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

幸福來敲門

歷史軍事

少年和媳婦   閩水上江水擊蕩,十裏江面具是渾黃。   枯枝殘葉順江而下。   臺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九百三十六章

大明文魁 by 幸福來敲門

2019-5-19 15:56

聰哥?
  確定了疏通賈魯河之事後,次日壹大早,林延潮即從開封府趕回了歸德。
  壹回到府衙,陶望齡和袁可立已是在二堂候著。
  林延潮見自己壹日不在,府衙裏公文已是堆積如山。
  這知府的事豈有輕松的道理,這可是三十萬人的父母官。
  在後世三十萬只是壹個縣的人口,但對於林延潮而言處理之事實是不少。
  這裏不得不腹誹壹下太祖朱元璋,給官員那麽少的俸祿,卻幹那麽多的活。
  林延潮自己掏腰包請了三個師爺,二十幾個書吏在府衙裏給自己幫忙,盡管如此林延潮離去壹日,公文已是如此之多。
  若是讓林延潮真的壹個人處理,那簡直不日不眠都不壹定行的。
  林延潮壹回府衙,更衣之後就伏案工作,連洗把臉的功夫都沒有。
  陶望齡,袁可立二人新上手,自己還要教著他們來。況且二人似也有些不和,陶望齡出身於浙江這樣文風昌盛之地,家中長輩又是世代為官。
  而袁可立出於寒門窮苦人家,壹切只靠著自己性子裏那股倔勁努力至今日。
  二人實在是三觀不合,現在已經露出苗頭。
  林延潮心知肚明,將二人遞來的公文,壹壹批改。
  到了吃午飯的時候,林延潮這才稍稍休息,命人告訴林淺淺不回宅裏吃飯了。林延潮與袁,陶二人壹並坐在桌上吃飯,邊吃邊閑聊,指點二人公務上的事。
  就在這時外頭稟告:“揚州的梅公子到了。”
  林延潮聽了放下碗筷,袁,陶二人都是大奇,這是什麽人,居然也值得令林延潮這壹府知府離案。
  就在這時,二人但見堂外來了壹位世公子壹般的人物,此人身後左右跟著陳行貴,張豪遠。
  這位梅公子見了飯桌,當下道:“看來梅某不速之來訪,打擾府臺用飯,真事罪過。”
  林延潮笑著道:“哪裏,本府也是剛吃完。”
  梅公子笑道:“府臺這是在安慰梅某嗎?昔日有言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今日梅某是知道了。”
  林延潮笑了笑道:“不敢當,梅兄不嫌棄,壹起來用飯。”
  梅公子也不推辭,笑著道:“既是府臺相邀,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說完二人入座,袁可立,陶望齡見這位梅公子風度實在不凡,氣場十足,與林延潮不相上下。
  於是下人遞了筷子,張豪遠,陳行貴也被邀請入座,加了三雙筷子,縣衙裏的廚房又立即加了三五盤菜。
  林延潮笑著道:“這都是公廚本來給六房的吏員們備的,還請梅公子不嫌棄簡陋。”
  “公門飯,早想嘗壹嘗,林府臺妳先請。”梅公子笑道。
  入席後,袁可立,陶望齡才得知梅公子是來自蘇松的大商人,如何大,眾人都不知道,但看見陳行貴,張豪遠二人那畢恭畢敬的樣子就了然了。
  袁可立等人看這梅公子,顯然是大富大貴之家出身的,這公門飯就是大鍋飯,再普通不過,但這梅公子卻吃的津津有味。
  飯菜用畢,撤席之後。
  堂裏只剩下林延潮與梅公子二人。
  左右無人,林延潮就直接道:“梅兄……妳們這蘇松,湖廣糧船入河南的事,恐怕不是那麽壹帆風順了。”
  這梅公子單名壹個侃字,坐在椅上喝茶,聽林延潮的話道:“早意料到了,聽聞河南糧商故意擡高糧價,再鼓勵官府出售倉糧時,就知這些無恥的河南糧商要拉什麽屎了,家父聞之消息,就立即讓我來河南壹趟。”
  頓了頓梅公子又道:“這麽說,府臺見過巡撫大人了?”
  林延潮道:“見過了,中丞有言對賈魯河新河糧船課以重稅是免不了的。”
  “只是新河?看來舊河不會課稅?”
  林延潮笑著道:“舊河還未疏通。至於什麽課稅不課稅,本府說了尚且不算。”
  梅侃搖了搖頭,又自斟了壹杯茶道:“梅某聽說,新任巡撫是府臺恩師申閣老在廷推上舉薦至河南為官的,如此他與府臺是有淵源吧。”
  “既然新河課稅,他對河南糧商已是可以交差了。至少舊河……至少舊河府臺也不願意開征吧。”
  說著林延潮笑了笑。
  梅侃從容將茶盅壹飲而盡當下道:“既是府臺已見過巡撫大人了,那麽梅某也沒有必要再往開封壹趟了,壹切之事都拜托府臺了,明日我就回揚州!”
  “對了順便說壹句,要用多少錢,我們梅家都出的起,全憑林府臺打點。”
  林延潮聞言微笑道:“錢就不要了,上壹次梅兄出手二十萬兩,買下這河邊幾百傾淤田,這份情誼本府還沒相報的地方,這壹次就讓本府幫梅兄壹個忙。”
  沒錯,這梅侃就是陳行貴給林延潮引薦的蘇松大商人。上壹次林延潮拿賣淤田的二十萬兩行賄皇帝,這二十萬兩銀子就是這梅侃所出。
  當時林延潮拿到這筆錢時,對這梅家的財力著實吃驚。
  在嘉靖時,嚴世蕃曾與人說,天下富家,家財超過五十萬兩的,才能算得上首等。
  當時嚴世蕃壹共舉出了十七家,其中商人只有五家。
  到了萬歷年,因為幾十年來白銀大量流入,蘇松商人幾萬,幾十萬家財也是平常,但是過百萬的卻是不多。
  比如前幾年徽商吳養春就壹口氣拿出二十萬兩銀子捐獻朝廷,別人就傳言他靠販私鹽最少得利過百萬兩。
  但是如梅侃這樣壹口氣從林延潮手裏用二十萬兩銀子買走四百多頃淤田,還不還價的商人,他的家產到底有多少?
  簡直是無法估計啊,莫非妳梅侃就是我大明的聰哥?
  林延潮心底壹直記著這事,故而去巡撫那邊交涉,也有還他人情的意思。
  但見梅侃卻道:“林府臺,我梅某是不是什麽地方得罪了妳?”
  林延潮道:“梅兄何出此言呢?”
  梅侃道:“那二十萬兩對於我梅侃何足道哉,我梅某人更看重是林府臺的為人,覺得是壹個可以結交的至友。林府臺急著還我們這個人情,是不是看不上梅某呢?”
  二十萬兩何足道哉!
  賺個壹億的小目標!
  這話真霸氣。
  林延潮笑了笑道:“梅兄不要生氣,本府也是想在力所能及的地方,幫壹幫梅兄,來,梅兄喝茶。”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