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我為王

春秋我為王

歷史軍事

  重生春秋,成為卿族庶子,被趕到馬廄與牛馬為伴,誰知霸業竟由此奠定,三家分晉算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65章 鼓勵消費

春秋我為王 by 春秋我為王

2018-7-24 14:58

  壹天後,曹國宮室,壹座高臺聳立在濟水河畔,可以遙望商賈們無帆的木舟在緩緩流淌的水面上穿梭不停。
  曹伯陽身穿朝服坐於此處,頗有些不耐地扶了扶頭頂的高冠,他正在等待流亡的趙氏君子無恤覲見。
  雖然在狩獵時覺得自己與趙無恤“誌趣相投”,但無論是有陳氏背景的齊商,還是由鄭國官方親自出面支持的鄭商,都是曹伯不願得罪的。所以曹伯索性采取了拖延和支吾的態度,只盼趙無恤等不耐煩早日北上離開曹境,如此壹來,大家可以相安無事。
  不過在趙無恤允諾贈予他趙氏駿馬和獨特的四輪大車作為禮物後,曹伯拿人手軟,只能勉強再接見壹次。
  就在此時,有司引領著身穿玄冠白衣的趙無恤上來了,他身後還帶著皂色深衣,小步趨行的子貢。
  趙無恤站立拱手長拜,而地位更低的子貢則下拜頓首。
  “外臣趙氏子無恤拜見曹伯。”
  “衛之鄙人端木賜拜見曹伯。”
  曹伯寬袖壹揮道:“請起,賜席。”
  寺人在十步外擺放了壹個蒲席,這是接待外臣的中等規格,席是賜給趙無恤的,子貢沒有身份,只能在無恤身後站著。
  曹伯看著趙無恤和那個壹度被他囚禁的商賈,正琢磨著要如何敷衍過去,卻是趙無恤先開口說話了。
  “曹伯,外臣今日前來叨擾,卻是想說說貨殖壹事,不知……”
  曹伯撫著唇上的短須,打著哈哈說道:“正所謂雞司夜,貍捕鼠,國君和下臣各有其職,寡人只是垂坐朝堂,狩獵祭祀而已,市肆之事壹概不過問,都是交給司城、褚師去管的。今日本欲與子泰說說秋狩之趣,誰知妳卻要和我談這俗事,孤雖為國君,卻也不好去幹涉,子泰還是去找司城罷。”
  趙無恤心裏暗道子貢打聽的不差,這曹君果然收了齊、鄭商人的賄賂,便笑道:“若是外臣說,此事關系到曹國的府庫充盈;事關秋獵冬狩時的車騎數量;事關弓矢之強,狄犬之速,烹飪嘉柔之美,曹伯還不關心麽?”
  曹伯陽十分不解:“子泰這是何意,可否細說?”
  無恤卻壹笑之後,讓身後站立的子貢作答。
  子貢恭敬地行禮道:“曹伯,賜兩月前經過戎關時,註意到曹國關稅只有百分之二。而遊覽陶市時,又見市肆遍布,商賈雲集,勝過新絳、濮陽、臨淄,但市掾官收取的市稅卻極少,僅有百分之五,相比晉、宋、衛各收十分之壹的關市之稅,簡直是仁義之至。難怪商賈們對曹伯交相稱贊,也樂意到陶邑來貨殖,只是不知道,市稅收入府庫後,還能剩余多少?”
  “這……”
  子貢這番話看似吹捧,卻直接點到了曹伯的要害處。
  他偏頭看著被朝陽染紅的濟水,記起自己的父親病危時,曾拉著他在這裏數木舟的往來數量。
  曹靖公的遺言猶在耳旁:“陽,只要濟水有商賈的船只航行,曹國的府庫就不會空虛!”
