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夜

貓膩

歷史軍事

  壹段可歌可泣可笑可愛的草根崛起史。   壹個物質要求寧濫勿缺的開朗少年行。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百九十五章 軍營裏的十三先生

將夜 by 貓膩

2018-6-14 09:02

  大唐天啟十四年,流落極北寒域千年之久的荒族南歸,搶占左帳王庭大片草地,直接導致王庭騎兵對更南方的中原騷擾侵襲。為應對十年未遇的危險局面,西陵神殿發出詔令,號召昊天道信徒及正道同仁援助燕國抵達蠻人的入侵。
  與此同時,大唐帝國派出西路邊軍援燕,號援燕軍。
  因為援軍的到來,左帳王庭部落騎兵擾邊顯得收斂了很多,尤其是當大唐援燕軍的先鋒部隊依著岷山東緣來到燕北荒原後,左帳王庭單於加大了對各部族的約束,寒風呼嘯的原野上,再也難以找到蠻人遊騎的蹤影。
  蠻人騎兵之所以不好應付,是因為他們背後占有大片寬闊的草原,壹見勢頭不對便遁入漫漫長草之中,根本無法追擊。除非當世各國君王有當年大唐太祖皇帝的雄心野魄,不然根本沒有辦法把這個威脅完全消除。
  所以當蠻人騎兵對燕境的侵擾變得不那麽嚴重,左帳王庭派出談和使者之後,聚集在燕境北方的中原部隊沒有就此強勢北上,而是選擇就地駐紮,把主要心神都放在各處邊陲要塞的防守之上,邊塞的情勢變得平靜了很多。
  駐守在燕境外的十余萬部隊號稱中原各國聯軍,實際上除了來自南晉月輪諸國的年輕修行者,基本上是燕國本土軍隊以及大唐帝國派來的援燕軍。
  所謂援燕軍,正是夏侯大將軍統轄的帝國西路邊軍精銳。這支以鐵血冷酷著稱的部隊在十年前的戰爭中連克燕國十壹城,給燕國人留下極為慘痛的記憶,在燕人看來這些號稱來援的唐國軍人要比草原上的蠻人騎兵更加可惡更加可怕。
  基於這樣樸素的情感和力量對比,燕國從國君到普通軍卒,都對西面的大唐援燕軍流露出相當程度的警惕,雖然表面上還是送去了豬牛糧食以作慰問,但在實際中燕國部隊與唐軍保持了相當遠的距離,雙方分據燕北邊境東西兩道戰線,遙遙相望,各不理會,甚至拿出了很大的精神註意著彼此的動向。
  領受西陵神殿詔令前來的各國年輕修行者自然與燕國軍隊呆在壹處,而來自長安城南書院的實修學生們則理所當然留在大唐援燕軍的軍營之中。
  時已秋末,荒原地北先冷,呵氣成霧,草色早黃。
  燕北某處邊塞軍營外有壹片草甸,草甸上不多的幾棵樹木樹葉早已落盡,站在此間,目光能夠輕易穿透清曠的天空,落到更遠的地方。比如遠處荒原上不知什麽事物燃燒生成的黑煙,還有那些咯吱輕響馬車上躺著的受傷士兵。
  如今邊塞情勢平靜,可能馬上召開和談,但在荒原深處,大唐騎兵與草原騎兵的小規模戰鬥還是偶有發生,隔上數日便會有遺體和傷員被運回來。
  寧缺坐在草甸上望向西北方向,擱在膝頭上的手緩緩摩娑著壹塊小牌子。這塊牌子材質有些怪異,非金非玉非石非木,很是堅硬,是離開書院啟程前余簾師姐塞給他的,當時他並沒有註意,後來在旅途中才想起來,時時握在手裏摩娑把玩,有些好奇這塊牌子的用途,也借此消減壹下對長安城的懷念。
  西北方向高遠蒼穹下有道模糊的黑線,看著並不顯眼。但他去過那裏,他知道那裏的起伏山巒何其高大雄壯,所以愈發覺得這片蒼穹與荒原曠闊難言。
  那道模糊黑線就是把大陸北方分割成兩塊的雄雄岷山,他和桑桑幼時主要在岷山東麓生活,十年前他們從西側山崖走出來時,遇見了家園被毀的卓爾,那段記憶已經很久遠,但依然清晰。
  因為走過所以記得再往北壹些地方,岷山中間會有壹道天然形成的豁口。由南至北連綿數千裏的岷山山脈把荒原南部分成兩半,也把大唐和燕國分開,如果不想從荒原北部繞行,軍隊便只能通過那道豁口。
  像這樣重要的軍事要地,自然被大唐帝國牢牢地掌握在手中,那裏駐紮著帝國北路軍最精銳的師團,而帝國北路軍最重要的軍事使命並不是扼守險地,威脅草原東部的左帳王庭或者是燕國,真正讓帝國感到擔心的是荒原上實力最強大的金帳王庭,也正是李漁公主曾經出嫁的地方。
