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董卓擲戟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3
園內壹時寂靜無聲。
“咳咳!”何苗幹笑,正不知該如何化解。
只聽鏘的壹聲。
董卓拔劍在手。怒目圓睜,須發飄張。宛如噬人猛獸。
“太師使不得!”好在心腹牛輔,知曉厲害:“如何能私戮當朝大將軍!”
“豎子敢爾!”董卓怒從心起,仗劍殺奔而來。
何苗何曾見過如此陣勢。壹時肝膽俱裂,竟噗噗早出。
先前為鏖戰三姬,倍服藥量。驚懼之下,壹泄如註。乃至頭暈眼花,四肢綿軟。腳底壹軟,泥足深陷。
身體仿佛被抽空。
站立尚且不能。如何還能逃走。
眼看董卓手提利劍,步步逼近。
危急關頭,何苗咬破舌根。手足並用,倒頭撞落水中。
董卓追身壹劍,只砍去半邊欄角。
二人壹上壹下,壹附壹仰。董卓劍長莫及。何苗人去樓空,入水又受重拍。仰面漂浮,昏昏沈沈,被流水帶出園去。
尤其藥力吊尾,殘效猶存。宛如遊魚劈波,拖出壹條長長的水線。便在董卓眼前,徐徐擴散開來。
“太師使不得!”見董卓將手中利劍,奮力擲出。牛輔驚呼。
寒光入水,未能刺中。
“哇啊啊——”董卓暴跳如雷,“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這便壹不做二不休。奪過衛士手中長戟,大力擲出。
董卓本就力大。含恨壹擊,更助威勢。
奈何發力不均。乃至尖刃上揚,戟柄先入水。
飛刺變拍擊。
重砸何苗小腹。
啪!
何苗目眥盡裂。鬼哭狼嚎而去。
漣漪蕩盡,只有血花,不見水線。
所謂壹拍兩散,莫過如此。
翌日,朝會。
董太師怒氣未消,橫行入宮。
聞大將軍,身受重創,臥床不起。少帝不明就裏。遂遣太醫令入府診治。
朝會過半,太醫令復返。不敢當殿呈報,遂上疏秘言。
莫非病重無救。少帝不敢怠慢,急忙取來壹觀。不由倒吸壹口涼氣:“二卵盡碎!”
因脫口而出,於是滿殿盡知。
昨日魚梁臺下事,今早已有風聞。果然“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朝堂之上,可想而知。
略作思量。少帝壹聲輕咳:“大將軍,損身不殞命。只需靜養,當可……痊愈。”
“陛下明見。”董卓吐氣開聲。
“陛下明見。”百官附和。
西園,千秋殿。
得趙忠密報,何後不置可否:“大將軍自取其禍,無怨旁人。只需保住性命,若果被廢人倫。當擇族子繼之。”自大將軍何進亡故,何後便將其家人悉數接入西園安居。又暗使其母舞陽君遠避薊國,自己更足不出戶。其用意,不言自明。
“太後明見。”趙忠感同身受。話說長痛不如短痛。刀鋸余人,恐遠不及大將軍這般痛快。
“前大將軍子,親定何人?”何後忽問。
何進獨子親事,乃趙忠壹手操辦。故知之甚祥:“乃潁川鄢陵尹氏之女。‘其先出自有殷(殷商)。乃迄於周,世作師尹,赫赫之盛,因以為氏’。尹氏高祖為東平相,曾祖會稽太守,祖長社令,父(尹)宙,豫州從事,先帝熹平六年四月己卯卒,終六十二歲。”
《爾雅·釋親》:“生己者為父母,父之父為祖(祖父),祖父之父為曾祖,曾祖之父為高祖,高祖之父為天祖,天祖之父為烈祖,烈祖之父為太祖,太祖之父為遠祖,遠祖之父為鼻祖。”
“若非大將軍亡故,尹氏已入家門。”何後壹聲嘆息。三載守喪未滿,如何能娶妻。
大將軍何進如何亡故,趙忠焉能不知。這便閉口不提。恐遷怒自身。
便在此時,黃門令左豐到訪。
“少令何故至此。”趙忠出殿相見。
“不瞞老大人……”黃門令左豐遂密語相告。
“竟有此事?”趙忠不敢怠慢,遂入殿通稟。
原來。與大將軍何苗私通之宮妃,竟有壹人有孕在身。董卓本欲殺之泄憤。生死關頭,宮妃道破實情,求得性命。董卓事後亦生悔意。故將此事密報少帝,乃有示好之意。少帝即將此事,告知何太後。
“天可憐見。”何後囑咐道:“命人接回,送入大將軍府。壹幹人等,定要善待。若生子,當取名,晏。海內晏如,天下清平。”
“喏。”不能人倫,竟喜得壹子。果然冥冥之中,早有定數。趙忠這便親自操辦。
料想,董卓當不至於,留人不放。
大將軍並太師,因爭風吃醋,而大打出手。乃至大將軍,壹拍兩散,雞飛蛋打。不出三日,遍傳洛陽。
升鬥小民,各個捧腹大笑。有識之士,盡皆扼腕嘆息。
堂堂上公之首,外戚勛貴。竟為壹女子私鬥。令洛陽朝堂,顏面掃地。
“何至於此,何至於此。”知曉前後諸情,少帝亦扼腕嘆息。
史夫人進言道:“妾先前曾言,西園妃早與大將軍,暗通曲款。太後明知曉內情,卻仍賜與太師,方有今日之禍。”
“大將軍人倫盡廢,太後焉不心痛?”少帝皺眉反駁。史夫人言下之意,乃何後行嫁禍美人計。故意將與何苗私通之西園宮妃,悉數賜予董卓。何苗余情未了,如何能輕棄。於是趁太師不在府中,翻墻入內。暗行茍且,以解相思。亦是人之常情。
史夫人嘆道:“太師受辱,大將軍受創。二人斷難善罷甘休。大將軍雖勢孤,然西園萬余精兵,虎踞再側。距二宮壹墻之隔。饒是太師,手握十萬精兵,亦不敢輕舉妄動。二人明爭暗鬥,朝堂恐難善終。”
“當不至於此。”少帝斟酌言道:“不過壹女子耳。”
史夫人張了張嘴,卻壹言未出。所謂“英雄難過美人關”。沖冠壹怒為紅顏。古往今來,何其多也。
史夫人不禁捫心自問。
“何後究竟意欲何為?”得知此事,陳琳遂與許攸密會。
許攸今為尚書令。位卑權重,不可同日而語。這便高深壹笑:“此乃太後之計也。”
“計將安出?”陳琳求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