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將門

青史盡成灰

歷史軍事

  沒有楊柳岸曉風殘月,沒有把酒問青天,沒有清明上河圖……   壹個倒黴的寫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87章 出奇招,解錢荒

大宋將門 by 青史盡成灰

2018-6-12 22:08

  “國舅爺,妳看到銅鏡這麽貴,上百倍的利潤,有什麽想法沒有?”
  王寧安壹邊喝著茶,壹邊笑呵呵問道。
  曹佾撇撇嘴,“妳那點花花腸子,我還看不明白。妳現在弄到了銅礦,準是想大造銅鏡,好好賺壹筆唄!”
  曹佾笑嘻嘻湊到了王寧安的旁邊,笑嘻嘻道:“二郎,咱哥們的交情,我準備把那個農莊送給妳當新婚禮物,怎麽樣,還滿意吧?”
  王寧安把茶杯壹放,翹著二郎腿,滿不客氣說:“要是在這之前和我說,那算是壹份厚禮,我得承妳的情,可現在和我說,那可就不壹樣了。”
  曹佾呵呵道:“老百姓常說,不見兔子不撒鷹,怎麽樣,妳造銅鏡分哥哥幾成股份?”
  “壹點都沒有。”王寧安晃了晃手指。
  不是吧?
  曹佾很不高興,他壹只腳踩在椅子上,怒道:“妳長沒長眼睛?那個農莊我幾個月之前,下功夫收拾,就是按照新房弄的,妳不會以為我是臨時起意吧?”
  要說曹國舅,還真夠朋友,他的舉動王寧安早就知道,站起身,拍了拍曹佾的肩頭,“哥,妳夠意思,小弟心知肚明。我不讓妳摻和,是因為這事不賺錢。”
  曹佾把腦袋晃得跟撥浪鼓似的,“王寧安,妳撒謊!妳這小子從來都是無利不起早,妳要是不賺錢,我死都不信!”
  無論怎麽說,就是不相信,弄得王寧安也沒辦法。
  正在這時候,小夥計從外面跑進來,後面還跟著壹個穿綠袍的官員,他叫楊隴生,正是錢監的主管。
  他忙陪笑道:“下官不知道是王大人和國舅爺駕臨,有失遠迎,還請國舅爺恕罪。”
  王寧安笑道:“免禮吧,我們來的突然,想詢問壹些情況。”
  楊隴生忙著回答,“下官壹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那好,京城錢監每年鑄錢多少,又需要材料多少?”
  “回大人,汴京錢監每年鑄幣12萬貫,需用銅50萬斤,鉛18萬斤,錫6萬斤。”
  壹個錢監12萬貫,大宋壹共18個錢監,平均下來,200萬貫的產量,就是壹年的貨幣供給,和各處的統計差不多。
  “我再問妳,這錢監為什麽要做銅鏡?”
  楊隴生笑道:“大人或許不知道,銅鏡和錢都是銅做的,而且還都是圓形,加上壹些紋飾,原料相同,工藝也差不多。歷年以來,朝廷嚴格銅禁,不許民間私自做銅鏡,故此,銅鏡都是由錢監制作的,上面還有標記,絕對不會有壹點差錯。”
  曹佾好奇道:“楊大人,按妳所說,銅鏡和銅子都是用銅,但是壹面壹斤重的銅鏡就值幾十貫,妳們為何不都做成銅鏡,那樣豈不是賺得更多?”
  楊隴生連忙擺手,“國舅爺說笑了,錢監乃是為朝廷鑄幣,豈能光顧著壹點眼前小利。再說了,每年鑄多少錢,都是有規定的,半點不能差。要是都用來做銅鏡,怎麽鑄錢交差?大宋缺銅,我們每年從民間收購銅錠就要十幾萬斤,光靠著朝廷給的銅錠,都不夠用,哪裏敢浪費。”
  曹佾更糊塗了,“我說楊大人,妳這話不矛盾嗎?妳既然說銅不夠用,怎麽還做鏡子,幹嘛不都鑄錢?”
  “國舅爺有所不知,如果不造銅鏡,哪有錢收銅啊?”
  曹佾眼睛瞪得老大,半晌還是壹頭霧水,可王寧安卻是聽得清楚了。
  由於朝廷缺少銅礦,又要鑄錢,所以必須實行銅禁,保證有限的銅資源都用在鑄幣上面。可如此壹來,又造成了銅器缺乏,價格越發離譜扭曲。
  別的都好說,梳妝用的銅鏡,那是所有女人都離不開的東西。
  就像是後世要買房結婚壹樣,在大宋成親,也離不開銅鏡。而且大宋比起之前歷代都富庶,銅器不再是高門大戶的專屬。剛來的時候,看到的那些素雅的銅鏡,就是給普通人準備的。
  老百姓的必需品,朝廷也離不開,有限的銅,要怎麽分配,可就成了大問題。故此大宋的朝廷規定,銅鏡必須有錢監生產,甚至規定了銅鏡的大小,免得造成浪費。
  錢監要完成朝廷規定的鑄幣額度,偏偏銅料稀少,又有盤剝克扣,往往到手的銅料缺了壹大截,不能不完成任務。
  逼迫之下,他們就想出了壹個不是辦法的辦法,高價賣銅鏡,賺到了錢之後,向民間收銅料,填補虧空。
