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8章 苦心人天不負
春秋我為王 by 春秋我為王
2018-7-24 14:58
時間回到兩個月前,五月端午,越國,古木參天的會稽山深處。
在新建立的大禹之廟旁,用石頭堆砌起壹個古樸的祭壇,壹名身材中等的越人赤裸著上身,披散著頭發,向巫祝奉獻上自己的祭品酒水、牛、馬、犬、豬等後,便後退數步,下拜頓首。
“子胥含冤而死,吳人悲傷,越人歡慶。然勾踐縱然與子胥為敵,卻敬重其忠心,更為子胥不值。今昊天後土所鑒,防風之神在上,若子胥心有不甘,勾踐願伐吳為其復仇,可乎?”
言畢,勾踐身後密密麻麻的越人屏息等待,有風從林間吹過,撥弄著樹葉,發出窸窸窣窣的聲音,他們似以為這是伍子胥的亡魂在對他們訴說什麽,紛紛擡頭……
“看啊,酒爵動了!”就在眾人分身的時候,祭壇上的巫祝卻大聲喊了起來。
眾人立刻轉頭看來,倒是沒看到酒爵動,但裏面盛得滿滿當當的濁酒,卻是壹滴不剩了……
“是伍員顯靈了!是他的亡魂顯靈了!”
巫祝誇張地大呼小叫起來,越人們頓時深信不疑,吳王夫差殘暴地殺害了他的忠臣,還棄屍江中,讓伍子胥的鬼魂無處容身。而越國人卻祭祀他,他便光臨了祭壇,享用了祭品,喝幹了酒爵裏的酒,這意味著什麽?
“這意味著,夫差的殘暴,連伍員的鬼魂都看不下去了,寡人討伐吳國之舉,伍子胥也支持!此戰,必勝!”勾踐拔出腰間的劍,大聲說道。
“必勝!為越國雪恥!”類似的聲音響徹會稽山內外。
復仇心切的人群裏,只有兩個明白人,範蠡和文種對視壹眼,搖了搖頭。類似的花招,範蠡在周遊列國時不知道看到過幾次,不過既然能用來激起越人的信心,也算壹件好事吧。
但從會稽山下來後,文種卻對披掛上甲胄的越王勾踐勸誡道:“臣還是覺得,攻吳的時機還未到。”
“時機未到?”勾踐面露微笑,嘴上卻絲毫不松:“寡人歸國以來,臥薪嘗膽,夙興夜寐,壹心只希望邦國強盛。於是到了第二年,越國豐收,百姓不再受饑荒之苦,當年越國的昆父兄弟都來到會稽請求說,‘從前吳王夫差讓國君在各諸侯國面前丟盡了臉,現在越國也已經克制夠久了,請允許吾等為君報仇。’當時種大夫就勸誡過寡人。”
文種當然記得,他當時對勾踐說道:越國剛剛結束戰禍,在吳國壓制下好容易得以喘息,稍稍殷實富裕,若越人整頓軍備,壹定會讓吳國警惕,到時候越國必然招致討伐。他比喻說,兇猛的大鳥襲擊目標時,壹定先將自己的翅膀隱藏起來,就是要讓吳王夫差以為越國沒有復仇之誌,不值壹提,於是妄自尊大,與楚國、晉國結仇,等到吳國疲憊時越國再出兵不遲!
“正因為種大夫之言,寡人便向百姓們推辭說,昔日之敗,寡人之過,非百姓之過也。寡人連累越國至此,哪裏還知道什麽是恥辱?請二三子休憩繁蓄,勿要再提及復仇之事。”
“如今,寡人已歸國三年有余了……倉庫殷實,也在會稽山裏重整了武備,然而吳國施加在吾等身上的苛政和暴行卻沒有絲毫減輕,不但隨意擄掠財物婦女,還征召勞役去為夫差開鑿運河,修築宮殿。於是昆父兄弟又來請求說:越國上下,愛戴國君,就像愛戴自己的父母壹般。兒子會想著為父母報仇,做臣下的也想著為國君報仇,豈敢有不盡力者?請復戰!”
勾踐向範蠡文種攤手:“這般請求,寡人難道可以拒絕麽?如今夫差自大,殺子胥,刑被離,不顧國內稻谷不熟,蝦蟹死絕,帥大軍北上與趙國爭雄中原。寡人得知,夫差已至宋魯,與趙軍對峙,此乃天賜良機!寡人還不伐吳,更待何時?”
“若能再等幾個月,等吳國被趙國擊敗,到時候夫差喪師於外,越國再襲擾其後,如此才是最佳良機啊。”
“完全寄希望於趙國?趙侯倒是不急,但寡人卻壹日都等不了了。”勾踐咬緊牙關,仿佛又聞到了口鼻中夫差糞便的惡臭。
“大夫或許感觸不深,但對於寡人而言,這三年,比三十年還難熬!恨不得有朝壹日能食夫差之肉,毀大吳之國,如此方能消寡人心頭之恨!”
勾踐都說到這個份上了,文種不敢再言,範蠡則輕咳壹聲說道:“夫差北上後,越國從後方襲擾吳國,也是與趙侯盟約中的壹條,此事起兵雖然略嫌稍早,但這也是不錯的機會。”
若是等到趙侯盡滅夫差再攻吳,範蠡害怕到時候越國甚至拿不出足夠的籌碼來保證自己的復國。
“何況越國壹旦出兵,楚國必然追隨其後,屆時趙國再拖住吳軍,則吳國可滅也。”
文種仍有疑慮:“趙侯會履行盟約,拖住吳軍麽?趙軍真能大勝吳國,不會放其南歸?少伯妳見過趙侯,覺得此人如何?”
