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春秋我為王

春秋我為王

歷史軍事

  重生春秋,成為卿族庶子,被趕到馬廄與牛馬為伴,誰知霸業竟由此奠定,三家分晉算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755章 奈何趙軍有弩砲(上)

春秋我為王 by 春秋我為王

2018-7-24 14:58

  “就將支架安置在此,然後每架都必須測壹測與齊軍車壘之間的距離和角度!”
  火辣辣的太陽下,趙氏匠人領袖公輸班毫無形象地穿著壹身短打,站在河岸壹處凸起的高地上。虛歲十五的少年早不是幾年前瘦弱的模樣了,堅實的臂膀已能揮動沈重的鐵錘,堅毅的目光能承受銅爐中刺目的金液。他不顧頭上流下的汗,用力踩了踩腳下,對那片無法立足的河沙地搖了搖頭,轉而將目光放到了厚實的泥地上。
  木刺深深紮了進去,到達壹定深度後怎麽搖晃都巋然不動,這裏,可以的!
  隨著他的指點,壹架架機械從馬拉的輜車上被卸下,架設到河岸上,這木構的機械帶有堅固的支架,主梁置於支架之上,長丈余,斜立起來也足足有壹人高。
  兵卒們卸下機械後,工匠開始將部分零件重新組裝調試,整個過程中小心翼翼,他們和公輸班都再清楚不過,這些名為“弩砲”的器械究竟有多麽來之不易!
  撫摸著馬鬃、皮繩和動物肌腱做成的“彈簧”,公輸班不由回憶起了建造出這架利器的點點滴滴……
  ……
  那是半年多前,在攻克邯鄲,回師朝歌後,趙無恤終於有時間繼續與公輸班討論制作新武器的問題了。
  “考工之術是推動戰爭勝利的基礎!”在趙無恤頒布了這樣的號召,鼓勵對戰爭技術的研發和創新後,趙氏在曲阜朝歌聚集了壹批計吏和工匠,將他們分成專業小組,各組間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研發或改進武器、裝備。
  在這番努力之下,許多十分新奇的想法被提了出來,比如對弩的改造,讓它能射得更遠,或者數矢連發;如何才能提高冶鐵的效率,對全身銅甲制造的研究,甚至包括如何用新的材料“紙”來做甲衣。當然,這些研發依然停留在紙面理論上,離付諸實踐為時尚早。
  也有些東西在天才工匠公輸班,晉人稱之為“魯班”的少年參與下,有了迅猛的進步。比如僅有壹個輪子,卻能在山間小路如履平地的新型運糧車。
  “這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而是有人親眼見過……”
  周圍的溢美之詞越來越多,但公輸班卻知道,自己離不開趙無恤的理論指導。
  趙將軍的點子,實在太過新奇了,卻又有巨大的可行性!弩砲的建造便是其中之壹。
  那是壹天清晨,讓人尋來公輸班後,趙無恤開始向他展示壹個“戲法”。他挎著壹張角弓,又多取了壹根弓弦和壹支羽箭,隨後他將多出的壹根弓弦也安裝上了弓身,於是壹張弓裝了兩根弦。
  “子般,妳可要看仔細了。”
  趙無恤撿起壹枚鴿子蛋大小的石頭,放入兩根弓弦之間,開始反復轉動它們,直到兩根弓弦扭成麻花狀再也無法轉動,又突然瞄準墻壁放手!
  卻聽“繃!”的壹聲輕響,那顆石頭在兩根弓弦緊擰後釋放的作用下飛速彈出,最後徑直撞到了數丈外的墻壁上,將墻上的碎土打落了壹片!
  “這是!?”公輸班昨夜敖到三更天研究如何讓投石機不用太多人力便能發石,本來還有點心不在焉,這會卻整個人都清醒了過來,這種發石方式,的確是前所未見啊!
  趙無恤將弓遞給公輸班,任由他照葫蘆畫瓢地折騰那兩根弓弦,笑吟吟地說道:“子般,妳可看出什麽門道了?”
  “石之所以飛出,不是如尋常弓箭般拉扯弓弦的彈力,而是弓弦扭在壹起又突然放開的力量……就像,就像洗衣時擰緊的布匹突然松開時,傳到手上的那股力量壹般。”
  “不錯,這是種新的力量,我稱之為‘扭力’!”
  趙無恤早就給公輸班說起過“力”這種東西,把他還記得的初中力學知識傾囊相授。
