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請我當皇帝

四代重奸

歷史軍事

張順重生了,天可憐見的重生在明末,既不能上網打遊戲,又不能宅在家裏追番劇,這悲慘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五百三十七章 苦戰

大家請我當皇帝 by 四代重奸

2024-1-26 22:48

  “報,吳小將軍被韃子圍困在羊腸河對岸!”就在祖大壽帶領壹幹遼東兵在後面緩慢前行的時候,很快就有士卒折回來匯報道。
  “長伯怎麽這麽不小心吶!”祖大壽皺了皺眉頭,萬萬沒有想到吳三桂會被人抓住了尾巴。
  若是別個,被人抓住也就抓住了,他活該,他倒黴,賣了他祖大壽連眉頭都不會皺壹下。
  但是,吳三桂不同。
  他不僅僅是祖大壽的外甥,更是他祖大壽選定的接班人,遼東將門新壹屆頂梁柱。
  於公於私,祖大壽官至極品,已經做到了武將的天花板。
  要想更進壹步,要麽效法趙匡胤,要麽成為從龍之臣。
  然而,對於祖大壽來說,哪壹條道都走不通。
  物極必反,對於早已經聽調不聽宣的祖大壽來說,無論紫禁城內坐的是朱由檢,還是朱常洵,抑或是張順,沒有任何區別。
  無論哪壹朝哪壹帝,肯定容不下他們祖家繼續掌控遼東。
  那祖大壽對此心知肚明,故而早早就做好了計較。
  首先,祖家必須退居二線,不能掌權。
  其次,接班之人必須和祖家有壹定的利害關系,以免被人秋後算賬。
  選來選去,最終祖大壽選中了同是遼西望族出身的外甥吳三桂。
  如今的祖大壽已經年近六十,而吳三桂才不過二十五六。
  如果不出意外,在祖大壽和吳襄的幫助下,吳三桂很快就能夠嶄露頭角,成為遼西將門中的領軍人物。
  然而,這壹次吳三桂被困,完全打亂了祖大壽的計劃。
  快,太快了!
  如今義軍已經占據了整個北方,而祖大壽又年事已高,如果他舍棄吳三桂,重新挑選接班人,恐怕張順根本不會給他這個時間。
  短短四年功夫,張順便由壹介白衣成為了壹方之尊。
  而四年功夫對吳三桂來說,才不過從壹個小小的遊擊擢升為參將。
  若是壹切重來,恐怕祖大壽再也沒有那個精力和時間。
  想到此處,祖大壽不由下令道:“全軍聽命,即刻出發,全力營救吳三桂!”
  “著人盡快回報張將軍,就說我軍抓住了韃子的尾巴,惹急了韃子,如今正被韃子圍攻,請求支援。”
  原來這祖大壽也自有壹番計較,雖然後金兵多,又圍了吳三桂,自己手底下也只有壹萬兵馬,但是並不是沒有機會。
  多鐸這壹次為了盡可能殺傷義軍,故意避開容易設伏的山地,而在利於騎兵馳騁的平原發動了襲擊。
  這固然會因為河流的阻攔,讓義軍的追擊部隊難以逃脫,但是同時也意味著壹旦排除了河流的阻礙,義軍便能夠借助蛇山的地形進行防守。
  這樣的地形能夠保證自己在營救吳三桂的同時,不會把自己搭進去。
  祖大壽計議已定,隨著壹聲令下,頓時萬余遼東精銳迅速的向蛇山開進。
  而就在祖大壽全力進軍之際,吳三桂正在羊腸河東岸廝殺。
  如今的吳三桂血氣方剛、年輕氣盛,胸中有壹股好心氣兒,也是壹位大好五為少年。
  想當年壹十八歲,率領而是家丁沖陣救父,也獲得了“勇冠三軍,孝聞九邊”的美譽。
