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居壹品

三戒大師

歷史軍事

  數風流,論成敗,百年壹夢多慷慨。   有心要勵精圖治挽天傾,哪怕身後罵名滾滾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八三章 來自巡按的邀請

官居壹品 by 三戒大師

2018-6-27 16:20

  壹只鏤刻著狻猊圖形的景泰藍博山爐,正裊裊地吐出沈檀的煙縷,淡薄的、若有若無的幽香在房間裏浮蕩。這間屋的墻上掛著壹副先宋真跡《山徑春行圖》,墻邊立著壹個堆滿線裝書的黃梨木書架,書架邊是壹張寬大的紫檀木書桌,桌上整齊擺著湖筆、徽墨、宣紙、端硯。
  沈默坐在寬大舒適的太師椅上,修長的手指輕輕磕著桌面,正盯著桌上的壹張打開的請柬出神……這是鐵柱去門口取回來的,乃是浙江巡按胡宗憲,邀請他今夜泛舟斷橋,為他接風洗塵,以敘別後之情。
  沈默回想壹下,自己跟那胡巡按只在徐渭家有過壹面之緣,之間似乎還達不到需要敘舊的地步……他當然知道胡某人這是‘項莊舞劍誌在沛公’,肯定別有他圖。
  “想不到我這個小小的巡察,竟然被眾位大人如此重視。”沈默自嘲的笑笑,又繼續想他的心事……雖然這幾個月都在前線巡視,但通過與眾多文武官員的閑聊,他對浙江的官場恩怨也是有所耳聞的。
  其實總督張經和巡撫李天寵的關系還是不錯的,面對著日益嚴重的倭寇之亂,兩人盡心竭力,日夜勤勉,倒沒聽說有什麽勾心鬥角。既然二位巨頭壹條心,浙江的官場起初就是鐵板壹塊,基本沒有什麽波瀾。
  但情況在趙文華來浙江祭海之後,便悄悄發生了變化。起初大家覺著。這家夥祭完海就該回京復命了,犯不著為了巴結他而得罪張部堂,所以都對趙侍郎十分的冷淡,就盼他早點滾蛋。
  但人家趙侍郎也是有自尊,覺著身為幹爹的兒子,卻沒人把自己當回事兒,簡直是奇恥大辱!好啊。妳們敢欺負我,我我……找幹爹告狀去!便把張經李天寵等人如何如何瞧不起他。如何如何不把爹爹妳放在眼裏,壹把鼻涕壹把淚的寫下來,發到北京城去。
  誰知沒多久他爹回信說:‘沒有十足把握,別惹張經。’因為嚴嵩知道皇帝對張經期望正在頂點,如果這時候不知好歹去咬這位六省總督,壹定會被硌掉兩顆大門牙的。
  就在趙文華都要放棄,準備帶點土特產回京跟老爹團聚時。俺答入寇,北京被圍,徐階毫無征兆的崛起,風頭壹時壓過了表現糟糕的嚴閣老!這讓嚴老先生十分的惱火,立刻將對付徐階提升為第壹要務……好吧,妳在北邊贏我壹招,那我只好在南邊扳回來了!
  壹旦方針轉變,嚴老爹便覺著趙兒子在南邊混得貓狗不理。實在是難於完成任務,於是讓府中幕僚以趙文華的名義寫了壹份《平倭六策》,呈給陛下禦覽。他則在壹邊對其大加褒獎,說‘文華用心了,幾個月便對東南形勢認識這麽深刻,實在是又忠心又肯幹的人才啊。’
  嘉靖也覺著寫得不錯。對趙侍郎的評價提高不少,便允了嚴閣老所請,讓趙文華留在東南監軍……當然更重要的原因,是烙在帝王骨子裏的猜忌之心和平衡之道,他實在是不放心大權在握的張總督。
  於是趙侍郎便在浙江常駐,拿出雞蛋裏挑骨頭的熱情投入到監軍工作中,想要找出可以扳倒張經的地方。
  張總督久經官場,知道這是皇帝不放心他,所以在自己身邊安插了個眼線。但他也不是易於之輩,便派了專人全天候跟著趙監軍。名義上是保護他的安全。實際上是監視他的動向,限制他的自由。明擺著告訴趙監軍:‘小子,放聰明點,這裏是我的地盤!’
  趙文華也有幾分狠勁,就算如此不招人待見,也絕不輕言放棄。妳不讓我看,我還偏偏非要整天盯著妳!反正他是皇帝欽差,又有幹爹撐腰,張經也不敢把他怎麽著。其實跟張經老狐貍比起來,他的水平還差得遠,就是連張總督上茅房都跟著,也找不出人家的破綻來,晃悠悠壹月有余,孤立無援的張監軍還是壹無所獲。
  說壹無所獲也不對,至少他結交了個朋友叫胡宗憲,按說兩人身份地位懸殊,若是換在京裏,趙侍郎理都不會理個小小的七品官,但現在他飽受白眼,遍嘗炎涼,自然對這雪中送炭的友誼格外重視,兩人的感情迅速升溫,很快便稱兄道弟,好得跟壹個人似的了。
