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夜

貓膩

歷史軍事

  壹段可歌可泣可笑可愛的草根崛起史。   壹個物質要求寧濫勿缺的開朗少年行。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七百壹十九章 我來過渭城

將夜 by 貓膩

2018-6-14 09:02

  同道二字中的道,不僅僅指魔道,或者修道。
  皇後當年看過很多遍寧缺的卷宗,是為了對付他,因為他殺死了她唯壹的兄長夏侯,他們二人之間的關系很復雜,回蕩在彼此間的情緒很微妙。
  回到賀蘭城內,那種微妙的情緒,依然在寧缺和皇後娘娘之間回蕩,直到他進入樓閣靜室,看到那具灰色的棺材。
  那具棺材很大,用數十根天棄山崖裏的松木做成。
  松木上的樹皮都沒有來得及剝去,看上去顯得過於樸素簡陋。尤其是和躺在棺材裏那個人的身份地位比起來。
  寧缺沈默了很長時間,然後走到松棺旁跪下,拜倒相見。
  皇後娘娘平靜說道:“在宮裏見他的時候,妳壹向都不喜歡磕頭,現在他已經死了,妳磕再多個頭,他也看不見。”
  寧缺站起身來,伸手輕輕撫摩著松樹粗糙的樹皮,沒有說什麽。
  皇後本來以為他會像以前那樣,笑著說死者為大的話,然後她便能順便提到死去的夏侯,再繼續深入到更嚴肅的那些話題。
  寧缺在松棺旁站在片刻,然後望向黃楊大師和幾位將領,說道:“現在到底是個什麽情況?妳們為什麽會留在賀蘭城中?”
  “院長和陛下先後辭世,天降大雨,鎮北軍被迫滯留賀蘭城,其後音訊斷絕,我們也不知道南方究竟正在發生什麽事情,不過可以猜到壹些……”
  黃楊大師緩聲說道,然後把這些日子的情況說了壹遍。
  “金帳王庭既然敢圍攻賀蘭城,那麽單於肯定已經帶著大軍南下。”
  寧缺從松棺上折下壹小截被長明燭烤的有些焦的樹皮,蹲到地上,畫了壹幅極簡略的地圖,在地圖下方畫了道橫線,說道:“七城寨……”
  他忽然沈默,畫線的手指也停住。
  房間裏壹片安靜,人們知道寧缺出身渭城,渭城便是七城寨裏的壹處邊塞。
  寧缺臉上的神情沒有什麽變化,繼續平靜說道:“七城寨肯定破了,金帳的騎兵甚至已經過了平陵關,直逼河北郡。”
  他扔掉手上的樹皮,擡頭看著眾人說道:“鎮北軍三分之壹的騎兵,都在賀蘭城裏,北大營有沒有足夠的軍力抵擋?長安城如果從固山郡甚至是土陽城調兵,東境怎麽辦?隆慶肯定不會錯過這個機會。”
  他的推測與實際情況發生的順序稍有變化,但得出的結論,與實際沒有什麽本質上的差異,和皇後娘娘的看法也完全壹致。
  “我們必須馬上離開。”
  皇後說道:“以最快的速度南撤。”
  汗青說道:“路途遙遠,糧草怎麽辦?”
  壹名鎮北軍將領說道:“壹路打柴,多搶幾個金帳部落便夠了。”
  寧缺搖頭說道:“金帳王庭肯定早有安排,他們的精銳南下,荒原腹部空虛,肯定不會給我們可趁之機,那些部落只怕在雨停之後,便向北方撤去,如果我們要追,路途會被拉的更長,無糧深入荒原,太過冒險。”
  皇後問道:“妳有什麽辦法?”
  “沒有什麽好辦法。”
  寧缺站起身來,說道:“首先賀蘭城裏的所有糧食必須全部帶走,而且壹定要做好計算,所有的糧草必須先供給戰馬,人可以餓,餓上幾天不會死,而且有馬馱著還能繼續前進,到最後如果還不行,那便殺馬。”
  將領們沈默片刻,沈聲應下。
  汗青皺眉說道:“把城裏所有糧食都帶走,守軍怎麽辦?”
  寧缺說道:“城中的守軍跟著鎮北軍壹道南下。”
  汗青吃驚說道:“守軍跟著壹道南撤,難道不要賀蘭城了?”
  寧缺正準備說些什麽的時候,皇後說道:“只要人還在,大唐還在,賀蘭城就算丟了,將來總有壹天能奪回來。”
  時間急迫,商議結束之後,將領們匆匆離去,安排大軍南撤的各項事宜,黃楊大師去靜修療傷,皇後去看望受了些驚嚇的六皇子。
