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歷史軍事

炊煙四起,黃狗亂吠,順著夕陽的余暉,將目光灑向院中那叢怒放的野花,呆坐在廊下的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01章 末路之難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2

  “詩雲:‘行百裏者半於九十。’此言末路之難也。”
  自薊王領兵扣關,宋建便如坐針氈,壹夜數驚。恰逢羌渠皆走,守備空虛。本該加倍警惕才是。然而,聽聞雕零渾領兵馳援,心頭忽又驟松。心想,自當設宴款待。於是乎,心境便在這忽緊忽松之間,悄然崩裂。
  三杯酒下肚,飽受重壓,早已瀕臨極限的心境,隨之徹底潰散。草莽痞氣上頭,意氣用事,罔顧大局。戀酒貪杯,乃至酩酊大醉。
  所謂重壓之下,如履薄冰。忽然放松,便廢弛於無形。
  壹覺醒來,已為階下囚。
  雄關變換王旗,盡入薊王彀中。
  汧縣麥收先已完結。顆粒歸倉,民眾當衣食無憂。與留守官吏辦完交接。劉備這便領兵出發,西行五十余裏入隴阪東口,穿行山谷五十余裏,入駐大震關。
  涼州刺史宋梟亦隨行。
  隴山,後世有南北之分。北隴山即六盤山,南隴山即關山。
  大震關,西坡陡峭,四周山巒屏蔽,唯群峰間壹條峽谷可達關隘。其地貌呈“凹”字形,利於屯兵。東西關道,均寬丈余,通鋪卵石路面,通行便利。
  賊人發十萬民夫,重築雄關。關內建有營堡,障城,兵營,設施完畢。又沿山排建烽燧,堠堡,辟有盤山石徑及架空覆道相連。遠遠望去,樓堡林立,錯落有致,守備森嚴。宛如壹條盤龍,盤踞在隴山之巔。
  可謂不惜工本。
  關墻上,礌石、滾木、火油、金汁,囤積足備。箭樓聳峙,床弩遠射千步。如此壹座雄關,若是強攻,必然損兵折將。再說,麾下五營,多是騎兵。用騎兵攻城,智者不為。
  從壹開始,劉備便沒打算強攻。
  “凹”型關城內,囤有足量糧秣。散落在附近各處的營堡,亦不愁吃喝。賊人固守雄關之心,昭然若揭。
  阪上築樓,也是羌人擅長。斜坡先立樁柱,再建重樓,亦屬幹欄式建築。
  “隴阪九曲,不知高幾裏。”“其道盤桓旋曲而上。”說的便是隴山。
  劉備四處看過,欣然點頭。雄關當有大用。
  關城大堂。
  劉備高居主位,文武列坐二旁。
  大震關守將宋建,五花大綁,面如死灰,被繡衣吏押解入內。
  “俘虜擡起頭來。”劉備輕聲開口。
  與劉備目光壹碰,宋建便又垂下頭去。
  “妳可知孤是何人?”劉備再問。
  “南面稱孤,自是薊王。”宋建甕聲答道。
  “如今家小皆成階下之囚,妳如何打算?”劉備三問。
  “薊王大名,如雷貫耳。”宋建慘笑:“謀反當夷三族,家小豈能幸免。”
  劉備又言道:“隴阪之上,尚有許多沿山烽燧。堠堡內賊人,不願投降。妳可願戴罪立功?”
  “若說降眾人,王上可否赦我家小?”宋建問道。
  “未嘗不可。”劉備答道。
  “如此,在下願前往壹試。”
  “好。”劉備這便揮手,命繡衣吏將其押下。
  出堂時,正與風塵仆仆的軍師閻忠,擦肩而過。
  宋建先是壹驚,跟著便淒慘壹笑。顯然是窺破了端倪。
  “閻忠拜見王上。”西涼名士趨步近前,跪拜行禮。
  “閻公請起。”劉備伸手虛扶:“坐。”
  “謝王上。”閻忠再拜起身,自居末席。
  “此戰若勝,閻公當記首功。”劉備笑道。
  “老朽不敢貪功。”閻忠嘆了口氣:“身在敵營,與壹眾反賊虛與委蛇,日夜煎熬。直見到王上當面,這才心安。”
  劉備輕輕點頭:“閻公之心,孤已盡知。”之所以不等戰勝,便連夜棄韓遂而去,投奔大震關。閻忠之心,劉備豈能不知。
  “賈丞命老朽獻‘作繭自縛,甕中捉鱉’之策。賊人兩處雄關,只需有壹處陷落,甕中捉鱉勢成矣。故星夜來投。”閻忠再拜:“未能善始善終,還望王上體恤。”
  劉備甚是贊許:“詩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懈,以事壹人’。閻公所為,並無不妥。”
  細細想來,閻忠選擇的時機,甚是巧妙。見大勢將成,趁韓遂無暇他顧,抽身離去。待抵達大震關時,劉備也已破關。如此壹來。涼州刺史之位,自然穩穩到手。
  閻忠此人,有先見之明。不然,也不會口出“詡有良、平之奇”。
  當可壹用。
  “報——”便有繡衣吏入堂稟報:“有數部羌渠,正向大震關而來。”
  劉備笑道:“羌騎來去三日,雄關已換大旗。”
  幕府左丞荀攸進言道:“羌騎來去如風。祭天三日,又與世隔絕。想必,還不知雄關已陷。主公或可行‘魚目混珠’之策。”
  軍司空田豐亦點頭:“荀丞此計甚妙。主公可令雕零渾,攜部迎接。麾下軍士換穿賊人衣甲,城頭重立宋建軍旗。誘羌騎入營。再四面合圍,壹舉拿下。”
  “此乃亦是甕中捉鱉也。”軍正沮授壹語中的。
  劉備欣然點頭,命人這便去安排。
  三十六部羌渠中,駐守大震關的數部,自知事關重大。待祭天完畢,便星夜返回。生怕來去三日,變生肘腋。遙見旌旗蔽日,壹切如常。北地先零王子雕零渾,攜眾出關相迎。幾位羌渠終於安心。
  數千羌騎這便輕車熟路,入駐各自營堡。從始至終,未覺有異。
  三日往返,數夜未眠,身心俱疲。入營後便呼呼大睡。
  待幾位羌渠被冷水激醒。這才驚覺,情況不對。
  堂上之人,竟不是宋建。而是……
  “呔!”壹聲晴天霹靂。便有鐵塔般的莽撞人出聲呵斥:“薊王當面,還不速速跪地行禮。”
  薊王……當面?
  羌渠驚恐至極。兩股戰戰,便有人當場便溺。
  咬破嘴唇,鮮血淋漓。這才信以為真。不是噩夢,卻勝似噩夢。
  “山野草民,拜、拜見王上!”羌渠驚恐下拜。各自牙關抖顫,渾身惡寒連連,如墜冰窟。
  薊王赫赫兇名,實在是怕啊。
  劉備不置可否:“何故發抖?”
  “乃因,乃因……”
  劉備又道:“孤曾聽聞,羌人曾在段太尉面前,指天為誓:永世無反。為何自食其言?”
  “……”生死關頭,便有羌渠強行開口:“乃因,乃因被黃巾賊人邪術蠱惑,失了心智。”
  劉備齜牙壹笑:“將此人連同所部,盡數屠滅。”
  “喏!”
  “王上饒命!”羌渠重重叩首,乃至前額崩裂,滿面鮮血:“只因小人利欲熏心,見財起意。見關東大亂,便想趁火打劫,報仇雪恨!”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