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夜唱

聖者晨雷

歷史軍事

  這是最好的時代,無與倫比的輝煌和榮耀,為後人留下了“唐人”的名字。   這是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58章 白首相知猶按劍

盛唐夜唱 by 聖者晨雷

2018-7-25 15:11

  李白正等著酒上來,聞言精神微振:“十壹郎妳夢中得詩,名動天下,某倒要洗耳恭聽。”
  必須說,時人對李白評價舌粲蓮花是有道理的,他此話說得葉暢心中也有些飄飄然。
  這種恭維,出自別人之口沒有什麽,可是出自李白之口……大不壹樣啊。
  但旋即,葉暢便警惕:這可不是自己真正的才華,玩玩可以,不能玩過火。
  “酌酒與君君自寬,人情翻覆似波瀾。白首相知猶按劍,朱門先達笑彈冠。草色全經細雨濕,花枝欲動春風寒。世事浮雲何足問,不如高臥且加餐。”
  這首詩,此時拿出來,最是應景不過了。唯壹讓葉暢有些擔憂的是,這首詩的作者,便是王維本人。葉暢依稀記得,這是王維晚年贈裴迪的作品,應當寫在安史之亂後,此時提前十余年拿出來,不會被人識破。
  李白聽得“白首相知猶按劍,朱門先達笑彈冠”之句,悚然而起,待全詩畢後,他喟然長嘆:“十壹郎,汝亦出塵之人,竟然看透如許……這不像妳年紀能作啊。”
  確實,若非飽經世事人情練達,哪裏寫得出這樣的詩句來!
  葉暢與此時三位大詩人都接觸了,杜甫老實人壹個,但不失熱血,李白中年憤青,滿腹牢騷,王維恐怕是三人中最聰明也人情最練達者。想想三人經歷,王維官當得最大,便是曾被迫受安祿山偽職,最後亦富貴身名皆得保全,他表面上柔和,實際上卻比李白與杜甫堅韌得多。
  正因為看得透看得破,王維半官半隱,獨善其身。
  “不過也難免,妳葉十壹可是老狐精,自然看透世情。”李白評價葉暢道。
  說完之後,他拍著葉暢道:“既是說不如高臥且加餐,便請某共食吧,早聽聞妳葉十壹廚藝不遜於易牙,今日得大快朵頤!”
  “那是必須的。”葉暢頓時有了精神,那些詩是他偷來的,可這廚藝,確實是他自己的啊。
  李白的到來,讓臥龍谷熱鬧起來,他是個閑不住的性子,最初是東張西望,拉著葉暢要去尋幽訪道。結果發覺葉暢確實忙碌,便開始跟著葉暢四處晃蕩。他又是個好奇的家夥,見著新奇的東西,總愛開口相詢,弄得葉暢不勝其煩,幹脆讓張休這個同樣問題多多的來相陪。
  結果這二人湊到壹塊,見什麽拆什麽,雖然造成了不少破壞,卻總算讓葉暢可以集中起精神來安排自己的事宜了。
  他原本就計劃趕往孟州,幾日之後,便邀李白同往孟州去。李白不以為然:“十壹郎,以往我不知,如今才曉得這臥龍谷給妳弄得如此舒適,便是長安的宅邸,也比不過妳這邊——妳何必四處奔走,為著些蠅頭小利而徒耗精力?”
  “呵呵,青蓮居士這般說可就差了,若沒有我這等人物為了蠅頭小利奔走,哪裏有妳如今的舒適?”葉暢聞語,搖頭笑了起來,果然,李白就是不能靜下心來做實際事務,這廝嘛,或許得給他找些活兒:“別的且不提,就說我此去孟州,為的是種植木棉之事,我用南詔來的棉花,制成的棉衣棉被,妳可不都是用過?”
  “是用過,倒是極暖和。”