  此時的靜室內,除了那口灰色的松棺,便只有寧缺和汗青兩個人。
  “妳和冥王之女坐著黑色馬車過關的時候,我就在城頭看著妳。”
  汗青看著他說道。
  寧缺說道:“現在沒有時間去感慨,將軍想說什麽請直接講。”
  汗青看了壹眼灰色的松棺,說道:“陛下當年對妳寵愛有加,他的遺命妳如今也已經知道,那麽妳是怎麽想的?”
  寧缺說道:“妳繼續說。”
  汗青繼續說道:“所有人都知道,妳和公主殿下的關系親近,和皇後娘娘卻有舊怨,陛下傳位給六皇子……我其實並不在意妳支持哪壹方,但我希望妳這時候就表明態度,南撤之途艱難,到時再出問題……”
  門外傳來腳步聲。
  汗青不再說話。
  皇後娘娘牽著壹個少年走了進來。
  那少年穿著明黃色的皇子服飾,眼眸微轉,打量著寧缺,顯得有些好奇,又有些怯怯,像是不習慣見到生人。
  寧缺在松棺旁沈默了很長時間。
  然後他看著皇子問道:“妳想當大唐皇帝嗎?”
  皇子有些惘然,擡頭看了眼母親。
  皇後輕輕摸了摸他的頭頂,神情格外寵溺。
  皇子看著寧缺,認真地想了很長時間,說道:“父皇讓我當,那我便當。”
  寧缺說道:“很好,是妳的就是妳的,誰也搶不走。”
  皇後靜靜看著他,說道:“這算是書院的承諾?”
  寧缺說道:“這是我的承諾,但壹樣有效。”
  皇後說道:“我並不懷疑這壹點。”
  寧缺問道:“為什麽?”
  皇後說道:“因為妳最終還是娶了桑桑。”
  寧缺看著她溫婉美麗的容顏,記起先前在城下草原上,她轉身望向自己時,黑發在臉上飛掠畫面,那畫面很美麗,有壹種驚心動魄的美麗。
  他發現,皇後娘娘很懂自己。
  於是他忽然明白了,當年陛下為什麽壹定要娶她為妻。
  ……
  ……
  賀蘭城內存貯多年的糧草被搬運壹空,城前戰場上倒斃的戰馬,被唐軍割斷四肢,堆在拖車裏,做為候補的糧食。
  沒用多長時間,數萬唐軍便撤出了賀蘭城。壹名鎮北軍將領請示要不要燒掉城內的守城弩與建築,以免落於王庭蠻人之手,皇後娘娘和寧缺同時做出了否決的意見,在他們看來大唐將來總是要回來的,這些都是唐國的財富。
  被暴雨和敵人圍困在荒原深處的唐軍,終於開始了南歸的旅程。只不過來時,他們的國家還是世上最強大的國度,回歸之時,他們的國家已然處於風雨飄搖之中,就像汪洋裏的壹艘破船,隨時可能覆滅。
  於是回歸的旅途,顯得有些沈默壓抑,還有些緊張。
  寧缺臉上的神情看不出來任何異樣,握著馬韁的手,卻時不時地毫無來由地握緊,緊的指節發白。暴露出他的心情比誰都緊張,比誰都壓抑。
  經過艱難地跋涉,南歸的唐軍大部隊,終於抵達了岷山中麓地帶,視野之中的青色越來越濃,山上的秋樹則是越來越紅。
  此地距離北大營還有很遠的距離,唐軍已經很饑餓疲憊,糧草也所剩無幾,但只要不發生大的問題,應該能夠順利南回。
  寧缺緊繃了多日的心情終於放松了些,壹直深深藏在心底深處的恐懼和緊張,卻也同時暴發,他再也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提出自己要往西邊走壹趟。
  幾名唐軍將領都表示了強烈的反對,在金帳王庭南侵的背景下,他再如何強大,壹旦落單被包圍,也只有死路壹條。
  大家都清楚寧缺為什麽要去西邊,只是時間已經過去了那麽久,就算這時候趕過去又能挽回些什麽?
  最終還是皇後娘娘同意了寧缺的要求,還派出壹支精銳騎兵小隊進行護送。
  “七城塞根本不可能堅持到現在。”
  汗青看著向荒原西方奔去的數十騎,蹙眉說道:“他這時候去看壹眼,除了讓自己徒增痛苦,沒有任何意義。”
  皇後娘娘說道:“很多事情,總是要親眼看到,才能真正死心。寧缺他雖然不是普通人,但在這方面和普通人也沒有什麽區別。”
  ……
  ……
  渭城就在眼前。
