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注册新用户 关闭

找回密码

手机用户推荐选择

下载杏吧APP 看片更便捷

謀斷九州

冰臨神下

歷史軍事

  相士曾發出預言:此子閉嘴則為治世之良賢,張嘴必為亂世之梟雄。   十八歲的公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四百六十章 野心

謀斷九州 by 冰臨神下

2020-3-6 10:05

  如果能有重新選擇的機會,鮑敦鮑三爺覺得自己寧可帶領家中老小去別處避難,也不會留下來做汝南城主。
  “淮州有消息嗎?”鮑敦向進來的士兵問道。
  士兵搖搖頭,不忍心直接回答,“城外梁軍倒是派來壹位使者。”
  “不見,梁軍不過是想讓我投降,沒什麽可說的。”
  士兵應聲是,轉身退下。
  “等等。”鮑敦改變主意,“請進來吧,或許這壹次梁軍能稍微講些道理。”
  鮑敦拒絕入住官府衙門,仍在自家宅院裏發號施令,將領們陸續進來,通報守城事宜,與昨天相比沒什麽變化,越聽越令人心寒,鮑敦打斷說話者,向幾名將領道:“盛家看來是不會派援兵過來了。”
  壹名將領道:“三爺先別沮喪,丟掉汝南,對淮州有弊無利,盛家不至於見死不救,想是在調兵遣將,咱們多堅持壹陣……”
  鮑敦笑了,“汝南並非淮州重要門戶,盛家無意固守,咱們還是得自己想辦法。”
  諸將不語,沈默多時,壹人道:“三爺是要向梁軍投降嗎?”
  “只要能保滿城兵民平安,向誰投降都行,汝南原來就是洛州之城。”
  “梁王卻不是洛州之主,他只是湊巧占據東都和幾處郡縣,連洛州的壹半都不到。”
  “即便如此,梁王兵多將廣,仍是洛州霸主。”
  諸將互相看看,另壹人道:“如果只是改換旗幟,向梁王投降亦無不可,可梁王乃是要派兵進城,還要奪三爺的城主之位……”
  “城主從來非我所願,有人願意接任,我感激不盡,梁軍若能保證入城之後秋毫不犯,讓他們進來也無妨。”
  諸將不語,都覺得鮑敦意氣消沈,但是他們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
  壹名將官匆匆跑進來,面帶驚慌,“三爺,怪事來了……”
  鮑敦吃了壹驚,起身道:“梁軍攻城?大家準備,梁軍若是用強,汝南城絕不能降……”
  “梁軍沒有攻城。”將官急忙道:“是那位使者……”
  “使者怎麽了?”
  “那位使者好像……好像……”
  “利索些。”鮑敦喝道。
  “好像是大都督徐礎……”
  “妳確認?”鮑敦更加吃驚。
  “看著很像,我跑來告訴三爺壹聲,沒再仔細看。”
  “使者何在?”
  “已經進城,正往這邊來,應該很快就到了吧。”
  鮑敦帶領諸將大步出廳,直奔院門,正好撞見使者。
  徐礎孤身壹人進城,快步上前,拱手笑道:“三爺好久不見。”
  鮑敦臉壹紅,再見到徐礎,他不僅意外,還有些羞愧,“沒想到……真沒想到……”
  “我現在無官無職,三爺看得起的話,稱我壹聲‘先生’吧。”徐礎先解決稱呼的尷尬。
  鮑敦幹笑兩聲,“徐先生請進,那個……擺酒設宴,為徐先生接風洗塵。”
  “我待會就得出城復命,杯茶足矣。”
  將領們也都與鮑敦壹樣不知所措,簇擁兩人進客廳,得到鮑敦暗示之後,陸續退出,壹到外面就互相議論。
  “樣子沒變,可是看上去卻像換了壹個人。”
  “是啊,不像大都督,更不像吳王。”
  “這究竟是怎麽回事?”
  廳內,鮑敦如坐針氈,喝壹口茶水之後,幹脆將話挑明,“當初的事情實是不得已而為之,徐先生遠在東都,淮州軍卻已到了城下,而且盛家又是……”
  “盛家又打朝廷的旗號,東都諸軍卻是反軍,汝南兵民更願意歸屬正統。我明白,若是換我守城,十有八九也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徐先生壹定會有更好的辦法守住城池。”鮑敦嘆息道。
  “也會惹來更多的敵人。”徐礎不願多談往事,“我來不為敘舊,乃是勸降。”
  “徐公子親來,我願意投降。”
  “這麽簡單?”
  “就這麽簡單,我不敢提什麽條件,只想求徐公子給汝南城求個人情。”
  “請梁王不要驚擾城中兵民?”
  “正是,汝南將士不多,滿打滿算,不超過五千人,百姓倒有不少,老弱婦孺居多,對梁軍沒有多少威脅。”
  徐礎沈默不應。
  鮑敦道:“我知道這很難,梁王要錢要糧,我盡量滿足,想要人質,我親自去給他充當隨從。”
  徐礎搖頭,“鮑三爺想過沒有,像妳這樣,能保護汝南多久?”
  換成鮑敦沈默不應。