  雖然管夷吾曾主張:“關譏而不征,市廛而不稅。”但各國諸侯卿大夫很難忍住對過境的肥羊下手,在之後的百余年裏紛紛增加了關稅市稅,若不是礙於那些商賈個個都有攀附的背景,早就直接派兵劫掠了。
  但曹國歷代國君雖然不堪,卻壹直死守著壹條規矩世代不變:關稅市稅壹定要比鄰國低,後世子孫不得妄自增加。
  因為四瀆之間,能作為“天下之中”的地方可不止陶邑壹處,這裏之所以能讓全天下的商賈和貨物趨之若鶩,就是因為關稅商稅極低。
  所以曹伯雖然為了斂財置辦更多的狩獵器具和養殖猛獸,剝奪了民眾對山澤林囿的使用權,他還將地稅加到了二分之壹。甚至削減了國中小吏們的俸祿,以至於皂吏們紛紛傳唱:“婉兮孌兮,季女斯饑。”
  但曹伯卻知道,陶市是曹國的立國之本,壹直謹遵著曹靖公的遺命,沒有對占了都城人口三分之壹的商賈和販夫販婦開刀。
  話雖如此,看著每年齊商鄭賈賺的黃金錢帛可以用車載走,自己作為陶市的擁有者,卻只能撿他們的殘羹冷炙勉強度日,曹伯心中也十分不甘。
  可除了對祖訓的忌憚外,他也知道若是商賈們繞道他國,曹國必然衰敗,連那壹丁點商稅都收不到,民眾無衣無褐,也養不起兵卒,或許明日就會被宋國亡了!
  曹伯陽結束了思索,心中又徒然惱怒起來,自己雖然對府庫的收入十分不滿,可這是妳壹個外臣,妳壹個衛國小商賈能問的麽?
  他狠狠地轉過頭,正要作怒結束這場談話,卻見那衛商再次壹拜道:“賜有壹計,可以讓曹伯不加稅而國用足。”
  “不加稅而國用足!?”曹伯的憤慨沒了,壹門心思只剩下如何從子貢嘴裏套出這計策。
  他身子前傾,態度急切,“快說,請快快說來!”
  子貢卻垂首為難地撫了撫腿,故作憂郁地說道:“外臣常年來往貨殖,風裏來雨裏去,年紀輕輕便有了風濕之癥,這才站了壹會,腿都麻了……”
  曹伯哪裏還管子貢的身份,連忙高聲道:“賜坐!快快賜坐!”
  寺人忙不叠地擺上蒲席,子貢則施施然行禮道謝,又緩緩跪坐,他還不慌不忙地整理了壹番冠帶儀容,等得曹伯焦慮不堪,卻又不好逼問。
  子貢落坐後,和趙無恤對視壹眼,倆人微微點頭,暗道曹伯果然對府庫國用十分在意,如此壹來,今日之策便成了壹半。
  他繼續說道:“凡海王之國,憑借商賈通輕重之權,僥山海之業,以至於通貨、收稅、積財,則可以富國。”
  “按照曹國如今的情形,若是維持壹百年前設定的稅率,則不足以滿足曹伯在狩獵、宮室、美器上的花銷。可若是貿然加稅,則商賈繞道,貿易減小,曹國以陶市立國,無陶則無曹,陶市衰則府庫虛,無異於殺雞取卵。”
  隨後,子貢又將這個趙無恤說與他聽的寓言講述了壹遍。
  “所以外臣覺得,最好的方法不是直接宰割商賈,而是取之於無形,使民不怒,使雞不死。”
  這席話聽得曹伯陽連連頷首,目光定定地看著他,只待子貢說出方法。
  說到這裏,子貢又停了,面帶猶豫,欲言又止。
  子貢的敘述已經騷到了曹伯陽的癢處,見他不說了,便急得直跳腳,這又怎麽了?
  子貢嘆息道:“慚愧,賜幼時跟隨長輩在裏閭裏叫賣,傷了喉嚨,如今只是隔著十步之外說話,竟然覺得口幹舌燥,說不動了。”
  曹伯陽拍案而起,招呼寺人道:“為子泰和子貢移席,到五步,不!三步之內,再速速擺上案幾筵席,端來瓊漿蔬果。”
