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將門

青史盡成灰

歷史軍事

  沒有楊柳岸曉風殘月,沒有把酒問青天,沒有清明上河圖……   壹個倒黴的寫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508章 決戰公堂

大宋將門 by 青史盡成灰

2018-6-12 22:08

  聽王寧安問到張宗孺,蔣之奇楞了壹下,隨即道:“同朝為官,不敢說熟悉,最多見過幾面,點頭之交。”
  “嗯。”王寧安意味深長壹笑,“蔣禦史,我是醉翁的朋友,又是這次的副主審,按照道理,理當為他洗刷冤屈,錢曖說到了妳,不得不來詢問,還請蔣禦史不要見怪!”
  “哪能!”
  蔣之奇連忙說道:“下官慚愧,醉翁無端遭人誣陷,真是人神共憤,蔣某也十分慚愧,沒有看出錢曖等人的狼子野心,假如當時他來找我,下官便提醒醉翁,只怕就不會有今天的事情。是我膽小怯懦,有負先生教誨,我對不起醉翁,慚愧,慚愧吧……”
  王寧安淡淡壹笑,“錢家勢力不小,顯貴了壹百多年,豈是尋常,就連本官也沒有想到,他們會如此無恥,蔣禦史,妳也不必自責,只管安心為朝廷效力,本官還要去別處調查,告辭了。”
  說完,王寧安就從蔣之奇的家中離開。
  要說蔣之奇的壹番話,就把王寧安給打發了?
  那是做夢!
  實際上,王寧安用的功夫,遠比看起來的要多得多。
  不說別人,那個張宗孺,他是張氏的堂兄,仗著恩蔭入仕,幹了幾十年,好不容易熬到了工部郎中。
  世人不大看得起工部,覺得工部幹最累的活兒,成天風裏來雨裏去,好好的官老爺,弄得跟小鬼似的。
  其實這是外人看,工部有多少油水,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不說別的,就拿河工來說,為了保證河道暢通,朝廷每年都撥重金,按照慣例,會多撥兩三成左右。
  而這些錢的執行率大約只有七成,上面多撥,下面少用,光是這壹項,就有幾百萬貫之多,工部郎中,也是實權人物之壹,分到手裏的好處絕對不少。
  這還不算其他的撈錢項目,張家的確很富裕,而錢多數來自張宗孺的貪墨。
  俗話說得好,常在江邊走,沒有不濕鞋,張宗孺貪得太厲害,被上面盯上了,他曾經找歐陽修,希望老夫子能幫忙壓到下半年處理。
  張宗孺算計很清楚,在嘉佑二年的上半年,西京的工程就會大體落成。
  短短時間,就建造了壹座恢宏的皇宮,完成了遷都壯舉,朝廷壹定要大肆慶賀,按照慣例,肯定要大赦罪犯。
  他的罪名說大也大,說小也小,趕上了機會,花點錢通關系,沒準就是申飭兩句,還能繼續撈錢。
  張宗孺想的很好,可歐陽修沒有買賬,老夫子見他求情,特意告訴政事堂和刑部,要加快審訊,不要因為他,有絲毫的遲疑。
  工部肥差,誰不想要,歐陽修不管張宗孺,別人更不會客氣,他的案子瞬間就加快了進度,別的不說,罷官是壹定的。
  這事也就是張家和歐陽修的仇恨來源。
  張春燕身為張家的女兒,面對家族生死存亡,肯定會怨恨歐陽修,不惜拿她的名聲,去毀掉歐陽修,和老夫子來個同歸於盡,也在情理之中。
  王寧安手上捏著幾條線索,壹是錢家和歐陽修的恩怨,他們是攻勢的主要發起人,第二,就是張家,他們作為事件的另壹個主角,如果不配合默契,這場汙蔑也做不成。
  只是光有這兩者還不夠,因為不論錢家,還是張家,他們都不具備策劃這麽大陰謀的能力,也沒有這個魄力,如果沒有人給他們的膽子,幫著他們謀劃,絕無發動的可能。
  而這個居中調解調度的人,就是蔣之奇!
  在蔣之奇的背後,還有誰,這就需要好好調查了。
  “去通知皇城司,把蔣之奇給我看起來,別讓他跑了,如果發現他和外人聯絡,也要嚴查到底,別放過任何可疑之人。”
  “遵命!”
  陳順之去安排了,王寧安抖了抖官服,沈吟壹下,讓人調轉馬車,直奔張家。
  事到如今,也該攤牌了。
  作為緋聞的女主角,張氏的日子過得還算舒服,自從事情爆發之後,竟然沒有人來找她,不論是歐陽修這邊,還是錢家壹邊。
  仿佛她不存在壹樣。
  可暗地裏,張家早就被盯上了,各路人馬,把這裏圍了壹個水泄不通。
  大家都引而不發,這個道理很明白。
