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請我當皇帝

四代重奸

歷史軍事

張順重生了,天可憐見的重生在明末,既不能上網打遊戲,又不能宅在家裏追番劇,這悲慘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百六十壹章 秘不發喪

大家請我當皇帝 by 四代重奸

2024-1-26 22:46

  好容易張慎言想明白了,雖然傳統忠君思想的慣性還在束縛著他,不過這種“愚忠”已經出現了裂縫。
  畢竟忠於壹朝壹帝,和忠於家國天下比起來,實在小氣的緊,也拿不出手。
  於是,張慎言便試著向忠於“家國天下”邁了壹小步,既是這次高調亮明自己的身份。當然,既是他隱瞞不說,隨著義軍轟轟烈烈的行動和官府追捕告示的擴散,他張慎言也早晚有這麽壹遭。
  這下子他把這群粗人軍漢嚇了個夠嗆。就好比妳多年以來的同桌,雖然成績比妳好點,依舊平平無奇,往日妳也不過把他當做普通朋友而已。
  直到有壹天,突然有壹位開著瑪薩拉蒂美女跑過來,點頭哈腰、恭恭敬敬的喊他總裁。巨大的心理落差之下,妳定然除了震驚之外,也會產生仰視、尊敬之感。
  其他義軍統領也是這種心理,本來張順年紀輕輕,雖然有些許功績,但心中未必沒有輕視之意。哪怕二當家“紫金梁”將三十六營盟主之位讓與張順,他們也有點口服而心不服之感。
  特別是和他有些熟悉之人,更是容易被嫉妒所蒙蔽,心中只道這廝走了狗屎運,私下裏對他頗不以為然。
  可是當張慎言這個大明正三品刑部右侍郎也在其麾下任事的時候,他們心中的震撼才無以復加。
  原來,我們真的不是同壹類人。這“擎天柱”早已經有了朝廷正三品大員認主,果然是天生的貴重之人,和我們這些出身低微的漢子不同。
  無意之間,心中有了上下尊卑,這張順的地位便暫時是牢固了。
  那張慎言見目的已經達到,無人敢反對自己發言,便對這些統領拱了拱手道:“諸位,既然無人反對,那我便說幾句。”
  “我認為當務之急,便是封鎖消息,秘不發喪!如今官兵勢大,義軍勢弱,若是官兵得到二當家去世的消息,必然更加猖狂。而其他義軍還沒有及時趕到,若是得到二當家去世的消息,難免心生沮喪。若是有人趁機挑撥,未免有人趁機產生異心!”
  “依我之見,我們暫且封鎖消息,暫時以‘擎天柱’為首,代替二當家發送盟主命令。等到義軍齊聚,將這上下尊卑的事情定了下來,萬眾壹心,方可發喪。”
  張慎言本是久歷宦海,老謀深算。歷朝歷代皇帝駕崩,新皇登基之前,若是政局不穩,常常都采用這種“秘不發喪”的手段,封鎖消息。
  等到把政局穩定下來之後,在光明正大的辦理喪事,都是成熟的政治手段。只是義軍之中,都是出身低微之人,政治敏感不夠,哪裏能想得到這種法子?
  更何況,即便是張慎言把這個辦法說了出來,眾人也只是覺得這個手段確實不錯,卻未來得及深思其中利弊。
  其實所謂“三十六營盟主”之位,嚴重點說不過是眾人推舉出來的擋箭牌而已;哪怕往好處說,也不過是義軍眾統領在官兵壓力之下,勉強形成的松散聯盟的共主罷了。
  二當家“紫金梁”哪裏具有私下相授的權利?恐怕及時當初的大當家王嘉胤也沒有這個本事。
  按照正常歷史軌跡,所謂的“盟主”,基本是都是義軍之中實力最強、名望最高之人擔任。
  只是如今大當家王嘉胤、二當家“紫金梁”先後戰死,壹時群龍無首而已。
  而在二當家“紫金梁”臨死之際,務虛道人多次鼓吹張順功績,有暗示他本朝誠意伯劉伯溫曾經留下了“樹上掛曲尺,遇順則止”的讖緯之言。
  本來二當家“紫金梁”臨死之前,只是勉強同意了務虛道人的提議,準備把盟主之位讓與張順。卻並無準備讓麾下“左金王”、“革裏眼”認張順為主,鼎力支持此人的打算。
  結果他聽到張順自稱“姓張名順,字逆取”的時候,才“靈光壹閃”,意識到那句讖緯之言便應在張順身上了。所以才有了“左金王”、“革裏眼”認主之事。
  本來他們哪怕遵守了二當家“紫金梁”的遺言,支持張順登上盟主之位,日後少不得另立壹營,自主行事,就如同當初的“闖將”壹般。
  而如今認了張順為主,便只能壹損俱損,壹榮俱榮,跟著張順壹條道走到黑了。
  張順也是壹個機靈的,他聽到張慎言的提議之後,瞬間便發覺這事對自己有莫大的好處。他連忙說道:“張公所言甚是,若非汝,幾誤了我義軍大事!諸位以為張公提議如何?可否如此行事?”
  在場眾人之中,“左金王”、“革裏眼”已經認張順為主;聲望頗高的“闖將”對張順頗有好感,當著二當家的面有答應了支持張順;剩余大多數將領又本是張順麾下人物,更是唯張順之令是從。
  其余壹個半個臭魚爛蝦也翻不出什麽名堂來,只得順風就倒,壹並應了。
  於是張順在務虛道人和張慎言的鼎力支持下,輕松掌握了濟源義軍的權利。
  張順便下令道:“諸位立即下令,封鎖城內消息。務必不能使二當家‘紫金梁’身死之事,泄露出去。事關義軍安危,休怪我刀下無情,違令者殺無赦!”
  結果不曾想,先前被二當家“紫金梁”趕出去之人,妳看我,我看妳,面面相覷。原來其中有人嘴巴不把風,已經把這消息說漏了出去。
  再加上二當家“紫金梁”傷重,無法管事,義軍更為松散,早傳的濟源上下滿城風雨。
  那幾個人知道壞了義軍大事,也不由驚慌失措,連忙對著張順跪了下來,口稱“死罪”。
  張順新官上任三把火,本來應該借機殺人立威。只是他深知自己實力不足,這盟主之位還得不到大多數人認可。自己更對這些人沒有什麽恩典,若是逼的緊了,難免有人有了異心。到時候義軍起了內訌,反倒為官兵所趁。
  好在張順素有急智,連忙哈哈壹笑,親自將這幾位統領扶了起來,說道:“諸位不必憂慮,此事我自有計較!”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