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江山

知白

歷史軍事

家積貧則苦,國積貧則弱,家苦國弱,民何以生? 盛世文明興,亂世野蠻起,好在這中原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零六十二章 動根本了

不讓江山 by 知白

2022-2-10 19:46

  大興城,世元宮,東書房。
  皇帝楊競看了看手裏的軍報,臉色稍稍緩和了壹些,武親王大軍壹戰滅掉李兄虎部下十五萬人馬,然後揮軍北上,如今已經將楊玄機的人馬牽制在京州北部。
  這個消息,讓皇帝心裏壓抑著的陰沈散了壹些,臉色看起來都好了不少。
  他想著,若王叔還能再撐幾年,說不定大楚就真的能把這口氣續上。
  以武親王的能力,只要這次擊敗了楊玄機,轉頭再打完李兄虎,那麽江南之地還能穩住。
  李叱那邊……半數江山都在他手,想再壹鼓作氣打贏李叱,斷無可能。
  但只要武親王贏了楊玄機和李兄虎,這劃江而治的局面也就成了。
  此時此刻,若真能保留下這江南之地,皇帝都覺得是很不錯的事,最起碼可以撐下去。
  “小刀,今日朕開心,晚飯的時候多做壹個菜。”
  皇帝吩咐壹聲。
  皇帝心情不錯,甄小刀的心情就跟著好,連忙轉身去吩咐。
  為了籌備錢糧物資,皇帝下旨,以他為首,每日兩餐,每餐只可有壹個菜。
  李兄虎被李叱手下大將軍唐匹敵逼的不得不退兵,楊玄機又被武親王黏住,所以皇帝也想慶祝壹下。
  甄小刀親自去吩咐,告訴禦膳房那邊,壹定要做壹道陛下最愛吃的糖醋魚。
  陛下愛吃酸甜的菜品,可是算算日子,即便是這樣很容易能滿足的東西,陛下也已經很久沒有吃過了。
  所以當那盤糖醋魚端上來放在皇帝眼前的時候,皇帝的眼睛都亮了起來。
  “下次可不許這般鋪張。”
  皇帝笑著說了壹句。
  甄小刀連忙應了,壹邊告罪壹邊還笑著,因為他確實已經很久都沒有見到皇帝這樣開心。
  拿起筷子,皇帝竟然覺得自己應該鄭重些。
  就在筷子剛剛觸碰到那盤魚的時候,外邊,大內侍衛統領惠春秋快步進來,手裏拿著壹份奏折。
  “陛下,武親王急報。”
  皇帝連忙把筷子放下來,接過軍報打開看,片刻後,臉色就已經難看起來。
  武親王部下探知,寧王李叱已經奪取荊州,滅楊玄機二十幾萬大軍。
  “這麽……這麽快。”
  皇帝看了壹眼那盤糖醋魚,就是這轉瞬之間,剛才還想吃的不得了,此時卻壹點兒胃口都沒有了,甚至聞著那糖醋氣味就有些反胃。
  李叱拿下荊州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皇帝奢求的南北劃江而治,不可能了。
  李叱的壹只腳,已經重重的踩在江南大地上,得荊州之後,李叱向東可攻大楚腹地直逼大興城,往南可以攻打梁州,往西南可以攻打蜀州。
  “陛下?”
  甄小刀輕輕叫了壹聲。
  皇帝這才回過神來,又看了看那盤還冒著熱氣的糖醋魚,神色有些呆滯。
  他這般反應把甄小刀嚇得夠嗆,壹時之間也不知道怎麽勸,只是幹著急。
  良久之後,皇帝看向甄小刀:“去……給朕把米飯盛了,朕還是要吃的,要吃的……不然多浪費。”
  甄小刀連忙把米飯給皇帝端過來,皇帝夾起壹塊魚肉放進嘴裏,明明是他熟悉的味道,可總覺得那味道之下,還有壹股濃濃的腥臭。
  皇帝越吃越快,大口大口的吃,把壹盤糖醋魚吃的幹幹凈凈,米飯也全都扒拉進嘴裏。
  吃完後,他朝著甄小刀咧開嘴笑:“好吃。”
  然後哇的壹聲就吐了。
  不知道多久之後,皇帝忽然自言自語了壹句:“朕不能就這麽等著,朕不能什麽事都靠王叔壹人。”
  皇帝擡起頭看向窗外,已經天黑,他那種讓人心疼的眼神裏,有壹種追尋,似乎是在找光明何在。
  “去,分派人下去,告訴所有在京皇族明日壹早到太廟,朕明日要宣布壹件大事。”
  甄小刀連忙跑了出去,吩咐手下人去傳信。
  皇帝起身,覺得肚子裏還是很不舒服,好像胃裏被魚刺紮了似的,壹陣壹陣的疼。
  窗外沒有月色,所以沒有他想追尋的光明。
  第二天壹早,皇帝沒有去上朝,直接到了太廟。
  當他到的時候,在京城內的皇族已經來了很多人,老老少少,壹個個的臉色凝重,在看到皇帝的那壹刻,德高望重的老人們先跪了下去,他們身後跟著跪下來壹片。
  皇帝連忙過去把站在最前邊的那位老人扶起來,算輩分,這位老人是他祖父輩。
  皇帝把老人扶起來後,轉身進了太廟,撩袍跪倒。
  他這壹跪,剛剛才起身的那些人又跟著都跪了下去。
  大概兩刻之後,在這太廟中,皇帝宣布了他昨夜裏做出的決定。
  說完他的打算後,皇帝問:“在京皇族,若是把能調用的家丁下人,奴仆護院,這些都算上,看看能有多少人?”
