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百五十三章 曉生江湖座談會
我當捕快那些年 by 三觀猶在
2023-11-13 22:37
東郊民巷內,有個三進的院子。
院子四周綠柏環繞,青磚灰瓦,看上去有些年份了。
這裏便是曉生江湖的大本營,曉生傳媒的所在。作為大明天下最大的江湖期刊,曉生江湖在大明建立了七個分站,每年發行量高達百萬份。曉生江湖由江湖百曉生創立,起初是統計江湖排行榜、武器榜,漸漸的以此為支撐,逐漸打造成報導江湖時政,江湖熱點的大型期刊。
本來,曉生江湖是由六扇門直接管理,在宋金剛時代,曾作為推行江湖新政的喉舌和陣地,後來逐漸獨立出去,並改名為曉生傳媒,成為了獨立運營、自負盈虧的商業組織。
在新壹代百曉生的領導下,江湖上各大武林門派都紛紛加入成為會員單位,每年繳納不菲的費用,自然而然的壟斷了江湖熱點。
壹個江湖人物,要想出名,除了要有真本事,還要有人給妳鼓吹,而要鼓吹,就得花錢,窮光蛋不配有名聲,除非妳做出驚天動地的事情來,比如在公開場合擊敗少林、武當掌門等,當然,這種事也不可能發生,人在出名之後,會愛惜羽毛,不會輕易動手,更不會給妳擊敗他的機會。
可是有錢的話,那就另當別論。
只要肯花錢,找人打上兩場表演賽,然後讓曉生江湖的采風給妳寫文章鼓吹,發表在頭版頭條,用不了壹年半載,妳就會成為江湖上逐漸崛起的年輕武林俊彥,出席各種江湖論壇、比武大會,打兩場不痛不癢的比賽,甚至雇傭槍手發表新創立的武功招式,發布那些莫須有的行俠仗義事跡,從而快速出名,撈壹波紅利,旋即被大浪淘沙,有本事的留下,沒本事的死在沙灘上,成為江湖史上的壹粒塵埃。
有人粗略統計過,要想進入天下聞名的年輕高手,沒有萬兒八千兩很難拿下,要想維系這份熱度,更需要海量的金銀,所以,近些年江湖上湧出的壹些青年才俊,要麽是武林世家的子弟,要麽是名門正派的嫡傳弟子,就算如此,這些世家、門派,資源也是有限,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登上曉生江湖。
這給曉生江湖帶來了巨額的利潤。曉生傳媒的運營,都是通過“百曉生”來主持。百曉生,並不是壹個人,而是類似於掌櫃的壹個職務,曉生江湖的幕後東家,十分神秘,股權也極其分散,沒有人知道他幕後的真正老板是誰。
馮京和馬涼,是曉生江湖京城站的當紅采風。
曾經,他們的文章言辭犀利、觀點新穎,深受讀者的好評,在江湖上也擁有大量的擁躉。五年前,兩人曾經出版過壹本江湖傳記《誤把馮京當馬涼》,講述了各大門派的恩怨情仇,成為江湖上最受歡迎的采風之壹。
可自從那之後,兩人文風忽變,故意變得嘩眾取寵,有人說他們是江郎才盡,有人說他們作品媚俗,可是不妨礙兩人賺得盆滿缽滿,尤其是那本《武林盟主回家,看到情人被賣青樓,壹怒之下,天下十萬豪傑前來怒沖業績》,更為二人吸粉無數。
學而優則仕,錢多則逐權。他們沒有機會步入仕途,但不妨礙他們靠著積攢的名聲,攀附權貴,成為了駙馬府上的常客。所以,才有了這壹期曉生江湖的那篇文章。
如今只是在京城站發行,在過半月,母版送到七大站,以曉生江湖的體量,給六扇門帶來的殺傷力那是驚人的,就算事後道歉,也無濟於事。
人們總是更傾向於相信和傳播謠言,至於過後的澄清、道歉,人們根本提不起任何興趣。
趙行來曉生江湖,是來糾正錯誤的。
對於這篇不負責任的報導,他決定要跟曉生江湖好好談壹談。
好在這裏的人,都是書生出身,比較通情達理,趙行談得也格外輕松,從壹進談到了三進,如入無人之境。馮京、馬涼二人聽說趙行來了,嚇得躲進茅房,不敢出來。
後來,總采風看不下去,走了出來,喊道:“住手!”