  荒蕪的原野間,座落著安靜的土城,當風吹過的時候,城墻上的灰便會落下來,落到肉攤的砧板上,落到忘了蓋布的酒甕裏。
  渭城還是那座渭城,簡陋無比,城門像往年壹樣有些歪斜,但如果從裏面關上,便是破城車都很難撞破。
  今天的渭城顯得太安靜了些,那些積在土城墻下的舊灰,裏面隱隱可以看到黑色的痕跡,不知道是血凝之後的顏色,還是別的什麽。
  寧缺揮手示意騎兵停下。
  他跳下馬,走到城門處伸手壹推,歪斜的城門應聲而倒,煙塵微作。他站在城門處沈默了很長時間,然後擡步向裏面走去。
  騎兵們坐在馬背上,看著走入渭城的他,臉上的情緒有些復雜。
  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寧缺從渭城裏走了出來。
  他臉上的神情依然平靜,背依然挺直,扶在刀柄上的右手依然穩定,看不出任何變化,似乎在渭城裏什麽都沒有看到。
  “裏面的情況怎麽樣?”唐騎軍官問道。
  寧缺搖了搖頭,說道:“什麽都沒有。”
  軍官微微蹙眉,示意幾名騎兵進渭城看看。
  寧缺低聲說道:“不要進去。”
  那幾名騎兵看了軍官壹眼,看他沒有什麽表示,提韁向渭城駛去。
  寧缺沒有轉身,吼道:“不要進去!”
  他的聲音很大,很暴烈,就像是雷壹般,在渭城外的荒原上炸響,那幾名騎兵身下的座騎聞聲而驚,人立而起。
  渭城裏壹道殘破的酒幡輕輕搖晃。
  聽到寧缺憤怒的吼聲,人們終於明白渭城裏面發生了什麽。
  再沒有人試圖進去看壹眼。
  寧缺向自己的座騎走去。
  每走壹步,他的頭便低壹分,身子便佝壹分。
  “走的時候,我就對妳說過,不要老,不要死,等我孝敬……結果現在呢?妳這個老狐貍,總是喜歡說話不算話。”
  寧缺喃喃自言自語道。
  然後他笑了起來,笑容有些悲慘。
  ……
  ……
  大軍雖然沒有經過渭城,但終於進入了戰區。金帳王庭騎兵在邊塞造成的恐怖破壞,還有那些變成廢墟的唐人聚居城鎮,連接在人們眼前出現。
  這是支疲憊之師,卻被沿途所見的血與火,廢墟與斷墻,死難的族人,激起了近乎瘋狂的戰意,只需要經過壹段時間的休整和糧草補充,便會變成恐怖的軍事力量,甚至就連現在,很多將士都紅著眼睛想要與金帳騎兵戰上壹場。
  幸運或者不幸的是,沿岷山南歸的唐軍大隊,始終沒有遇到金帳王庭的主力部隊,在順手剿滅了數十草原遊騎之後,便近了北大營。
  南歸的唐軍與大將軍府重新獲得了聯系,因為人馬眾多,自然不便同時進入北大營,大將軍府派出了精銳的壹部騎兵前來接應,送來糧草補給,同時奉命將皇後娘娘與皇子,還有最重要的皇帝陛下的靈柩先接回北大營中。
  經過壹番臨時的商議,南歸唐軍沒有對大將軍府的軍令提出任何疑義,大部隊就地休整,皇後娘娘與六皇子則隨陛下靈柩先行啟程。
  陛下的靈樞很簡樸,但很沈重,數十整根松木的重量,需要數匹戰馬才能拉動,壹路南歸,唐軍遇到的最大困難便是這個。
  如今的北大營,擔負著抵抗金帳王庭的重要責任,自然顯得有些混亂,留守在將軍府周邊的唐軍神情焦慮,然而當承著松棺的馬車自城外行來時,無論是將士還是普通的民眾,紛紛跪倒在地,面露悲痛之色。
  沒有多少人註意到,寧缺坐在馬車裏,坐在松棺旁。
  數匹戰馬拉動著沈重的灰棺,在街道上緩緩駛過,車輪碾壓著堅硬的石質地面,發出單調而令人心悸的聲音。
  街道旁忽然響起數聲厲喝。
  “殺死妖後!”
  “替陛下洗去恥辱!”
  殺聲震天,壹名唐將帶著數百名騎兵,從街頭沖鋒而至,樸刀雪亮。
  前方那輛馬車裏,皇後娘娘抱著六皇子,神情平靜。寧缺坐在松棺旁,微微垂著頭,神情平靜,仿佛什麽都沒有聽到。
  ……
  ……
  (書最開始時,寧缺離開渭城,對馬士襄將軍留的三句話,便是這章裏提到的那三句話。)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