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請我當皇帝

四代重奸

歷史軍事

張順重生了,天可憐見的重生在明末,既不能上網打遊戲,又不能宅在家裏追番劇,這悲慘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百四十三章 李百戶的朋友

大家請我當皇帝 by 四代重奸

2024-1-26 22:47

  “前次購糧花費七十五萬四千余兩,用兵各項開支五萬二千兩,王府及舜王家眷等處花費壹千余兩,其他各項開支,亦有五千余兩,總計花費八十壹萬二千兩左右。還剩金銀價值壹百八十萬兩左右。”
  “舜王自東征、南征歸來,又復進項金銀八十萬兩,前後合計有二百六十萬之多!”張慎言細細向張順匯報道。
  嘖嘖,還是“搶大戶”來錢快啊!張順咂了咂嘴,心中不由感慨道。
  如果按照正常路子發展,河南府壹府的賦稅如額征收,亦不過四五十萬石。即便加上汝州、南陽等地,亦不過百萬石收入。
  全部用來養兵,亦不過有四五萬人馬之數。
  如今自己先後洗劫了福王府、崇王府和唐王府,所得金銀錢糧四倍於此。若是再加上今年治下夏秋二糧收入,足夠十萬人馬之用。
  “有錢就好辦!”張順不由笑道,“呂先生,麻煩妳派人告訴王清之,就說只要他肯攜帶錢糧、火器過來,我願高價購買!邊地出什麽價,我這也出什麽價!”
  “這……”呂維祺猶豫了壹下,事先提醒道,“先前邊地米價壹石壹兩十錢,現在當在二兩左右,實在是……”
  那王清之如今和他呂氏有姻親,呂維祺不得不醜話說在前頭。
  “不妨事,莫說二兩壹石,就是三兩壹石,五兩壹石,也全數吃下!”張順斬釘截鐵道。
  開玩笑,價格戰才開始,這才哪兒到哪兒啊!
  民以食為天,食以糧為主!沒有糧食要死人的,金銀財寶又有什麽用?渴不能飲,饑不能食,只有五谷雜糧才是王道!
  先前張順通過王清之得到的情報,得知邊地糧價雖高,其實和蒙古、後金比起來,簡直是賤如泥土。
  就比如後金糧價最高者曾達到“壹鬥銀八兩”,也就是壹石糧食八十兩銀子的地步,哪怕近年,後金糧價也常年徘徊在“壹鬥銀壹兩”,也就是壹石糧食十兩銀子,基本上是明朝境內價格的十倍左右。
  後金經濟已經處於崩潰的邊緣,若非崇禎二年,皇太極拼死壹搏,恐怕整個遼東“人相食,人且盡矣!”
  皇太極依靠八旗入關對大明進行血腥掠奪,掠奪來大量金銀,才有能力支付高昂的“走私糧”價。
  其實他這條路子,除了更為血腥以外,和張順劫掠宗室的路子大致差不多。
  只是對皇太極來說,遼東更為偏遠,朝廷封鎖更為嚴厲,而又因為後金對漢人屠戮的原因,導致遼東農業遭到了極大的破壞,其困難更勝義軍十倍。
  想透了這壹點,更堅定了張順“糧食戰”的戰略。
  北方糧價愈高,皇太極的後金愈支付不起走私的糧價。後金支付不起糧價,就不得不頻繁入關搶奪。
  然而糧食作為大宗貨物,即便落入後金之手,只要他們無法在關內立足,也無法攜帶出關。
  其所劫掠者,唯有輕便易於攜帶的金銀而已。
  雙方交手愈加頻繁,北方農業遭受的打擊就越大。那麽整個北方就會陷入金銀愈多,糧食愈少的境地,最終迎來糧價上漲到壹個極其恐怖的地步。
  到時候無論崇禎願意不願,皇太極都會攜帶麾下的八旗拼命的頻繁的叩關,糧食兩個字如同詛咒壹般,會消磨掉雙方所有的血肉。
  而崇禎卻壹邊和皇太極在北面掐架,壹邊眼睜睜看著義軍在河南腹地發展壯大。最終大明和後金雙方在爭鬥的筋疲力盡之時,被發展壯大的義軍坐收漁翁之利。
  想到這裏,張順又下令道:“傳令鎮南將軍蕭擒虎,命他利用南陽水陸交通之利,竭盡全力購買糧草。除了自用之外,順便可用調用壹些去汝州。”
  “傳令張三百、李信,利用沙潁河水運之利,盡量派人前往南直隸購糧!”
  “對了,李百戶現在到哪裏了?”張順又問道。
  “壹個月前,據聞他準備前往南直隸購糧,順便再請幾個大夫前來義軍坐鎮,以減輕香夫人的壓力。”呂維祺聞言應道。
  “好吧,姑且這樣吧!”張順嘆了口氣,囑咐道,“不要怕花銀兩,務必把米麥購入庫中!”
  張順思路很清晰,奈何這糧草之事亦非壹時半會兒能夠解決,他只好等這些辦法有了反饋再說。
  隨後幾人又商議了壹些日常事物,三人見張順有的心不在焉,便紛紛告退了。
  眼見張慎言、呂維祺和宋獻策等人離去了,張順不由苦笑著搖了搖頭。
  好巧不巧,自己剛剛得罪了紅娘子和李香等人,這裏就要用到人家,實在是壹言難盡。
  正當張順離開辦公之地,準備前往李香的住處。不意壹人當面走了,正引著壹人匆匆趕來。
  張順擡頭壹看,這不是李百戶,又是哪個?
  那李百戶顯然也發現了張順,連忙加快兩步,趕了過來,上氣不接下氣的喊道:“舜王,原來妳在這裏,卻是讓我好找!”
  “怎麽了?”張順苦笑壹聲,還道李百戶要找自己“算賬”,不由問道,“我也本打算問問妳何時歸來,不意您卻提前返回,不知何事著急?”
  “舜王,稍待,我卻是要為妳引薦壹人!”李百戶也不廢話,連忙把身邊的壹人拉扯了過來。
  只見那人約莫四十來歲,壹身錦衣,頗有富貴之氣。
  李百戶便對張順介紹道:“此乃新安槐唐程氏諱賈是也,乃揚州富商巨賈。”
  “那程氏本多名醫,我前往拜訪,不意剛好結識這位老弟。他亦聞舜王大名,故而親自前來拜訪。”
  隨即,他又對程賈介紹道:“此乃舜王也,妳莫看他年輕,如今連破官兵,威震天下!”
  那程賈聞言,連忙上去施了壹禮道:“見過舜王殿下,不意如此年輕有為,讓我等虛度年華之輩,頗為汗顏吶!”
  “請進屋做!”張順連忙還了禮,將他引入屋中,讓王錦衣奉上了茶水。
  雙方客套壹番,張順這才問道:“不知先生遠道而來,何以教我?”
  “不敢,不敢!”那程賈連忙謙虛道,“程某在揚州聽聞舜王大名,如雷貫耳。更是聽聞舜王仁義無雙,去歲以高價購糧,實在是誌不在小!”
  “程某此來,便是想和李兄交個朋友,日後我倆也好有個照應!”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