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將門

青史盡成灰

歷史軍事

  沒有楊柳岸曉風殘月,沒有把酒問青天,沒有清明上河圖……   壹個倒黴的寫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61章 強兵雲集

大宋將門 by 青史盡成灰

2018-6-12 22:08

  蘇洵27歲開始發奮讀書,如今年歲不小了,屢次科舉,又都碰壁,弄得老先生脾氣很古怪。
  比如他很喜歡六藝學堂的氛圍,也樂意奉行求真務實的學風,可唯獨怎麽看王寧安都看不上眼,或許是覺得他少年得誌,太過耀眼了吧!
  但不管怎麽樣,蘇洵是不會竊據別人的功勞。
  他連忙躬身,羞愧道:“陛下謬贊,微臣愧不敢當,微臣所說的辦法並非我壹個人能夠想出來的。”
  “哦,還有誰?是範相公,還是醉翁?”趙禎好奇問道。
  “都有,又不止他們。”蘇洵道:“六藝學堂以培養文武全才為目標,有經史詩詞,也有弓馬騎射,為武學院,就有專門的沙盤推演,讓學生各自扮演角色,從幾十個人的對陣,到兩國全力相搏,都預演過。微臣能把遼國和西夏的情況說得清清楚楚,也多虧了之前不斷的演習,這,這個辦法是王寧安提出來的。”
  趙禎眼前壹亮,哈哈笑道:“是那個寫《三國演義》的大才子吧?也虧他想得出來,有空不妨給朕講壹講,看看究竟如何推演的。”
  趙禎只是隨口壹說,可旁邊的宋庠不知道怎麽搞得,許是被駁斥的沒有面子,越發按捺不住,忍不住譏諷道:“還不是紙上談兵,閉門造車,如何能憑著小兒之言,就決定軍國大事,臣懇請陛下三思!”
  他這話連豬隊友都算不上了,直接對趙禎開噴,也就是大宋的皇帝綿軟,換成老朱家的人,直接拉出去廷杖,死活不論!
  蘇洵把臉沈下來,我雖然卑微,可背後代表著兩位相公,代表著六藝學堂的名聲,萬萬不能丟面子。
  “紙上談兵,閉門造車,好壹個罪名!宋相公見過上百人壹起閉門造車嗎?妳見過近千人紙上談兵嗎?”
  這話壹出,連趙禎都楞了。
  宋庠更是怒斥道:“區區學堂,還敢養兵,妳們要造反嗎?”
  連造反的詞都出來了,蘇洵哪裏還會客氣。
  “宋相公,還請妳拿出宰相的氣度來,不要隨便扣人帽子!我所說的百人,正是武學院的成員,每十天壹次,由各位教官指導,把學生分為不同的隊伍,進行比拼較量,檢查所學的戰守攻圍。而且為了防止空談,更是從滄州的民間弓箭社合作,我們出錢,他們出人,把民夫丁壯借給學堂,供學生們指揮,行軍運輸,紮營作戰,每壹樣都壹絲不茍。雖然不敢說與實戰無異,但是也當不起紙上談兵吧?”
  蘇老泉之前的談論讓人眼前壹亮,這回提到的教育方法,更是迥然不同。趙禎不由得陷入了沈思,他似乎抓到了什麽關鍵的東西……
  壹直以來,大宋皇帝都在防著武人造反,可謂是手段齊出,楞是把武人調教成了白癡,遇到戰事,就只能聽文官們的忽悠。
  趙禎越發覺得光聽文官的意見,就是個災難!
  可不聽他們的聽誰的,難不成把武將放出來,讓他們黃袍加身,趙宋的皇帝都牢記著自己怎麽起家的,絕對不會幹自掘墳墓的事情,但是如何破局呢?蘇洵的話,給出了另外的思路。
  漢唐之前的文人,都是上馬打仗,下馬治民,文武全才,假如在學堂裏增加武學教育,又開設實踐課程,讓他們真正體驗帶兵的感覺,日後為官,也不至於提到打仗,就談虎色變,避之唯恐不及。
  有敢戰之官,才能平衡朝堂這幫軟骨頭……
  漸漸的,趙禎的心態也發生了變化,他以往都是信奉選賢舉能,把朝廷交給名聲好,政績卓著,威望崇高的賢臣就夠了。
  可先是六塔河,接著是對待遼兵的問題,所謂的賢相都表現得非常差勁!
  再想想六藝學堂提出的求真務實和全才教育,趙禎似乎找到了答案,他的宰相都是科舉出來的,都是靠著文學起家,河工、軍務他們都是外行,如何能得心應手,處置從容……這麽看起來,六藝學堂辦得太好了!
  看起來日後要多多扶持六藝學堂,沒準大宋的希望就在他們身上……當然,這些都是後話,眼下的當務之急是應付遼兵的威脅。
  趙禎決定對遼國采取強硬態度,不但不能答應任何要求,還要讓遼國為了殺戮大宋百姓,搶掠大宋財富道歉賠償,並且下令暫停今年的歲幣交割。
