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宋

怪誕的表哥

歷史軍事

這是壹間牢房,關了三個人。
壹縷微光從高墻上的小小氣窗透進來,昏暗中,能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七百五十五章 支援

終宋 by 怪誕的表哥

2023-12-24 21:57

  兵圍鞏昌城近十日之後,蒙軍才開始攻城。
  天光微亮,壹口口大瓦罐在渭河東岸被支起來,屍體被丟進其中煉屍油。
  空氣中彌漫著壹股怪味,油香摻雜著穢物與血的腥臭,讓人聞之作嘔。
  “嘭!”
  壹顆火球被砲車砸出去。
  隔得遠,只落在外城墻下方,燃起熊熊烈火,可以見到城頭上的宋軍在往下潑沙土。
  有可怕的慘叫聲響起。
  李丙轉頭壹看,又看向瓦罐,他瞳孔壹震,嚅嚅著嘴唇。
  隔得不算近,他們這批俘虜在更上遊的位置。但仍能看到那個被丟在瓦罐中烤屍油的人,雙手伸得很高,劇烈地揮動。
  這場面讓李丙的心久久顫栗。
  死不可怕,這樣死卻太可怕了。
  馮量載用力推了他壹把,道:“快走,我們去挖渭河。”
  “那那那……人還活著……”
  “那我們還不快去挖河?!”馮量載壓著嗓子叱罵了壹聲,催促道:“賣些力氣才能活下去,那種奄奄壹息的人,本就是要死的……”
  於是李丙不敢再說話,趕到上遊,拼命地搬石頭堵河堤。
  馮量載似乎也是被嚇到了,時不時喃喃道:“先有汪家人,後有鞏昌城。”
  他像是希望這種順服的態度,能讓鞏昌回到汪家在時的樣子。
  “大家夥,加把力氣!今日就叫渭水灌往鞏昌城!”
  ……
  鞏昌城創修於唐。
  貞觀十四年,越國公汪達鎮守隴右時築城,這就是“先有汪家人,後有鞏昌城”之語的由來。
  如今鞏昌壹帶,卻多有人以為這“汪家人”指得是汪世顯壹家。
  汪世顯在時,拓修了東城,城墻用大石作為地基,城周長九裏又三,高四丈壹尺,壕深三丈七尺。
  此時城頭上,李曾伯用望筒從鞏昌城頭往北面看去,能看到烏泱泱的俘虜正在掘渭河。
  這是常規兵法,攻城先掘開城池上遊的河,目的有很多,蒙軍既可以更方便地渡過渭水攻打鞏昌城,或者斷城中水源,或者用水灌城。
  以前蒙軍攻西夏中興府時,便是引黃河水灌入城中,西夏軍民死傷慘重,城墻幾乎坍塌了,緊急之下,西夏國君李安全只好獻出美女包括自己的女兒,以及大量金銀珠寶,投降議和,附蒙攻金。
  問題在於,阿術有這個耐心與時間如此緩慢地攻城嗎?
  就不怕給大宋集中兵力的時間?
  忽然,只聽遠處壹陣大響。
  蒙軍已把水渠挖到了河道邊,那築在渭河上的堤壩壹封,河水終於撞進水渠,向鞏昌城漫延過來。
  倒也稱不上有多壯觀,就像天地被潑了壹大瓢水,街道如雨後溢了水壹般。
  河水淌在城墻下,繼續向東流淌。
  “嘭!”
  被屍油烈火澆得滾燙的城墻壹遇水,下方的基石崩裂開來。
  河水滲進城墻下。
  “大帥,放炮嗎?”
  “不急。”李曾伯擡起手,道:“蒙軍還未開始攻城,不急……”
  他看著城內城外的河水,眼神顯得有些遲緩。
  眼前的陣勢看著雖大,但讓河水慢慢泡,泡到城墻坍塌,他也完全等得住。
  考慮了片刻,李曾伯沒有把目光再放在鞏昌這壹地,而是擡眼望天,默默想了許久。
