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百五十壹章 世事洞明皆學問
雅騷 by 賊道三癡
2018-6-29 15:33
青浦陸氏家境優裕,陸養芳更是自幼受父母寵愛,養尊處優,不學無術,毫無應變之能,幾個差人突然沖進來扭住他往外拖時他都懵了,直至被拖出大門才醒悟過來,叫道:“休得無禮,我爹是陸孝廉——”
“啪”的壹聲,陸養芳右邊臉挨了重重壹記耳光,打得他右耳嗡嗡響,就聽張原的聲音道:“董祖常還家父董玄宰呢,妳壹個舉人老爹還好意思掛在嘴邊嚇唬人。”
陸養芳被拖得跌跌撞撞,挨了耳光後羞怒攻心,嘶聲道:“張原妳敢打我,我決饒不了妳!”
方才那壹巴掌打得太重,張原自己的手都打得生痛,也懶得再打,大明律在上,還是不要動私刑的好,說道:“妳光天化日之下謀劫人口,依律先杖八十再論,明白嗎?”
陸養芳鞋子掉了,冠巾散亂,狼狽不堪,卻還嘴硬,說道:“張原,妳這般害我,妳姐姐也別想在我陸家待了,我母親說過,要休她——”
“啪”的壹聲,陸養芳左臉又挨了壹記響亮的耳光,現在兩耳都嗡嗡響了,轟隆隆聲中聽得張原說道:“那要看看妳有沒有這個本事。”
跟在張原身邊的武陵都很想揍這個陸養芳,這家夥說話太氣人了。
鄧班頭勸道:“張公子,莫要再打他,等下縣尊看到不好說話。”這是提醒陸養芳,打他的人是張原,與他們無關,他們只是奉命行事,陸氏在青浦還是很有勢力的,這些差人雖說得了張原的銀錢連夜來抓人,卻也不敢過分得罪陸氏。
張原道:“嗯,還是讓李縣尊懲治他,不過若他再敢胡說八道,我還是會不客氣的。”
陸養芳臉頰火辣辣的痛,打娘胎以來沒挨過打,兩記耳光下去就把他打懵了,這種人平時看著囂張跋扈,壹旦遭受挫折,失去了依仗,怯弱本性就露出來了,在去縣衙的路上再不敢吭聲,平日巧言令色、挑撥離間這時都沒了用武之地,也只有他父母會受他蠱惑,他自己還不是被仆人陳明哄得團團轉,竟連奴契、田契都交給陳明——
來到縣衙廣場,這時已經是戌末亥初時分,鄧班頭道:“先收監,明日再報縣尊審問。”押著陸養芳到土地祠對面的牢獄去了,陸養芳哀求放他回去,誰理他——
張原請壹個差役向李縣令通報,就說山陰張原求見,那差役先前得了張原的好處,為難道:“張公子,不是小人不肯去通報,這都敲過二鼓了,縣尊大人想必已歇息,張公子明日再來吧。”
張原道:“勞煩去問問看,若李縣尊已歇下,那當然不敢打擾。”扭頭看了武陵壹眼,武陵心領神會,將壹兩銀子塞給那差役,那差役便改口道:“那好,小人去探探,若縣尊大人不肯見那須怪不得小人。”
青浦縣令李邦華前幾日與劉宗周壹番長談,深感道喪時敝,此時正在燈下奮筆疾書,給遠在吉水的老師鄒元標寫信,縱論時事,聽到仆人來報說山陰張原求見,都是己亥初時分,本待不見,想想還是讓張原進來,先前在日見堂上不大好說話,這時見見這個被啟東先生誇贊為讀書種子的張原,看其到底學識如何——
張原被帶到廨舍書房,叉手施禮。
李邦華於燈下打量了張原兩眼,微笑道:“坐下說話。”壹面命侍僮上茶。
張原謝過李縣令,坐下道:“縣尊大人,那陸養芳已然抓捕歸案,學生心下不安,特來向大人請教。”
李邦華道:“嗯,妳說。”
張原道:“那陸養芳是我姐夫之弟,我今告官,致他入獄,於情於理頗難兩全,皆雲父母愛幼子,陸養芳就很得其父母寵愛,陸老太太不責罵陸養芳當街搶人,卻把我姐夫叫去罰跪,磕頭出血,逼我姐夫要我撤訴,學生甚感為難,有惡不懲,世人不平,而致陸家兄弟不和,學生心下又不安,望李縣尊有以教我。”
李邦華問:“啟東先生如此賞識妳,那我且問妳,妳可知啟東先生治學為人最重哪兩個字?”
張原道:“就在‘慎獨’二字。”
李邦華展顏道:“那妳且說說‘慎獨’二字該當何解?”
張原早已明白李邦華這時候說“慎獨”是為的什麽,很好,不愧為啟東先生的友人,答道:“獨者,本心之謂,即良知也。”
李邦華也是王陽明良知學的信徒,說道:“那妳的本心對狀告陸養芳之事可曾有愧?”