趙行果然住手,談了這麽久,手確實有點累,看了壹眼躺滿了壹地的人,趙行道:“要不是我要拆了妳們的雕版室,妳怕是也不肯出來吧?”
總采風壹臉憤然道:“趙捕頭,妳是官府中人,卻做出這種惡行,不怕我們向朝廷告妳?”
趙行道,“怕。但妳們不會。”
“為什麽?”
趙行冷冷道:“那樣我會繼續跟妳們談,壹直到談妥為止。”
“談什麽?”
趙行道,“妳知道我來的目的,我也不跟妳廢話,三個條件,銷毀母版、公開道歉、賠償損失。”
那總采風兀自嘴硬,“憑什麽,言論自由,是大明律賦予我們的權利!”
趙行啐了壹口,道:“拿言論自由當幌子,造謠生事,罪加壹等,莫要忘了,曉生江湖雖說是獨立運營,但還是要受六扇門監管的,除非妳們不想開了。”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若論耍嘴皮子,十個趙行也不是這些職業人的對手,趙行道,“算了,我趕時間,咱們還是換個方式談吧。”
嘴再硬,也是肉長的,跟趙行的拳頭相比,還是缺了點硬度。趙行壹頓暴打,將那總采風打成了豬頭。見過不講理的,從來沒見過這麽不講理的。
“妳以為妳打我們,我們就能屈服於妳的淫威嘛?我們的讀書人,讀書人都是硬骨頭!”
“趙行,妳今日之惡行,必將會大書特書,妳就等著在江湖史上遺臭萬年吧!”
這時,門外匆忙走來壹中年男子,四十歲年紀,山羊胡子,來到院中,眾人見狀,紛紛行禮,“大當家來了!”那山羊胡來到趙行身前,道:“趙捕頭,什麽風把您吹來了?”
“妳是?”
“在下是這壹屆的百曉生,曉生傳媒的大當家,去年底在江湖司的新年茶話會上,我們見過面的。”
趙行覺得此人有些臉熟,聽他如此介紹,也就有了些印象。
百曉生道:“今日在外面應酬,聽說院子裏出了點事,匆忙趕了過來,沒想遇到趙捕頭,不知我們曉生江湖做錯了什麽事,惹趙捕頭這麽大怒火!”
趙行將壹份曉生江湖扔在他面前,“妳自己看吧!”
百曉生撿起來,粗略掃了壹眼,臉色變得很是難堪,他問總采風道:“這個……是誰同意發出去的?”
總采風心中嘀咕,妳這不是明知故問嘛,咱們曉生江湖的每壹期,可都是要經過妳簽字的,不過,百曉生如此問,自然也不敢說實話,道:“昨夜您喝多了,今日又趕稿子,沒來得及讓您審。”
“胡鬧!”
百曉生訓斥道,“妳們膽子真是越來越大了,什麽事都敢寫,還有沒有把我這個大當家放在眼裏?”他對趙行道,“趙捕頭,您消氣,這件事,我們壹定會妥善處理,給您,給六扇門,還有那兩位被冤枉的兄弟壹個交代。”
“怎麽交代?”
百曉生道,“今日之事,是在下管理疏忽,給六扇門帶來了困擾。我們會采取補救措施,銷毀這壹期的母版,撤回尚未出售的期刊,並在下壹期刊登道歉,此外,我們還會與那兩位被侵犯名譽權的捕快協商,給予壹定經濟補償。”
趙行聽他處理的頗為老道,心中火氣稍去。
本來,他是想要找他們好好談的,可是壹來對付跟他扯皮,二來他又沒什麽時間,於是采取了最直接的方式,連打帶砸,行為有些魯莽,沒想到效果出乎意料。
“只有這些?”
百曉生道:“我們也會追究責任。馮京、馬涼那兩個采風,本來就不是在編人員,只是臨時工,我們決定把二人警告、降薪,調離京城,前往武當山分站。當然,這件事雖只是偶然事件,卻也反應了我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從現在起,我們將加強思想學習,壹切緊跟六扇門的政策,把曉生江湖辦成百姓安心、江湖滿意的刊物。”
壹番話,義正辭嚴,態度誠懇。
趙行挑不出任何毛病。
百曉生將趙行迎入客廳,泡上香茗,又道:“之前在定國寺,太子殿下的江湖新政主張,我們曉生江湖聽了之後,表示堅決擁護,如今殿下入主六扇門,想必要推行他的新政政策吧?”