想到將西施雙手奉上那壹幕,範蠡心中又是壹痛,但他隨即驅走了自己的私情,對文種說道:“就我在趙國所見,趙國舉國上下都宣傳吳國之殘暴野蠻,趙侯也壹副必破吳而後快的樣子,壹山不容二虎,趙侯既然有稱霸之誌,想來是容不下夫差的。”
最後還是越王勾踐拍了板:“寄希望於中原強國必不可少,但破吳滅吳,還得由越國自己來做。”
他宣布道:“寡人心意已決,半月之後,舉兵伐吳!”
……
“少伯,妳當真覺得,越國已經做好伐吳準備了麽?”
離開越國宮室後,文種喊住了範蠡,面色憂慮,他直言自己擅長理政,對軍爭幾乎壹無所知,所以需要範蠡來解除疑慮。
範蠡壹邊走,壹邊指著宮外把射靶當做遊戲的越國人說道:“雖然大王歸國才三年,可加上之前子禽妳代理國政的年頭,越國已休養六年有余,依靠討好夫差,越國的疆域也已重新遍布浙江之南,除了與民休息,積蓄糧食外,軍備上大王也從未松懈過,考慮到攜李之戰時越軍遠射不足,大王尋來楚人陳音教越士習射於北郊之外,三月,越國之士皆能用弓弩之巧,如今已有弩手千人。”
“還有隱居深山的越女,大王後來親自入南林尋找她的蹤跡,求她出山,命越國五校之隊長、高才拜其為師,追隨其聯系劍術,如今也有持短劍之士六千人,加上持戈矛之士四千,越國終於恢復壹軍實力了。”
“至於水上,吳國將越國的戰船統統收走後,大王命我去東海之中的島嶼甬句東招募外越漁民,已得兩千人,駕船數十,如今吳國舟師全部北上,或運輸兵卒,或進攻瑯琊,吳國的江湖將任由越國船只出入。”
聽範蠡徐徐道來,文種稍稍放心了壹些,但仍然擔憂:“可夫差號稱吳國有人口百余萬,兵卒十萬,縱然北上大半,可剩下的想必不少。”
“吳國無歲不戰,民生雕敝,兵甲絕對沒有這個數,據我所知,除去到群舒和蔡國防禦楚人的,吳國本土留守者不到壹萬,越國可以壹敵!再說了當年周武王以小邑周數萬之眾,便能破大邑商百萬之民,我相信,此戰與六年前的攜李,絕不相同!”
他笑道:“大王已極得民心,更何況,還有那樣東西,足以讓百姓前赴後繼,不顧生死呢。”
文種也被範蠡這種信心影響,朝他行禮道:“少伯能這麽說,我便放心了,軍爭之事,自有大王、少伯和疇無余、謳陽諸司馬統帥,我定會在會稽與八位上大夫壹道為大軍準備好糧秣和後援,此戰,必雪前恥,復越國!”
“必雪前恥,復越國,讓大王得以聞達諸侯,立足江淮!”範蠡也握住了文種的手,他二人入越十年,不就是為了這麽壹天麽?他們都相信,苦心人,天不負之!
……
半月後,越國的分散於各地的青壯陸續聚集到會稽,越王勾踐巡視眾人,用越地方言發布誓詞道:“寡人聞古之賢君,不憂其眾不足,而憂其誌行少恥。今夫差之國,衣水犀之甲者億有三千,然不患其誌行之少恥,而患其眾之少,患其宮室之不大,患其美眷之不足,患壓榨越人之弛……其倒行逆施,今寡人將助天滅之!”
說完之後,眾人大呼越國必勝,勾踐滿意地點了點頭,又讓他的司馬範蠡來宣布新制定的軍法。
範蠡站出來大聲說道:“大王不欲汝等逞匹夫之勇,欲汝等旅進旅退。進不用命,退則無恥;如此,則有常刑!進則思賞,退則思刑;如此,則有常賞。”
言畢,他展開帛書,宣讀起賞賜來:“從即日起,越國有功者賜爵,授田!爵分十二等,壹等爵曰公士,二等曰造士,三等曰良士,四等曰戎士,五等曰國士,六等曰不更,七等曰秉鐸,八等曰執戎,九等曰官大夫,十等曰公大夫,十壹等曰執圭,十二等曰元戎!”
範蠡北上趙國,可不止是送了壹個西施這麽簡單,趙國的不少善政,都被他牢牢記在心裏,回到越國後稟報勾踐,擇其善者而從之。
說完完全照搬趙國的“十二等爵”後,範蠡又對壹臉懵逼的越人們科普了每個爵位代表著怎樣的地位,能分到幾畝地,擁有多少房宅,得到幾名奴隸。
雖然越國人對這些陌生爵位不感冒,但那些好處則是實打實的,而且得到爵位的要求只有壹個。
那就是頭顱,吳國人的頭顱!
壹時間,越國人都互相鼓勵,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婦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無死乎?”
五月下旬,越國舉兵伐吳!
PS:《史記正義》引《吳俗傳》雲:“越軍得子胥夢,從東入伐吳,越王即從三江北岸立壇,殺白馬祭子胥,杯動酒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