  之後的形勢便漸漸起了變化……也不知道是趙侍郎突然開了竅,還是背後有高人指點,反正他壹下便找到了張經的弱點所在——別看張總督整天忙忙碌碌,四處調兵,但積極部署數月之久,仗也打了不少,卻楞是沒有壹次主動出擊!
  所以倭寇的氣焰不但沒有消減,反而愈發囂張起來,隨隨便便就敢深入內地,如入無人之境。但這壹切都被張經今天壹個海鹽大捷、明天壹個臺州大勝給掩蓋住了,壹直沒有人察覺。趙文華承認那些勝利都是真的,但那都是守城戰而已,這就給了他攻訐的余地。
  大喜過望的趙侍郎便將這個情況匯報給他爹,嚴閣老也察覺到皇帝因為北京被圍所帶來的挫敗感,對東南局勢已經越來越沒有耐心,便安排黨羽跟隨趙文華上書,參奏他‘畏敵怯戰、擁兵自重,坐觀倭亂、圖謀不軌’,眾口鑠金之下,嘉靖皇帝對此越來越在意。
  皇帝便詢問嚴嵩怎麽看,嚴嵩早就準備好了說辭,就等著皇帝問這句了。他先涕淚橫流的向皇帝控訴倭寇禍害百姓的慘狀,說什麽‘千裏無雞鳴,白骨露於野’,把個嘉靖皇帝氣得渾身發抖。這才露出毒刺,說沒設六省總督時,各省各府的衛所官軍尚且能英勇出戰,保護壹方百姓,怎麽設了這權柄滔天的大總督後,反倒不敢出擊了呢?
  嘉靖皇帝道:“不是還打了些勝仗嗎?至少這幾個月來,再沒有發生城池被攻破的慘劇。”
  “這就更顯得他可惡了!”嚴嵩痛心疾首道:“明明有實力擊敗倭寇,卻偏偏不出擊,他到底想幹什麽?”
  嘉靖的怒氣壹下子無可遏制,這才有了怒叱徐階,下令緝拿張經回京問話的那壹幕。
  而張經的反應卻很奇怪,以他在朝中的人脈和地位,趙文華等人壹上書他便得到了消息,可他既不上書辯解,也不找趙文華算賬,除了喝多了偶爾發發牢騷之外,仿佛壹切都沒發生過壹般。
  但即使最頓感的官員也察覺到,兩方勢力的對峙已經到了最後關頭,只等決戰那壹刻到來!
  壹場毀滅性的暴風雨,就要在這風景如畫的杭州城中形成了。
  ※※※
  這些情況沈默知道壹部分,但大部分是不知道的,所以想要判斷出誰能贏得這場角力,實在是不大可能。
  可就是在這樣的節骨眼上,他卻被強留在總督行轅,胡宗憲又送來了請柬。現在便是他亮明態度的時候了——是老老實實呆在府裏,跟著張部堂壹條道走到黑;還是去斷橋見壹見胡宗憲,至少不要得罪嚴黨呢?
  就目前的形勢看,浙江就是張部堂的天下,他占據著絕對優勢,而趙文華那邊就他和胡宗憲兩個難兄難弟,似乎沒什麽好選擇的。
  但沈默深知張經是君子,趙文華是小人,而寧可得罪君子,他也不願意得罪小人。於是決定還是去壹趟,因為他心裏很清楚,如果拒絕了邀請,趙文華便會將自己視為張經壹黨,壹旦把張經打倒,那是絕對不會放過他的。
  ‘張部堂應該不會為難我。’沈默暗道:‘他還有事求我呢。’便站起身來,緩緩走出書房,對正在外面擦拭桌椅的柔娘道:“更衣,我要出去。”
  兩個侍女趕緊停下手上的活,過來幫年輕的大人換上出門的冬裝。正在他準備出去時,前院管事的在門外求見。
  沈默讓他進來,便見那老管事抱著件華貴的黑貂皮大氅,恭聲道:“部堂大人說外面快下雪了,大人您要是出去的話,就把這件大氅穿上吧。”
  沈默朝著前院方向拱手道:“多謝部堂大人厚賜,學生銘感五內。”那老管事本以為他會因為總督的恩寵而不再出去,卻見這年青的大人仿佛沒受到絲毫的影響。不由楞了壹下,才為他輕輕披上大氅,恭聲問道:“大人,需要備幾輛車?”
  “兩輛即可。”沈默輕聲道:“麻煩老人家了。”
  柔娘上前為沈默將大氅的束帶系緊,便見壹個活脫脫的貴公子站在自己面前,她不由呆了壹下,趕緊壓下心中的胡思亂想,退後站在壹邊。
  待沈默出去時,天空中已經飄起淡淡的雪花,落在他那純黑色的大氅上,旋即變化為水滴,滑到地上去。
  兩輛馬車停在門口,何心隱和沈安壹左壹右,護著他上了後壹輛馬車,鐵柱則帶著七八個衛士上了頭車,兩輛車便壹前壹後出了總督府的大門,行駛在長長的蘇堤之上。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