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土木堡,大明戰神有點慌

南山有龍

歷史軍事

  魂穿朱祁鎮,開局土木堡。   第壹次當皇帝,沒啥經驗,唯有壹條,絕不做叫門天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百八十六章 四海商行

開局土木堡,大明戰神有點慌 by 南山有龍

2024-4-6 09:45

  對於朱祁鎮而言,南京陪都早就可以取締了。
  在這裏的官員,都是來養老的,他們拿著足額的俸祿,每天喝茶扯淡,人事不幹,即便如此悠閑的生活,竟然還不知足,背地裏策劃造反!
  本來就看妳們不順眼呢,現在好了,自己往槍口上撞!
  南京陪都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萬壹北京城淪陷,可以迅速在這裏構建起第二套朝廷班底,事實上,這個作用自始至終都沒有用得上。
  歷史上唯二兩次有遷都可能的,第壹次是土木堡之變的時候,很多人建議南遷,被於謙否了,然後景泰帝朱祁鈺站了出來,任命於謙為總指揮,打贏了北京保衛戰。
  還有壹次,就是明末,李自成打到了北京,崇禎皇帝確實想過南遷,可是,架不住滿朝官員不同意。
  用他們的話說,君王死社稷,妳不能走,要死也死在北京,結果,就真的死在了北京……
  再然後就是短暫而廢物的南明政權了,壹群豬壹樣的藩王搶皇位,苦苦支撐了十八年。
  就這十八年,還是靠著清軍和李自成對掐,沒人理會南京,算是白撿來的。
  所以,現在回過頭來看,南京陪都,陪了個寂寞?
  既然徒自耗費錢糧,還養著大量閑人,不如直接取締了算逑。
  這壹次謀反案中,抓了大量官員,特別是在查東南沿海走私的時候,又查出壹大批,江南的官員有近半數被牽連進來,若是填補這個空缺,又要耗費大量人才,還不如直接取消南京朝廷,將南京六部剩下的官員去填補地方上的空缺。
  更何況,現如今的大明兵強馬壯,疆域萬裏,真要被人把京師都打下來,自己這個皇帝……幹脆自裁算了。
  還遷都,遷個屁!
  於謙卻沒有想這麽多,他只是覺得,皇上的決定太過不可思議,畢竟是祖宗成法,怎麽到妳手裏,說改就改的?
  改土地,改民籍,改軍隊,還要改科舉,現在竟然連南京說取締就取締?
  妳就不擔心,太祖太宗晚上來找妳談人生嗎?
  饒是於謙這般開明之人,也忍不住搖頭嘆息。
  看著手裏的新政策劃書,可以看出,皇上的初衷是好的,若是能夠順利實施,大明的綜合國力必然會出現飛躍式的提升。
  可是,若操之太急,就怕會適得其反,最後,釀成大亂……
  朱祁鎮心裏也清楚,於謙就算再有才,也會被歷史所局限,他沒有經歷過後世的變遷,當然不知道該如何做出改變,自己要做的就是不停地給他灌輸這些理念,讓他知道,新政勢在必行,刻不容緩。
  而且,在這件事情上,沒有商量的余地。
  於謙看到朱祁鎮堅毅的表情,也只得答應下來,拿著新政策劃書離開。
  就在這時,壹個高大的中年漢子從外面進來,兩人對視壹眼,那人抱拳作揖。
  “於大人,別來無恙!”
  於謙楞了壹下,然後回道:“石將軍,恭喜,恭喜!”
  石亨哈哈壹笑,說道:“於大人客氣了,石某此番能戴罪立功,全靠皇上恩典,將士們上下壹心!”
  於謙點了點頭,然後徑自離去。
  石亨來到朱祁鎮面前,叩拜行禮,口呼萬歲。
  朱祁鎮微笑道:“卿家平身!”
  “謝皇上!”
  石亨站起身,也不墨跡,便直截了當地說道:“臣給皇上帶來壹個好消息,三頭蛟沈浪,抓到了!”
  朱祁鎮難掩臉上興奮,這個三頭蛟為禍大明沿海多年,壹直是朝廷的心腹之患,當初李珍率三千營截殺倭寇,沈浪卻始終沒有出現。