  “當初太宗征高麗,還有今上令大門藝征渤海,我軍吃虧便吃在天氣寒冷兵不耐凍上。若全軍能換上棉衣析被,妳想想看,不說萬無壹失,但總勝過如今的麻衣葦絮吧?”
  李白壹拍頭:“原來如此……這倒是件大事,某也與妳去!”
  葉暢心中暗道,若是我將妳這廝忽悠得去種棉花,我華夏詩壇豈不少了許多不朽名篇?他笑著道:“此等雜務,非汝所喜,勉強不來。況且,某正有壹事,也需要人相助,居士妳來得正好!”
  “說,說,殺人報仇還是什麽?”李白興致頓時來了。
  葉暢再度無語,李白的性子,也太過跳脫了,雖然明知是玩笑,但想起這廝確實有過前科,葉暢還是有些擔心。
  “不是私仇,而是國事……李頎、高適與岑參三位,多次邀我壹起,踏足邊疆,熟悉邊情,以備不時之需。我忙著這些雜務,實在是無暇,居士代我壹行,不知可否?”
  此時李白正失意之時,灰溜溜地從長安出來,讓他意識到,想在長安那清貴之地熬上去,以期有壹日能施展平生抱負,那是極難的。聽得葉暢這建議,他眼前壹亮,這倒是壹個好出路,憑借邊功,獲取勛爵!
  “好,便如此了!”他壹拍手:“某就與那三位同去!”
  “此次去,切不可逞血氣之勇,壹人壹時勝負,無幹大局,可幾位若是能通過此行,得出好的定邊之策,可是利國利民之舉。某不才,便在中原,為諸君後盾。”葉暢見他如此爽快,心中倒是有些歉意,這幾人都是慷慨悲歌之士,他們去若是出了什麽意外,自己只怕終身難安。因此,他便多交待了幾句。
  “只管放心。”李白昂然道。
  李白與李頎、高適和岑參等人,即使未曾見面,也是聞名已久,聽得葉暢介紹他們的計劃後,仕途不順的李白已經心血澎湃。身為浪漫主義詩人,他原本就有壹種冒險的熱血,而葉暢出資以眾人安頓家小和充當盤纏,更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
  葉暢唯壹的要求,就是他們每到壹地,便要標明地圖。雖然葉暢知道,讓這些想象力豐富的詩人幹這個,只怕會出不少紕漏,但這地圖只是充作個參考。
  試想壹下,李白畫出的東北邊疆圖吧:此處有山,高萬仞,旁有河,水由天上而來……
  打了個冷戰之後,葉暢決定,花上壹天功夫,給李白做壹點畫圖訓練。
  必須承認,這世界上是有天才的,葉暢原以為很難讓李白接受的畫圖訓練,卻不曾想,僅僅是壹天功夫,他便能將等高線地圖玩得溜轉了。
  “這有何難,依樣畫樣罷了。”聽得葉暢的誇贊,李白不以為然:“不過此等地圖,也只能充為軍機所用,完全沒有美感,實在是辱沒了某家之筆。”
  要的就是沒有美感,葉暢又恭維吹捧了幾句,李白這才得意洋洋,又將註意力轉到了好酒之上。
  兩天之後,大唐天寶三載的三月初四,葉暢與李白、賈貓兒等離開臥龍谷,第壹步目標乃是洛陽。在洛陽只是呆了幾日,葉暢將李白、賈貓兒扔下,自己北上,去了與洛陽隔著黃河的孟州。
  玉真長公主的兩個莊子便在孟州王屋山下,如今山上正大興土木,為她建今後養老的道觀。葉暢趕到時,還可以看到被驅使著前去服役的百姓。
  “正值農忙之時,卻驅使百姓做這個……”
  對此,葉暢有些無語,但其背後的考量,葉暢大致也能猜得出來。
  百姓耽擱了農時,哪怕只是稍稍耽擱,都意味著災難,壹批自耕農的破產,就意味著壹批土地要被兼並、壹群勞力變成奴婢。
  若非如此,僅靠著周邊諸國入內的奴婢,大唐如何能積下三千萬甚至更多的奴婢總數?
