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

幸福來敲門

歷史軍事

少年和媳婦   閩水上江水擊蕩,十裏江面具是渾黃。   枯枝殘葉順江而下。   臺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兩百零三章

大明文魁 by 幸福來敲門

2019-5-19 15:53

鄉試總裁是王世貞
  ‘未學走,先學跑。,宗海,妳要為師怎麽說妳。‘林誠義板著臉說著林延潮。
  幾個老師裏,林垠,林燎會說道自己,但是語氣不會嚴厲,至於林烴林延潮更是從未見他動過怒,偶爾說自己幾句,也很輕緩。
  唯有林誠義仍是如林延潮在讀社學時那般不留qing面。
  這日林延潮拜訪林誠義,林誠義得知林延潮著書壹事後,就當面說道起林延潮來。
  ‘兄長,妳這弟子我說他什麽好,當初就告訴他不要壹個勁的讀經,讀經,多用點心在詩賦,陶冶才qing,妳看眼下都夜郎自大成這樣。‘壹旁林世壁說道。
  林延潮橫了壹眼,這林世壁兩年不見,聽說在家閉門讀書,誓要鄉試奪魁。
  不過兩年不見,此人身上那股狂狷之氣,沒有si毫收斂,看來讀經都讀到狗身上了。
  林世壁這壹番話實是火上澆油啊,林誠義的眉頭頓時皺得更緊了。
  林延潮只能垂下頭道:‘先生,弟子知錯了。‘
  林誠義怒氣方好了壹些,林世壁又道:‘兄長,我看妳這弟子,需好好打磨壹下,年紀輕輕中了秀才,難免得誌,若是如此赴鄉舉斷然是不行。‘
  林延潮看了林世壁壹眼道:‘聽世壁兄的口氣,這壹次鄉試必是有把握了,看來這兩年妳不寫詩,專心於時文是大有長進,不如我們再來比比誰破題破得快?‘
  林世壁聽了差點脫口而出,比就比。但突然想起慘敗給林延潮之事,想起這小子有過目不忘之能。
  林世壁道:‘比什麽經義,咱們來比七步成詩。‘
  林延潮淡淡地道:‘當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必論漢唐。‘
  又是這壹句,每當林世壁要與林延潮比試詩詞時。林延潮壹句話就能讓林世壁無言以對。
  林世壁當下哼了壹聲道:‘詩賦不提,我是妳先生的同輩,妳怎敢稱為我兄,連禮數都不知了嗎?‘
  詩詞不與他比,經義比不過他,林世壁只要來挑禮數了。
  林延潮道:‘可我的業師是妳二叔。又如何不能稱妳為兄,再說我們二人都是生員,本就該平輩相稱的。‘
  ‘妳。‘林世壁再度無言以對。
  林誠義道:‘好了,不必再爭議了,延潮,世壁終是妳的前輩,妳對他需尊敬壹些。‘
  林世壁哼地壹聲轉過身去。林誠義當下道:‘延潮,這壹次叫妳來,是好叫妳知道。這壹次鄉試總裁人選已是定下。‘
  鄉試總裁,這霸氣的名字,其實就是鄉試正考官,壹般需由朝廷任命,從中央至地方主持考試。為了防止地方請托,考試前都是不向外聲張,考生只能自己打聽。
  這時候就各顯神通了,作為考生有各自渠道。越早得知主考官是誰,就能先壹步揣摩他的文章。為鄉試作準備。
  林延潮道:‘不知是何人?‘
  林誠義壓低聲音道:‘是太倉王弇州。‘
  ‘王世貞?‘林延潮有幾分訝然。
  沒料到這位嘉靖七子的冠冕,被人譽為古今文章誰最多,子建八鬥君壹石的王世貞,主盟文壇二十年之人,居然要來福建主持鄉試?
  ‘是啊,這壹次我們也沒料到。若非世壁兄告知,我還不敢相信呢。‘
  林延潮看了林世壁壹眼,心道既是他的消息,那麽絕對可靠。
  ‘王弇州的文章妳都看過嗎?‘林誠義問道。
  林延潮道:‘弟子看過,恐怕這壹次赴鄉試的生員。也都看過吧。‘
  林誠義點頭道:‘是啊,王弇州名滿天下,他的文章哪個讀書人不用心揣摩過,能得他主持這壹次鄉試,也是我等揚名的機會。
  ‘
  林延潮也是認同,能得王世貞欣賞的文章,必是當今壹流的。
  林誠義道:‘所以延潮,妳要回去後,仔細揣摩王弇州的文章,若是手頭上不全,盡管到為師這裏拿,壹定要吃透了才行了。
  另外世壁兄平日最服王弇州,若是有不解的,需多向他問才是。
  ‘
  林延潮看了林世壁壹眼道:‘弟子知道。‘
  連林世壁這等眼高過頂的人,竟也是佩服王世貞。
  林世壁雖嘴有些損,但卻是坦蕩君子,無私地道:‘王太倉以往雖多慕古人,言詩必盛唐,文必秦漢,但中年後卻覺得,壹味高古艱澀,取徑太狹,故而主張文章復古,當合而離,離而合,既需擬古,又不能陷入抄襲,時文也是如此,認為將古文融入時文之中為最佳。‘
  林誠義皺眉道:‘合而離,離而合,怎麽解呢?‘
  林世壁說到這裏,笑著道:
  ‘吾認為在於二字,恒!變!林朋友妳覺得如何?可明白吾的意思?不懂我可以與妳講講啊!‘
  說到這裏,林世壁看向林延潮,又開始刁難了。
  林延潮道:‘以我看來恒變,就是以古人格局法度為恒,以自身xingqing,才qing為變,這沒什麽難懂的。‘
  林世壁驚訝得嘴巴差壹點合不攏,林延潮僅聽了幾句,就壹語道破了玄機。
  林世壁當下強掩飾內心震驚,轉過頭去喝茶。
  不過林延潮聽了林世壁得話,卻陷入沈思。當世之人都把王世貞作為嘉靖七子之首,復古派領袖看待,包括林世壁等崇拜王世貞的大明學子在內,也是這麽認為的。
  但是後世研究,王世貞晚年思想卻是壹個漸變的過程,文章從師古慢慢轉為師心
  。這與他立場轉變又關系,王世貞先前是主張理學,後來則入了王陽明的四句教,也開始主張起釋儒道三教合壹來,甚至王世貞本人在勛陽巡撫時,即作比丘修行。
  而眼下眾人讀的都是王世貞幾年前的文章,甚至連王世貞改尊心學都不知道。
  眼下正是王世貞主張文章師古和師心的轉折點,而鄉試的考生卻不知道,自己恐怕可以根據這點,在鄉試時寫出壹篇合乎王世貞之意的文章,中式舉人呢。
  想到這裏,林延潮心底有幾分激動,當下將自己所知的透露給林誠義和林世壁,可是怎奈他們卻沒有聽進去。
  林延潮當下心想,看來這條路只能自己來走了。未完待續。。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