壹群軍人在。
  程咬金不如這二人,不管是打仗,還是思想上,不過程咬金是瓦崗寨出來的,非常重義氣,他當初就已經知道長孫無忌會輸,但是他還是不選邊站,就是因為他覺得不能在這時候捅長孫無忌壹刀,可惜他同時是軍人,是皇帝最忌憚和最依賴的人,軍人必須要忠於國家,這時候妳要表態,不然肯定會亂。
  李勣也是壹個極重義氣的人,他很敬佩程咬金。
  其實前面程咬金還有很是不爽,覺得自己委屈了,但經過李勣這麽壹說,他醒悟過來了,真沒有什麽好值得委屈的,舉杯道:“老子敬妳壹杯。”
  兩個老頭放下壹切,盡情暢飲,這番滋味,無人能明白的。
  其實在人群中還有二人壹直註視著他們,壹個是李治,壹個就是韓藝,二人皆是會心壹笑。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