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歷史軍事

炊煙四起,黃狗亂吠,順著夕陽的余暉,將目光灑向院中那叢怒放的野花,呆坐在廊下的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09章 素首雪女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3

  自金甌港,逆入蘭滄水。薊王乘雛鴉號,巡視蘭滄苑。
  如前所說。薊國營城,循水而進。擇址築堤,再造港城。移民泛舟而來,先臨水船居,待宅邸造畢,再舉家遷入。幹欄樓基,比照周遭紅樹林潮痕,居高可避水患。
  此地,亦有化外野民聚居。都尉府占人屬吏,已先行安撫。類似部落,多出同種。素忌外人。冒然招惹,恐激蠻亂。故先遠離。待港津築畢,機關楯墻三面立起。將作寺工舡,源源不斷運來良工、物料、機關器。月起千樓。可容千戶的“津邑”,足月築畢。
  三面楯墻,壹面臨水。攻守兼備。而後築路通渠,圩田造地。待閭裏縱橫,分割街衢。機關楯墻,依次外擴。城池規模,不斷擴大。津邑遂成津城,再擴為港城。引碧水環繞,支渠四通。圩田大興。
  十萬新野流民,於蘭滄苑中,分置十津邑。邑均千戶。人手足備。林邑滅國置縣。國中兵器武裝,多被水衡都尉府繼承。百億國庫,悉歸薊王所有。原王國將校兵卒,大半散去。余下精銳,亦被水衡都尉招募。駐軍三十六小苑,守備津關,巡視水陸交通。
  津邑亦自帶部曲。如樓桑望樓弓手。漢人尚武。楯墻為屏,日常守備足矣。
  於枝津汊口,築魚梁堤,下建閘門絕水。四面合圍,截流斷水,再遭烈陽暴曬。不出半月,泥沼遂成鐵板壹塊。滅絕毒蟲,散盡瘴氣。再興稻作馴田,不出數載,地利盡顯,皆為三熟美田。
  “魚梁堤”,又稱“漁梁壩”。堪稱圩田利器。斷水如截脈。無往而不利。嶺南多蟲蛇毒瘴。且四季溫熱,漫長雨季,苦無寒冬。水瘟、蟲瘕等,疾病多發。曬田乃是必備。泥沼先暴曬,再耕犁。滅絕毒蟲瘴氣。
  尤其曬田之初。霧氣升騰,氣泡湧動。泥沼仿如沸湯。斑斕長蟲,密集扭曲。聲勢駭人。可想而知,若人畜冒然下泥沼,輕則受創,重則殞命。乃至屍骨無存。
  連曬數日,毒蟲皆成幹屍。蚊蠅始滋生。此時仍不急耕犁。取薪柴幹草鋪地,點火焚田。待薪盡火滅,再下地機耕不遲。此時,土壤板結,積滿草木灰。亦便於人畜旋耕機等,行走耕犁。
  饒是如此。人畜皆穿革靴護腿,謹防毒蟲蜇咬。而後支渠四通,立內中外,三重水門。水門皆置鋼絲篩網,防毒蟲再入。
  薊王抵達時,曬田、焚田,皆畢。然聽津邑長,備說詳情。薊王仍能感同身受。話說,諸夏先人,刀耕火耨,自有道理。除去肥沃田地,焚盡毒蟲亦是重要原因。
  薊王又聞,有些泥地,甚至曬田後,無需另取薪柴幹草,便可直接點燃。類比石炭,良匠稱之為“泥炭”。為澤草歷代堆積而成,故又稱“草炭”。乃天然肥料。
  凡有草炭之地,皆為豐腴沃土,無疑。
  林林總總,不壹而足。諸多圩田詳情,不親臨,不可知也。
  沿蘭滄水,河汊枝津,立十津邑。分置十萬新野流民。戶戶美田壹頃,嶺南重樓宅院壹棟。壹歲三登,衣食無憂。
  遙見燈火通明,遠聞四溢飯香。便有原住部民,口舌生津,泛舟來尋。
  占人屬吏,殷勤相待。壹來二往,戒心漸消。願為客庸,自然極好。不願客庸,將所見所聞,傳回部落,亦是大功壹件。
  人皆向好,民皆向善。倭人因米團而馴服。占人亦不例外。
  來搶怎麽辦?
  呵呵……
  稻子生吞好吃嗎?
  需脫殼蒸熟,方能入腹。
  蘭滄苑二千萬畝良田,非壹日之功。萬戶人家,力有未逮。先自足,再為王客庸。稻作機關器足備。二三老農,便可日種壹頃。料想。四十萬頃,半月足可種畢。如此亦不誤農時。日常田間管理,更不在話下。青壯健婦,還廣有余力,築路通渠,營城造樓……薊國將作寺,輕車熟路。君不見薊國四百城港,皆如此般。
  不出數載,蘭滄苑地利盡顯。嶺南足可長治久安。
  先前,薊王和親十夷王女。十夷王,擇族中青壯數萬陪嫁。多數暫居南醴港。薊王欲將家小,遷入蘭滄苑。與新野流民,共屯十津邑。
  再得數萬戶民,蘭滄苑,當可無憂。
  二千萬畝三熟美田。可比六千萬畝河北良田。
  奉養薊王家門,足矣。
  出蘭滄苑,薊王尋枝津北上,泊入象苑。
  象苑有五。壹千頭具裝戰象,皆於五苑中馴養。清鋼琉璃甲,已燒造畢。戰象往來奔逐,不覺有異。
  葉調矮象,六百頭為禦姬所有。雲霞衛,函園姬,各半。畢竟封國在北。四季分明,氣候不利。薊王並未將戰象北遷。悉數馴養於此,待南下再用不遲。
  薊王南征林邑時,未有興象林苑之念。
  豈料林邑立國,壹面向海,三面攻伐。尤其南下、西進。拓地甚廣。皆非象林舊縣之地,故未曾劃歸縣境。薊王於是勉為其難。收拾余土,並立象林苑。
  如今看來,比起林邑王國庫,百億財貨。象林苑之利大。何止百倍。
  柔金、巨木、泥炭、珍禽、異獸、魚獲、海鮮……再加三熟美田。單憑象林苑,薊王家再無缺衣少食之困。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薊王歷程過半。至於平天下,有生之年,當可預見。
  諸事皆畢。薊王正欲返航。不料頓遜五國主,遣使來拜。
  獻二“白頭雪女”。
  “白頭者,直扶南西,人皆素首,膚理如脂。居山穴,四面峭絕,人莫得至。”
  聞薊王後宮,有白發禦姬。且諸夏多以白化為珍。故二白頭女,將將販至女市。便被頓遜五王,千金購入。獻禮於薊王座前。白化珍禽異獸,本就物稀為貴。白化美人,難得壹見,倍加珍貴。
  聞舉族皆白化,令薊王興趣大增。
  又聞世居山穴,四面峭絕,人莫得至。薊王越發想去壹探究竟。
  眼看婚期將至。薊王遂消此念。
  厚禮饋贈頓遜五王。薊王遂揚帆起航。繞行葉調國海域,前往呂宋港。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