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居壹品

三戒大師

歷史軍事

  數風流,論成敗,百年壹夢多慷慨。   有心要勵精圖治挽天傾,哪怕身後罵名滾滾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七二七章 大人亨否(中)

官居壹品 by 三戒大師

2018-6-27 16:21

  “好吧,好吧……”形勢比人強,縱使王本固心中如何不願意,也不得低下‘高貴’的頭,聲音低澀道:“這次確實是某唐突了,冒失的殺了人,結果捅了馬蜂窩。現在事情已經鬧到北京,內閣幾天壹個廷寄,勒令我壹個月平息事端。眼看著半月過去了,叛民卻越來越多,又如遊魚壹般滑溜,靠著大山作掩護,讓人看的著抓不住。”說到這,他偷瞧壹眼胡宗憲,見他雖然不作聲,但微閉著眼睛,顯然在聽,便接著道:“而且我懷疑還有當地的官員和豪族牽扯其中,已經深感處處掣肘,舉步維艱,難以為繼了。”
  王本固說著朝胡宗憲拱手道:“下官方寸已亂,但知道若是不能如期平亂。到時候恐怕不止會問的責,大帥在內閣那裏也交不了差……”求人都這麽有氣勢,估計除此壹家,別無分號。
  王本固說完了,等著胡宗憲回答,誰知胡宗憲像睡著了壹樣,仍然不作聲。
  王本固感覺受到了侮辱,登時心頭火又起,幹脆無所顧忌道:“我這次來,不止是為了求援,我還要告狀!”
  “告狀?”胡宗憲這下睜開眼了,幽幽望著他道:“告誰的狀?”
  “朱先。”王本固道:“朱先是浙江參將,按理應該服從本撫調配。誰知他不僅不聽從本撫調派,還把部隊開得遠遠的,仿佛唯恐刁民不鬧事壹般。現在好了,情況不可收拾了,他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部堂大人,妳說他該如何處置?”
  浙江參將朱先,原先是壹名犯了罪的軍卒,是胡宗憲看他雄威豪闊,起了愛才之心,才刀下留人,命其戴罪立功的。結果朱先果然不負大帥的期望,每戰奮勇爭先,攻必克、守比成,立下戰功無數。胡宗憲也很喜歡這個給自己長臉的部下,幾年功夫便把他提拔成壹名高級軍官。東南都知道,他是胡宗憲的頭號愛將。
  王本固卻拿朱先說事兒,這擺明了就是在逼胡宗憲表態了。
  胡宗憲雙目微微瞇起,緩緩道:“是本座下得命令,朱先不過奉命行事。”
  王本固顯然沒想到胡宗憲,會這麽幹脆地把責任攬到身上,呆了半晌才艱難問道:“大帥是要拆在下的臺?”