  寧缺生活了很多年的渭城軍塞是七城塞之壹,七城塞屬於北路軍精銳師團最不起眼的壹處邊塞防線,此時西北望,仿佛能夠看到岷山那頭的渭城,那個真正屬於他和桑桑的家鄉,心頭不禁生出些想念和溫暖。
  渭城的舊人們不知道現在過的如何,馬將軍身體如何,春天時托車馬行寄過去的銀票不知道他們收到沒有,他們如果知道自己已經在長安城裏混出了人樣,會喝多少酒來慶祝,而自己和桑桑又該什麽時候回去看看他們?
  “已經在這裏駐紮了壹個多月,總只派些遊騎出去偵察,什麽時候才會真正出擊?再過些日子便要入冬,到時再入荒原,軍卒要比現在付出更多的代價。”
  壹名青年軍官坐在寧缺身旁,身上輕甲被擦的鋥亮,看著清曠的荒原和馬車上的傷兵,劍眉微皺惱火說道:“真不知道將軍府那邊在想些什麽,聽說夏侯將軍根本就沒有入燕,現在還在土陽城府中,實在是太不像話。”
  寧缺看著他笑了笑,說道:“殺雞哪裏用得著宰牛刀?對付左帳王庭的騎兵,哪裏需要夏侯大將軍親自出馬?朝廷派了壹半西路軍過來,已經足夠給那位左帳單於顏面。夏侯將軍留在土陽城,不來邊塞親自指揮,是因為他知道這場仗根本打不起來,既然不用深入荒原,金秋寒冬又有什麽區別?”
  青年軍官便是書院學生常征明。這位騎射二科成績優秀的軍部培養生,曾經在羽林軍中服役,今番來到援燕軍前線,被分配到最北也是最危險的要塞,然而他卻沒有任何意見,反而躍躍欲試想要帶著騎兵殺進荒原,像前輩們那般替帝國立下赫赫戰功,卻沒想到壹困便是月余,部隊根本沒有出征的意思。
  這些天他的心情本就有些郁悶,這時聽著寧缺如此說,反駁說道:“中原諸國鬧出這麽大動靜,神殿發出詔令,帝國派出援軍,每天光人馬嚼谷子都要耗多少銀錢,花了這麽大功夫才把部隊集結完畢,怎麽可能不打?”
  寧缺笑著說道:“那妳看這像是要打的樣子嗎?”
  常征明指著草甸下方那些馬車,說道:“小規模的戰鬥壹直在發生,我看不是不打,只不過聯軍兩邊扯皮,還沒辦法確認什麽時候開始大規模的進攻。”
  寧缺搖頭說道:“小規模戰鬥肯定會持續,但那是為了與左帳王庭的談判討價還價,妳得弄明白現在荒原南邊這加起來二十幾萬人馬的最終目的是什麽,如果明白這壹點就知道為什麽這場大戰終究是打不起來的。”
  “為什麽?”常征明皺著眉頭問道。
  寧缺問道:“左帳王庭為什麽要擾邊?”
  常征明想都不想,回答道:“因為蠻人生性兇殘貪婪。”
  寧缺沒好氣道:“廢話……人哪有不貪婪的。”
  常征明猶豫說道:“是因為荒人南遷?”
  寧缺看著青年軍官說道:“左帳王庭單於的真正敵人是背後的荒人部落,西陵神殿發詔令也是警惕荒人南下可能造成的魔宗復興,至於我大唐帝國……當年荒人是被我們打成殘廢的,當然要警惕他們強盛之後會不會復仇。所以歸根結底,大家警惕擔心的是更遙遠地方的那些荒人戰士。”
  荒人遠離荒原已逾千年,對中原人來說更是久遠到難以記起的傳說,在前來邊塞的旅途中,書院諸生惡補了壹下知識,大致了解了那段久遠的歷史,但對他們以及中原百姓來說,這個部落依然顯得極為神秘。
  “可是聽說荒人現在只剩下幾十萬人,就算全民皆兵,也不可能對中原造成任何威脅,相反左帳王庭麾下善戰騎士無數,若他們真像蝗蟲壹般南下……”
  “在妳眼中不失強大的左帳王庭,被荒人硬生生搶了大片草原,被趕到了南方,被迫越過我大唐給他們畫好的那道線。現在這些號稱天生戰士的荒人只有數十萬人便能做到這些,如果給他們時間在北方站穩腳根,繁衍壯大,難道妳不覺得很可怕?西陵神殿和朝廷有什麽理由不緊張?”
  寧缺笑著說道:“不要忘記,只要有足夠的糧食,生孩子這種事情總是簡單的。”
  常征明沈默很長時間後問道:“那我們應該怎麽辦?”
  寧缺看著莽莽荒原遠處的黑煙,思忖片刻後說道:“看現在的局勢,我估計西陵神殿和朝廷的念頭都壹樣,就是逼著左帳王庭單於和荒人重新開戰,我們負責給他軍械裝備和糧食,他們負責打仗。”
