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

幸福來敲門

歷史軍事

少年和媳婦   閩水上江水擊蕩,十裏江面具是渾黃。   枯枝殘葉順江而下。   臺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五百三十九章

大明文魁 by 幸福來敲門

2019-5-19 15:54

建言
  慈寧宮這邊,無論李太後好說歹說,但小皇帝就是跪著,不說壹句話。Δ』
  李太後拿小皇帝這等態度也是很沒有辦法。
  而壹旁王姓宮女淚痕已幹,跪在蒲團上默默地看著這壹幕。
  她不由想起那壹天,年少的天子給慈聖太後請安,當日太後不在,自己給天子端了壹盆水洗手。
  那壹****側鬢別著新裁出的絹花,臉上薄施脂粉,看得少年天子壹時失了神。
  之後她就於殿旁暖閣承歡於天子。溫存時,天子在她耳旁說她美貌,宮裏無人可及,膚白似雪,又仿佛如緞子般絲滑,說她如何如何……許諾要封她為妃為嬪。
  但之後天子卻將此事當沒有生過,直至今日今時,言語猶在耳邊,但卻是恩情已絕。
  美夢總是如此短暫,且容易醒來。王姓宮女眼神裏已沒有半分神采,她苦笑壹聲:“皇上,奴婢別無所求,只願妳看著孩兒……”
  話說了壹半,她就覺得眼前壹黑,突然天旋地轉起來,壹旁宮女太監驚呼出聲。
  最後她看到小皇帝臉上那驚慌無措的神情,以及李太後焦急地道:“快扶住她,她身上有皇嗣,宣太醫!”
  之後她就不省人事了。
  在文淵閣裏。
  次輔張四維與林延潮二人並坐,好似在促膝談心壹般。
  但林延潮卻知張四維不是那麽好相與的。
  張四維言簡意賅,將事情來龍去脈從頭道來。
  “宗海也知道,天子雖已大婚,但這幾年來,中宮、昭妃,宜妃壹直沒有為皇家誕下子嗣。”
  明朝大臣常議論宮闈之事,不僅絲毫沒有半點為尊者諱,而且還經常管得很寬。
  至於這皇後,昭妃,宜妃,林延潮也是略有所知。這要從戊寅年選民女入宮說起,當年兩宮太後,下命禮部為天子選民女入宮。最後兩位太後為今上選三名民女,入宮侍奉天子,這就是當今的王皇後,昭妃,宜妃。
  皇後王喜姐入宮後與小皇帝還算琴瑟和鳴,但壹直無所出。
  至於昭妃不得天子待見,而宜妃壹直抱恙,兩妃也沒有為天子誕下龍子。然後林延潮就聽說兩位太後因此有些著急,有打算令禮部再至民間選美,挑選合適的女子進宮。
  張四維緩緩道:“與中宮當初壹並選美,而後落選的民女,有則遣返回鄉,有則留在宮裏宮女。這其中壹位宮女入慈寧宮,侍奉慈聖太後。突有壹日這宮女有了身孕。此宮女初時不敢說,但後來身形變化,終於讓慈聖太後看出了端倪來。”
  說到這裏,張四維停頓了下來,喝了口茶看著林延潮。
  林延潮知他是探自己看法。林延潮問道:“這宮女有孕,當先問聖上與太後的意思?”
  張四維點點頭道:“這也是我與妳今日商議之事,太後年事已高,自是盼孫心切,更盼延續天家血脈,只是聖上……聖上他礙於名聲,壹直不願意認之。”
  張四維對‘礙於名聲’四字著重了語調。
  從老百姓的角度來叫,妳睡了人家,還搞出人命來,然後翻臉不認人。這等‘拔吊無情’的行徑,要鄙視的。
  但從皇帝角度來說,又不壹樣。
  常言道,紅顏未老恩先斷,最是無情帝王家。皇帝壹般睡了就睡了,到了‘紅顏未老恩先斷’時,對那女子就算不喜歡了,但若懷上子嗣,至少也會給壹個名分,如嬪妾之類的。
  反正帝王三宮六院也是正常,紫禁城幾千間屋子也不少她壹間。
  但小皇帝卻不承認這宮女和她肚裏的孩兒,原因就在‘礙於名聲’。
  壹般的宮女也就算了,小皇帝睡了就算傳出去,大不了戲稱壹句帝王風流而已。可是小皇帝這睡的不是壹般宮女,是其生母身邊的宮女,這等行徑也就和民間‘淫辱母婢’差不多。
  林延潮身為臣子這時候要為小皇帝遮羞,於是道:“這宮女是穆廟大行後方入得宮,陛下血氣方剛,龍精虎猛之余,也是可以理解的。我看若與臣工百姓解釋清楚,也是無礙於天子的聖明。”
  張四維道:“我也是如此以為,但是民間總有些多嘴多舌的刁民,閑來無事,喜胡亂編排,到時不知說些什麽話來。妳也知今上心氣,要作如堯舜般的有為之君,若是他認了那宮女,需必須就此詔告萬民,道清宮女身份由來,事情宣揚出去,於天子聖明不免白璧微瑕。”
  說到這裏,張四維頓了頓道:“宗海妳身為天子身邊之人,有責難陳善之責,且妳壹貫足智多謀,故而此事我想問問妳有何策?”
  林延潮聽完張四維的話,心底不由道了壹句,我勒個去。
  自己在申時行家裏,剛剛有壹位前車之鑒在那裏。眼下又遇到壹位,還是當今天子。自己怎麽這麽悲催,碰到的都是這等人,真是他娘的‘遇人不淑’啊。
  張四維說完,等於將皮球踢給了林延潮。
  他好整以暇地坐著,林延潮也在琢磨著如何應對。
  眼下此事雖是麻煩,但比起日後的大麻煩而言,眼下不過是小菜壹碟而已。林延潮此刻壹個反應是能躲多遠是多遠。但他轉念壹想,此事若真是來了,自己將來也是無法置身事外的。
  林延潮答道:“宮闈之事,下官不敢擅作主張,壹切唯有以中堂馬是瞻。”
  林延潮也是將皮球踢了回去。
  張四維笑了笑道:“宗海,我果真沒有看錯妳,吾身為次輔,身受皇恩,此事本該由我向天子建白,盡規勸之責。但此事由輔臣說出,天子覺得的茲事體大,面子上反下不去。”
  “宗海,妳不同,妳身為日講官,每日有與天子進言之責,妳也不必那麽直言相告,不如在講述經史時,舉幾個古人之例。天子賢明,必能聞壹而知十,。”
  林延潮仍是拿著壹副聽不懂的樣子,問道:“下官愚鈍,不知如何舉例子呢?”
  張四維捏須笑著道:“聖朝以孝治天下,壹國之君也概莫能外。”
  張四維這麽說,就是讓自己是規勸天子聽太後的話。8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