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我為王

春秋我為王

歷史軍事

  重生春秋,成為卿族庶子,被趕到馬廄與牛馬為伴,誰知霸業竟由此奠定,三家分晉算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449章 陽虎之死

春秋我為王 by 春秋我為王

2018-7-24 14:58

  與此同時,甄邑,成為趙氏與孔丘爭論焦點的陽虎正百無聊賴地躺在床榻上。
  壹個月前,陽虎剛剛到此地時環顧四周,得出的結論是:“這是壹間舒適的囹圄。”
  囹圄這個詞,其實過於貶低趙無恤給他尋的住處了,居室就在甄邑墻垣內側,既隱蔽,又能被樓闕上的兵卒時刻監視著。此處距離最近的道路也有數百步之遙,因為被劃為軍用禁區,平日根本沒人有膽過來。
  裏面寬敞通風,不乏裝點:地上鋪著粗糙的絨毛地毯,在冬日裏能留住溫度,有壹張被褥厚實的軟榻,還有壹個通風排汙良好的廁混,內置熏香以消除異味。
  雖然對外被宣布為“已死”,但桃代李僵的陽虎依然受趙氏上賓的待遇,他頓頓能吃上魚肉面食,有酒漿可喝。唯獨遺憾的是,對於身材高大,曾縱橫魯衛的陽虎來說,這裏還是嫌太小了,探索房間花的工夫還不及他平時穿壹件深衣的時間長。
  而且為了防止外人窺探,窗戶基本被封死了,只有壹個排煙的天窗開著。所以他看不到日出日落,只能在夜深時從天窗仰望劃過甄邑的半輪蒼白彎月。
  “知足吧。”陽虎如此安慰自己,他曾聽人說起過賢者老子的壹句話:“禍莫大於不知足。”虎落平陽,就不要指望太多。
  想想他在齊國被齊侯囚禁時的處境吧,那才是真正的囹圄:鋪在地板的稻草充滿尿臊昧,那兒沒有窗戶,沒有床榻,連個尿桶都沒有。他依稀記得墻壁是石頭的,摸上去壹陣冰涼,他只能依靠觸覺,裏面沒有壹絲光線,和瞎子無異。
  相比於齊侯的苛刻,趙氏父子已經給足了他尊重,甚至在趙無恤突然發難,說他染上“傷寒”後,還和趙鞅壹起來詢問過陽虎的意見。
  “魯人若是得知陽子尚在,定不肯善罷甘休,趙氏不能背上讓晉魯分裂的罪名,所以陽子只能委屈壹下了!”
  陽虎除了低頭又能怎麽辦?索性他是個順勢之人,事後也欣慰地想:假如趙無恤想要置他於死地,何苦如此麻煩,又是要他裝死,又是特意提供舒適囹圄?