  歐陽修這邊沒有足夠的證據,找到張氏也沒有用,反而顯得心虛,落人口實。而另壹邊呢,如果他們拿下了張氏,並且弄到大堂上,去公開審訊,那就等於是和歐陽修撕破了臉皮,直接置老夫子於死地。
  他們既然敢做,當然不在乎歐陽修,可問題是歐陽修背後站著王寧安。
  這就不能不思量了,這麽多年下來,在王寧安手裏倒黴的宰執重臣還少了?跟這小子鬥,必須加著壹萬倍小心。
  所以從壹開始,諸位相公們就想犧牲錢家,盡早把案子了結,他們沒打算廢了歐陽修,只要重創醉翁的聲望就好。
  ……
  整個鬥爭,從壹開始,就非常微妙。
  不是尋常人能理解的。
  王寧安靠著天生的敏銳,躲過了所有的圈套,他離著勝利已經不遠了,可要想大功告成,還需要最後壹道程序。
  來到了張家之後,王寧安讓人把張家上下都叫出來,包括張宗孺,還有張春燕,足有幾十號人,排成了三排。
  張春燕年紀很輕,竟然只有二十來歲,容貌清麗,楚楚動人。站在那裏,從裏到外,就透著壹股子媚氣,說穿了,就是個狐貍精。
  王寧安只看了壹眼,就有些厭惡地扭頭。
  “張宗孺,本官得到了旨意,要徹查汙蔑醉翁壹案,根據現有的證據,都顯示歐陽老大人是被誣陷的,妳們有什麽說的沒有?”
  張宗孺楞了壹下,譏誚道:“王相公,妳讓我們說什麽?無非是妳們嘴大,我們嘴小罷了!”
  “哈哈哈!張宗孺,妳也久在官場,不會這麽點見識吧?既然是欽案,就不能等閑視之。錢家只有壹首詞,根本不能作為證據。如果妳們也認為沒有,是憑空捏造,那妳們就和醉翁壹樣,都是這個案子的受害者,朝廷自會有公斷。如果妳們和錢家的看法壹樣,那就要拿出更多的罪證,去證明歐陽老大人的確做下了不堪的事情,只要鐵證如山,到了那時候,陛下也保不了歐陽修,妳們懂嗎?”
  張春燕聽在耳朵裏,忍不住壹喜,真如王寧安所說,只要放過歐陽修,就能壹天雲彩散?那也不錯啊!
  哪個女人也不是天生下賤,願意拿自己的名節開玩笑。
  只是她這麽想,張宗孺可不這麽看。
  歐陽修是等閑人物嗎?
  眼前的王寧安是好對付的嗎?
  緋聞鬧了不是壹天兩天,張家沒有站出來說話,顯然就是默認了。
  而且這些日子,暗中有多少人找過張宗孺,給了他們足夠的好處,也告訴了他們背叛的後果……事到如今,他們已經沒有退路,必須死撐下去!
  想到這裏,張宗孺冷笑了壹聲,“王相公,外面的根本不是流言!歐陽修為老不尊,人面獸心,他給我妹妹寫的詞也不止壹首!”
  說著,他拿出了《臨江仙》和《減字木蘭花》,送到了王寧安手裏。
  “這就是歐陽修所寫,另外,他還逼著我們家,給他買房產,現有地契壹張,上面還有歐陽修的印章,鐵證如山,不容抵賴!”
  張宗孺說著,哂笑了壹聲,“我也知道,比起歐陽修,我們勢單力薄,不值壹提。這些證據隨時會被淹沒。可天理良心,世人都看著呢!大家夥的心裏有壹桿秤,誰也別想只手遮天,別想顛倒黑白!”
  這位說的頗為義正詞嚴,慷慨激昂。
  王寧安聽了半天,忍不住搖搖頭。
  “張宗孺,我大宋朝還沒到是非不分,乾坤顛倒的時候。既然妳們自認有足夠的證據,那我問妳們,可敢在大堂之上,和錢家壹起,狀告歐陽修?”
  “有什麽不敢!”
  張宗孺道:“只怕歐陽修老匹夫不敢上大堂對質!”
  “這就不是妳們要管的了。”王寧安起身,拍了拍屁股,往外面走去,“記著,準備壹張狀紙,把案子寫清楚,把證據備足了,大堂上見!”
  ……
  二月的西京,有兩件大事,壹個是科舉考試,經過壹番緊張挑選,在歐陽修身陷緋聞之時,朝廷任命了翰林侍讀學士王安石出任會試主考。
  相比而言,王安石的官職太低,根本不足以擔負這壹場被賦予重要意義的會試主考,但是,卻沒有人質疑,壹來王安石講學二十年,治理地方成績斐然,儼然未來的名臣,誰都知道,如果王安石追求權位,早就進京當大官了。
  其二,大家也看得出來,以六藝學堂為主,還有以洛學為主,形成新舊兩派對峙之勢,王安石雖然也主張新學,但是他和六藝不是壹路人,作為第三方主持會試,能保證最重要的公平。
  故此,王安石是眾望所歸。
  只是還有壹件事,比起會試來得更震撼!
  鬧了壹個多月的盜甥事件,終於有了水落石出的壹天,歐陽修作為被告,將出現在大理寺,接受審訊。
  堂堂歐陽相公,宰執重臣,文壇領袖,六藝山長……這麽多身份加在歐陽修的身上,註定了這個案子非比尋常!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