  把這些緣由弄清楚之後,曹佾才恍然大悟,難怪之前有人說錢監會虧本呢!虧就虧在了進銅料這壹塊兒!
  有時候銅料的價錢非常昂貴,壹斤銅料要十幾貫錢,個別時候,甚至達到了20貫,算起來,他們做銅鏡,也就是掙壹個辛苦錢。
  “妳們也是笨,直接拿賣銅鏡得來的銅錢充數就是了,還費勁買什麽銅料?”
  楊隴生咧嘴苦笑,“國舅爺,朝廷要的是新錢,又嚴禁拿完好的銅錢重鑄,我們也是沒辦法,只能出此下策。”
  王寧安仔細聽著楊隴生的介紹,又親自到錢監走了壹圈,到了下午時分,才和曹佾坐著馬車回城。
  路上曹佾就壹直追問王寧安,“二郎,妳還沒說呢,要做什麽生意?”
  “銅鏡。”王寧安幹脆說道。
  曹佾又是壹聲怪叫,“姓王的,妳不能這麽耍人啊,我剛剛不是說了嗎,妳要拿銅鏡賺錢?”
  “錯了,我是要賠錢!”
  “怎麽可能?銅鏡那麽貴,怎麽會賠?”
  王寧安突然神秘壹笑,“我準備賤賣銅鏡,30貫壹面,我只賣3貫,妳覺得還有賺頭兒嗎?”
  ……
  垂拱殿,王寧安考察之後,前來向趙禎匯報情況,他滔滔不斷,把所見所聞,告訴了趙禎。
  “微臣覺得有壹件非常荒謬的事情,想要啟奏陛下。”
  “講。”
  “市面上銅鏡的價錢最便宜也有幾十貫,銅器價格超乎尋常的高,遠遠超出了成本,已經到了病態的地步。歸根到底,在於兩個字:銅禁!”
  趙禎沈聲道:“銅禁措施歷代皆有,我大宋也不例外,王卿如今找到了銅礦來源,或許銅禁可以逐步放松,但是不可以廢止,不然會動搖國本的。”
  顯然,趙禎還是很堅持銅禁的,哪怕有了銅礦多了,也不敢輕易放松。
  王寧安深深吸口氣,“陛下,臣想請教,銅器價格高漲,會有什麽危害?”
  “王卿,顯而易見,老百姓要付出更多的代價,非是朕不體恤民間疾苦,實在是錢荒缺銅啊!”
  “臣以為還有更重要的危害!”王寧安壹晃頭,“陛下,銅器價格高,自然帶來銅料價格高,銅料高,又造成鑄錢的成本增加,這也就是造成了堂堂錢監,居然會出現虧損的荒唐情況,不知道陛下以為然否?”
  轟!
  趙禎挨了個強力炸彈,腦袋有些眩暈。
  “王卿,直覺說明白了。”
  “陛下,臣以為壹味施行銅禁,會造成市面緊張,結果把銅器的價錢提升到了不正常的高位。朝廷固然可以通過銅鏡專賣,得到壹些利益,但是這部分利益大多被鑄錢的成本給吞了,結果呢,老百姓要承擔離譜的價格,朝廷賺不到多少好處,真正的好處都落在了那些掌握銅料的豪商貴胄手裏。”
  王寧安研究了壹下錢監的情況,發現和後世的房價非常相似,二者的邏輯都差不多。
  首先,土地是稀缺的,所以要嚴格控制,這樣呢,就推升了土地價格,和大宋因為缺銅,推升了銅價,情況壹樣。
  接下來,土地貴,房子必然貴,銅料貴,鑄錢的成本就高。
  後世的老百姓承受高房價,大宋的老百姓承受高銅價。
  其實仔細推想壹下,高房價必然造成按揭貸款,借錢買房,每月負擔房貸,結果就是房貸擠占了消費,降低了生活品質,弄得人壓力非常大,仿佛繃緊的弦,片刻不能放松。最要命的是房貸等於壓縮了消費,造成社會總的消費不足,進而又產生了產能過剩的問題……要真是好好算算,整個社會付出的代價,遠不是那點土地財政能填補的……
  對後世王寧安沒有發言權,但是在大宋,他還有機會的。
  “陛下,微臣以為解決錢荒的首要是解決銅荒,而關鍵解除銅禁,增加銅器供給,把銅價壓下去,鑄幣成本降低,錢監就能安全運轉,不至於出現虧空。而且銅價下來之後,那些原來大量囤積銅器的人,不得不拿出來拋售。供給進壹步增加,錢荒的情況就會好很多。交趾和大理那邊,再努力開礦,或許有三五年的光景,大宋的錢荒就能解決了。”
  很震撼!很發人深省!
  趙禎仔細思量王寧安的觀點,越想越覺得有意思。以往針對錢荒,光是想著拼命鑄錢,甚至把銅器都給熔了。
  可是別忘了,老百姓生活離不開銅啊,越是強調,越是圍追堵截,銅價就越是扭曲,弄得幾百斤銅錢,換不來壹個銅鏡,怎麽看都是不合理的。
  既然不合理,必然矛盾重重,難以持續。
  王寧安反其道而行之,解除銅禁,讓銅價先下來,這壹招的確新鮮,很值得嘗試!
  “王卿,妳仔細擬壹個條陳出來,朕立刻下旨,廢除銅禁!”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