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我為王

春秋我為王

歷史軍事

  重生春秋,成為卿族庶子,被趕到馬廄與牛馬為伴,誰知霸業竟由此奠定,三家分晉算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90章 君子有為

春秋我為王 by 春秋我為王

2018-7-24 14:58

  哄!成巫此言壹出,從成氏四裏過來的國人們炸窩了,壹部分沒帶菽豆或者少帶的人連忙往家裏跑。
  不少人回頭恨恨地盯著那幾名造謠的族人猛看,甚至還有捋起袖子上去揍他們的。嚇得那幾人坐倒在地,縮著頭討饒,心道這下完了,事到如今,阿翁何苦還要和趙氏君子為難,讓他們來挑撥是非。
  其實,早在他們壹路上中傷趙無恤的時候,已有人跑來成巫跟前,將此事詳細地報告了他。成巫冷笑著,將此情形和那些人的名字壹壹看在眼中,記在心裏。
  他暗道君子這收買人心的法子真是不錯,還能順便篩出粟堆裏的砂礫。
  他繼續對眾人吆喝道:“爾等要牢牢記住,菽豆豐收,豆漿入口,豆腐入腹,都是仰仗君子的德澤,還不快謝過君子!”
  國人們山呼海嘯的聲音陸續響起,傳到了鄉寺的小院子中。
  趙無恤正帶著趙廣德坐於席上,玩他發明的遊戲“象戲”,聽聞聲浪後,不由得回頭莞爾壹笑。
  那些石磨,他除了在自家院子裏留了壹個外,剩余的六七個,打算分配給各裏族長、裏胥帶回去,開設小磨坊。日後還要在鄉寺處,開設以牲畜拉動的大磨坊。
  同時無恤又規定,所有國人、野人都有權租用石磨。當然,以後可不能次次免費,畢竟石磨有磨損,匠人還要重新制作和修補。十鬥菽豆,交付壹鬥作為代價,就可以開磨,而各裏又要將所獲的壹半,也就是二分之壹鬥上交鄉寺府庫。
  這壹代價並不算高,卻可以讓各族長和鄉寺多出壹筆收入,稅不加增,而府庫卻得以充實,國野民眾非但不會抱怨,反而會加以頌揚。今年因為代田法的精耕細作,菽豆產量增加了五成,這也意味著,自此以後,成邑幾乎所有人都能吃上新鮮的豆制食品。
  可別小看這東西,原料簡單,工藝也不復雜,制出的產物卻可以被當成肉食的替代品。味道和口感比以前的豆餅藿羹強了無數倍,讓成邑吃不上肉的國野民眾提升壹下生活質量。
  這就是無恤所推崇的,與民同樂,方為真樂!這才是在成氏倒臺時,國人們齊唱的“樂土樂土,爰得我所”的真諦。
  不過,治理兩千多人的壹小鄉,他能事必躬親,耐心經營。若是範圍擴大到整個下宮,整個趙氏,就不太可能做到這壹點了。
  但後世的孟子說過壹句話:“挾泰山以超北海,曰吾不能,是不能也;為長者折枝,曰吾不能,非不能也,是不為也!”
  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無恤想做壹個有為的鄉宰、領主,至少目前這些事情,在他看來,只能算是“為長者折枝”罷了,何樂而不為?
  不過,對面的趙廣德卻依然有些不解,他詢問道:“堂兄,弟雖然不知農稼之苦,但也曉得,豆花豆腐再好吃,也不能當正頓,只能作為副食,需要這麽大動幹戈,打制那麽多石磨麽?”
  無恤右手兩指捏起壹枚寫著黑色晉篆“卒”的木質棋子,輕輕地落在木制棋盤的河界對面,口中答道:
  “落子無聲,壹枚過了河界的小卒,只需要埋頭前進,就能攪動整個棋局。等到入夏麥熟之後,堂弟就能明白了,這磨菽豆,只是燕饗前的開胃小菜罷了……”
  ……
  做出了好東西,趙無恤也沒有私藏,之後幾天,他就讓豎寬、侍女媛駕著輜車,拉了壹架石磨,還有幾袋菽豆前往下宮,教庖廚制作方法,想為姐姐季嬴的案幾上也添加幾道可口小吃。
