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八章
大明文魁 by 幸福來敲門
2019-5-19 15:55
救人(二合壹)
從詔獄回至東直門的家中後,林延潮即是病了。手機無廣告 m. 最省流量了。
病來如山倒。
家人以為是林延潮在詔獄中受寒所至,後延請醫生看病。醫生開了幾貼藥後,展明立即去抓藥,林延潮服用後,就於床上歇息。
林淺淺親自給林延潮侍奉湯藥。
發燒令林延潮有些昏昏沈沈的,他躺在床上,知自己的病癥乃在詔獄裏累積所至,數月思慮過度,加之郭正域之事,心底也是放不下。
這放到後世,也是打幾天吊瓶,躺在床上好好休息,不過是小事壹樁。但在醫療水平低下的古代卻是不小的病。
這壹次病來,令林延潮想起了自己鄉試前那壹次寒疾。那壹次林延潮雖在病中,卻是考取了解元。
但這壹次比上壹次病更重些。這令林延潮突感生命之無常,在平均壽命三十多歲的古代,隨便壹場疾病都不是小事。
在大限面前而言,什麽雄心壯誌,驚世抱負都不值壹提,帝王將相與凡夫俗子都是壹樣。
而郭正域何嘗不是如此,這壹次他被順天府尹嚴刑拷打,雙腿皆斷。若是再重壹些,豈不是要因自己而死,就算現在撿回壹條命,也可能有殘疾之慮。
郭正域是林延潮的門生。當初安排湯顯祖,盧萬嘉走時,郭正域堅持留下,林延潮明知此舉不妥,但卻是默認了。
在將天下為公疏給郭正域在燕京時報上刊發時,林延潮明知郭正域刊登此文後,會有危險。
以林延潮之謹慎而言,大約能猜到其中後果,但他心底當時壹心只是在上諫之事上,卻將郭正域安危給刻意忽略了。
而後來郭正域如何報答自己的?在順天衙門時,府尹要他陷害自己,郭正域拒不承認,反而慷慨陳詞,為林延潮申辯,怒斥府尹,結果因此不僅被剝奪功名,還身受重刑。
若不是郭正域這壹身錚錚鐵骨,怎麽會鬧出士子們怒砸順天府衙門之事?此後民間士林的輿論也是壹面倒地支持林延潮。
所以林延潮想起郭正域,心底壹陣刺痛。
除了郭正域外,還有那些剝奪功名的弟子們。
當初張四維授意林延潮上諫時,以二十張鹽引,以及兩位老師的仕途酬之,所以這壹次就算張四維沒有在天子面前力保林延潮。
林延潮也不能怪張四維。
但林延潮對這些弟子們呢?
為天下請命?義之所在,赴湯蹈火在所不辭?自古以來,變革之事,哪裏有不流血的,這樣的話來安危這些失去功名弟子們,被打斷腿幾乎沒了性命的郭正域嗎?
這樣的大道理拿來要求自己可以,但不可以拿來要求別人。
唯有金銀,功名以酬才行。為什麽說大丈夫不可壹日無權?因為妳要能給得起。
因在病中林延潮想了很多事,當日迷迷糊糊睡至半夜。
林延潮醒來後渾身是汗,兩名丫鬟服侍在旁,見林延潮壹醒立即道:“夫人,夫人,老爺醒了。”
兩名丫鬟見林延潮額上是汗,立即給他用巾帕擦汗,以及倒來熱茶給他飲之。
林延潮則是吩咐道:“拿筆墨來。”
兩位丫鬟對望壹眼,忙道:“老爺,妳還是先養好身子才是。”
林淺淺進屋後道:“相公,妳這病稍稍出了些汗,怎麽就要寫字,我不許,妳在床上好生躺著。”
林延潮見林淺淺堅決的樣子,知她不許就是真不許問道:“望齡,火勃在嗎?”
林淺淺道:“望齡,還被羈押在刑部,倒是火勃已是昨日得釋。”
聽聞陶望齡在刑部天牢,林延潮臉色壹黯,然後道:“那就讓火勃來。”
林淺淺微微猶豫,還是命人去喊徐火勃,自己則給林延潮搬來靠枕,又吩咐丫鬟熱藥,廚房開小竈煮點吃食來。
徐火勃進屋後見了林延潮,就跪下哭著道:“老師,望齡還有幾十位同窗到現在都還關在大牢之中。”
林延潮心知自己這些學生都不是泛泛之輩,如陶望齡乃出自會稽陶氏,其家族累世高官,其他弟子們家裏也並非普通,有十數人都是有舉人,監生功名。
此事都過去兩個月了,他們怎麽可能會被關到現在?