  “錯。”胡宗憲背著雙手,目光投向墻上的小鳥道:“本官是為了救妳。”
  “救我?”王本固不相信胡宗憲這麽好心。
  “當然主要是為了平定礦亂。”胡宗憲道:“順便也就救了妳。”
  “願聞其詳……”好歹聽到壹點希望,王本固低聲道:“在下聽聽,是怎麽個救法。”
  “沒必要跟妳說,妳回去等著就行。”胡宗憲平淡道:“對了,把妳的人都調離衢州,不要再添亂了。”
  “添亂……”王本固幾乎要把這倆字咬碎,道:“大帥不說出個丁卯來,恕下官難以從命。”
  “這不是命令,妳可以不聽。”胡宗憲淡淡道:“朝廷欽差已經來了,本官這總督也做到頭了,按例應該不理政事了。”
  “還沒交接呢,您不能說撒手就撒手啊!”王本固著急道,要是胡宗憲真撂挑子了,那所有的責任都是他的了。這樣的話,不僅自己要倒黴,就連朝廷裏的那位,也得跟著完蛋。
  “平亂這種事,短則數月,長則壹年半載。”胡宗憲輕輕搖頭道:“本官要是輕易接手,難免會有人說我戀棧權位,挾寇自保。”說著壹甩袖子,仿佛解脫道:“本座可不想晚節不保。”
  “大帥是不是太悲觀了?朝廷欽差是來勞軍犒賞的,您加官進爵還來不及,怎會罷官呢?”王本固此時已顧不上前後矛盾了,他就知道不能讓胡宗憲現在就走,不然叛亂越來越烈,誰也保不住自己。
  “本座抗倭十年,面對的是何等艱危的局勢,如今嘔心瀝血,終於還東南百姓壹片安寧。”胡宗憲撫摸著鬢角道:“但我的身體也垮了。看得見的是,頭發都花白了壹半;看不見的,是本官拿藥當飯吃,早就心力交瘁了。”說著朝北方拱拱手道:“本就打算待把事情交代分明後,便向朝廷請辭,回老家種種地、讀讀書,過幾天安生日子。現在天意垂憐,有欽差降下,不管聖意如何,本座都決意致仕,回家閑住了。”
  王本固雖然是個狠角色,但哪是胡宗憲的對手,已經徹底入彀。滿心都是不能讓他走了,就讓他再幹壹任吧……想到這,他放下了繼任總督的幻想,艱難道:“東南離不開大帥啊……”
  胡宗憲的眉頭抖了抖,語調平靜道:“東南少了誰都壹樣。”
  “唯獨不能少了大帥。”王本固壹躬到底道:“下官這才認識到,您是東南的守護神,只要您不在,東南百姓就沒有安生日子。”說著言辭懇切道:“請您善始善終,為了東南百姓計,再幹上幾年吧。”
  胡宗憲只是不肯,要走的態度十分堅決,王本固苦勸無果,壹跺腳道:“都是我不好,上書彈劾了大帥,才讓您進退兩難。現在好處是,那奏章被內閣留中,還沒有明發朝野,我這就上書收回,哪怕因為獲罪,也在所不惜了。”他當然有自己的打算……畢竟自己的本差是禦史中丞,有風聞奏事的權力,不至於以誣告論處,到時候頂多是罰俸降職。而他有貴人相助,定能借此機會,把自己調離浙江,到別處當個布政使什麽的,頂多幾年就又升回來了,無傷大雅。
  當然前提是,得有人幫自己背著個黑鍋,如果不把屁股擦幹凈,以那位貴人的脾氣,是絕不會幫自己的。
  ※※※
  最終不顧胡宗憲的拒絕,王本固急匆匆的回去了。
  望著他離去的身影,鄭先生湊上來,笑道:“東翁的手段鬼神莫測,竟讓跟咱們勢不兩立的王本固,自己打自己的嘴巴。”說著拊掌道:“如此,朝中那些人,再也沒有對付您的借口了。”
  “我這是飲鴆止渴啊。”胡宗憲面上殊無喜色道:“在朝中貴人心中,必然惡感倍增,以後的日子更加艱難了。”
  “那您還?”鄭先生吃驚問道。
  “因為我還存著壹絲僥幸。”胡宗憲淡淡道:“堅持下去,壹定會有轉機的。”說著話,他回想起去歲自己病重,舊友李時珍前來給他看病時,說過的那番話……
  見東翁出神,鄭先生只好耐著性子等著,過了好長壹段時間,胡宗憲才回過神來,問他道:“妳怎麽還在這兒?”
  “東翁,還有事情要請示呢。”鄭先生嘴角浮起壹抹苦笑,從袖中掏出壹份清單道:“昨日會上,您與諸位大人議定了夾攻會剿贛粵‘三巢’賊寇攻略。其所需兵糧,會計房已經連夜算出來了……”
  胡宗憲沒有接,問道:“大概要多少?”
