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宋

怪誕的表哥

歷史軍事

這是壹間牢房,關了三個人。
壹縷微光從高墻上的小小氣窗透進來,昏暗中,能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六百四十九章 奮勇

終宋 by 怪誕的表哥

2023-12-24 21:57

  李瑕的雁形陣不是沒有空隙。
  陣線橫拉了三裏多,每壹步的距離只能站四列士卒,盾牌手或重甲兵在前,長矛手配上弓弩手或擲彈手,看起來很薄。
  且渭水與秦嶺處還留了三十余步的距離讓敵騎過去。
  但劉黑馬不敢第壹時間下令沖鋒。
  他麾下不是重騎,是輕騎。
  且分兵之後,他的主力騎兵僅剩三千余人。
  壹旦沖鋒,距離拉開,僅有數百人能先沖到前面。
  百步遠便要面對箭矢,三十余步便是霹靂炮,待沖到十余步內,宋軍也已聚合,壹名騎兵要面對的便是七八柄長矛。
  更別提滿地的拒馬、槍車、陷馬索。
  哪怕能沖破宋軍的陣線,勢必也要付出太慘痛的代價。
  就到了西面又如何?
  西面地勢更加狹窄,宋軍反圍上來,陣線只會越來越厚。
  到了西面,也相當於放棄姜水河上的浮橋,連退路也丟了。
  故而,劉黑馬只能以車懸陣應對,騎兵圍著主帥繞圈奔跑,保持速度上的優勢。
  但速度的優勢也未能保持太久。
  宋軍推著拒馬步步壓上,短兵相接,騎兵下意識地便向裏收縮。
  能跑的圈子越來越小,馬速也越來越慢。
  不可控制的,車懸陣收縮起來,成了圓陣。
  慢慢地,騎兵已奔跑不動了,最後馬與馬擠在壹起。
  ……
  隨著騎兵奔跑範圍的縮小,宋軍已漸漸不需要控制整個平野,陣線也越來越密。
  終於,雁形陣如鉗子壹般,向騎兵包圍過去。
  宋軍想形成的包圍圈只有三面。
  他們根本不顧東面的姜水,以及姜水上的浮橋,算是給敵騎留了壹點退路。
  “前進!前進!”
  “呼……呼……呼……”
  披著步人甲的士卒不停喘著氣,已累到了極限。
  這是七月中旬,正午,熾烈的日光如火,鐵甲裏就像是個蒸籠,要將他們的皮肉蒸熟。
  汗水持續流下,人已快要脫水。
  幸而同袍們還在叫喊著、互相激勵。
  “包圍蒙虜了!”
  “快要勝了!”
  “收復關中……”
  壹個個重甲兵挺著長槍,邁動著腳步,叮地壹聲與別的重甲兵撞在壹起,形成壹堵銅墻鐵壁。
  終於,七千余宋軍包圍了三千余騎兵。
  “萬勝!”
  宋軍士卒們興奮不已,仿佛他們已經勝了。
  因此,疲倦的重甲兵們也沒有別的念頭,被同袍推著往前走。
  敵騎的刀劈在他們的頭盔上叮當作響,但他們太累了,感覺不到危險,只知道再撐壹撐就結束了,以他們的勝利。
  他們身後,長矛手借著他們的保護開始殺敵,也不忘繼續激勵他們。
  “撐住啊!馬上要勝了……”
  長矛如林,刺出。
  霹靂炮被擲入騎兵的陣線中,鐵片濺開,人仰馬翻……
  ……
  劉黑馬三千余騎在姜水畔陷入包圍,若再不能突破,已有大敗之勢。
  但他還不慌。
  雁形陣橫向展開,兩翼向前,便像猿猴的兩臂前伸,作用是克制輕騎的迂回,故而能形成包圍。
  它的弱點在背面。
  戰前,劉黑馬已派兩千騎繞到了宋軍背面。
  只要能從背面擊潰宋軍,此戰就能勝。
  他的策略就是用主力吸引宋軍,給劉元振創造破敵的機會。
  不論劉黑馬對長子是何觀感,他深刻明白最後還該由長子來擔家業。
  他願為餌,讓長子擊敗李瑕,重新振作起來。
  ……
  劉元振近來確實有些消沈。
  他以往不是這樣,出身世家,文武雙全,素有誌氣澎湃。
  二十歲起便曾獨攝萬戶府,號令嚴明,賞罰不妄,宿將敬服;蜀中大戰時,他孤身入營降服劉整,言辭慷慨,氣度從容,堪稱以壹己之魄力服人。
  只是近年,實在敗給李瑕太多次了。
  成都壹敗,全軍受俘,他尚不得身免。好在當時李瑕放他歸還,他還能找到借口,以為是金蓮川幕府與李瑕暗中合作;
  漢中壹敗,十萬大軍倉促而退,則勉強說是為了還爭汗位;
  壟塬壹敗,損兵折將;
  最後到了祁山道壹役,劉元振徹底被李瑕擊垮了信心……
  今日這場決戰,他心裏始終有“贏不了李瑕”的念頭。
  繞道敵後,拉開距離,重整陣列,擊敗輜重……當劉元振寄望用襲擾壹點點建立騎兵優勢時,李瑕已決然率陣殺向劉黑馬。
  見此情景,劉元振竟是猶豫了壹下,沒能果斷下令沖擊敵後。
  沖擊嗎?