  光有理論不行,還得有實踐,讓趙無恤親手參與這些技術活是抓瞎,但他可以將前世的所見所聞告訴魯班,這些東西在魯班頭腦中生根發芽,起到的效用是無恤無法想象的。
  “道理非常簡單,但利用這種扭力,我要妳試著造壹種新武器,大概是這個樣子。”
  趙無恤手持炭筆,在竹紙上三下五除二畫了壹個粗略的草圖,他是前世在壹本圖說古代兵器裏見到的。線條堆在壹起,普通人看不懂是什麽玩意,但天才的魯班眼中,這卻是寶貝。
  “這是什麽?”公輸班目光炯炯,已經徹底沈迷進這種新發現的力裏去了,並迫不及待想要將假想變為活生生的武器。
  趙無恤笑道:“這是弩砲,不用人力拉扯繩索,乃是依靠筋弦扭轉之力發射的弩砲!”
  ……
  萬事都是想著容易,做起來難,趙氏的物質水平已經足夠,人力也充足,所以做壹架弩炮的低劣仿制品不難,難的是如何馴服扭力,讓各部位構建的比例合理,正確計算出射程,讓這東西能運用到實戰中去。
  這是壹項極為精密的工作,計吏和工匠們需要依據扭力彈簧的尺寸來試著制造不同規格的弩砲,而這些又都依賴於扭力彈簧的直徑。在此期間,工程小組壹度遇到了巨大的數學難題:不是困擾歷史上希臘、羅馬人制造弩炮的開方問題,因為連趙無恤也沒意識到,春秋時代的中國數學家們已經在九種基本算法中的《少廣》壹章中,把開平方術,開立方術都總結得淋漓盡致了!
  工匠們遇到的難題,是三角函數……
  所幸這是趙無恤依稀記得的初中數學問題,早在魯國時,計僑便帶了壹堆有趙無恤前世小學、初中數學水平的學生出來,公輸班亦是他們中的佼佼者,有這些數科學生在,這問題很快迎刃而解。
  理論難題被攻克後,制造的進度加快了,終於,在春暖花開之際,第壹架弩砲制作成功了!
  它有弩機和投石機兩相結合的外觀:利用兩束張緊的粗皮筋產生的扭力作為動力,驅動弩臂帶動弓弦拋射石丸或長矛。公輸班設計的弩砲帶有堅固的支架,主梁置於支架之上,其前端兩側裝有兩具扭力彈簧組,每個彈簧組帶動壹只弩臂,弩臂末端連接弓弦,弓弦正中是容納投射物的編制網袋。
  短暫的歡呼過後,便是緊張而漫長的試驗過程了,弩砲的確如趙無恤和公輸班期望的,具有強大的威力。第壹架弩砲射程不遠,但已經超越了單兵弩機,在不斷的改良中,在春末夏初敲定的最終實戰版,已經能將二十斤重的石丸射到兩百步內!
  在帝丘城外,公輸班奉命帶著數十架弩砲當著趙無恤的面試射了幾次,均取得了較滿意的效果,百步之內,薄土墻可以直接被擊垮,只是因為衛人太不經打,沒給他表象的機會。
  而且,不同於笨重不堪的投石機,新的武器弩砲個頭不大,卸下彈簧和部分零件後,放到壹輛輜重大車上就能運走!
  “這麽說,此物能用於野戰!?”當得知手裏的六十架弩炮要隨著大軍移動時,公輸班有些激動了。
  步卒野戰自然是要結陣的,上千乃至更多的將士擁在壹起,保護他們的弓箭射程僅僅在百步之內,這要是在敵軍自以為尚未進入射程前,突然被弩砲攻擊……壹次近百枚幾十斤的石彈發射,砸到人堆或臨時防禦工事裏面的話……這將會造成怎樣的毀滅性效果,公輸班能夠預見到!
  “真是利器!”
  雖然年紀輕輕,但公輸班變得有點熱衷於戰爭了,他尤其喜歡攻城,渴望看到堅不可摧的城池在自己布置的共事下崩然倒塌的情形。至於野戰,他也同樣報以興趣——前提是機械能夠在戰爭中起到關鍵作用。
  此時此刻,在汶水河岸上,得到趙無恤傳令兵的詢問後,公輸班讓他回去進行肯定的轉達,萬事俱備,隨時可以開砲!
  “壹會就全靠妳了……”公輸班撫拍著漆剛幹沒多久的弩砲,深情款款,少年這神情,像極了送子弟上戰場,希望他們好好表現立功的昆父兄弟……
  中軍處令旗動了,傳令官再度回來傳話,直到這時,隨著公輸班的喊話,隨著計吏和有經驗的工匠們矯正好距離、方位,目標位置,並且將風向考慮進去後,壹枚河邊的普通鵝卵石被放上弩砲,瞄準了敵人!
  在兵卒奮力推動下,齒輪滾動,兩根皮筋徹底纏繞在了壹起,像是這努力交戰的齊趙兩軍壹般。
  “發射!”隨著壹聲大喝,石彈朝兩百步外的齊軍車壘呼嘯而去!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