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注册新用户 关闭

找回密码

手机用户推荐选择

下载杏吧APP 看片更便捷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歷史軍事

炊煙四起,黃狗亂吠,順著夕陽的余暉,將目光灑向院中那叢怒放的野花,呆坐在廊下的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40章 不義不親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3

  循例。
  陪嫁媵女(妾),位列美人。如無極美人馮嫽,便從媵安貴人。前雲霞美人,今常寧美人當素、當昔,乃慧妃之媵。故曰“古者嫁女,必娣侄從之,謂之媵。”
  或有人言,先前協辰夫人黃景華為媵,伴嫁秦後。二人並無“娣侄之親”,如何配媵制。
  只因時下,除族親、姻親外,還有義親。如王太後義結金蘭。二位義母,尊義王太後。便是此因。
  可有先例?
  義帝。
  何以持重?
  高祖為義帝發喪,而天下歸心。
  義親亦遵媵制。只需義結金蘭,或認為義女,收入家門,足可匹配。除此之外,還有“門客之(義)親”。客親之人,時稱“親客”。先前,袁紹便暗使何進親客張津,勸其悉誅諸宦。與門客結親,時下亦屬平常。《後漢書·黃昌傳》:“人有盜其車蓋者,昌初無所言,後乃密遣親客至‘門下賊曹’家,掩取得之。”
  薊國“客親從媵”,多用於仙門。無需結義,便可以客親入媵。仙門皆為出家修道之人。無牽無掛,遊方天下。每到壹處,客居家門,久而生親,亦是人之常情。尤其秦漢以來,求得長生,蔚然成風。仙人好樓居。武帝自不用說。如靈帝,亦起四百尺千秋觀,令天下方士客居京師,以示親昵。薊王起四海館,築雲臺觀,造司寒館。亦不遑多讓。故,客親亦屬義親。
  時下“義而親之”,除結義外。參見,若家中無嗣,奴仆亦可承家業。便可“知義之廣”。“是故,古者聖王之為政也,言曰:‘不義不富,不義不貴,不義不親,不義不近。’”。
  道義之重,不可不察。故而,後世官場,蠅營狗茍,斷不可用於先秦兩漢。穿越眾,需謹記。
  亦如前言。稱號常與居所相配。安身立命,便是此說。
  雲霞美人,除當素、當昔外。鐘璦、駱晹、盧暒、翟姜等。今皆入靈輝殿,與觀天閣女仙相伴。省“雲霞”,改“美人”,稱“夫人”。
  薊王宮,凡女仙,皆稱“夫人”。若位列名女仙,各有名號,亦稱之。如甘後,號“神智夫人”。又如上元夫人、雲華夫人、協辰夫人等。
  凡稱夫人,秩同美人。若宮秩高於美人,則居高稱之。如甘夫人,待成親後,不可再稱“夫人”,需尊“甘後”。
  華妁以貴人禮聘。亦需媵從。家中無娣侄,可配女仙。
  待融漓長成,與薊王和親。十夷王妃,鴛鴦十美,皆屬“先入為媵(還記古羌婚檢否?)”。
  壹言蔽之,薊王“逢婚必媵”。已錄《薊法》。
  自漢秦和親畢。薊王已有先言,“輕易不(和)親”。
  “父子氣血相傳,故曰‘血嗣’”。奈何後宮胡女盛而漢女微。諸夏女仙多不孕。少府女官,薊王慎重避嫌。為平衡血嗣,王太後多擇漢女入宮。然收效甚微。
  甘後入宮,夙願以償。
  商定媵女人選,千秋三師,馬不停蹄,親入巴蜀,尋張姜子,說李真多。
  墉宮玉女,珠玉在前。助西王母,重建西王母國。且薊王號東父,已證大道。與之相伴,福莫大焉。料想,此去必無差池。
  與秦後同。婚期亦定九月。九九重陽,姻親齊聚。正當適宜。且足有數月備期,亦不倉促。
  聞薊王兼督四州,天下震動。
  大河以北,除青州半壁。皆為薊王所轄。
  先前大漢壹藩,壹國濟天下。國中官吏,先治政冀州諸國,後散布河北。然如州牧、郡守、縣令等主官,皆出洛陽敕令。前有先帝,西邸賣官,中飽私囊。更有甚者,為空置官位,不惜借黃巾洗地。
  故先前薊吏多“少吏”。今薊王兼督四州,吏治自上而下,皆出(薊)王命。換言之,上至州牧,下至鬥食,皆由薊王任命。
  四州薊吏彈冠相慶。
  各級長吏,卻望風解印去。
  薊王乃薊國之君。今漢諸侯,皆為郡國。便是所謂“郡國並行”。如何能督四州。故董侯之意,薊王以輔漢大將軍,兼督四州事。
  四州之事,皆出輔漢大幕府。
  先前,薊王設南閤,主幕府人事。掌錄幕府眾官籍簿,舉劾善惡,升貶任免,功過賞罰,諸如此類。如今權利更大,掌四州人事。
  南閤祭酒許攸,名傳天下。
  四州長吏,紛紛遣使來拜。府前裏道,車接如龍。許攸閉門謝客,客居南閤,累日不回。奈何阻塞交通,恐至怨聲載道。稍後遣人傳語,南閤相見。
  拜謁名刺,悉留。裹挾禮單,皆拒。
  陳琳暗問情由。
  許攸以心腹之言相告:魚和熊掌,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國俸之高,兩漢罕有。許攸年入數千萬鈔。些許錢財,何必自汙。
  陳林慨嘆。遂有名篇:《吾食君俸》。以《國語·越語下》:“臣聞之,為人臣者,君憂臣勞,君辱臣死。”之句開篇。論及君臣之道,名利取舍,報効守節,言辭懇切,入骨三分。
  入選太學文範。為警世名篇。
  薊王聞之。遂命將作寺於南港,十夷王邸旁,另造“四州郡(國)邸”。
  郡(國)邸,本為諸郡設京邸。諸郡及諸國,於京師設立邸舍,供郡國至京師者住宿。初受少府所轄,繼屬中尉,後屬大鴻臚。有郡邸長及丞,主其事。今漢多省邸長、丞,由大鴻臚派郎(官)主事。又有郡邸獄,凡郡國上計者犯法,皆由該獄收押。
  四州郡國邸,隸屬幕府。邸長、守丞,齊備。凡四州來使,皆入邸中。無需親赴幕府,南閤投刺。只需將名刺呈報守邸長、丞,安心恭候即可。
  薊國吏治,無出其右。
  南閤籍簿,官員生平履歷,翔實可證。勝任與否,壹目了然。上計署、門下署、南宮少府等,功不可沒。
  至此,四州與薊國,無分彼此。
  凡大河水路,通達之北,上溯大小榆谷、賜支河曲、賜支河首,積石山,乃至鹽澤、昆侖,遠及西域,皆歸王治。
  幅員遼闊,何止萬裏。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