  宋軍陣中盾牌、重甲、長槍還是太多,在其陣線沒有太大的松動之前,騎兵沖殺過去還是太危險。
  “妳知道仗該怎麽打。”劉黑馬這句話再次浮起,竟使劉元振陷入了自我懷疑。
  不夠堅決,他已沒了當初的風采……
  猶豫了壹會,劉元振才做了決定。
  七千人包圍三千騎,哪怕收縮了陣線,依舊顯得很薄弱。何況宋軍正在全力進攻,背面的防備很松懈。
  也許能直接包圍李瑕的中軍。
  “殺破他們!”
  馬匹開始慢跑。
  騎兵加上盔甲武器也有接近二百斤的重量,只有到了距離宋軍陣線五十步左右才能全力沖鋒。
  馬蹄刨在地面上,在後方揚起塵土。
  很快,前方已是宋軍昨夜駐紮的營地,此時幾乎是空的,因宋軍已向東面逼進。
  “繞過去!”
  騎士們紛紛拉過韁繩,轉道。
  營寨以南,滿地都是拒馬。
  有士兵縱馬壹躍……
  “噅律律!”
  馬嘶聲起,地面猛然崩陷。
  慘叫聲不止。
  “陷馬溝!”
  壹道陷馬溝忽然阻斷了騎兵的沖勢。
  它不深。
  但這表明,李瑕有所準備。
  是從昨夜就預料會有騎兵繞後了。
  之後。
  “轟”地壹聲,大火從宋營中襲來,如同長蛇壹般沿著陷馬溝騰起。
  “啊!啊!”
  淒厲的慘叫聲不絕於耳……
  “有石脂?!”
  宋軍帶的輜重不是糧草,竟是石脂。
  因為此戰勝,大散關便能運糧。
  李瑕有信心,也有決心。
  思及至此,劉元振驀然浮起深深的憂慮,失去了必勝的信心。
  他放慢馬速,擡頭看去,發現既已繞過了宋軍營地,再要往兩邊繞,便是從來路再殺回去,起不到沖擊宋軍背面的作用。
  ……
  下壹刻,號角聲又起。
  就在劉黑馬主力的南面,陳倉道峽谷中已有壹支千余人的宋軍殺出來。
  這是大散關的援兵。
  李瑕會調動大散關兵力,這不難猜到。
  問題在於眼下這個時機……劉黑馬已被包圍,不能再分出兵力去攔截了。
  劉元振突然發現,李瑕的雁形陣並未留下背後的弱點。
  那些拒馬、陷馬溝、火,為的便是阻攔他這支騎兵行進。
  等他再沖殺上去,正好會遇到大散關的宋軍。
  “該死。”
  已沒了選擇,劉元振只能沖殺向陳倉道峽口。
  否則,壹旦讓宋軍援兵再沖殺到主力面前,連敗退的機會都不會有了……
  這壹戰的勝負,他已心中有數。
  眼下所求的,是能撤出戰場。
  ……
  日漸西移,雙方已交戰了近壹整日。
  重圍之中的劉黑馬瞪目看向前方。
  他快要敗了,但還沒敗。
  並非沒有反敗為勝的機會。
  三峰山之戰便是如此,他隨拖雷以三萬余兵馬迎戰金兵十五萬主力,先敗……而後勝。
  想到三峰山,劉黑馬放不下他的驕傲。
  他輕聲地,在心頭念叨了壹句。
  “西域既定殺李王,疾雷破柱關中驚……”
  這是郝經的詩,寫的正是當年三峰山壹戰,也是這些年來劉黑馬對“蒙軍無敵”的迷信。
  “短兵相擊數百裏,孤窮轉鬥甲盡殷……”
  似還想找回當年的勇猛豪氣,劉黑馬握緊長刀,砍倒壹個想要後撤的士卒。
  他驅馬向前。
  戰到此時,猶可憑勇武而勝。
  “黑風吹沙河水竭,六合乾坤壹片雪……”
  此時是夏日,沒有當年的大雪連天。
  也沒有當年的氣運。
  但,宋軍沒有金軍強。
  靖康之恥便是明證!