  當然,這些東西,是沒法和春秋卿大夫們精致的珍饈相提並論的。雖不能登大雅之堂,但勝在新穎和淡雅,可以讓吃慣了魚肉的貴族換換口味。
  下宮鹿苑,裹著紅色深衣的美人,正優雅地曲身坐於蒲席之上,面前的筵幾上擺著壹個木碗。
  和甜鹹通吃的趙無恤不同,季嬴獨愛甜食,柔嫩潔白的熱豆花中拌入了蜂蜜、梅幹、棗泥。她纖纖素手持商匕,匙起壹勺遞入櫻桃般的口中,用寬袖掩著嘴貝齒微動,壹對好看的杏眼頓時瞇成了月牙狀。
  “很是可口,不愧是阿弟想出來的制法……”
  不過,比起眼前的食物,季嬴對於弟弟在領邑的生活,似乎更關心些。
  “無恤做事認真,半年來忙於鄉務,是否有好好地進朝食饗食?”
  “他個子是否長高了些,衣物是否破損,需要我為他添些夏衣麽?”
  “他這個人,對瑣屑小事沒什麽耐心,沐浴後總不好好握發甩幹,就那麽濕漉漉地披在肩上,可有過風寒不適?成邑偏僻,想來沒有整日供應的熱湯,妳可有替他準備?”
  壹通話問下來,前面的,媛還答得上,後邊的,就壹問三不知了。
  原來趙無恤自從發現她和自己的親衛穆夏有壹絲曖昧後,就刻意不讓她貼身服侍,這些事情慢慢地都由侍女薇去做了。
  季嬴聽罷,微微顰眉。
  “妳是說,在無恤屋中侍候的,不是妳,而是那個在成邑救下的殉葬隸妾?”
  “唯……”
  “她長得美麽?”
  侍女媛楞了壹下,楞頭楞腦地答道:“美……比媛要強,可比起君女來,就如同野花想和海棠相比壹般。”
  季嬴輕輕壹嘆:“但有些人,就是更喜歡野花,不愛海棠,也說不定。”
  侍女媛感到了君女的情緒變化,悄悄地擡頭觀看。
  卻見壹向以淑女形象示人的季嬴,像是賭氣壹般,又將甜豆花狠狠地吃了幾口,商匕咬在紅唇中,嘟嘴思索著什麽。
  良久,她才揮了揮廣袖道:“也罷,妳回去吧,日後要細心照料無恤起居,不得怠慢,若有什麽事,可差人回來告知我。”
  侍女媛施禮退下,覺得很是新奇,君女平日脾氣極好,很少見到有這樣的時候,而且似乎話裏有話啊。她也決定回去以後,再警告薇那婢子壹次,讓她休得胡亂引誘君子。
  在媛離開後,季嬴又輕輕地吟唱起了壹從衛國流傳來的民歌:“有狐綏綏,在彼淇梁。心之憂矣,之子無裳。”
  按照有養鹿經驗的虞人估算,那頭白麋的生產日期,大概在夏雨時節,到時候,要不要喚無恤回來,順便為他做壹些夏衣呢?
  ……
  時間壹晃就到了三月十五,又是新絳公學每月開課的日子。
  這壹次,無恤和趙廣德來的很早,他們沒有再入新絳趙府,而是抄近路,從成邑直接到了都城北郊的泮宮,無恤身後帶的人,也從田賁換成了虞喜。只因為他們幾名無恤的親信為了跟著進都城來“見見世面”,便以象戲較量賭鬥,這壹回,卻是虞喜贏了。
  泮宮的後門處,門扉已經打開,王孫期將車停放在外,無恤則帶趙廣德,以及穿著皂衣,打扮成侍從模樣的虞喜進入泮宮。
  此時,多數卿大夫子弟尚未來到,有豎人在垂首清掃路面,桃花比半個月前又多開了壹些,但還未到漫天飛舞之時。
  也不知道,這次開課,能不能見到韓、中行、範、知四卿的子弟。
  進入廳堂後,不出所料,庶子大夫籍秦依然不在,只有他的幕僚兼助教鄧飛穿著壹身絳色深衣,早早在這裏整理簡冊。
  趙無恤便讓虞喜把特地為鄧飛準備的“束修”獻上,補上壹個拜師之禮。
  鄧飛有些吃驚,連忙推脫道:“飛只不過是壹下士,庶子大夫壹幕僚耳,如何使能做君子之師?還是請拿回去吧!”
  ……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