張原道:“無愧。”
李邦華道:“既無愧又何必不安。”
張原繞了壹個大圈正是要李邦華說這麽句話,真費神啊,當下顯出有所領悟的樣子,卻又道:“陽明先生說知行合壹,學生是明白這個道理的,但看到姐夫磕破了頭,那陸養芳又揚言要讓其父母逐我姐姐出門,學生雖無愧卻難心安。”
王陽明講究知行合壹,坐在書齋裏只求個人道德完善雖然難但尚可以克服,而入世為官要把自己的道德理想貫徹到政務公案中去,則是步步荊棘,因為這不是妳壹個人的事,李邦華當然是深有感觸,說道:“妳這個事還不難解決,對了,陸兆珅先生怎麽不來為其子求情?”
張原道:“陸老先生去了華亭,陸養芳本來是隨其父壹起去的,卻半路踅回,思奪學生的婢女。”
李邦華知道陸兆珅去華亭所為何事,搖了搖頭,說道:“陸養芳如此胡作非為,正該懲戒,先關他兩天,讓他嘗點苦頭,待陸老先生回來再說,絕不至於要逐令姐出門,這個妳放心。”
這時,門子又來報說陸秀才求見縣尊,李邦華笑道:“陸生是謙謙君子啊,這定是為其弟求情來的。”
陸韜進來了,作揖後擡頭,李邦華看到他額頭果然有磕傷的痕跡,心裏感慨孝子難做,從舜帝開始就是如此,說道:“陸生,妳之事本縣已悉知,回去告訴汝母,陸養芳必須懲治,至於究竟如何懲治待汝父歸來再定,妳也不必惶恐,我會為妳向汝父分說。”
陸韜懇求道:“可否讓門生去探望壹下舍弟?”
李邦華道:“就讓陸養芳擔驚受怕壹夜也是好事,明日再去探望吧。”
陸韜不敢多說,便與張原壹起告退,李邦華送了幾步,對張原道:“獨者物之本,而慎獨者,格之始事也。”
張原躬身道:“多謝李縣尊指教。”與姐夫陸韜出了縣衙,見陸大有、武陵和穆敬巖、穆真真父女都候在外面,便對姐夫陸韜道:“姐夫,我就不隨妳回陸府了,我四人自找壹家客棧歇息。”
陸韜急道:“焉有是理,妳不回去,若曦豈不著急。”拉著張原的手就走。
張原便隨姐夫回陸府,抓陸養芳沒什麽好慚愧的,給陸養芳壹個深刻的教訓,對青浦陸氏是壹件好事。
張若曦見夫君和弟弟張原都回來了,略略放心,還沒說話,陸韜便道:“我先去向母親回個話。”匆匆去了。
半輪明月已西斜,夜已深,履純、履潔兩個小孩子早已甜甜入睡,但周媽和幾個婢仆都還在候著,壹個個立在廊下,有點惶惶不可終日的感覺。
張原看著姐姐張若曦道:“姐姐妳怨我嗎,給妳和姐夫惹了那麽大麻煩?”
張若曦道:“姐姐寧願自己受委屈也不能讓妳受委屈,而且這事也是我小叔不對。”
張原道:“姐姐明日就隨我回山陰住上壹段時間——”
“不行。”張若曦道:“若沒出這樣的事,姐姐是要和妳回山陰看母親的,只是現在我如何能把妳姐夫壹個人丟在這裏。”
張原道:“姐姐,我是這樣想的,陸養芳躲在家裏不出去,在老人面前讒言亂語,定會鬧得家宅不寧,這壹關進去反倒省心些,我方才求李縣令主持公道,待陸老先生回來,李縣令會與陸老先生相談,而姐姐若留在這裏,反而不大好,離開壹段時間,事情平息後再回來最好,陸養芳吃了這次教訓以後應該會收斂些,其實這些都無所謂,只要姐夫待姐姐好就行,姐夫是縣學廩生,也是有地位的,陸養芳如此不堪,以後陸老先生也會更倚仗姐夫,畢竟姐夫是他們的兒子,又不是外人,姐姐倒也不必擔心姐夫會受多大委屈,姐姐要知道姐夫是最怕妳受委屈。”
張若曦有些吃驚地看著弟弟張原,這個十六歲的弟弟比她這個做姐姐的人情世故還通透,想了想,說道:“小原說得也是,待妳姐夫回來再說吧。”
陸韜這次很快就回來了,沒有陸養芳在壹邊挑唆,柳氏也沒為難這個大兒子,畢竟陸兆珅不在家,陸養芳又抓起來了,她還得倚仗這個長子呢,只叮囑陸韜明日壹早就去探監,莫讓弟弟陸養芳在獄中受苦——
陸韜也認為若曦明日回山陰更好,免得撞在兩位老人的氣頭上,反正在陸兆珅去華亭之前,張原已經向陸兆珅請求讓姐姐若曦隨他回山陰住壹段時日,陸兆珅也是答應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