  除此之外,趙禎又下令在滄州設立臨時市舶司,余靖被任命為市舶司提舉,即刻開始,溝通南北海路,為了河北的軍事和災民,籌備糧餉物資。
  大宋原有八個市舶司,其中最北邊的在密州板橋鎮,也即是後世的青島附近,這壹次將市舶司放在滄州,絕對是破天荒的。
  身在家中的王寧安得到了這個消息,樂得巴掌都拍不到壹起,興奮地昏倒!他真想送給蘇洵壹個十噸重的勛章!
  老夫子太給力了!
  本來滄州悲催地夾在宋遼之間,壹馬平川,無險可守,根本沒法有什麽大作為,只能夾著尾巴做人。
  可是設立了市舶司,等於打開了海上門戶,廣闊的海洋就是王家的後院,有了大海作為腹地,王寧安終於有了安全感。
  不止如此,有了足夠的水師之後,甚至可以主動接近遼國沿岸,從海上發動攻擊。
  遼國不是能打草谷嗎!
  坐擁水師,老子壹樣能幹得出來!
  要不了三年五載,渤海就是我的洗腳盆,遼國上下就等著喝我的洗腳水吧!
  王寧安臭屁地想到,越發手舞足蹈。
  他特意準備了二十個豬肉包子,全是五花肉的餡,加了大蔥,壹咬滿嘴流油,香氣濃郁。大蘇小蘇受寵若驚,不知道王先生搭錯了哪根筋兒,怎麽主動給他們送吃的了?
  蘇軾是個吃貨,又是長身體的時候,壹口氣幹掉了五個大包子,還意猶未盡,嘴巴上都是油,他突然賊兮兮地湊到了王寧安的耳邊。
  “先生,說實話吧,是不是看上我姐姐了?”
  王寧安這個氣啊,“想什麽呢?妳姐不是都許配人家了?”
  蘇軾小臉垮下來,“是啊,我娘是把姐姐許給了表哥,可,可是他那個人啊,有點那個……怎麽說呢?”
  蘇軾找不到好詞,蘇轍啃著包子,低聲道:“先生說過了,那個叫娘炮,媽寶兒!”
  大蘇用滿是油脂的手拍著兄弟的頭,贊許道:“說得太對了,妳可不知道,程之才竟然用繡滿了花的手帕,還用香水泡過,離著老遠就能聞到。”大蘇壹臉的嫌棄,“他可沒有先生頂天立地,是個真正男子漢,夠爺們!”
  蘇轍鼓著腮幫,跟倉鼠似的,也連忙點頭。
  這倆小壞蛋就想把姐姐給賣了,王寧安瞪了他們壹眼,“別胡說八道,小心我告訴妳姐姐去?”
  王寧安的話音剛落,就聽到輕笑之聲,如同銀鈴。
  “王先生要告訴奴家什麽?莫非他們兩個又不聽話了?”
  蘇八娘帶著壹個食盒,背著壹個包裹,從外面走了進來。
  原來天氣漸漸暖和,到了換季的時候,老爹又恰巧不在,蘇八娘花了幾天的功夫,給兩個弟弟縫制了新衣服新鞋,又做了壹些點心,弄了四道弟弟喜歡吃的菜。
  平時六藝學堂的夥食都是壹樣的,只有寥寥幾次,家人探望,才能吃點好的。
  蘇八娘滿身書卷氣,嫻靜大方,雍容典雅,聰慧而不失天真,貌美而內斂,屬於越看越耐看的類型。
  要不是蘇軾的幾句玩笑,王寧安還沒有真正註意過蘇八娘,原來她是這麽出色的女子?只可惜婚姻不幸,被夫家虐待,早早就死了,為此蘇家和程家鬧得十分不愉快,夾在中間的蘇老泉的妻子程氏也早早死了……王寧安也不知道怎麽回事,突然心裏冒出了這麽多的念頭……蘇家的姑娘和我有什麽關系,總不能為了拯救壹個不相幹的人,就把自己的壹輩子幸福搭進去吧?
  王寧安連忙甩頭,尷尬笑笑,“我還有些事情,就先告辭了。”起身,又忙著回頭說道:“令尊這壹次去京城,見到了陛下,壹番奏對,得到了陛下盛贊,說是給朝廷找到了壹個良相。”
  顯然,這幾句是為了告訴蘇家兄弟,給他們加餐的原因。只是離開食堂,王寧安的心裏總是不斷閃過蘇八娘淡雅的模樣,真的好像畫中出來的女子壹樣啊……
  心緒不寧,還是讀讀聖賢書吧!王寧安想靠著孔老夫子,抵禦胡思亂想。
  突然窗戶被撞開,壹個黑影躥進來,手裏的刀鞘壹下子壓在肩頭。
  旋即把刀收回,撇了撇嘴,“我說二郎,這麽長時間,妳還是壹點進步都沒有,真是愁人!”
  王寧安鄙夷地啐了壹口,“楊懷玉,妳也是那麽無聊,成熟點行不?”
  “行……”
  楊懷玉突然正色,抱拳施禮,大聲說道:“末將楊懷玉,前來軍前效力,謹遵王大人差遣,絕不敢有半點含糊!”
  王寧安壹楞,隨即驚訝地問道:“怎麽,朝廷把楊家將派來了?”
  “不只是我們!”楊懷玉笑道:“折家,種家,他們都來了,我聽說狄大人也要到了!”
  王寧安頓時覺得仿佛面前開了花壹樣,可真是強兵雲集啊!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