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

高月

歷史軍事

  重回大唐,爭霸天下   天寶五載,大唐建國已過百年,經歷的近數十年的治國,已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六百九十壹章 圍困契丹

天下 by 高月

2018-6-25 18:19

  九月初十,唐軍以哥舒曜壹萬軍佯作主力,虛兵五萬駐兵涑沫江南岸,在興州壹帶與契丹軍對峙,但唐軍主力九萬大軍卻北上東京龍原府,在龍京龍原府,唐軍主力遇到了三王子大英俊和二百余渤海國貴族。
  大英俊本來是要南下南京,但在中途險些遭遇南下的契丹軍,他們驚慌失措,不敢再繼續南下,轉而向東進入了東京龍原府,準備從這裏上船南逃大唐,但唐軍主力的到來無疑給他們吃了定心丸,讓他們得到了生的希望。
  唐軍駐地,三王子大英俊在壹百多唐軍騎兵的護送下,來到了李抱真的臨時帥帳,大英俊有些心情忐忑,他不知道唐軍主帥為什麽要找他,進入唐軍駐地,唐軍並沒有紮營,而是處於壹種行軍途中的休息狀態,隨時準備出發,只有壹頂簡單的帳篷,幾十名士兵護衛在帳篷周圍。
  帥帳內,李抱真正和趙崇節站在沙盤前商量著什麽,壹名向導正給他們指點顯德府的道路。
  “將軍,三王子來了!”壹名士兵進帳稟報。
  趙崇節知道什麽事情,便笑了笑道:“那我先去查看士兵們的情況。”
  他帶著向導走出了營帳,帳中便只剩下李抱真壹人,片刻大英俊被帶了進來,李抱真擺擺手,所有的士兵都退了下去。
  李抱真在臨行前和李慶安談過,李慶安考慮扶持在大唐做人質多年的大英俊為渤海王,三到五年內,壹步步將渤海變成大唐的領土,這個任務就交給李抱真。
  李抱真打量著這個年輕的王子,見他身體單薄,臉色蒼白,十分瘦弱,身體弱是壹方面,更重要是他目光躲閃,低著頭,顯得非常局促,更顯示出他膽小軟弱的壹面,李抱真點點頭,這個王子非常符合李慶安的要求。
  “請坐!”
  李抱真微微壹笑,盡量以壹種輕柔的語氣打消大英俊的緊張。
  “謝謝……將軍!”
  大英俊心情緊張地在壹個木箱子上坐了下來,他想表達對唐軍的謝意,結結巴巴道:“我們都沒有……想到唐軍……到來,懇求唐軍能……拯救渤海國於水火。”
  “這個是自然,唐軍十萬大軍到來,就是履行我家上將軍和渤海王簽署的協議,這份協議王子看過嗎?”
  “看過,已經成為渤海國正式的國書,丞相和魏先生已經帶去大唐了。”
  大英俊漸漸平靜下來,也不再那麽緊張了,他又道:“我們將全力支持唐軍在渤海國駐軍。”
  李抱真笑了笑,“我家上將軍了解到了王子在大唐的經歷,王子在大唐生活了十五年吧!”
  “準確說是十七年,我二歲到四歲就曾在洛陽度過。”
  “十七年!王子今年二十五歲,幾乎壹大半的時間都在大唐度過,當然,也有痛苦的回憶,但那和大唐無關,而是反賊安祿山所為,請王子理解這壹點。”
  大英俊連忙欠身道:“我能理解,事實上,我在長安和洛陽渡過十四年,非常快樂,只有在範陽的最後幾年才遭遇到了軟禁,我知道那時安祿山已經決意造反了。”
  “嗯!”李抱真點了點頭,時間不容易他再轉彎抹角,他便坦率地笑道:“我今天請王子來是有壹件事和王子商量,關於渤海國未來的安排。”
  大英俊心中壹跳,慌忙道:“請李將軍直言。”
  “那好,我就直說了,這是我們上將軍的意思,他希望三王子為渤海國王位繼承人。”
  大英俊楞住了,半晌他才低聲問道:“趙王殿下為什麽會看中我?”
  “很簡單,三王子在大唐多年,更加熟悉大唐的文化,能更加容易和大唐交流,所以由三王子繼承王位,最符合大唐的利益。”
  “可是,我父王和大哥他們……”
  “這個妳不用擔心!”