林延潮問道:“我不在這兩個月,可有找人替他們奔走?”
徐火勃道:“各種辦法都想盡了,周望的弟弟來京,找了各種門路,甚至是都察院的都禦史都找了,但誰也不敢為此事出頭。”
林延潮皺眉問道:“他們現在關在何處?”
“原先有部分關在順天府衙,現在都關在刑部天牢之中。陸陸續續放了壹些,但周望他定的是首謀之罪,難以得釋,我們聽聞有風聲,說要將此辦成鐵案,以懲他們打砸順天府衙之罪。”
“其余被押之士子中,也有不少人不是老師的門生,他們的家人想盡了各種辦法,出面奔走,但都是無能為力。”
林延潮點點頭道:“無論是不是我的弟子,既當上了此事,都不能坐視不理。”
“既然眼下是刑部主理此案,刑部尚書潘季馴素來公正辦事,何況百官叩闕之事已了,那麽這些士子,他應該也不再追究才是。敢押著這麽多人不放,必是有人向他施壓。”
徐火勃吃驚道:“連潘尚書都敢脅迫,那麽望齡他們哪裏有出獄之希望。”
林延潮還未開口,就在這時,陳濟川入內稟告道:“老爺,陶望齡的胞弟陶奭齡拜見。”
林延潮知陶望齡這位弟弟陶奭齡年紀雖不過十四五歲,但卻不可小看。他年紀輕輕即是拜在越中大儒周汝登的門下。
周汝登現任工部主事,是王陽明的再傳弟子,當初陶家兄弟二人壹並入京。陶望齡拜在林延潮門下,陶奭齡則師從周汝登。
林延潮知陶奭齡歷史上成就不小,是浙江王學裏能與劉宗周分庭抗爭的人物,他又是陶望齡的弟弟,不能不見。
陶奭齡入內後,也不向林延潮行禮,就直挺挺地站在那。
徐火勃見了十分不快,陶奭齡兄長是林延潮弟子,按理說他對林延潮也當行以長輩之禮才是。
但是陶奭齡入內後不但不行禮,還咄咄逼人地道:“林先生的病是好壹些了嗎?”
林延潮道:“妳來是探病,還是為妳兄長之事?”
陶奭齡道:“當然是為了兄長,白日聞之林先生回府本就要相見,但得知林先生壹回家即是病了。故而不得其門而入,眼下即得相見,想必是痊愈了吧。”
林延潮見陶奭齡話語中帶著三分火氣,不想與他多說。
徐火勃站出身來道:“公望妳這是什麽口氣?妳難道懷疑老師稱病不出,是故意不見妳嗎?”
陶奭齡冷笑道:“不是他不見,而是他不敢見。我兄長因他之事,眼下身陷囹圄,甚至有可能被革除功名,妳說他怎麽有顏面見我?”
林延潮看了陶奭齡壹眼道:“妳兄長之事,我自會相救,若是妳因此事上門來指責我,那麽請了。”
林延潮發話了,徐火勃立即向陶奭齡作了個離開的手勢。
陶奭齡卻不肯走了,當下進前壹步道:“妳說幫如何幫?我陶家三代位列七卿,與朝堂上不少大臣是故交,但時至今日也救不出我的兄長來,而林先生妳現在已被革職削籍,不過是壹介草民,又如何能救我兄長?”
林延潮面色平靜如恒道:“妳以言語相激的這點手段,就不用在我面前班門弄斧了。救與不救在我之心,非在妳之言。”
陶奭齡臉色壹白,他上門確實是要言語逼得林延潮出面相救,但他小小年紀,耍這點小心思,在林延潮這等官僚眼底,實是壹覽無遺。
陶奭齡被看破心思,仍不肯罷休問道:“林先生真能救我兄長嗎?”
“我說能救得就救得。”
陶奭齡聽林延潮的口吻裏透著不容質疑的意思,當下壹楞。
徐火勃怒道:“我老師正在病中,請公望不要打攪了,若是妳兄長救出自會相告,現在請吧!”
聽徐火勃這麽說,陶奭齡輕哼壹聲,拂袖離去。
陶奭齡走後,林延潮對徐火勃道:“妳也是來懇求我救望齡的嗎?”