  “兵非三十萬,銀非壹百萬兩不可……”鄭先生答道:“這些錢,朝廷可出不起,只能我們自己解決。”
  胡宗憲問道:“能解決嗎?”
  鄭先生低聲道:“東南大地戰火放熄,藩庫裏能餓死倉鼠。朝廷又已經嚴令罷提編、抑加派,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咱們也解決不了。”
  “就算解決不了。”對著自己的心腹,胡宗憲也不必閃爍其詞,道:“也要讓困難為上所知,光說不練假把式,光練不說傻把式,我們以前就是太傻了。”
  “您的意思是……”鄭先生開始怔了壹下,很快反應過來道:“把這些難題推給北京……”
  “飯要壹口壹口吃,現在當務之急是。”胡宗憲沒有否認道:“先平息了衢州的動亂。如果久久未決,難免會像贛粵那邊壹樣,成了氣候,難以進剿。”說著重重嘆口氣道:“廣東地處偏遠,叛亂的危害尚不大。浙江就不同了,真出現長時間的叛亂,會危及社稷的。”
  “是。”鄭先生輕聲應下,又問另壹樁事道:“朝廷欽差到了崇明,便止步不前,據說是得了病,離不開島上的溫泉了。”說著偷看壹眼大帥的表情,小聲道:“有不少文武官員,都派人捎去了禮物,據說唐汝輯、劉顯、湯克寬等壹幹江北文武,還要親自上島去探視呢。”
  胡宗憲默默聽著,卻不表態。
  “東翁。”見他不說話,鄭先生又問道:“甭管他裝病還是真病,我們是不是都要表示表示?”
  “表示什麽?”胡宗憲搖頭道:“他什麽都不缺。”說得雖然平淡,但與那欽差的親密關系,卻表露無疑。
  “東翁。”鄭先生對胡宗憲的事情知根知底,有些抱怨道:“沈大人也真是的,您都難成這樣了,他還巴巴的趕來捅刀子。”
  “唉,世事難料啊……”胡宗憲嘆息道:“拙言是我最好的朋友,想不到這次,卻站到了我的對立面上,也難怪他不願來浙江,實在是不知在面對我的時候,如何自處啊。”
  聽大帥在這種情況下,還在為沈默開解,鄭先生心中壹暖,暗道,這才是大明首牧的心胸啊!
  ※※※
  “那我們怎麽辦?”鄭先生問道:“裝作不知?不聞不問?”
  那顯然不合適,胡宗憲低聲道:“這樣吧,我寫封信給他,問候壹聲。”說著邁步走到書房,鄭先生趕緊跟上。
  到了書房中,筆墨都是現成的,但胡宗憲本有滿腹牢騷,提起筆來卻感覺無從訴說,他將目光投向窗外,重新落在那棵臘梅樹上,卻只見到光禿禿的枝頭,花瓣已經零落滿地了。
  良久良久,他寫下壹首前人詩詞,端詳壹下道:“就把這個寄出去吧。”
  鄭先生壹看,只見是陸放翁的《蔔算子》: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壹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雖然是他人舊詩,卻將胡宗憲此時的心境刻畫的淋漓盡致,鄭先生的雙眼都有些濕潤了,哽咽道:“部堂,您受委屈了。”
  “我知道妳們怎麽想的,都以為我戀棧權位,不想撒手,為此不惜用盡手段。”胡宗憲擱下筆,自嘲的笑笑道:“我胡宗憲真是這樣的人嗎?”
  “在下不敢……”鄭先生連忙道:“誰不知部堂公忠體國,鞠躬盡瘁,那些流言都是對您的誤解。”
  “無風不起浪。”胡宗憲搖搖頭,有些頹然道:“妳不想,別人也會這樣想……”說著腰桿壹挺,重新鎮定如山道:“我管不了別人怎麽想,我只能管得了東南的千萬百姓,當年我來浙江,便立下誌向,要還百姓百年安寧,建流芳百世之功,現在我該做的事情還沒做完,不能這樣前功盡棄了。”
  鄭先生動容道:“東翁,世人不懂您多矣。”
  “毀譽由人。”胡宗憲壹字壹句道:“我自無愧!”