  李抱真擺擺手,“我只問妳的態度,妳願意繼承王位嗎?”
  大英俊怦然心動了,他怎麽會不願意,他做夢都想成為渤海國王,只是他是三王子,在父兄強勢的陰影下,他沒有半點希望,他是那麽自卑而絕望,今天大唐願意扶持他登位,內心的心動漸漸被狂喜替代。
  “那需要我……答應什麽嗎?”他還不算愚蠢,他知道世上沒有白吃的美餐。
  “其實也不要妳答應什麽,只要渤海國軍隊跟隨唐軍的行動,我們壹起滅掉新羅。”
  大英俊沒有明白李抱真的意思,渤海國剛剛和新羅組成聯軍,怎麽轉眼就要滅掉它,這似乎有點不近情理。
  李抱真見他壹時沒有理解,便也不勉強他,便笑道:“好吧!滅掉新羅以後再說,妳現在只需要做壹件事,妳就會成為大唐唯壹承認的渤海國國王。”
  李抱真取出壹份文書,遞給了他,“這是大唐和渤海國的防禦合作約定書,上面有我家上將軍的簽名,也就是說,渤海國未來的防禦由唐軍的承擔,渤海國不用再考慮軍費支出,集中精力恢復被契丹破壞的民生,三王子看壹看,沒有異議,便可以正式簽字。”
  李抱真說得很含蓄,其實就是解除渤海國的武裝,由唐軍事實上占領渤海國,他笑了笑道:“三王子可以看最後壹條,唐軍承諾兩年內,將新羅並為渤海國領土。”
  大英俊臉色陰晴不定,他有點不知該怎麽辦才好,他心中壹陣嘆息,禍根就在於父親同意唐軍在渤海國境內駐兵,所以唐軍才會得寸進尺,自己該怎麽辦呢?
  李抱真看出他心中的矛盾和猶豫,又道:“龍泉府在遭受契丹軍的猛烈進攻,壹旦城破,契丹人將屠殺全城軍民,三王子不想救自己的子民,還在這裏猶豫浪費時間麽?”
  壹句話敲醒了大英俊,是啊!渤海國滅亡就在眼前,他還有資格和唐軍討價還價嗎?
  “好吧!我簽字。”
  大英俊提起筆,這壹次,他毫不猶豫地在文書後簽下了自己的大名。
  “很好!”李抱真贊賞道:“既然三王子以大局為重,那唐軍便將全力支持三王子,全力支持渤海國。”
  他收起文書,便下令道:“送三王子回去。”
  大英俊離開了營帳,李抱真背著手走到帳門前,望著他遠去,他覺得自己任重道遠,但又充滿了挑戰,心中的激動讓忍不住想仰天長嘯,大丈夫當立不世之功,開疆辟土,名垂青史。
  天空格外的陰沈,彤雲密布,寒風呼嘯,天地間壹片灰霧茫茫,這預示著渤海國的嚴冬即將來臨……
  唐軍繼續前進,三天後,唐軍從盧州的明月溝穿過了太白山,夜出奇兵,壹舉占領顯德府,將契丹軍來不及撤走的五十萬頭牛羊和大量草料全部繳獲……
  大軍隨即插到了李延寵軍隊的後面,向部署在涑沫江北岸的李延寵七萬軍隊發起了全面進攻。
  唐軍主力的突然從背後殺來讓李延寵措不及防,他壹方面派人向李懷節求援,壹方面組織軍隊抵抗,但隨著哥舒曜壹萬軍隊渡過涑沫江,便形成了對李延寵的夾攻局面,當天晚上,唐軍向李延寵部發起了大規模的進攻,李延寵部的三萬奚軍和四萬燕軍難敵唐軍的夜襲,僅僅支持了兩個時辰,便全軍崩潰了,壹敗塗地,燕軍大將張忠誌被趙崇節壹箭射殺,燕軍首先全軍覆沒。
  李延寵率領最後的壹萬奚人拼死突出重圍,最後只帶領三千殘軍沖出重圍,倉惶北逃投奔李懷節,涑沫江壹戰,契丹聯軍屍填溝壑,血流成河,唐軍拋屍江中,涑沫江也為之斷流,唐軍共斬殺契丹和燕軍六萬五千余人,繳獲了戰馬近十萬匹,隨即唐軍進駐中京顯德府。
  清晨,烏雲低垂,刺骨的北風呼嘯而來,將顯德府城頭上的大旗拍獵獵作響,這是慶平二年的九月中旬,壹股強烈的冷空氣席卷而來,使渤海國壹夜之間到了冬天。
  李抱真壹早便站在城頭上眺望遠方,他剛剛接到上京送來的消息,契丹軍攻城失利,已經撤到了忽汗海壹帶,有撤軍的跡象了。
  李抱真知道,契丹並不是攻城失敗,而是他們的後勤輜重被繳獲了,他們已經無以為繼,只能撤軍。
  這時,壹片雪花從天空悠悠飄下,落在李抱真的鼻子上,他壹怔,不由擡起頭,只見漫天雪花從天空飄下,冬天的第壹場雪來臨了。
  “將軍!”壹名士兵奔跑上來,“有人來送信了,是上將軍的信!”