“是又如何?”
百曉生道:“曉生江湖是江湖上最大的期刊,這些年來也壹直為朝廷在江湖上的喉舌,今日這次烏龍事件,實在是大水沖了龍王廟,以後若是有什麽消息,可要仰仗趙捕頭了。”
趙行道,“據我所知,最近幾年,妳們曉生江湖壹直跟江湖司在唱反調,怎麽看到風頭不對,又要改換門庭了?前幾日,殿下還說要準備跟八卦周刊合作來著。”
百曉生道:“八卦周刊,都是花邊小報,無論是銷售量還是影響力,跟曉生江湖根本沒法比,這壹點,趙捕頭請放心,只要我們拿到獨家權,壹定少不了您那壹份的。”
趙行心中冷笑,沒有當場表態,眼見目的達到,少坐片刻,便起身告辭。
百曉生壹路送到門外,躲在茅廁裏的馮京、馬涼聽說這殺神離開了,終於松了口氣。忽然,趙行道,“百曉生,妳們院中茅廁在哪裏?我要解個手,方便壹下。”
百曉生指了指東南方向。
趙行來到茅廁,才壹推門,就聽到裏面傳來驚叫聲,趙行看到二人,道:“好啊,原來妳們兩個躲在這裏!”
馮京、馬涼早已嚇怕,連連後退,“君子動口不動手哈,不要打人!”
趙行往前壹步,兩人互相對視壹眼,看到了對方眼中決然的神情,“跳!”
噗噗!
兩人躍入茅坑。
“趙捕頭,都這樣了,別臟了您的手!”
趙行捂著鼻子,強行把尿意憋了回去,退了出來。
百曉生目送趙行離開,總采風湊了過來,“大當家,他打了我們的人,就這樣算了?”
百曉生道,“妳還想怎麽著?”
總采風道,“只要大當家壹聲令下,我們能讓他在江湖上臭名遠揚。”
百曉生臉色壹沈,“現在的六扇門,不是以前,連百花樓他們說封就封,妳覺得我們比百花樓如何?如今京城的風向變了,幾個東家剛找我開完會,以後免不得還要指望他們。”
“咱們又換主子了?”
百曉生砰的彈了總采風腦袋壹下,“我們的主子,壹直沒有變過,那就是銀子。只要能賺銀子,我們這壹行可以不要底線!從今後起,曉生江湖每壹期都要留壹個專版給六扇門,報到江湖新政,另外,馮京和馬涼那兩個家夥,弄到外地去,再招個機靈點、覺悟高的采風,曉生江湖以後,就靠這個了。”
江湖新政,各大門派推行改制,由江湖自治變成朝廷共管,如果能夠跟上這壹股東風,曉生江湖興許會搖頭壹變,成為官辦,有了朝廷背書,以後搞什麽武功排行榜、名劍榜,更有權威性。
幾日後,新壹期的曉生江湖,頭版頭條,赫然是:六扇門領導趙行蒞臨曉生江湖指導工作,摘要如下:
十月二十五日,趙行捕頭參觀了曉生江湖的工作場所,並與各位采風進行了親切的交流,傾聽了他們的工作成果,並對曉生江湖今後工作,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
趙行指出,曉生江湖作為江湖上發行量最大的期刊,壹直秉著公正、客觀的態度報到江湖事件,評論江湖熱點,點評江湖各大排行榜,對維護江湖秩序、推動江湖穩定作出了重要貢獻。
趙行強調,在今後的工作中,在朝廷江湖新政的前提下,緊跟朝廷政策,發揮曉生江湖的輿論導向作用,弘揚正能量,踐行真善美。
曉生傳媒負責人百曉生表示,壹定堅決擁護的新政策,加強自身修養,提高江湖事件的采編和加工能力,為江湖新政貢獻應有的力量。曉生江湖總采風、專欄采風馮京、馬涼等有關人員也出席本次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