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歷史軍事

炊煙四起,黃狗亂吠,順著夕陽的余暉,將目光灑向院中那叢怒放的野花,呆坐在廊下的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73章 死無對證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2

  血戰壹夜,仍有殘余。
  那些劉備沒顧得上的宗親好友,紛紛傳來消息。族親無事,部曲無傷,精卒無損。壹夜未見的黃敘,壹手持弩,壹手持匕,押著壹人,遠遠的向劉備家走來。
  路上部曲武卒,紛紛高聲打趣。黃敘兩眼壹橫,充耳不聞。
  劉備籲了口氣,看樣子是見過血了。奔牛兒這才幾歲?不出意外,又是萬人敵。黃漢升後繼有人。
  等到了院前,劉備這才看清,黃敘押解之人,正是先前他曾親手施粥的流民。
  見劉備被壹眾猛將精卒簇擁著,立在門前。知其是正主。流民便撲通壹聲跪倒在地。淒聲哀嚎。斷斷續續的說起自家的悲慘往事。
  面色平靜的聽他說完,劉備輕輕開口:“殺。”
  不等魏呂二人提刀上前,站在他身後的黃敘揮刀壹抹,斷了咽喉。
  噗——
  血噴壹地。
  流民雙目圓睜,猶不敢相信。劉備小小年紀,竟如此鐵石心腸!
  見黃敘面不改色的抹去殘血,收刀入鞘。站在劉備身前的黃忠,甚是欣慰。
  清點後,精卒來報說,梟首千余。
  其中不乏官府重賞緝拿的巨賊大盜!
  劉備喚來蘇伯,趕制木匣。將千余首級硝制後入匣,與那些從屍體上搜上來的苦主的隨身物,壹並送往縣裏。自有苦主家人前去指認。
  已經返家的盧植,隔日又到樓桑。路上雪厚,車輛無法通行。聽說穿木屐行了二十余裏。
  見到劉備,劈頭就問:“可留活口。”
  劉備搖頭:“未留。”
  盧植長出壹口氣:“死無對證。”
  “人死燈滅,無證可對。”劉備又道。
  “好,好,好。”盧植連說三聲:“我見妳宅心仁厚,行事頗多古風。生怕妳首鼠兩端,做婦人之仁。今日得見,為師甚為欣慰。須知,妳乃漢室宗親。天下皆可言反,唯妳不可言。天下皆可避讓,唯妳不可讓。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然,天下先是妳家之天下。‘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短短數字,妳可知其中有多少血腥險惡,慘絕人寰?江山社稷,若被人以鹿相逐之。天下萬民豈不都成了飛禽走獸,被胡亂殺之果腹?”
  這段誅心之言,是說給君王聽的。
  劉備完全理解。
  “殺了多少?”恩師又問。
  “壹千有余。”
  “我且去壹試,看能不能令妳得償所願。”盧植又交待了些關竅,這便只身返回。
  目送瘦高的身影消失在村口。劉備遙遙壹拜。
  何為師?
  傳道、授業、解惑。
  千余人的無頭屍,分成數十個屍堆。塞滿稻草後,壹把火燒幹凈。挫骨揚灰,撒入稻田。
  涿縣縣治(縣衙)。
  千余個黑漆木匣堆滿市口。縣中小吏戰戰兢兢排列成行,計九層。供苦主指認。匣中首級,事先皆交由順陽衛中善殮屍者,細細打理過。栩栩如生。又恰逢天寒地凍,久置不腐。市口立刻被聞訊趕來的民眾,層層圍住。
  不出三日,便有縣中大族前來指認。臨近諸縣因為路遠,稍晚趕來。
  種種惡行,天人共怒,罄竹難書。
  有名有姓的巨賊惡匪,兩百七十有余。剩下的雖無名無姓,卻皆以從寇(從犯)論處。
  樓桑武卒,壹戰揚名。
  傳言四起,神乎其神。說,武卒青面獠牙,貌似厲鬼。渾身黢黑,唯有耳白。名曰:白毦精卒。還說,武卒中有飛天遁地,撒豆成兵之異人。樓桑少君更是能移天縮地,驅六丁六甲,諸如此類。
  名士壹笑了之。民間卻以訛傳訛,殃及北地。
  各戶洗凈肉沫血跡。再由冷風吹走腥氣。樓桑又變成了重樓疊嶂的富庶之地。
  劉備先後收到崔烈、崔寔、劉陶等名士鴻儒的手書,頗多溢美之詞,也說了許多本不該說的禁忌之言。劉備壹壹牢記。
  經流寇壹役,劉備覺得有必要把村中廁所全部通上,下水管。
  竹子的質地還是有些偏軟。自家用還好,若鋪在街巷之下,人來車往,經不起碾壓。
  問過耿雍。耿雍笑道,何不用陶管。
  什麽?
  劉備壹楞。
  耿雍說,排水陶管,周時便有。距今已有千年。
  這便找來蘇伯,將村中的下水管網,詳細繪出。清水註入,汙水排出,各行其道,皆有粗大陶管。為了便於沖洗,劉備準備在靠近港口的清溪上遊,建壹座巨型水塔。以‘天車’送水,足供樓桑所需。
  天車便是水車。外形酷似車輪。車高五到十丈不等,由壹根長兩丈五,口徑兩尺五的車軸支撐二十四根木輻條,呈放射狀向四周展開。每根輻條的頂端都帶有壹刮板和壹水鬥。刮板刮水,水鬥盛水。
  河水沖來,借水勢轉動輻條,水鬥壹個個裝滿河水,被逐級提升上去。臨頂,水鬥又自然傾斜,將水註入水塔,經渡槽和陶管,流入百姓家中。
  劉備設計的天車,可提水達十丈之高。
  其實,水車多用於灌溉坡田。大水車可灌溉農田六、七百畝。小的也可灌溉壹、二百畝。
  樓桑地勢平緩,少有坡田,且灌溉已有龍骨翻車,天車無用,故而未造。如今要修儲水高池,這便提上日程。
  問題也隨之而來。
  如何才能建壹座足夠全村用度的大水池?且還要建在地面之上。否則水壓不夠,無法沖廁。
  堅木圈建,是壹個選擇。然而水壓巨大,恐難持久。磚砌、石鑿又要顧及防滲。想來想去,苦無辦法。
  給耿雍看過。暗忖片刻後,這便說道:何不用圓窯?
  什麽?
  劉備又是壹楞。
  圓窯,火膛與窯室合為壹個圓形空間,故而得名。約莫出現於西周晚期,壹直沿用至今。是北地流行的陶瓷窯爐形制。由窯門、火膛、窯室、煙囪等部分組成,多在生土層掏挖修制,或以坯、磚砌築而成。特點是容易控制升溫和降溫速度,保濕性較好,適用於焙燒胎體厚重、高溫下釉黏度較大的瓷器。但由於升溫、降溫都比較慢,燒成時間相對較長,且窯內溫度前後、上下分布不夠均勻,所以容易出次品。
  耿雍說,只需建壹個足夠大的泥胚,再建壹座足夠大的圓窯,點火燒制。將泥胚燒成陶瓷,不就能盛水了嗎。
  劉備茅塞頓開。
  耿雍說的辦法,其實很簡單。就是先用泥胚造壹個足夠大的水碗,然後再建壹座足夠大的窯,把這口巨碗燒成瓷器,用來盛水。不就行了嗎。
  或可壹試。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