  居室角落裏立著壹張“象棋”桌,陽虎聽說這是趙無恤從晉國帶來的玩意,據說就是他發明的,棋子由桑木雕刻而成,長期使用磨得鋥亮。據說在新絳,晉國的卿大夫子弟們已經開始用象牙和瑪瑙來雕飾了。
  將、帥、宰、射、車、騎,壹枚枚棋子分列晉河楚界兩側,倒是頗合當下的軍爭之道,趙無恤這個孺子,就是在這簡單的棋盤上練就的練兵領軍之法?想到自己輸給了這樣的對手,如今還得仰其鼻息,陽虎依然有許多事情沒想通。
  可卻又輸的半點脾氣沒有。
  他整日被關在居室裏面,只能通過隸臣送飯的間隙判斷下時辰,雪下了又停,停了又下,已經過去了半個月。
  每天食物吃完,陽虎就沒事可幹了。他繞著房間轉圈,壹圈,兩圈,三圈。然後再坐到棋桌邊,漫無目的地移動壹個“騎”,他現如今也成了困在棋盤上的走卒,任由趙氏父子落字。
  往事襲來,他思索著自己為何壹敗塗地,將過去兩年發生的事梳理了壹遍又壹遍,結論只有壹個,都是趙無恤壞了事。
  總想那些讓自己咬牙切齒的事情並無好處,於是又把未來推演了壹次又壹次。他思量趙氏父子現在面臨的情況,自己若是再被接見,應該如何提出建議,是那種能被趙卿倚重,卻又不會招惹到趙小君子的建議。
  總之,他已經做好了準備。
  但日子壹天天過去了,主君卻遲遲不來,仿佛已經將他遺忘。
  於是陽虎的耐心便被磨得跟紙壹樣薄了。
  他閑極無聊時,也想學下象棋,卻苦於沒對手。
  最後,陽虎的目光便轉向了居室另壹角的竹書上,他識字不多,對讀書十分不耐。但接下來幾天,卻如同孔子的愛徒顏回壹般好學不倦。高大的虎士裹著被褥,蜷在燈燭下裏看書,直到困意襲來,手臂酸痛,文字也變得壹片模糊。
  這種日子沒持續幾天,在新舊兩個版本的《司馬法》被翻閱得竹片都要脫離時,陽虎便無書可看了。因為這屋子裏的其他竹書都無聊透頂,盡是冗長難懂的《詩》《書》,以及壹些周禮的零星片段。
  都是些孔丘敬若天物,陽虎卻嗤之以鼻的東西。
  陽虎得知,這些竹書、棋盤連同居室,是壹位名叫伍井的軍吏所有,此人他剛來那天見過,板著臉,像看賊壹樣看著他。從他的喜好來看,這是個好學卻極為無趣的人,陽虎情願不惜代價換壹本有趣的《穆天子傳》。
  他的這個抱怨在次日得到了滿足,這時候應該是壹月初了,冰雪消融,天氣漸漸回暖,外邊偶爾能聽到鳥兒鳴叫,有也有布谷,壹個英俊的青年貴族木屐上沾著青苔,手裏拿著壹卷紙張,推門而入……
  ……
  來者正是趙無恤近來最信任的手下,闞止,陽虎在西魯的安置和轉移,全然是由他來負責的。
  陽虎發覺壹月不見,此子微笑中帶著些戲謔,他手裏則拿著壹卷紙張,幾個大字書寫在第壹頁上。
  “司寇聽說陽子想看《穆天子傳》了,便差我將這本手抄的紙書送來……”
  “紙書?”
  陽虎接過來後十分驚異,比起笨重的竹簡而言,紙書是幾十張上好的楮皮紙用魚膠粘起來的,它入手輕巧,上面墨跡不散,在陽虎快速翻閱時嘩嘩有聲。內容字體小巧,而且還有對陽虎這種識文斷字不精者極其友好的圓點在上面,將句子分隔開來。
  “此物也是戰後新做出來的,上面的黑點,司寇管這叫標點。和竹簡上每壹片只寫壹句話不同,紙張上的字更小,每壹列的句之間要有標點,否則只有博學之人能通讀,初識文字的軍吏和佐吏便要幹瞪眼了。現如今只是簡單的圓點,日後或許會弄得更復雜些。”闞止如此解釋。
  “善,此物甚好。”去年在魯國發生的簡牘與紙張之爭,陽虎也曾聽說過,如今看來,紙張做成的書替代竹卷恐怕是大勢所趨的。
  但他並無對這卷充滿傳說的消遣之物產生太大興趣,隨手往旁邊壹扔,直視對面官路亨通的青年。
  “子我將我扔在此處壹月有余,不聞不問,今天便陪我暢談幾句何如?我當年曾權傾魯國,如今卻落得如此下場,妳是否覺得我極為可笑?”