  現在,終於抓到了!
  “在哪裏抓到的?”
  石亨回道:“回皇上,就在城裏!”
  “哦?”
  朱祁鎮頓時來了興致,追問道:“城中哪裏?”
  石亨神秘地笑了笑,說道:“南京戶部尚書,王公明的宅邸!”
  “王公明?”
  朱祁鎮喃喃自語,這個人有些印象,應該是永樂朝的老臣了,按理說,在南京混兩年就可以退休了,回到家裏,兒孫滿堂,頤養天年,舒舒服服過日子不好嗎,為何要勾結倭寇?
  而且,這壹次抓捕的名單當中,並沒有王公明。
  也就是說,若非石亨將沈浪搜出來,竟是漏了壹條大魚!
  能瞞過錦衣衛,說明此人手段還是很高明的。
  “說說看,怎麽發現的?”
  “此事說來也巧,本來錦衣衛已經搜查過王大人的宅子,並未發現端倪,可是,臣的眼線偶然發現,王家壹名家丁去當鋪,竟然拿出壹顆上好的東珠,這才意識到問題,便暗暗跟蹤調查,終於發現,沈浪就藏在王家!”
  東珠便是東海產的珍珠,碩大無比,光澤圓潤,是珍珠中的極品。
  這玩意只有在深海中才能產出,很是稀奇,壹般人家根本不可能有。
  “王公明家裏應該不缺錢吧,為何要去當鋪賣東珠呢?”
  “皇上有所不知,全是因為這個家丁好賭,輸給賭坊太多銀子,無奈之下,只好從家裏偷了壹顆東珠,打算賣了去抵債!”
  朱祁鎮忍不住好笑,這家夥藏的這麽深,就因為壹個小小的家丁好賭,就給暴露了?
  真是……造化弄人!
  “沈浪不必多說,此人不知殺害了多少我大明百姓,今日既然抓到了,也沒必要審了,直接選個日子,剮了吧,這壹次必須找個熟練工,剮足三千刀,別跟前面幾個似的,才壹千刀人就斷氣了。”
  石亨抱拳道:“臣去安排,保證三千刀之內,人不能死!”
  朱祁鎮點頭道:“那好,朕還有壹件事跟妳說!”
  石亨趕忙說道:“皇上請講!”
  朱祁鎮先是給他看了座,又命人泡了茶,然後說道:“朕想問問妳,今後有何打算?”
  石亨先是壹楞,然後站起身,說道:“任憑皇上安排!”
  “妳別緊張!”
  朱祁鎮擺擺手,示意他坐下說話。
  “朕說話算話,此番戴罪立功,成功搗毀倭寇老巢,前面的事,就既往不咎了,朕和妳談壹談以後的打算,妳就直說吧,想要個什麽職位?”
  石亨苦笑道:“此戰全靠皇上運籌帷幄,臣這點微末功勞實在不足掛齒,至於官職……臣希望還是當個總兵,替皇上鎮守邊關。”
  朱祁鎮繼續說道:“北方已經平定,自北海衛,朵顏三衛,至漠河衛,都有人鎮守,哈密衛有濬國公鎮守,雲南有黔國公鎮守,朕思來想去,如今也只有東南沿海壹帶防衛力量還不夠,可是,朕不打算派兵鎮守。”
  石亨不解,便說道:“微臣鬥膽問壹句,皇上是想繼續實行海禁,放棄海外嗎?”
  “當然不是!”
  朱祁鎮搖了搖頭,說道:“國家欲富強,不可置海洋於不顧,財富取之於海,危險亦來自海上。這是三寶太監的至理名言,朕壹直都記在心中。”
  “那皇上……為何……”
  “朕說的是不守,因為防守始終太被動,為何不主動進攻呢?”
  “主動進攻?”
  石亨更是不解,進攻誰啊?
  東邊是倭國,南邊是呂宋等國,以及與大明接壤的安南等國,妳要打誰?
  朱祁鎮命人取來輿圖,指著寧波的方向,說道:“倭寇的大本營在舟山島,這裏可是好地方啊,現在朕有意打造壹支海軍,記住,是海軍,不是備倭衛,駐地就放在舟山島!”
  石亨在舟山群島臥底了大半年,對那邊的情況很是熟悉,便點了點頭,說道:“舟山島可以作為大明與海上諸國之間的跳板,地勢非常重要,在此處駐軍,臣深感贊同!”
  “接下來朕要說的,是另壹件事!”
  朱祁鎮突然笑了笑,說道:“妳聽說過東印度公司嗎?”
  “東印度……公司?”
  石亨壹頭霧水,不知所雲。
  朱祁鎮突然意識到,這個時代,東印度公司好像還沒成立。