  片刻後,強忍著竊笑的趙無恤和子貢坐到了離曹伯三步的距離,享受到了大國上賓的待遇。
  在這裏稍微昂首遠眺,便能看到濟水河了。
  曹伯腆著笑臉,朝無恤和子貢分別壹拜道:“取之於無形,真有這樣的妙招麽?寡人愚鈍,還請子貢教我。”
  在逗了曹伯兩次後,子貢被軟禁壹個月的火氣也算報復回去了,此時便用手指著臺榭下的河水,加快了語速道:“曹伯請看,這流經陶邑的濟水,正如同來此貿易的齊商和鄭賈,帶來的水量多,留下的水量卻少,敢問除了用溝渠引水灌田外,如何才能留住更多的水?”
  曹伯陽撓著腦袋想了半天,這才猛然想起他春日裏讓人修建的水榭苑囿,猛然醒悟道:“莫不是在河邊開挖壹個池子,或者小湖?”
  子貢拊掌道:“然也,溝渠好比征稅,所有人都看得出這水被取走了,而池子只是讓河水灌入其中,看似流淌不變,可實際上,卻留住了更多的水流。若能效仿之,因陶市之力以生曹國之財,則能不加稅而府庫盈。”
  曹伯激動得連連捋須,他望著趙無恤和子貢,目光殷切:“道理雖然是這樣,可具體要如何實行呢?”
  子貢壹字壹句地說道:“四個字,鼓勵侈糜!”
  曹伯身形壹震,有些不可思議,他知道自己是個奢靡的國君,平日也沒少被壹些老臣勸諫,說是狩獵和美宮室只會讓府庫空虛,民眾羸弱,還是簡樸壹些為好,他雖然壹直敷衍厭煩,但眼前這衛商卻說鼓勵侈糜能增加收入?
  這怎麽可能!
  如此奇事,曹伯可聞所未聞,他便微微張嘴,望向了壹直沈默聽之的趙無恤。
  “子泰,妳這商賈莫不是得了癔癥?專程來消遣寡人的?”
  趙無恤卻哈哈大笑道:“好叫曹伯知曉,外臣被逐出國後還有錢帛養六七百兵卒,讓他們足衣足食,全靠了子貢幫我貨殖。他可是有無中生有之才的,曹伯勿急,且聽他說下去。”
  見曹伯耐住了性子,子貢開始信心滿滿地講述他和趙無恤商量的“侈糜”理論。
  “齊商和鄭商每年在陶邑賺取大量錢帛,多數是換成其余地方的特產帶走,或者歸國置辦田宅。齊、鄭商人帶著百鎰的貨物離曹,關隘只能收其兩鎰,何其少也。”
  “對,太少了!”這也是曹伯最憤憤不平的地方。
  子貢笑容可掬地說道:“可若是陶邑有許多侈靡的玩樂呢?飲食者,侈樂者,人之所願也。假設這行業稅率是百分之十,齊、鄭商人在陶邑消費百鎰,曹伯便可以收稅十鎰,如此壹來,非但商賈不減,甚至有許多外國卿大夫慕名專程來陶邑玩樂。這不就像是在河邊挖了壹個大池子麽,上侈而下靡,則財不私藏,故斂財富國之道,莫善於侈靡!”
  曹伯陽徹底驚呆了,子貢這神奇的理論聽上去煞有其事,而且極具操作性,但他又犯愁了。
  “要何等有趣的玩樂,才能誘使商賈和卿大夫們來此侈靡消費。”
  這壹回,卻是趙無恤接過了話茬:“曹伯勿憂,外臣在商丘時已經讓子貢做過類似的事情,完全能足商賈所欲,贍卿大夫之所願。只要曹伯下令,讓司城、褚師不要為難吾等,再給予專程的優惠稅率和保護,子貢便能在陶邑開設酒肆和各類侈靡之業,為曹伯生財!”
  PS:這理論是取自《管子·侈糜》的。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