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歷史軍事

炊煙四起,黃狗亂吠,順著夕陽的余暉,將目光灑向院中那叢怒放的野花,呆坐在廊下的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49章 唱罷登場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3

  機關楯墻內,殘兵遊勇,如何能敵。
  眼看破陣在即。昌霸遂棄弩車,領兵堵缺。欲行緩兵之計。以待援軍抵達,亦或是先奪敵陣。二者成壹,皆可反敗為勝。
  “兵是將之威,將是兵之膽”。許褚當先,白毦精卒,勢如破竹。攻占楯墻,順下中軍本陣。
  眼看敗局已定。昌霸怒喝:“伏虣何在,可敢與某撕鬥!”
  聞此言,許褚齜牙壹笑:“奪旗再戰。”
  此言壹出,看臺哄然。不料伏虣,竟有大智。絕非莽夫行事。
  “昌霸搦戰,本就是緩兵之計也。”門下功曹許靖,不禁慨嘆。
  “仲康有萬夫之勇。此戰當可勝之。”賊曹劉翊亦言道。
  “如此,牙門四將,必有壹席也。”記室張節撫掌而笑。
  眼看殺神天降,陣前兵卒,潰敗如雪崩。昌霸又被側翼白毦所擋,救之不及。陣中呼廚泉,急中生智。竟欲拔旗而走。
  話說。戰旗長大,非膂力過人,無從擎之。呼廚泉雙手拔旗,打馬急走。
  好壹記金蟬脫殼。
  不等眾人叫好。忽聽勁弦疾響。
  頭頂沖角盔,火星迸濺,如雷貫耳。必是許定神射。呼廚泉躬身縮頸,伏馬而逃。
  將將奔出數步,又聞弦響。
  正中馬耳。
  駿馬受驚揚蹄。將呼廚泉摔下馬背。
  時下兜鍪,亦如劄甲,多為甲片編纂。自頂至頸。只因兩漢宿敵,乃匈奴弓騎。此胄足防流矢箭雨。卻不利鈍器重擊。壹漢當五胡。匈奴常用骨矢石鏃,何來重兵器。故無需鑄造鐵盔。非鑄鐵工藝不及,只因無用武之地。試想,鑄盔與鑄鍋,單從技藝而言,莫非有不可逾越,天壤之別乎?既可鑄劍為犁,又豈不能鑄鐵為盔。
  然自黃巾播亂,群盜蜂起。群雄內戰,遂成常態。除防勁弩箭雨,還需防礌石滾木。壹體成型,鑄鐵盔。遂成先登必備。百煉沖角盔,應運而生。非用鋼水壹體澆築,而是百煉鋼板,釘接鉚合。類比加強筋。
  前額沖角,形如鳥喙,尖而上翹。不單為裝飾,更可在近身搏擊時,以頭相抵,啄敵面門。盔檐下垂甲片,內藏遮面。全護頭頸,密不透風。
  唯壹不便。沖角盔緊貼顱頂,需散發方可佩戴。漢人束發及冠,如何肯輕解。然四裔卻無此禁忌。北人被發左衽,南人斷發文身。正當適宜。更加沖角盔,防護驚人。且精鋼鍛造,紅纓覆頂。銀芒閃閃,霞飛光映。猛將之麗,故深受國人所喜。
  漢人兵士,喜戴“狻猊胄”。此盔,乃由兩漢玄鐵胄,改進而成。胄體上半部,以長條錐形鋼片,鍛打彎曲成弧,而後釘接鉚合成壹半球盔體;胄體下半部,則經下緣,由弧形長方鋼片,編綴成護頰;胄體頂部,則由壹碗狀加厚鋼板,與半球盔體,鉚接封口,專防顱頂所受沖擊。這胄造型美觀,且足可容納發髻。又因前額下藏狻猊獸面,故稱“狻猊胄”。造價極高。鍛造壹頂狻猊胄,足可造十頂沖角盔。
  戰盔鍛造,歷來不易。君不見,時下羅馬將官所佩,庫魯斯頭盔。壹座帝國兵工廠,據說月產量不足六頂。
  言歸正傳。
  薊王有言在先。斬將奪旗,皆為勝。
  呼廚泉裹旗落馬。勝負即分。
  此時。吳敦、尹禮,亦率兵襲占許氏兄弟空營。奈何晚到惜敗。
  “主將落馬,許定、許褚勝。”
  演武場,山呼海嘯。許褚,充耳不聞,正將壓身戰旗,只手提起。助呼廚泉脫困。
  勝不驕,敗不餒。我薊國男兒,理應如此。世人皆言漢蠻、漢胡。終歸華夷有別。唯“薊人”二字,可全天下。
  “如何?”五層琉璃暖閣,薊王笑問。
  “二許得勝,意料之中。然,呼廚泉並泰山五候,力戰惜敗,亦是難得。”薊王不指名道姓。必問公孫長姐。
  薊王這便會意:“畢竟,司馬、校尉之爭。”言下之意,泰山五候,不過軍曲候。能與軍司馬、校尉壹較高下,尤其可貴。
  “傳命,泰山五軍候,皆為軍司馬。”薊王金口玉言。
  “喏。”中書令趙娥,這便領命。
  “於夫羅、呼廚泉、拓跋四子,又當如何?”王後笑問。
  “演武之後,必有計較。”薊王答曰。
  王駕先行。百官恭送。而後觀眾,次第離場。不等泰山五候收拾退場,三臺令竇輔,已含笑而至。
  “未能得勝,無顏見賢弟。”昌霸面露愧色。
  “兄長切莫如此。”竇輔笑道:“許氏雙雄,萬夫莫敵。且身居校尉雄職,領白毦精卒。諸位兄長,不過惜敗。”
  “話是如此,卻心有不甘。”至交當面,吳敦亦不做隱瞞。
  “此非戰之過也。”竇輔言道:“中書令臨別傳語。言,主公將升諸兄長,為軍司馬。速速歸營。”
  “哦?”泰山五候,喜上眉梢。昌霸忙問:“賢弟,此言當真否?”
  “然也。”竇輔發自肺腑:“中書令豈能戲言。”
  “我主厚愛。縱百死不足報也。”昌霸心悅誠服。
  事不宜遲。五人急忙打點行裝,自歸大營。稍後,王命果至。如願晉升軍司馬,秩千石高俸。改號泰山五司馬。
  許定,許褚,旗開得勝。演武十器,得壹、二、三、四、六、七、八、九、十。料想,決賽之日,畢得器五。
  若非許褚登門求援。許靖等人,仗義出手。許氏兄弟,此戰危矣。
  戰後,自當攜厚禮,登門道謝。
  是夜。許靖設宴鸞棲館,偶遇三臺令胡輔並泰山五司馬。謂擇日不如撞日,相請不如偶遇。眾人並席,推杯換盞,賓主盡歡。
  又謂酒逢知己千杯少,語不投機半句多。薊國君臣和睦,吏治清明。大興在望也。
  循例,次日對戰,今日先出。
  復賽第三場,乃由護軍別部左司馬夷廖,率南越白毦,並護軍司馬魯比莫納,將山夷白毦,攜演武器五、七,對陣開拓先鋒龐碩、龐德。
  盛名之下無虛士。
  且薊王素有識人之明。既欽點龐氏兄弟,必有因由。
  演武決勝,趨近白熱。
  各路英豪,妳方唱罷我登場。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