  ※※※
  收到胡宗憲的信時,沈默正與前來探望的蘇松巡撫唐汝輯,進行著親密的會談……話說唐狀元來蘇州已經滿三年了,起初還不太合作,想要接著嚴世蕃的力量做點什麽,但後來沈默韁繩拉得緊,蘇松的商人們又成了氣候,暗中與他作對,讓唐汝輯處處碰壁、灰頭土臉,只好收斂了起來。
  但那時他對沈默,絕對是不服氣的,大家都是狀元、我還比妳早壹科,而且我還是景王爺的老師,嚴世蕃的好友,從哪壹頭講都不該受制於沈默之手,雖然因為把柄在人手裏,不得不低頭,但也別指望他能痛快的合作……這從沈默上次來蘇州,他卻躲出去故意不照面,便可見壹斑。
  但世事難料,皇帝南巡之後,嚴世蕃的陰謀暴露,身首異處,嚴黨分子遭到了最嚴厲的打擊,然後景王也被勒令就藩,讓曾經左右逢源的唐狀元,壹下子沒了靠山,整日裏擔驚受怕,壹有風吹草動,便嚇得夜不能寐,都不知多少次夢見,自己被扒了官服,扔進詔獄裏去了。
  讓他意外的是,雖然彈劾他的奏章時有出現,可朝廷並沒有真正追究過,半年多過去了,他還好端端的在巡撫的位子上呆著。不過他並不敢松口氣,因為他知道,前期的清洗,主要是針對京官,地方上的不是逃過了,而是還不到時候。
  而明年又是‘大計’之年,吏部要對所有地方官員進行審查,顯然是清除異己最好的機會。從驚恐中稍稍恢復,唐汝輯知道自救的時候到了,如果再不行動,真的只有死路壹條了。
  但以他嚴黨加景王黨的身份,哪家敢收留他?又有哪家願意收留他?至於說行賄,唐汝輯壹點不愚蠢,人家想要撈錢的話,何必將蘇松巡撫這個富得流油的位子,給個外人坐?直接讓自己人取而代之多好。
  ‘世事無常’這四個字,唐狀元現在感觸特別深,原先他在朝中那麽多強援、靠山,不過壹年時間,竟全都落寞謝幕,是不是自己也該知趣的退下來呢?
  不,他今年才四十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還想做壹番事業,證明自己這個狀元,是貨真價實的呢。
  就在仿徨無助、萬般不甘之下,他終於想起了沈默,這個與他同樣出身,又壹起共事過,親密合作過的家夥,雖然兩人之間有過齟齬,但畢竟沒撕破臉,鬧到不可開交過。
  雖然不太情願,但他也承認,沈默現在就是自己當初的加強版,既是徐閣老的學生,又是裕王的老師,而且還是皇帝的寵臣,這三重保險讓沈默的地位固若金湯,誰都得給他三分面子。
  為了延續自己的政治生命,唐汝輯終於放下面子,帶著厚禮,來到崇明島上探視沈默。雖然比他早及第三年,在拜帖上,他卻用了‘弟汝輯’的自稱,表明了雌伏之心。
  好在沈默的態度十分親熱,不僅親自出迎,還壹口壹個‘老兄’,讓他少了幾分尷尬。
  沈默又把他請到後山的壹處風景絕佳的別墅中,對著壹望無涯的海面,泡上最好的香茗,溫言撫慰著他那顆受傷的心。又把當初要挾他的罪證拿出來,扔到火盆裏燒了。
  唐汝輯徹底被感動了,他端起茶杯,奉到沈默面前道:“從今往後,我唐汝輯唯妳的馬首是瞻!妳讓我幹啥我幹啥!絕沒半句二話!”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