徐火勃道:“老師,學生什麽辦法都想盡了,我與眾同窗們本等老師出詔獄後再問此事,不料今日老師壹回府即是病了,又聽說陳管家說,老師已被朝廷削籍了,所以學生不敢說。”
林延潮點點頭道:“有何不敢說的,我叫妳來就是要救他們。”
徐火勃聽了面露堅毅之色道:“老師有什麽吩咐,學生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林延潮笑了笑道:“也不要妳赴湯蹈火,我現在雖沒有官身,但救出望齡他們卻也不是什麽難事。”
徐火勃聞言大喜,但又遲疑道:“可是那麽多大臣都不敢救,老師眼下並非官員,如何謀之?”
林延潮道:“妳先替我寫幾封信。”
徐火勃立即找來筆墨,然後道:“老師請吩咐。”
林延潮點了點頭,這時丫鬟已是端來湯藥。林淺淺服侍林延潮喝下後,又端來壹碗溫熱的小米粥。
林延潮端起碗來,吩咐徐火勃先替自己給刑部尚書潘季馴寫信。林延潮也知自己現在沒有官身,說話的分量不如從前,所以現在寫信托人,用的都是以往積累下的人情。
所幸潘季馴當初在黃河治水上,與自己頗有交情,自己的信他必會重視。
林延潮又給申時行寫信,申時行以次輔名義,親自出面是有可能救下這些士子。
但他現在處於嫌疑之地,若是親自出面,不是坐實了用林延潮策動士子們制造輿論的罪名?
所以申時行是絕不能出面,否則就是幫倒忙,但林延潮知他與潘季馴相善,提筆給他寫信,請他出面幫自己向潘季馴求情。
然後林延潮又給朱賡寫了封信,讓他替自己請托沈壹貫出面救人。
要知道因陶望齡拜在林延潮門下之故。陶望齡在浙江很有名聲,受他影響,林延潮的門生以浙籍弟子居多。
朱賡雖說眼下是翰林院掌院學士,但在朝堂上浙籍官員裏,影響力還是不如已抱上申時行大腿的沈壹貫。
不過朱賡與陶望齡有姻親,林延潮請朱賡讓沈壹貫出面求情。現在沈壹貫是日講官,在天子面前可以說得上話,而且又是浙籍官員領袖,可以讓浙籍言官上疏救援。
對於沈壹貫而言,這壹次若是能救下同鄉士子,對他政治聲望很有好處。
加上沈壹貫與林延潮都是申時行這壹系的官員,沈壹貫看在這點上,也會賣林延潮幾分面子的。
林延潮口授了半個時辰,徐火勃方寫完三信。
林延潮道:“明日將信送去就好了。”
徐火勃見林延潮請出次輔,刑部尚書,翰林院掌院學士出面相救,知此事很有把握,於是向林延潮拜道:“弟子替周望謝過老師了。”
林延潮道:“妳這說什麽,周望是我學生,我不救他還有誰能救他。這壹次事,為師實是對不起妳們,也對不住正域。”
徐火勃道:“老師,這壹切都是我們自願為之。老師當乃今狀元,三元及,尚且不惜此身,我等又有什麽好顧忌的。”
“我等弟子若不追隨老師,就辜負了妳平日的教誨。”
林延潮想起郭正域,以及身在牢中的陶望齡,心底不忍:“老師是官員,為民請命是職責所在。妳們卻還年輕,且不在其位不謀其事。”
徐火勃道:“學生只記得老師教學生,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林延潮見徐火勃如此堅決,也不再說什麽。
壹陣勞心勞力後,林延潮覺得壹陣疲乏。
林淺淺見林延潮如此,心疼道:“相公,妳氣色更差了。”
林延潮笑著撫著林淺淺的手道:“無妨,此事不了,我也無心養病,即已是布置下去,我也可放下心事。”
林淺淺低下頭垂淚道:“相公,妳病得不輕,我看妳不如給申閣老再寫封信。就說妳現在身在病中,求他向天子上書。請陛下開恩,讓妳將身子將養好後再回老家。妳是陛下的日講官,念在此舊日君臣之情上,這請托他壹定會答允。”
林延潮聞言想了想道:“眼下切不可拿私事,告知陛下。”
“延潮!”林淺淺急道。
林延潮正色道:“我有我之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