  李抱真精神壹振,他感覺有點不可思議,他現在在渤海國的腹地啊!上將軍竟然也有信送來,他連忙道:“來人在哪裏?”
  只見壹名風塵仆仆的年輕男子在幾名士兵的帶領下走了過來,他單膝跪下給李抱真行壹軍禮,“卑職是第壹獵鷹營隊正吳峮,奉季勝將軍之命給李將軍送信。”
  說完,他將壹封鷹信交給了李抱真,李抱真也知道季勝率領壹支斥候隊活躍在河北境內,他又問送信兵道:“季將軍現在在哪裏?”
  “回稟將軍,季將軍目前率弟兄們藏身營州,可隨時配合大軍作戰。”
  李抱真點了點頭,便接過了信,這是李慶安讓季勝轉給他的信,他有些迫不及待地打開信,只見李慶安在信中寫道:‘封李抱真為龍武大將軍兼安東都護、渤海都督,封爵遼國公,趙崇節封金吾衛大將、哥舒曜封東宮六率府大將軍,趙崇節另加封北平縣公,出任幽州都督,哥舒曜為營州都督、新城侯,帳下諸將皆官升壹級,官兵以渤海國庫金銀犒賞;以下為軍令:壹、冬天來臨前剿滅契丹老巢,契丹和奚男子壹律殺絕,不留後患,婦孺待河北戰事結束,可送至河東安置,李懷節人頭務必送至京城;二、冬天將至,大軍可在渤海休整壹冬,明年春天進攻安祿山……’
  李抱真心中十分感慨,李慶安行事非同凡人,戰果尚未報去,封賞便至,可見李慶安對他們的信任,對大軍北征的堅定信心。
  他立刻令道:“讓趙將軍速來見我!”
  片刻,趙崇節跑來過來,笑道:“將軍找我何事?”
  李抱真將信遞給他,“這是上將軍的信,妳看看吧!”
  趙崇節壹怔,他接過信匆匆看了壹遍,眼中頓時激動萬分,他立刻道:“末將願領兵進剿松漠、饒樂。”
  李抱真笑道:“我也是這個意思,現在初降雪,時間緊迫,妳可率壹萬騎兵火速西去,進剿契丹和奚的老巢。”
  “遵令!”
