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歷史軍事

炊煙四起,黃狗亂吠,順著夕陽的余暉,將目光灑向院中那叢怒放的野花,呆坐在廊下的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53章 望廬而還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2

  十余艘三千石明輪大舡,光禿禿的只剩甲板。如何能不讓人生疑。
  饒是甘寧,亦不敢怠慢。營內水軍更如臨大敵。號角響起,大小船只頃刻間集結完畢。砦門大開,甘寧領蒙沖鬥艦數十艘,飛掠而出。直撲大舡而去。
  互打旗語,並無異常。甘寧擲出鎖鏈,飛身上船。便有軍士引薊國使節壹行,自艙內登甲板來見。
  見人皆在。高舉千裏鏡的薊王,這才安心。
  換言之。非是被迫,乃船隊自行拆除。
  原因只有壹個:減重。
  船內所盛,必然逼近三千石極限。於是不得已,只能將無用的上層建築,盡數拆去。想到這裏,劉備心領神會:“此去,必盡全功矣!”
  所謂三千石大舡,乃指其“凈載荷”。或者叫“有效載荷”。若論“滿載荷”,遠高於三千石。
  如多年前轉運北地十萬羌人家小,便將大部分壓艙石丟棄,以人壓艙。此去倭國,為更多裝載,薊國明輪大舡,甚至拆除了全部的上層建築。
  待三千石舡,兵分二路,逆入河口。泊在巨馬與塘沽港。
  薊王劉備已等候多時。
  甘寧引薊國使節,並倭國使梯秀等人,先行登岸。大舡分波踏浪,平穩舒適。船內壹切用度應有盡有,與精舍無異。故薊使各個精神飽滿,喜氣洋洋。見薊王親迎,忙與邪馬臺使梯秀壹行,列隊行禮:“拜見主公(王上)。”
  “壹路勞頓,諸位辛苦。”劉備欣然點頭。
  薊使再拜:“幸不辱命。隨船帶回倭物若幹,倭女五萬。沿途風土民情,海島航線,皆記錄在案。”
  果然如此!
  “船上重樓盡數拆去,可為減重?”劉備笑問。
  “此其壹也。”薊使笑答:“倭女王見樓船雄偉,富麗堂皇。遂登船遊覽。言語間,多有艷羨。臣,這便做主,將座艦重樓,盡數拆入王城。原樣重建,為女王行宮。邪馬臺國內渠帥,紛紛效仿。船上重樓,皆拆下相贈。不告擅動,請主公賜罪。”
  “哦?”見他面含笑意,劉備亦笑著扶起:“彥方此行功德圓滿,何罪之有。”
  薊使與薊王,四目相對,把臂而笑。君臣同契,莫逆於心。
  薊使名喚王烈,字彥方,平原人。少師事陳寔,以義行稱。
  鄉裏有人盜牛被抓。盜賊向牛主認罪,言:“判刑殺頭皆心甘情願,只求不讓王彥方知曉。”
  王烈聽聞,派人看望。還贈與盜賊半匹布。
  有人問道:何故贈布與賊?
  王烈答曰:盜牛人怕我知曉,便知其仍有羞恥之心。既心懷羞恥,必能改過。我這麽做,非助盜竊,乃為促他改過也。
  後有老者,丟劍於道。有壹過路行人,守候劍旁。直到傍晚,老漢尋劍而來,失劍復得。驚奇之下,問其姓名,並將此事告知王烈。
  王烈派人查訪守劍之人,正是那盜牛人。
  鄉裏百姓,凡有爭訟,皆請王烈來斷。因王烈平素教化有方,有的走到半途,便放棄爭執,自行和解。有的望見王烈廬舍,已心生慚愧,彼此相讓而回。可見,王烈德化之深,已遠勝刑罰之力。
  黃巾亂時,北上辟禍。入學堂,拜為太學博士。年前薊王欲遣人出使倭國,陳少師遂薦王烈為正使。泉州令邴原,又舉同郡人劉正,言其“有雄氣”。劉備引來相見,果有雄才。這便拜為副使。與王烈同赴倭國。
  二人果不負眾望。
  “下臣拜見王上。”副使王烈,引邪馬臺國使梯秀上前。
  “貴使免禮。”劉備含笑點頭:“壹路可好?”
  “大舡航海,如履平地。”與薊國二上使,朝夕相伴。梯秀亦頗有精進。話說,王烈本就是淳淳長者,善教化育人。耳濡目染,梯秀漢化日深。
  “好壹個如履平地。”劉備笑贊:“貴使漢話精純,吐字清晰,亦如履平地也。”言指其發音,字正腔圓。
  “王上謬贊,下臣慚愧。”他竟然聽懂了。遂取禮單,雙手奉上:“鄙國回禮,請王上過目。”
  劉備親手接過:“聞舡上有數萬倭女,恐擁擠氣悶,當先行放下。分批移入巨馬水砦暫居。”
  “喏。”甘寧這便領命而去。
  巨馬水砦,便是先前由機關船搭建的民船營地。位於泉州港上遊,北岸壹處河灣內。砦中舟橋以鎖鏈相連。各種水面建築,皆以避入砦中的民船為載體,改造而成。
  砦中,樓船酒壚、樓船客舍、大舡邸舍、大舡湯池、大舡義舍,林林總總,不壹而足。
  北岸遙對泉州縣,南岸便是東平舒侯國。因時有船民舉家來投,故水砦壹直未曾撤除。
  如前所說,砦中功能齊備。正適安置這批跨海而來的倭女。
  須臾,便有機關船並排泊入。翻轉船翼,搭上三千石大舡。在梯秀等邪馬臺使者的指揮下,艙內倭女,轉乘機關船。被分批運往巨馬水砦。
  劉備駐足眺望。見各個被發徒跣,身材矮小,似弱不禁風。不禁心生不忍:“皆是幼女乎?”
  王烈答曰:“非也。倭女矮小。多不盈六尺,能有七尺之身,亦稱‘長人’。所謂短小精悍,倭女善勞作,多恭順。當可為主公所用。”
  “原來如此。”薊王便不再言語。話說,不足壹米四啊……
  忽覺有人窺視,劉備下意識擡頭,果見有壹排鶴立雞群之‘長人’,位列倭女隊中。
  順著薊王目光,王烈笑道:“此乃邪馬臺國中佳麗,皆身長七尺。堪稱罕見。乃女王贈主公矣。”
  這便是,基因突變的奇妙。話說。矮人中,不也有山嶺巨人麽。
  劉備輕輕頷首:“既是倭女王之意,可暫入長安宮。待驗明正身,再做計較。”
  “喏。”見主公面色如常,王烈亦頗多欣慰。
  主公少年英姿,遠超常人。然卻並未大肆獵艷,充斥後宮。千裏之土,五百萬民,妃嬪並宮人,不滿千人。足令人稱道。須知,當今陛下,年十四到十八的妙齡佳麗,便有萬余。南北二宮,離宮別苑,余下黃門、宮人、官婢,何其多也。相加恐不下十萬人。
  然聽聞薊王宮,待孕之婦過百。
  貴精不貴多。王上何其英雄了得!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