  “莫不是佯裝長期攻城,吸引我們集中兵力,圍點打援?或找個破綻穿插出包圍,殺進關中,甚至漢中?”
  壹念至此,李曾伯有些心悸。
  他本盼著援兵盡快殺到,擊敗蒙軍,解救出城下百姓。但此時又擔心萬壹因兵力調動造成更壞的局面。
  但鞏昌已被包圍,他能做的唯有守住城池,其余的只能靠廉希憲了。
  換作以前,李曾伯做夢也沒曾想過,要寄望於壹個畏兀兒……哦,壹個維吾爾人。
  ……
  “成了!成了!”
  馮量載望向鞏昌方向,疲憊的臉上顯出輕松的表情。
  他環顧了周圍的俘虜,道:“現在蒙軍只要等著,等河水泡爛了城墻就可以,大家夥都活下來了。”
  李丙聽了,也是松了壹口氣。
  他左邊耳朵還堵著。
  自從被那個蒙軍啐了壹口進耳朵,許是因進了沙土,卻是越來越堵,快十日了都有種嗡嗡的感覺。
  好在,至少不用再這樣拼命掘河了……
  下壹刻,有壹隊蒙軍執彎刀過來,將他們趕著,聚集起來。
  俘虜們擠在壹起,到處都是人,汗臭味熏得李丙幾乎要暈過去。
  後面傳來慘叫。
  人群開始動,向鞏昌城方向湧去。
  李丙被推搡著,也跟著跑起來,混亂中,死死捉住馮量載的衣角。
  “怎麽了?!怎麽了?!”
  馮量載顯得有些迷茫,好壹會才道:“挖墻根……我們要去挖墻根……”
  李丙腦子裏“嗡”地壹下,喊道:“馮先生,妳不是說掘了河就行嗎?我們老實聽話……不會死的……妳說的啊……”
  他早想著死了算了,但到這壹步,他已經為了活下去做了太多了。
  “不要怕,不要怕。挖墻根不壹定會死,更早些攻下鞏昌,壹切就和汪大帥在時壹樣的。”
  “可到城墻……”
  “啊!”
  慘叫就在身後不遠處響起,李丙轉頭瞥了壹眼,只見壹排蒙軍張弓搭箭,正在射他們這樣的俘虜。
  絕望湧來,他不由大哭。
  大哭著向鞏昌城奔去,腳下是漫開的河水,泥土泥濘難行,他摔進城外的壕溝裏,躲在那,不知所措。
  “挖啊!”有人大喊道。
  “挖啊!”馮量載也喊道:“回去就是死,只有挖墻根才能活下去……”
  “嗖嗖嗖……”
  宋軍的箭矢射來,有人慘叫壹聲倒在泥濘裏。
  ……
  更遠處,有蒙軍歡呼起來,愈發高興地驅趕著俘虜,向鞏昌城四面八方圍上去。
  “箭頭飼料,讓宋軍的箭頭喝飽血!”
  ……
  天水。
  廉希憲風塵仆仆踏進大堂中。
  壹群披著甲的將領正圍在地圖前,已紛紛轉過頭來。
  “廉公……”
  “說戰況。”
  “好,阿術還在攻鞏昌,已掘了渭水灌城,似有長期圍城的架勢。”
  堂中氣氛激烈。
  鮑三臉色滿是殺氣,連瞎掉的那只眼睛仿佛也熠熠有神。
  他向廉希憲壹抱拳,當即便道:“王益心等人已收縮北面防線,摟虎等人已領兵自東面包圍蒙軍,鞏昌以西的高年豐等部也已在火速支援,只待我等由南面殺上,可重挫阿術於鞏昌城下……”
  廉希憲沒說話,而是走到地圖前看著。
  關隴有四萬余兵力,其中李曾伯領五千余人駐守鞏昌。其余兵力已在短短十日間對阿術形成了包圍,正在緩緩推進。
  廉希憲還在推算諸路進展,身邊的將領戰意高昂,鬥誌迸發,恨不能馬上生啖阿術。
  “廉公既至,壹聲令下,可與蒙虜決壹死戰!”
  “請廉公下令……”
  “阿術要長期圍城?”廉希憲低聲自語著,擡手止住諸將,問道:“摟虎已從關山防線趕到通渭縣了?”