  沒錯,闞止為人自持甚高,他從少年時就見識過陽虎的不可壹世,幾年前陽虎征衛路過闞邑時,對被父親拉出來顯擺為“神童”的闞止不屑壹顧,稱之為:“魯城街巷隨便尋壹童子都能勝過這邊鄙小子。”
  如今陽虎卻淪落如此,所以在接納趙無恤派他安置陽虎的任務後,闞止雖不敢公然報復,卻也是帶著些戲虐的心思的。
  他呵呵笑道:“陽子休要多想,君已經去齊入趙,日後定為中軍佐重用,小子怎敢如此?”話雖如此,他唇角的笑意卻並未消失。
  “只是我聽說陽子善於栽培人才,敢問壹句,妳如今覺得小子是可樹之才了麽?”
  陽虎經常自誇善於“樹人”,可他栽培的人才到頭來卻統統反目,闞止在諷刺之余,也想說,基本是當年妳若是能看清我的才幹,今日我或許能多待妳尊敬些。
  陽虎自然聽出了他的言下之意,便故作慚愧地說道:“我在魯國時,栽培過三個人,其壹做了少正,其二做了邑宰,最終登上小宗伯之位(他消息滯後);其三獲得了城邑,壹路當上了小司寇,位列西魯大夫之首,連三桓都要忌憚幾分。等到我在魯獲罪,此三人都起來反對我,做少正的在朝堂上反戈壹擊,羅列了我的罪名;做宗伯的恨不能將我戮殺於廟;做司寇的更過分,壹路追索我到五父之衢,最後卻又放虎歸山……”
  “由此看來,我太不善於栽培人了。種植橘柚,吃起來是甜的,聞起來是香的;種植枳棘,長大後反而刺人,所以世人要以我為戒,君子栽培人時要慎重啊。”
  他話語壹轉,笑著問道:“就是不知道,子我是被趙小司寇栽培的橘柚呢,還是枳棘呢?”
  闞止壹楞:“此話何意?”
  陽虎笑道:“既然趙小司寇能讓妳經手我的事情,或許在妳想來,自己肯定是他最信任的人,是麽?”
  不等闞止回答,陽虎又道:“但據我所見,妳還是比不過名列第壹的張孟談,他是趙小司寇謀主,被賦予的都是獨當壹面統轄數邑內政,謀於兩軍交鋒的大事,平日不顯山不露水,實際上,小司寇哪壹條妙計沒有他的參與?還有第二的端木賜,此次大戰,萬余趙兵的開銷錢糧都是他壹手輸送,還說服曹國參與看上去必敗無疑的趙氏壹方,既是計相,又是行人,這種王霸之才真不知道趙小司寇是怎麽找到的。至於妳,平日做的最多的就是跟在趙小司寇身邊做壹傳話的佐吏,亦或是處理壹些見不得人的事情……”
  “休得胡言!”
  實話最刺人,闞止雖然有才幹,可畢竟才十六七歲,被老練的陽虎戳到了痛苦,不由勃然大怒。
  陽虎卻像壹座山似的壓了過來:“妳以為自己真有才幹?早在數年前第壹次見妳時我便看透了。妳這人自作聰明卻不顧大局,貿然與趙卿和趙小司寇重用的人結仇,和我當年到處惹怒齊、衛、宋、魯卿大夫有何區別?妳非但不自省,今日竟還想看我的樂子,豈不可笑?”
  “照妳這般下去,最後恐怕會被端木賜等孔門之人聯手打壓,萬壹妳反擊過當,做出了讓趙小司寇厭惡的事情,大概就是個背主逃亡的下場,成為被主人拔除踩到腳下的枳棘,能比我好上幾分?今日陽虎之事,就是妳來日之期!”
  闞止徹底被陽虎震住了,那桀驁不馴的眼神,那犀利的言語,這個月本以為他會落魄,會低聲下氣,可沒有,這仍然還是那個縱橫魯國,誰也招惹不起的噬人猛虎!
  壓服這個囂張的小輩後,陽虎整了整衣襟,淡淡地問道:“子我今日到此,恐怕不單是為了送書和看我笑話的吧,趙小司寇將我關了壹個月,如今可有什麽話要對我說?”