  那些人都在思考統計,皇帝看著他們說道:“王叔帶著大軍在北邊抗敵,可咱們不能什麽事都指望著王叔他壹人,他分身乏術……楊家的人,不該就這樣等著消息,不管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等到了,要麽哭要麽笑。”
  各家計算可用的人數,算來算去,竟是能湊出來小壹萬人那麽多。
  這壹下,連皇帝都驚著了。
  如今大楚已經危亡如此,皇族各家依然有著那麽奴仆下人,可想而知,日子也過的依然奢靡。
  “朕從昨夜就在想著,誰該來帶著咱們楊家的這支隊伍去和反賊打,去策應支援王叔。”
  皇帝的視線落在壹個年輕人身上,看起來也就二十幾歲年紀,身材修長且健碩,很有英氣。
  那是武親王的兒子楊振庭。
  可是很快,皇帝就把視線從楊振庭身上挪開,因為他在看向楊振庭的時候,看到了武王妃那張驚恐而又帶著些怒意的臉。
  在那壹刻,皇帝心軟了。
  他知道楊振庭最合適,楊振庭自幼跟著武王學習兵法,武藝也不俗,雖然和在場的年輕人壹樣,誰也沒有領兵經驗,但楊振庭在其中就算是最有經驗的那個了。
  可是武王妃那張臉上的表情,和她決絕的眼神,都在告訴皇帝,如果妳敢讓我兒子領兵去和寧軍交戰,那我壹定會鬧壹個天翻地覆。
  皇帝也覺得,這似乎不大公平,武親王那般年紀了還在為國拼命,現在再把他兒子也送上戰場……
  所以皇帝的視線落在另外壹個年輕人身上。
  “楊振焯接旨!”
  皇帝看向那個也只有二十幾歲年紀的年輕人,正是那位老人的嫡孫。
  所以當他喊出這個名字的時候,那位老人腿壹軟,竟是跌坐在地。
  皇帝咬著牙硬著心腸沒理會,看向那年輕人說道:“朕要把這支隊伍交給妳,妳率軍去京州西部壹線布防,叛賊李叱已經奪取荊州,極有可能向東進軍,壹旦他動手的話,武親王的大軍側翼就危險了,妳擋在漁門關,只要李叱的賊兵不進京州,武親王就能有足夠的時間去打贏楊玄機。”
  楊振焯跪倒在地:“臣,領旨!”
  那位跌坐在地的老人,已經昏花的眼睛裏,淚水止不住的往下流,可卻沒有說出什麽,只是跟著他的玄孫壹起給皇帝叩首謝恩。
  大概十天後,這支由皇族各家的奴仆家丁護院組成的隊伍,離開了大興城。
  他們將壹路往西南方向開拔,支援駐守在漁門關的楚軍,漁門關裏,只有三千余人。
  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在出征之前,楊振焯就從自己家裏拿出來不少珍玩古董賣了,又親自到各家去勸說,各家都盡量往外拿錢出來。
  用這筆錢楊振焯壹邊走壹邊招募民勇,從大興城走到漁門關有壹千多裏,走到的時候,隊伍已經到了四萬余人。
  這次,他身邊不僅僅是有從兵部調用來的所有可戰將才,還有皇帝派給他的護衛,此人就是段狠。
  段狠其實不想來,可是皇帝給了他無法抗拒的理由。
  皇帝封他為將軍,並且親自接見了他,告訴他只要打完了這壹仗,回到大興城,就給他正式封侯。
  段狠只是壹個江湖最末流出身的人,封侯拜將,對他來說真的是不能抗拒的誘惑。
  況且這次他要做的也僅僅是保護好楊振焯的安全而已,無需去上陣廝殺。
  帶著他的數百徒子徒孫,跟著楊振焯到了漁門關,當他也登上城墻往外看的時候,臉色還是變了變。
  舉著千裏眼可以看到遠處,大地上那壹片流雲般的紅。
  漁門關外大概三十裏就是寧軍大營,據說領兵的那位大將軍叫夏侯琢。
  關於夏侯琢,楊振焯知道壹些。
  他知道,北疆不破,黑武人沒能在大楚亂成這樣的情況下南下入侵,都是因為夏侯琢死扛。
  他知道,連黑武人都打不贏的夏侯琢,他可能也打不贏,但他沒有退路。
  他還知道,按照輩分來說,他應該管夏侯琢叫壹聲兄長。
  壹個出身皇族卻堅持不肯姓楊的兄長,此時,正在成為楊氏皇族的掘墓人。
  寧軍還沒有進攻漁門關,而且看起來也不打算進攻,如果他們要打的話,在楊振焯帶著隊伍來之前,漁門關上的旗子早就已經換成寧旗了。
  不打,是因為寧軍不願意那麽早就進入京州戰局。
  寧王李叱的心思顯而易見,讓武親王和楊玄機去打吧,而且李叱壹定是帶著嘲笑的心情去想的。
  因為武親王和楊玄機,也都是皇族之人。
  “換旗子。”
  楊振焯吩咐了壹聲。
  漁門關上的主將大旗,換上了楊字旗幟,而皇族獨特的旗幟也在宣告著主將的身份。
  戰旗換上之後不久,寧軍斥候就把消息送到了夏侯琢手裏。
  看完了之後,夏侯琢皺眉沈思了壹會兒,想著莫非是武親王竟然到了?
  可是又不大可能,若武親王到了此地,誰在和楊玄機對峙?
  他看向李叱,李叱起身:“咱們去瞧瞧。”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