  如今驟然遇襲,絲毫不懼,反倒笑著對桑昂、那木氣二人道:“建虜騎兵雖眾,卻不如我遼東精矣。今我千人,卻也要虎口捋須!”
  原來那多鐸雖然帶領四萬大軍,但是這行軍打仗自然也有先有後,不可能四萬人擠作壹團。
  先與吳三桂部交手的乃是後金的葛布什賢超哈營。
  所謂“葛布什賢超哈”,即前鋒之意,此營即後世前鋒營前身。
  其將士皆由滿人和蒙人擔任,乃是大清國皇帝出巡的前哨警衛。
  那吳三桂雖然年輕,卻也在祖大壽的多年培養之下,對後金頗為了解。
  他壹見這“葛布什賢超哈營”,如何不知多鐸就在跟前。
  他不由冷笑壹聲,竟壹馬當先向“葛布什賢超哈營”沖殺了過去。
  將乃軍之膽,他這壹沖不要緊,頓時桑昂、那木氣二人連忙帶領著麾下的降夷營也跟了上去。
  那“葛布什賢超哈營”本都是精挑細選的滿蒙精銳,素來以勇氣自居,萬萬沒想到“明軍”還有這般勇士,頓時被打了壹個措手不及。
  只見雙方兩馬相交,那吳三桂只把手中的大刀壹揮,頓時把當面的壹個將領模樣的騎士砍下馬來。
  然而,雖然後金大多數戰法與明軍類似,但是唯獨騎兵戰法卻充滿了遊牧風格,與明軍常用的橫排沖陣戰法截然不同。
  後金騎兵常用戰法,則是攜弓矢火銃沖鋒。
  雙方接近三十步,則發鳥銃;距離丈許,則發弓矢。
  而明軍喜歡用的單刀長槍,後金騎兵卻只當作輔助武器。
  而吳三桂手底下的降夷營,卻正是以蒙人為主體的遊牧出身,雙方戰法倒是大同小異。
  獨吳三桂和其麾下家丁,卻是典型的明軍戰法,故而率先沖入後金陣中。
  若是平日裏,後金騎兵對上這兩種戰法,倒也嫻熟。
  今日則不然,壹邊是和自己遊鬥的騎射手,壹邊是拼死壹搏的沖擊騎兵,頓時把後金打得無所適從,引發了壹場不小的混亂。
  頓時那吳三桂如魚得水,只把壹把青龍偃月刀使得如風車壹般,水潑不進,左劈右砍,如入無人之境,只殺得後金騎兵人仰馬翻。
  那多鐸遠遠望見了,不由感慨道:“此何人耶,莫非‘二關公’歟?果是關公在世,劉綎復生!”
  “陛下錯了,此非‘二關公’,乃‘三關公’耶!”左右聞言不由笑道。
  “此人乃是祖大壽的外甥,吳襄的兒子,有個明目,叫做‘勇冠三軍,孝聞九邊’,說的就是他!”
  “咦,竟不是‘二關公’?”多鐸聞言皺了皺眉頭,不由感慨道,“漢地勇士何其多耶,我滿洲果不得天下乎!”
  左右聽了不由又羞又愧,紛紛主動請纓道:“陛下,奴才若是不能取其首級,情願提頭來見!”
  而就在眾人氣憤填膺,主動請戰之際,那吳三桂剛剛殺透了敵陣,還沒來得及喘壹口氣兒,卻用余光瞥見了遠處正有壹隊人馬虎視眈眈,不由吃了壹驚。
  他正待打馬要走,卻突然發現那許多將士跪了壹地,並未趁機殺來。
  吳三桂慶幸之余,突然靈光壹閃,福至心靈,他突然大聲喊道:“韃子偽帝就在對面,快快隨我殺敵!”
  “若能擒殺此獠,不僅其圍自解,更是封侯拜將,只在今朝!”
  眾人聞言壹楞,頓時嗷嗷的叫了起來。
  天下帝王何其少耶,若能擒殺壹人,子子孫孫皆承其惠。
  想到此處,眾人不由怪叫壹聲,便壹股腦呼嘯著向多鐸方向沖了過去,誓要取其首級。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