  闞止木然的表情收斂,態度卻變恭敬了許多,他拱手道:“無他,等再過些日子,陽子便可隨中軍佐去晉國了,功名利祿就在眼前。但陽子想要成為趙氏家臣,首先必須更氏,易名,蒙面,這就是司寇的要求!”
  ……
  “更氏,易名,蒙面?”
  陽虎苦笑不已。
  他的性子已經被這壹個月的“隔離”消磨得差不多了,闞止的這番話換了以前,肯定會讓他博然大怒,如今卻只是濃須微微顫動了壹下,心裏壹片酸澀。
  趙氏君子說的沒錯,他與魯侯、三桓,乃至於現在炙手可熱的大宗伯孔丘結緣太深,陽虎不死,趙氏與魯國就再無法繼續相處下去。
  所以陽虎這個人必須從眾人眼前消失,他只能做壹個蒙著面紗,拋棄了舊名的陰影,在趙氏父子庇護下生存。
  “也罷,這便是我的命了。”
  和在雪地裏茍延殘喘,果斷叛齊壹樣,他做出了決定。
  陽虎突然轉身,再回頭時,手裏多出了壹把平日割肉進食用的銅削!
  ……
  “我怎麽覺得,陽虎說的也有幾分道理?”
  闞止的小心臟被陽虎噴得怦怦直跳,額頭也出了壹圈冷汗,好容易冷靜下來,勉強將趙無恤囑咐的要求說出,隨後開始思索陽虎的話。
  等他回過神來時,卻見陽虎對他咧著嘴笑,犬齒雪白,牙齦如血,手裏則多出了壹把亮錚錚的青銅削。
  “伍司馬!”
  闞止大驚,踉踉蹌蹌地後退,只以為陽虎要殺他,正要呼喚就守在旁邊的伍井來相救,卻見陽虎徑自抽出銅削,在臉上橫豎劃了幾道。
  鋒利的劍鋒劃過,刺破臉孔,剮爛皮膚,留下深深的溝紋。鮮紅的血滴進陽虎的嘴巴,最後浸透了他濃郁的黑色胡須。
  “出了何事!?”等伍井帶著兵卒奔到時,就看到了這樣壹幅場景:闞止後仰倒在地上,瞠目結舌地看著陽虎,而陽虎,這還是陽虎麽?臉上已是血肉模糊,面目全非了。
  自毀容貌?
  闞止反應還算快,他連說是誤會,讓伍井去找醫官和藥、麻布等物,隨後吃驚異常地問道:“陽子,司寇只是要妳蒙面而已,妳,妳這是何苦來哉?”
  陽虎對別人狠,對自己下手也狠,臉上的肉都被翻了出來,血淋淋的,甚是駭人。闞止雖然親歷過戰場,卻未動手殺過人,他只看著就覺得疼痛難忍,對陽虎的那點戲虐輕視徹底沒了,只剩下敬仰和畏懼。
  陽虎慢慢用銅削就著血,連平日細心保護的濃郁黑須也刮去了,如此壹來便像是變了個人,但他語調平穩,渾似不以為然。
  “晉國也有不少人見過我,我身材高大,其中蹊蹺壹猜便知。蒙面不保險,莫不如毀去容貌,再吞炭變化聲音,反正陽虎已經是壹條喪家之犬,只能死心塌地為趙氏效命,不求利祿,只求能建大功業於世,留著這副容貌有何用處?”
  陽虎任由醫者在自己臉上粘蜂蜜止血,又裹上繃帶。
  “趙小司寇既然要我改名易氏,我氏甚名甚,他可替我想好了?”
  “司寇說,陽子若是想不到合適和,不如自稱來自海濱的烏有先生。”
  陽虎楞了壹下,隨即哈哈大笑:“烏有,烏有,無有……善!從此以後,陽虎已死,世間烏有此人!”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