  因為西方的大航海時代還沒有來臨,或者說,還在醞釀當中。
  若是再不搶占制海權,等人家堅船利炮發展起來,就沒機會了。
  東印度公司就是這些海上霸權最直觀的表現,海外擴張!
  大約在十六世紀初,也就是五十年後,英格蘭女王伊麗莎白壹世授予該公司皇家許可狀,給予它在印度貿易的特權而組成。
  說白了,這就是壹群打著政府旗號,公然出去劫掠的海盜。
  他們的任務是:擴張,掠奪,殖民。
  而英格蘭王國之所以會授予他們皇家認證,是因為他們如果以打著皇家的名義去劫掠,得到的財富,將要上繳壹部分。
  對於英格蘭皇室來說,只需要授予壹個旗號,便可以在家裏坐享其成,何樂而不為?
  東印度公司成立之初,確實獲得了大量財物,緊接著,荷蘭等王國也開始效仿,紛紛成立東印度公司,去分壹杯羹。
  他們的做法更加誇張,比如說荷蘭東印度公司,就是第壹個可以自組傭兵、發行貨幣,也是第壹個股份有限公司,並被獲準與其他國家定立正式條約,並對該地實行殖民與統治的權力。
  也就是說,這個所謂的公司,其實已經成為壹個政權。
  在巨大的利益驅使下,他們會瘋狂地擴張,瘋狂地去拓展航路,去建立殖民地。
  這就是鄭和所言,國家欲富強,不可置海洋於不顧,財富取之於海,危險亦來自海上。
  當初的大明考慮到種種原因,實行海禁,置鄭和的警示於不顧,才讓歐洲列強發展起來。
  朱祁鎮怎可能放過這樣的機會,他必須趕在歐洲那群海盜之前,將制海權拿在手中。
  就算我不去侵略妳,也不能讓妳侵略我。
  石亨當然不知道東印度公司是個啥,因此,被皇上問題,壹臉的懵逼。
  朱祁鎮想了想,便解釋道:“朕建立海軍是為了拓展航路,保護朝廷或者民間的海上貿易,並且,朕準備在這支海軍之外,再培養壹支民間商行,暫且叫做四海商行吧,四海商行可以自由去和他國進行貿易,而且可以自己培養護衛,甚至,朝廷允許其以商行的名義與其他國家定立正式條約,並保護商行在海外培養的據點等合法權益。”
  石亨都驚呆了,這樣的想法簡直匪夷所思。
  大明從來對兵權極為謹慎,更別提壹個民間組織,自己跑到別的國家,和人家簽訂協議,這不是……造反嗎?
  朱祁鎮現在就想搞點大的,西方的大航海即將來臨,留給大明的時間並不多,只有打破規矩,打破世俗,才能在即將到來的大航海時代立於不敗之地。
  “這些事朕準備交給妳,怎麽樣,有沒有信心?”
  石亨思來想去,這算是奉旨造反嗎?
  該不會是想弄死我,卻找不到借口……
  他狐疑地看了朱祁鎮壹眼,說道:“皇上這些想法,臣還是第壹次聽說,這個……挺震撼的,可是,臣擔心滿朝文武……會不會……”
  “妳不必擔心別人,朕只問妳,有沒有信心?”
  石亨點頭道:“只要是皇上吩咐,別說什麽商行了,就算是刀山火海,臣照樣敢去!”
  “很好,這件事暫且說定,朕稍後會給妳詳細的方案,現在,朕有個任務交給妳。”
  “皇上請講!”
  朱祁鎮先是問道:“妳對倭國了解多少?”
  “倭國的話……”
  石亨想了想,說道:“據臣所知,很多倭寇來自倭國,自稱是什麽大名手下的武士,目前倭國的政權似乎不太穩定,有很多人爭權,大致就知道這麽多。”
  “朕只問妳,倭寇和倭國什麽關系?”
  “倭國朝廷與倭寇之間,看似並無直接關系,可事實上,倭寇劫掠財物,要帶回倭國銷贓,也就是說,倭寇泛濫,其實是倭國在背後扶植,他們通過海上走私、劫掠百姓,獲得了不知多少利益!”
  朱祁鎮說道:“倭國的使臣壹再強調,倭寇與倭國無關,該怎麽辦?”
  石亨撓了撓頭,說道:“這不是睜眼說瞎話嗎,此人該抓起來,治他包庇倭寇之罪!”
  ……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