  “是,他傳快馬過來,稱通渭縣最是慘不……”
  廉希憲道:“傳令,讓他停止進軍,馬上回守關山。再傳令莊浪、川回、張綿驛等諸地守軍,嚴守番須道、隴坻道、關隴道。壹旦發現蒙軍,立即求援。”
  諸將不解,但還是領命行事。
  廉希憲又轉向鮑三,吩咐道:“增派壹千人守祁山道。”
  “是。”
  “再派探馬往文縣駐守,我恐阿術有尋找陰平古道的可能,務必嚴密盯防。”
  “是。”
  “陳倉狹道妳留了多少兵力駐守?”
  “……”
  壹道道軍令下去。
  廉希憲改變了之前他與李曾伯定下的許多命令。
  軍中雖軍律嚴明,諸將終於愈發迷茫與不滿。
  “廉公,阿術俘虜了通渭、雞川、甘谷諸縣,以及寧遠、漆麻等寨的百姓,我等若不盡快滅敵,只怕是消耗不起了。”
  這裏說的“消耗”指的是人命經不起這樣消耗。
  宋軍有三倍於蒙軍的兵力,如果能在鞏昌與阿術決戰,也許能壹戰破敵,但繼續分兵把守,則是繼續處於被動。
  不用別人提醒,廉希憲早就頭皮發麻了。
  數萬生靈的性命就壓在他與李曾伯肩上,他每做壹個決定,有可能救數萬人,卻也有可能害死數十萬人。
  他不得不向諸將解釋清楚,伸手在地圖上劃了劃,道:“直接包圍過去,若是被阿術殺穿了我們某壹路,突入關中或漢中,如何是好?”
  便有將領道:“恕末將直言,我等兵力三倍於敵,不懼阿術突圍。”
  “不錯,以往之所以害怕與蒙軍野戰,因沒有騎兵而已。如今隴西有騎兵萬余,與蒙軍相當,已能以騎戰騎,拖住蒙軍。”
  “廉公,戰吧。”
  廉希憲反問道:“壹萬余騎兵戰壹萬五千蒙騎,若敗了如何?”
  “猶有萬余步兵,當勝!”
  “為將者未慮勝,先慮敗。”
  有朝廷派來的官員當即問道:“廉公不急著救鞏昌府與數萬百姓嗎?”
  “軍情如火,請廉公拋棄與李公之私怨,先解鞏昌之圍……”
  “無論如何,戰勝蒙虜方為燃眉之急……”
  廉希憲再次擡起手,止住這些人。
  這裏是隴西,他有這個威望,還不至於被李曾伯手下的幾個文官拿捏了。
  他已不看他們,目光轉向諸將,道:“我並未說不戰,而是請諸君嚴守各州縣、各隘口,謹防蒙軍殺進腹地,我會親率騎兵支援鞏昌。”
  鮑三忙道:“廉公,分兵之後,天水只剩三千騎兵……”
  “無妨,由我去支援李公。”
  ……
  鞏昌城外,蒙軍大營。
  幾騎探馬奔來,向阿術匯報了軍情。
  “哈,廉希憲來了?”
  阿術本以為這邊拖住了隴西的宋軍,劉整已能殺進關中,在長安那種地方狠狠擄掠壹番。
  相比起來,鞏昌就實在沒什麽意思。
  但廉希憲既然來了,劉整很可能是敗了。
  “驅口就是靠不住,自己來吧。”
  阿術自語了壹聲,走到地圖前看著,眼神中已顯出貪婪之色。
  他也不跟任何人商議,嘴裏喃喃自語。
  “從雞頭道穿回關山,再走靈臺道去鳳翔?不行,宋軍會有防備……祁山道……陰平道……打打看吧。”
  善變的阿術沒有急著下決定,只是把每條線路在心裏過了壹遍。
  他的策略始終是未知的,可能是攻破鞏昌,可能是圍點打援偷襲廉希憲,也可能繞道關中,甚至漢中。
  只需要等宋軍出現任何壹個破綻。
  對手是人,必然會有破綻……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