  常征明不解問道:“打不贏荒人才被迫南遷,左帳王庭怎麽會蠢到回頭去打?”
  “所以我們現在才會在這裏啊……神殿和朝廷現在把姿態擺的很清楚,寫了壹道選擇題讓單於做,要不妳和我們打上壹場,要不妳在我們的支援下去和荒人再打壹場,前者妳肯定是死,後者妳可能是死,肯定和可能總有區別。”
  常征明楞住了,沒想到這事情竟會如此復雜,感慨說道:“這道選擇題真不好做。”
  寧缺拍拍他的肩頭,說道:“單於也是這麽想的。”
  就在這時,數十騎最精銳的西路軍輕騎出現在草甸側後方,領首的那名精幹校尉看著草甸上方的寧缺面顯焦慮,似乎想要靠近卻又不敢。
  常征明看著草甸下如臨大敵般緊張的精銳騎兵,辯認出應該是大將軍府的直屬騎兵,不由微微壹驚,下意識看了身旁的寧缺壹眼。
  草甸下那名唐軍校尉擡頭望著寧缺愁苦說道:“十三先生,這裏距離蠻騎太近,實在是不安全,咱們還是退回軍營吧?”
  “十三先生?”常征明看著寧缺疑惑問道。
  寧缺看著草甸下緊張的騎兵們,無可奈何嘆了口氣,拍拍屁股站了起來,向常征明解釋道:“他們不知道我是誰,只知道我排行十三。”
  常征明跟著站了起來。
  “我這個書院領隊,雖然不負責妳們的生死,但總要關心壹下妳們在做什麽。”
  寧缺望著他說道:“我今天來就是看看妳現在的情況,既然被人催了,只好提前離開,明天我去碧水營,司徒依蘭和王穎在那邊。”
  “辛苦您了。”常征明認真說道。
  “不過就是個被供在臺子上的巡察使,四處吃喝招搖,哪裏有什麽辛苦?”
  寧缺自嘲壹笑,擺手示意他不用送,拍拍屁股向草甸下走去。
  走到草甸下,他望著那名跟了自己整整壹月的邊軍校尉,還有那些緊惕望著四周,仿佛隨時可能遇到草原騎兵的軍人們,無可奈何說道:
  “這裏還是我大唐軍營,何至於如此緊張?難道妳們真要天天這麽跟著我?”
  那名校尉認真回稟道:“上峰嚴命,屬於等人就壹定要保證您的安全。”
  寧缺想著這月余來逍遙卻又無趣的邊塞生活,忍不住搖了搖頭,說道:“我就是個普通實修生,結果現在天天身邊跟著幾十個精銳騎兵,這算什麽事兒?我又不是夏侯大將軍,哪裏承得起這等待遇。”
  校尉恭敬解釋道:“十三先生,雖然我們並不知道您的真實身份,但將軍府的軍令裏說的清楚,您的安全比大將軍的安全更重要。”
  這是很真實的答案。
  西路邊軍沒有幾個人知道寧缺的真實身份,將軍府之所以如此在意寧缺的安危,也不是因為夏侯大將軍知道他暗侍衛的身份、帶著陛下的監察任務前來,所以想要隔離他與軍隊實力,而是基於壹個很簡單的原因。
  書院數十名學生在前線實修,要憑真刀真槍磨練出戰功與能力,這是大唐慣例,所以從朝中大臣到邊塞大將,都只會把這些年輕人當作普通軍官看待,然而寧缺並不是普通的書院學生,他是書院二層樓的學生。
  這些年來,從來沒有書院二層樓學生入伍參加實修,只有寧缺這個特例,做為夫子的親傳弟子,如果讓這樣壹個人在前線出了問題,哪怕是掉壹根毫毛,都會引發壹場軒然大波。
  夏侯大將軍或許能承受陛下的怒火,但想來沒有膽量面對夫子的失望。
  於是乎從長安來到燕北荒原邊塞後,寧缺沒有回到熟悉的馬上征伐鐵血歲月之中,而是被西路邊軍當祖宗壹般供了起來。
  軍營上下小心翼翼護著他的安危,無論是飲酒還是吃肉,滿足他的任何要求……但絕對不讓他稍微靠近壹些可能的危險。所以除了沿著邊塞起起伏伏溫柔的曲線去各處軍營溫柔探望像常征明這樣的書院學生,如今的他竟是無壹事可做。
  寧缺看著恭恭敬敬等著護送自己離開的騎兵們,忍不住嘆息了壹聲,把手指放進口裏打了個唿哨。只見草甸後方斜刺裏殺出壹匹大黑馬來,這匹大黑馬身上背著沈重如小山的行李,卻依然蹄走如飛,嘴裏不停嚼著東西,也不知道在這葉兒落盡秋草染霜的草甸上,它究竟吃什麽能吃的如此開心。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