  “逆風生塹人自戰,冰滿刀頭凍槍折……”
  劉黑馬心念至此,已親自迎向宋軍陣線,直殺向李瑕大纛。
  “兒郎們,隨我破敵!”
  ……
  李瑕就在陣前。
  他看著劉黑馬的大旗迎面而來,也看到了敵兵士氣大振。
  主將上陣,自是能激勵士氣。
  於是,李瑕收起佩劍,從親兵手中執起壹柄長槊。
  如今他已意識到,在戰陣上劍確實不好用,尤其是馬戰,劍不夠重,不夠長。
  所以他選擇了長槊,它最像劍。
  這柄長槊重十余斤,李瑕單手夾著,驅馬,迎向劉黑馬的大旗。
  他沒說什麽,身後的大纛自然而然地跟上他。
  必要嗎?
  李瑕要打服劉黑馬,比謀略、兵力、意誌……哪怕是武力,只要劉黑馬還想掙紮,李瑕都願意奉陪到底。
  他要把劉黑馬那隨蒙軍作戰而贏得的驕傲徹底擊垮。
  ……
  馬匹擠過壹個個兵士。
  前方,壹名劉黑馬的親兵正高舉著大錘大殺四方,振奮著騎兵們的士氣。
  “當!”
  壹聲重響,火花四濺。
  大錘與長槊相交,長槊徑直以龍蛇之勢捅進那騎兵的喉嚨。
  “噗!”
  “劉黑馬!猶做困獸之鬥耶?!”
  猶被親兵擁簇著上前的劉黑馬驀地擡頭看去,迎面只見壹桿“李”字大旗已到十余步開外。
  “大帥威武!威武!”
  宋軍聲勢動天……
  ……
  血在眼前潑灑開。
  陸小酉已殺得忘乎所以,根本沒顧到他身上的甲胄已經裂開,身上多了好幾道傷口。
  他其實不知道關中有什麽好,但就是想收復。
  這壹戰若不勝,他對不起所有同袍,首先是戰亡者,還有壹個個拼盡了全力、累到不行了卻還在強撐著的同袍。
  要勝!要勝!
  這是陸小酉追隨李瑕以來,從壹次次戰火與勝利中構築出的信念。
  既然壹次都沒敗過,那就壹次都不能敗!
  手中的長矛捅進壹名敵人的身體,壹時拔不出來,陸小酉大吼壹聲,棄矛,迅速拾起地上壹柄彎刀。
  砍下馬腿。
  “律律律!”
  戰馬的血狂噴,陸小酉眼前壹紅。
  “嘭!”
  又有騎兵想沖出包圍,馬蹄重重踢在陸小酉的心口。
  他摔倒在地,嘴裏壹鹹,湧出血來,頃刻卻又爬起來。
  “圍住他們!”
  “正將!”
  混亂中,李澤怡壹把抱住陸小酉,提醒道:“妳聽……馬蹄聲,馬蹄聲,敵兵有援兵從渭河以北殺過來了……”
  “殺虜!殺虜!”陸小酉不管不顧,掙開李澤怡,繼續向前沖殺。
  “敵兵有援兵。”李澤怡拉回陸小酉,再次提醒道:“正將組織兵力……”
  “啪!”
