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歷史軍事

炊煙四起,黃狗亂吠,順著夕陽的余暉,將目光灑向院中那叢怒放的野花,呆坐在廊下的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09章 車輪舫舟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2

  圖板交給蘇伯壹觀。
  蘇伯細細看過後,輕輕點頭:原理都通。只是造起來,或許有些麻煩。
  劉備笑道:這是自然。
  蘇伯又道:若是往來運人,船需大些。舫舟可行。
  劉備想了想道:先造壹艘小船試航。待定型後再造大船。
  蘇伯這便領命而去。
  插完秧,稻作前階段最重要的工序便告壹段落。留下足夠老農田間管理。大部分人手皆回歸酈城大建。輔以塔吊、水鋸等大量工程機械,萬余壯勞力,在數千熟練工的帶領下,建造飛快。五十人壹組,平均三日便可將壹棟樓的整體框架建起。砌墻、鋪磚、蓋瓦,再刷油漆、抹堊漿,裝門安窗總共亦不過十日。再加上前期夯土築基,萬名工匠分成二十余組,半月可建重樓兩百座。
  當然,前提是材料齊備。所有材料皆運抵工地。且每壹棟重樓的梁、柱、榫、卯,皆同尺寸。只需建起壹棟樓,便知大小木料的具體安裝位置,而後熟能生巧,越發順手。事半而功倍。時下建築古樸大氣,結構簡單。尤其適合搭積木式的量販建造。
  即便如此,如此神速,亦令人咋舌。
  想想也是。壹月不來,再來,酈城已立樓數百!
  實在是太神奇。
  實驗用的車輪舟也被蘇伯造出。長四丈二尺,闊壹丈三尺,外虛邊框各壹尺,空內安四輪,輪頭入水約壹尺,艙內有四名舟子(船夫)腳踏驅動,再使壹人掌舵,在白湖破浪而行。
  進退自如,靈活異常。惹來萬人圍觀。
  問過方知,此乃車輪舟。
  正所謂路上行車,水上航船。將路上馬車之輪,安裝在舟船之上。分波踏浪,行舟如飛。少君侯果然天縱奇才。
  天生劉三墩!
  女刺客聞訊又來。劉備便將設計圖板重制壹份,交給她帶走。這其實是壹種默契。面對那位亦敵亦友,深藏不露的張教主。劉備報之以十二分的警惕和慎重。羽翼未豐前,盡量不與為敵。劉備亦時常暗自估算。待黃巾起事,自己應自保有余,且還能舉精兵,助恩師平亂。
  只是到那時,女刺客又當如何相見。
  同樣無帆。
  車輪舟卻比槳船或篙船,快數倍。清溪港和酈城港之間的水路,約二十裏。車輪舟半個時辰可達。相當快捷。
  這便命船塢打造車輪舫舟。樓高兩重,可乘百人。八輪驅動,往來巨馬水路,接送兩邑民眾。船票仿照舫車價格。也分月、季、年票。水路二十裏,故而價格也比車票略貴。
  車輪舟既出,螺旋槳亦不難。車輪舟適合內河航行,乃因風小波平。若風大浪急,舫舟上下起伏顛簸,車輪無法持續劃水,則驅動無力。因而車輪舟並不適合遠海航行。
  清溪到酈亭溝水路,乃巨馬水支流。並無湍流險灘。車輪舟往來如飛,正當其用。
  數千戶江淮人家,宅院當如何分配?
  不難。探籌抽號。按號碼選取宅院。
  少君侯言必行,行必果。淮泗百姓對少君侯深信不疑。
  只需入住,宅院有了人氣,便會越發的生動。壹個模子刻出來的重樓,亦會發生變化。不出數年,千姿百態,盡顯風華。
  因為築有城墻,各家垣墻便無需再另建角樓覆道。街道縱橫,亦無需設死巷。
  旗樓、官署,校場,分布其中。
  三千余戶的城邑,需派侯府家臣進駐,就地管理。諸侯城邑,可對比縣城。
  萬戶以下的縣,置縣長壹人,秩三百或四百石;縣丞、縣尉各壹人。
  首任酈城長,劉備心中已有合適人選。
  便是南陽郭芝。
  自從助劉備釀造松泉釀,郭芝舉家定居樓桑。後拜前尚書崔寔為師,習民情政事。乃崔門弟子之翹楚。劉備來問,尚書便推薦郭芝。這便選吉日,郭芝入府認主。授以秩四百石的酈城長。
  邑丞等大小官吏亦出自崔尚書門下。
  劉備又令周泰、蔣欽為軍候,各率五百軍士,入住酈城校場。守衛城池。
  壹曲長官稱軍候。屬於中級軍官,秩六百石。軍候在非戰時期,充任地方縣尉。周泰、蔣欽便是酈城的左、右二尉。
  從刀頭舐血的水賊,直升為秩六百石的酈城尉。境遇可謂雲泥。且手下千人皆有俸祿,兩人焉能不喜。自當效死力。劉備又叮囑二人,定要收攏兵士,與民秋毫無犯。
  二人跪地起誓。若取民壹針壹線,提頭來見。
  又命耿雍麾下刺奸、賊捕分駐酈城市樓,監察日常諸情。劉備這才放心。之所以選二人,乃因酈城中除了少數酈村編戶,大多來自淮泗。兩人祖籍九江郡,正是淮泗男兒。民情風俗皆知曉。便於管理。
  郡中皆知聖上許少君侯‘便宜行事’之權。故而對酈城的督造事宜,上下皆無非議。
  依照祖制,列侯可自置家丞、庶子、門大夫、洗馬、行人等官,治府事。
  以前不過是個十裏亭侯,徒惹人笑。如今轄地百裏,侯府官員便可酌情授予了。
  擇吉日,拜耿雍、崔鈞,為家丞。授銅印。印面壹寸見方,通高二指。印銅鑄,方形,瓦紐。印文為篆,白文,六字三豎行排列,右上起順讀:「漢臨鄉侯家丞」。
  左右家丞,秩千石。輔佐少君侯總理封邑政務的家臣,即家臣之長。
  耿雍依舊掌管封邑內所有旗樓,以及所屬刺奸、賊捕。而崔鈞依舊負責轄地所有置驛官吏。共同監察百吏。
  耿崔二丞,領千石俸。轟動學壇。
  少君侯竟能開出千石俸祿!
  有心人這便取出封邑地形圖。對比樓桑和酈城的方位,有人斷言,大利亭、督亢亭、臨鄉城,自當另築新城。
  加上樓桑邑。少君侯下轄將有五座城邑。
  五座城邑,需五位城長。還有丞、尉,大小官吏……
  “心動否?”
  拄著鋤頭的華歆,笑問兩位摯友。
  邴原是誠實人。亦笑著直起身:“千石高俸,如何能不心動。”
  管寧也停下鋤頭:“聽聞少君侯去信郡中,言要築堤圩田,廣納流民。若真能如此,我便去自投門下。”
  華歆大喜:“同去、同去!”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