  “即便梁王肯賣我壹個人情,也不過是權宜之計,等淮州軍攻來,梁王要麽驅汝南兵民與之死戰,要麽毀城返回東都,壹切人口必須跟隨,或者被殺。”
  這正是鮑敦最不敢設想但是心知肚明的結果。
  “我總以為亂世很快能夠結束……唉,壹錯再錯,當初我就不應該當這個城主,自己沒有這個本事,卻攬下如此重大的職責,是我不自量力,如今騎虎難下……就沒有別的選擇了?”
  “有。”
  鮑敦起身,將要下跪,徐礎急忙扶起,“鮑三爺不可行此大禮,我指的這條路並不好走,可能比守城更難。”
  “只要是條活路,多難我都走了,至於是福是禍,我自己承擔,與徐先生無關,徐先生對汝南的指引之恩,我永世不忘。”
  徐礎笑了笑,鮑敦是個實誠人,極少誇大自己的兵力,但是他的“永世不忘”並不值得當真。
  “汝南城小,斷無自保之力,為全城兵民計,鮑三爺需奮起壹擊,跨郡連城,招兵買馬,方有壹線生機。”
  鮑敦壹楞,“徐先生……是梁王的說客吧?”
  “算是。”
  “可徐先生卻勸我自立,慢說我沒有此意,便是有,如今形勢也不允許啊。”
  “鮑三爺只要生此雄心,就容易邁出第壹步。”
  “第壹步是什麽?”
  “隨梁王北上,建立軍功。”
  鮑敦又是壹楞,“依徐先生之計,汝南百姓或得保全,將士卻會有許多傷亡。”
  “並無兩全之策。”
  鮑敦沈思良久,突然道:“徐先生說隨梁王北上,這是什麽意思?梁王不是要東進淮州嗎?”
  “東進淮州、北入冀並,梁王的計劃很龐大。”
  鮑敦忍不住笑了壹聲,“我沒有小瞧之意,可是……東都雖然遠遠強於汝南,卻也算不上固若金湯,勉強自保而已,還有余力東進北上?”
  “亂世求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坐守城中,只會日益削弱,斷無變強之理。”
  鮑敦隱隱心動,“隨梁王北上,然後呢?”
  “如果鮑三爺只為應付梁王,則不需投降,堅守下去,梁王不會在這裏耽擱太久,但是汝南不過得壹時之安。如果鮑三爺要做長遠打算,就帶精兵北上,立功之後,求取汝南及周圍郡縣,甘做東都屏障。在此之後,則看形勢如何,聯強擊弱,繼續擴張。至於更往後,非我所知,全看鮑三爺運數如何。”
  “我從來就沒有這麽大的野心……”
  “從鮑三爺起意保護汝南兵民的那壹刻起,就已經有了野心——要在亂世之中保護壹群人,這是比爭鼎天下更大的野心。”
  “哈哈,徐先生……”鮑敦想了壹會,“徐先生馬上就要出城?”
  “嗯,我只向梁王要來壹個時辰。”
  “好,請徐先生轉告梁王,我願率兵三千隨他北上。”
  “三千太少。”
  “城裏總共只有不到五千士兵,總得留壹些守城。”
  “鮑三爺還是沒生出真正的‘野心’。”
  鮑敦咬咬牙,“給我三日征兵,三日之後,我帶八千人北上。”
  徐礎拱手,“差不多了。”
  鮑敦長嘆壹聲,“我總想著有人來替我分擔重任,從來沒想過還要承擔更多負擔——是徐先生點醒我。”
  “此路難行。”
  “終究沒有更好的路。”
  汝南城外,馬維正在帳篷裏飲酒,除了衛兵,只有高聖澤守在身邊。
  “徐礎行嗎?他雖然與鮑敦有舊,可是鮑敦曾經叛他歸淮,怕是不會再聽徐礎勸說吧?”高聖澤小心道。
  “嘿,對徐礎來說,這只是牛刀小試。”
  “呵呵,梁王慧眼看人,比我們這些俗眼要厲害多了。”高聖澤笑道,不敢挑梁王的不是。
  “徐礎是口寶刀,必須用在真英雄手中,否則的話,反受其害。”
  “試問天下,還有誰比梁王更擔得起‘真英雄’三個字?”
  “哈哈,像妳,不過是口沒開刃的鈍刀,卻鑲著不少金銀珠寶,人人可用,但是無甚大用,看著華麗而已。”
  高聖澤並不以為恥,笑道:“我是鈍刀,所以才能留在梁王身邊,我沒大用,但是危急的時候,也能替梁王擋壹下利刀。”
  馬維收起笑容,示意高聖澤斟酒,喃喃道:“我不會再等了,徐礎要麽為我所用,要麽刀毀人亡,總不能再將他送給別人。”
  高聖澤連連點頭,“對對,寶刀壹定要握在自己手裏。”
  壹壺酒還沒喝完,外面通報說徐礎回來了。
  “如何?”馬維問道。
  “鮑城主需要三日征兵,他會帶八千人隨梁王北上。”
  “妳怎麽說服他改變主意的?在此之前,鮑敦壹心只想留在汝南,願意出糧出錢,卻不肯出兵出力。”
  “我對他說,亂世求生,必須先有野心,死守壹城,早晚亡於人手。”
  “哈哈,我明白了,妳建議鮑敦先隨我北上立功,然後再請求返回汝南,四面征討,改守為攻,對不對?”
  “嗯。”
  “鮑敦若是真起這樣的野心——倒是可以壹用。徐公子呢?隨我北上嗎?”
  徐礎搖搖頭,馬維心中生起壹股怒意。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