  陸小酉已殺紅了眼,根本什麽都聽不到,立刻便給了李澤怡壹巴掌,吼道:“殺過去!只要奮勇便能勝了!”
  李澤怡壹楞,竟是被打懵了。
  忽然。
  “大帥威武!威武!”
  遠處傳來大呼聲。
  李澤怡回頭看了壹眼,只見己方的大纛與敵方的大纛已接在壹起……
  “威武!威武!”
  宋軍士氣大振。
  能像李澤怡這般聽到馬蹄聲的根本就沒幾人,宋軍士卒們瘋了壹般擠上來,推了李澤怡壹個踉蹌。
  陸小酉更是已掙開拉扯,哇哇大叫著沖殺,執刀亂劈。
  “要勝了!要勝了!”
  “要勝了……”
  聲振四野。
  李澤怡壹個人喊的什麽“敵方援兵”在這些呼聲中根本無人聽到,宋軍的士氣再難被撼動。
  他被同袍們裹挾著,匯入洪流,像巨浪壹般,猛地撞向了前方的敵人。
  “殺敵啊!”
  揮刀砍下。
  然後李澤怡才想起來,渭水上的浮橋都被宋軍炸斷了,敵方既是有援兵又有何用?
  漸漸地,他腦中的馬蹄聲如消失了壹般,只剩壹個念頭——
  “大勝就在眼前!”
  終於是殺紅了眼,忘了壹切……
  ……
  渭河以北。
  汪直臣已領千余兵力趕至河畔。
  當時,他撤出秦州,退至鳳翔,奉廉希憲之命駐紮於隴山道。
  今日得了軍令,便飛馬趕來。
  兵至戰場,先派哨騎登上小山,望了對岸的戰勢,回報了戰況。
  “報!能看到大纛都在陣前,雙方主將交戰了……”
  汪直臣有些奇怪,為何劉黑馬並未從鳳翔府調援兵?
  但壹時也顧不得這許多,此時戰場上鏖戰正酣,他迅速下令造浮橋渡河。
  渡河自然不會很快,好在劉黑馬見了援兵,若能保士氣不跌,撐到夜裏,可立於不敗。
  “勝機還在,勝機還在……”
  汪直臣布置了渡河之事,親自登上小山。
  風把對崖的殺喊聲吹來。
  宋軍殺聲振天,仿佛未看到他這壹支援軍壹般,猶在全力進攻劉黑馬主力。
  汪直臣漸漸看明白,此時若是能沖壹沖李瑕的後陣,即可大勝。
  忽然。
  遠遠的有騎兵至東面奔來。
  ……
  “汪副帥!廉公命妳立即回防京兆府!”
  “為何?!”
  汪直臣壹指對岸,大喊道:“只待我渡河,可敗宋軍……”
  話音未落,只見河對岸劉黑馬高高的大纛已經倒了下去。
  雖隔著渭水,他已能聽到宋軍的歡呼。
  “萬勝!”
  “萬勝……”
  汪直臣楞在那兒。
  耳畔,那信使上前,道:“快走,廉公已看出劉黑馬戰意不堅……”
  ……
  “噗!”
  李瑕手中長槊再次捅翻壹名騎兵。
  血霧中,劉黑馬壹手執大刀,壹手牽韁繩,目光看向那勇不可擋的李瑕,想提刀,忽然發現自己真的已垂垂老矣。
  二十八年,氣運輪回啊。
  其實壹戰至此,劉黑馬早就知道論兵勢,自己已敗了。
  不過是還想再像早年間壹樣,憑勇武取勝。
  這是最後的壹點驕傲。
  但面對這樣的李瑕,已不可能再現當年勇武破敵的奇跡。
  沒有再迎擊上去的必要……
  “劉黑馬!”
  大喝聲傳來,劉黑馬聽了,卻沒有上前交戰,而是掉轉馬頭便走。
  “殺啊!”
  宋軍士氣更盛,掩殺上去。
  馬蹄倉皇向東。
  壹桿大纛緩緩而倒……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