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歷史軍事

炊煙四起,黃狗亂吠,順著夕陽的余暉,將目光灑向院中那叢怒放的野花,呆坐在廊下的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83章 以綏四方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3

  大江大河,皆為天塹。
  少時夜課。恩師言,大漢十三州,西高東低。邊緣凸而中間平。大河分南北,高山阻巴蜀。不料壹語成讖。天下三分,各據險阻。先有董侯東遷甄都,再有史侯逆入漢中。今合肥侯被逐江東,東吳立國。
  隔江對峙,遂成日常。
  水軍之利,越發凸顯。
  三家合縱連橫,暗中積蓄力量。壹時,四海無戰事,天下無閑人。關東大地,《抑兼並令》如火如荼。兗州牧曹操、豫州牧丁原,揚州牧劉繇,大刀闊斧,革除弊政。境內塢堡破壁,重建閭裏鄉亭。良田失而復得,自耕農漸復元氣。
  料想。不出三五載,當可飽食。
  唯有荊州牧劉表,倚仗州中豪強大姓,行事溫和。並未強抑兼並。所幸境內陂澤星羅棋布,皆可圩成良田。更加黃巾亂時,南下百姓眾多。劉表效仿薊國,築路通渠,造堤圩田。荊州七郡,沃土千裏。遷州治襄陽。扼漢水兩岸。據鄧、樊二城。疏通水道,修繕夏路。舉州大治。
  叔侄三帝,董侯最強。合肥侯並史侯皆弱。
  唯壹變數,便是薊王。大漢壹藩,兼督四州,並掌天下雄兵。凡屬國、歸義國,皆尊薊王號令。四方都護,為四輔將軍兼任。如今漢重用長史。四方都護府,皆由將兵長史坐鎮。效仿西域都護府,置戊己校尉、穿渠校尉、宜禾都尉、農都尉、關都尉等。如有功勛,酌情升遷。
  如西域都護府,長史杜畿、它乾令韋端等,皆擢升官秩,兼領宮職,秩雙真二千石。
  程普、徐榮,戊己二校尉,擢升為左右綏邊將軍,兼領宮職,亦秩真二千石。統帥五萬西域聯軍。余下段煨、張猛,皆升為中郎將,秩二千石。軍司馬臧霸為綏邊護軍,同秩二千石,統帥中壘,拱衛它乾城。
  未雨綢繆。薊王擴綏邊將軍,為“四綏將軍”:綏東、綏南、綏西、綏北。
  《詩·大雅·民勞》:“惠此中國,以綏四方。”綏(suí),乃安撫、平定之意。四綏,位同四平。位在四輔將軍下。隸屬於四方都護府。正如河北四州牧,只管治政安民,統由幕府統帥兵馬。治政、統兵,二權分立。將兵長史,遂改稱:都護(府)長史。不再將兵。
  參考西域都護府,制霸綠洲,無畏生長。都護百城,六百萬眾。它乾壹城,足納百萬。穿渠引水,革膜暖棚。再加石炭大興。采暖保溫,水洗水淋,漸於薊國比同。五十五國,五十六王都,皆以薊國營城術重造。內外煥然壹新,不可同日而語。
  奴隸貿易,由盛轉衰。只因沿線小國皆滅,無人可捕。大國攻伐,損兵折將,得不償失。故各方皆約束兵馬,彼此克制,不輕啟戰端。不料貿易往來,反而更盛。
  數百萬綠洲自由民,皆來自域外。風俗各異,喜好不同。匯聚綠洲熔爐。更加漢風淬煉,向化使然。作用於生產生活,方方面面。機關術更助絲路流金。試想,汲水罐車、營房駝車、列肆篷車、板楯列車等,各式機關車,匯聚成龐大車隊。便有大漠馬賊,乘夜偷襲。又能如何。
  西域大使館,歷經擴建,人滿為患。
  共同利益之大,斷難割舍。
  西域都護府,功不可沒。待漠北、嶺南、東瀛,三大都護府,相繼建立。薊王遂抽掉西域都護府大量屬吏,奔赴漠北、嶺南、東瀛。充填吏治。
  國中備吏,亦紛紛北上、東渡、南下。薊吏乃國之名產。便在不知不覺間,四大都護府,正根深葉茂,無畏生長。
  參考西域都護府,廣有百城,足納六百萬眾。余下三都護府,任重道遠。若能打通冰原南下通道,東西水陸交匯。西域都護府,可經海上絲路,往來嶺南,北上薊國,分赴東瀛,繞行半島,續接漠北,再經居延外道,重返西域。
  薊王稱之為“四方環路”。
  那時,身毒半島,皆為通途。
  仲夏月初大朝會,百官列席。
  “東瀛列島,征伐幾何?”薊王居高下問。
  “已取地過半。”右丞荀攸持芴跽奏。
  幕府三丞,右丞荀攸,掌四方都護;左丞李儒,掌四方護尉;中丞賈詡,獨掌治粟、水衡二都尉,並隴右牢城。
  “以港擴城,以城護港。廣造船舶,逆入枝津故瀆。擇要津,再造城港,支渠四通,築堤圩田,四面進取,分割內陸。”薊王言道:“東瀛列國主,長居泉州。不願歸國,亦無需勉強。”
  “喏。”荀攸領命。話說,薊國因水而興。機關術並造船術,冠絕宇內。如前所說,軌路無法大行天下前,水運乃第壹便利。
  凡島嶼,必然中央山脈而四周平原。故河流,皆由內而外,四面散流入海。且凡大河入海口,多有泥沙積成港灣。乃絕佳避風良港。於河口處,立港造城,就地取材,督造大舡。向化島夷,充填勞力。人力、物力齊備。待船成,沿河道逆進。尋要津沃土,再造新港。
  如薊王所言。四面進取,分割內陸:城、邑、鄉、亭、裏。
  凡立新港,皆如舊港。築路通渠,築堤圩田。向化島夷,督造新船。不出數代,皆為漢土。
  東瀛列島,之所以迅捷如斯。只因王國初立。文明程度,強於部落。類比三韓。只需國主俯首稱臣,國民多順從之。薊國鹽府牢城,皆如此般。
  列國主,自入薊土。貪慕薊國上邦風華,坐享其成,樂不思歸。薊王亦聽之任之。列國王宮,亦陸續修建中。待王城築畢,隨時可東渡歸國。
  “頓遜海渠,又如何?”薊王再問。
  “亦鑿過半。”將作令蘇伯持芴奏對。
  “待鑿穿海渠,當如約出兵,討平扶南篡位王。”
  “喏。”蘇伯領命。
  “冰原南下之路如何?”薊王三問。
  “都尉玄,已率隊出征。”中丞賈詡,持芴跽奏。歷年開拓路線,薊王已銘記在心。料想,當為期不遠。
  “若出冰原,當下身毒。”薊王七海雄心,百官皆知。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