  趙崇節立刻去領兵了,這時,李抱真將李慶安的封賞遍告駐軍,頓時三軍歡聲雷動,士氣大振。
  ……
  顯德府也就是今天的吉林敦化,九月中旬相當於後世的十月底和十壹月初了,北方開始降溫,冷空氣入侵,今年的第壹場雪要比前幾年提前,壹夜北風來,山川盡裹素。
  上京城依山而建,要比中京城建得堅固高大,再加上全城軍民拼死防守,使契丹軍在短時間內難以攻下,而涑沫江戰役的失利和糧草斷絕,更讓契丹軍士氣遭到重挫,進攻上京的烈度也大大降低了。
  唐軍突至,使戰局發生了逆轉,李懷節也意識到他們的危機將至,現在只能在最短的時間撤回松漠,他們才能得以幸存,既然唐朝大軍已到,他們攻克渤海的夢想便破滅了。
  此時李懷節的手中還有六萬余大軍,其中契丹軍四萬余和燕軍兩萬,這也是他最後的壹支力量了,他無論如何,要保住這支軍隊。
  契丹大軍撤出上京,進入忽汗海中的湖州城整頓軍馬,忽汗海也就是今天的鏡泊湖,湖州城是壹座雄堡,建造在忽汗海中部的西岸山頂,周長約四裏,這裏主要是駐軍和壹些漁民,但契丹人的到來使這些駐軍和漁民早已撤進了上京城,整個湖州城就是壹座空城。
  盡管契丹軍糧草斷絕,形勢十分危機,但李懷節依然要駐留湖州城壹兩天,名義上是整頓軍馬,實際上他要趁機吞並燕軍。
  如果能把燕軍吞沒,那他的損失並不大,而只是奚軍和燕軍全軍覆沒了。
  燕軍的主將是安祿山的三子安慶和,副將是張忠誌,但張忠誌已經在涑沫江壹戰中陣亡,安慶和便失去了壹個依靠者,安慶和今年只有二十五六歲,是安祿山的小兒子,最得安祿山疼愛,再加上他從小體質偏弱,因此沒有學武,而走上了從文之路,這也是安祿山的想法,他的二兒子安慶緒已經武能安邦,他就需要壹個文能定國的小兒子,因此給他起名為‘慶和’也是有讓他從文的意思,從小便請河北大儒教他學問。
  安慶和經綸滿腹,卻無帶兵之才,這次他為主將北征,其實安祿山也只想讓他為監軍,實際上的軍隊調動指揮都在張忠誌手中,但張忠誌的陣亡卻壹下子將安慶和推到了束手無策的境地,基本上他對李懷節的命令是言聽計從。
  安慶和此時正在房間內不安地來回踱步,撤軍是好事,但他怎麽樣才能把軍隊平安帶回營州,令他憂心忡忡。
  “少帥,好像下雪了!”壹名親兵在門口道。
  安慶和壹驚,連忙走出房門,只見天空飄飄揚揚下起了鵝毛大雪,“今年下雪好像偏早啊!”
  安慶和十分驚訝,心中頓時有壹種不安的感覺,如果大雪封路,他們還能走得出去嗎?
  這時壹名騎士奔來,馬蹄急促,在安慶和門前停住了戰馬,“少將軍,大帥請妳去商議緊急軍情!”
  “有什麽事嗎?”
  “天降大雪,大帥說計劃有變,請少將軍趕快過去。”
  安慶和不敢遲疑,他連忙帶著幾名親兵騎馬向李懷節的大營而去,李懷節的大營位於湖州城中間,周圍被百十頂小帳包圍,由於城池不大,軍隊都駐紮在城外,只有李懷節、李延寵和安慶和住在城內。
  安慶和騎馬奔至大營前,翻身下了馬,正好遇到前來開會的李延寵,“少將軍,天氣反常啊!怎麽提前下雪了?”李延寵呵呵笑道。
  “是啊!真是奇怪,提前下雪了。”
  安慶和迎合兩句,心中卻冷笑,“妳們殺人如麻,能不天怨人怒嗎?這就叫天譴!”
  心中暗罵,但臉上卻帶著笑容,兩人壹起走進了大帳,壹進大帳,兩人都楞住了,李懷節並不在帳中,這時,忽然聽見壹聲摔碎瓷碗的聲音,‘當啷!’,安慶和沒有反應過來,但李延寵卻臉色大變,“不好!”他大吼壹聲,拔劍向帳外沖去。
  但已經晚了,數百契丹大漢手執利斧沖了進來,他們亂斧齊下,將李延寵和安慶和砍為肉泥,與此同時,他們兩人的隨從也壹並被殺。
  李懷節立刻召集高級軍官開會,在這次會議上他得到了燕軍軍官和奚人軍官的效忠,正式將兩萬燕軍和四千余奚軍吞並,編為契丹部落軍,但就在這時,他忽然接到了消息,近十萬唐軍已經將他們的出路團團包圍了。
  黃昏時分,雪越下越大,風嗚嗚地吼了起來,暴風雪襲來了,壹霎時,周圍的壹切完全消失於混沌和微黃的雲霧中,雲霧中穿來穿去飛舞著白色的雪片,昏暗的天空和雪海打成壹片,天地漸漸融為壹體……
  契丹軍在暴雪中開始突圍了,漫天飛舞的雪片中夾雜著的密密麻麻的箭矢,契丹軍的壹次次突圍都死傷慘重,壹夜之間,契丹軍六次突圍,死傷壹萬余人,依然闖不過唐軍的箭矢封鎖。
  契丹軍被迫無奈,只得暫時退回湖州城,等待下壹次突圍的機會。
  ……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