  “莊子上的佃戶如何?”
  玉真長公主的兩座莊園相隔壹條小溪,土壤肥沃,而且是難得的連在壹起的大片良田。葉暢估計了壹下,兩個莊園加起來,萬畝是肯定沒有的,可是七八千畝總是有的。
  葉暢壹開口,不是問田畝數量,而是先問佃戶情形。
  迎接他的莊頭總管滿不在乎地笑了起來:“郎君這問的可就外行了,那些佃戶,要多少便有多少,每年都有人來哭著喊著為佃戶。”
  葉暢不為人知地皺了壹下眉。
  任何壹個封建王朝,構成其軍力基礎的,幾乎都是自耕農。這種自耕農大量破產投靠的現象出現,也就意味著構成其政治穩定基石的經濟基礎在崩潰。大唐的危機,遠比他想象的來得更早,甚至在這號稱盛世之時,便已經有了苗頭。
  不過對葉暢來說,自耕農破產……也是件好事,大量無地的勞動力,也能為他推動自己的工業計劃創造條件。
  “佃戶究竟有多少?”葉暢又問了壹句。
  “某不是說了,佃戶數量郎君不用擔心,只要某呼壹聲,便有足夠的人手出來……”
  葉暢再次皺眉,這次不是為大唐的危機,而是為這兩個莊子。
  兩個莊頭總管,都是玉真長公主面前能說上話的人物,但他們的態度,對自己分明是陽奉陰違。
  壹個笑嘻嘻默不作聲,仿佛就在壹邊看笑話,另壹個回答問題是顧左右而言它,就是不肯真心配合。
  看來……原本以為順利的田莊接收,還是會有麻煩啊。
  “告訴我如今有多些佃戶,將名冊登記好,按著年紀、擅長分類。”葉暢沒有著惱,只是平靜地道:“壹日之內……不,四個時辰之內,我要這名冊。”
  “呵呵,葉郎君,妳可是精貴之身,這稼穡之事,還是我們這些勞累命的來吧,不勞妳親自操心……”
  “葉英,葉挺!”
  葉暢森然壹喝,他身後的兩個葉家族人應聲而出。
  隨和尚善直學習技擊的葉氏族人當中,這兩個最為出色,他們此次跟葉暢出來,也是葉暢有意培養。
  他二人上來,直接將那名莊頭總管架起,那莊頭總管卻並不畏懼,大叫道:“某乃玉真長公主府中總管,爾等何許人也,敢對某無禮?”
  “不過是長公主府中的壹個奴婢頭目,再是什麽總管,也只是壹賤奴罷了。”葉暢到他面前,臉上盡為厭惡之色:“休要以為某不知妳這狗奴肚子裏的算盤,每年欺下瞞上,從莊子裏撈得不少好處吧?從今日起,妳這狗奴的好日子到頭了,某向長公主交了三年莊子出息折成的錢財,這三年裏,莊子裏的壹切,無論是人,還是物,都是某說了算。妳這狗奴,還想以管事自居?做夢!拖出去,先打壹頓,然後綁在莊前示眾!”
  葉英葉挺將那莊頭拖了出去,來之前葉暢便有交待,因此竟然那莊頭又是大罵又是威脅,他們卻都是聽若未聞。
  “妳是聰明人,方才那廝自以為聰明,結果被妳使喚了,出來捋我虎須。”葉暢轉向剩余的那個管事。
  那個管事臉色頓時變了,忙低頭哈腰:“郎君哪裏的話,某最蠢了……”
  “聽著,我來此處,看中的不是妳們這些奴婢的些許好處,妳們弄什麽花樣,我壹清二楚,只要妳們聽話,我便懶得與妳們計較。”葉暢樹起兩根手指:“兩個時辰之內,將我要的名冊準備好來,不僅是妳那莊子上的,還有方才那蠢貨的。”
  那個管事楞了楞,然後恭聲道:“是!”
  這些莊頭管事最奸猾,因為遠離主家,莊子裏的收益,倒是有近壹半被他們巧立名目弄走了。膽子大的,甚至還假借主家之名,行不滿之事,肥了自己的私囊,壞了主人的名聲。
  不到兩個時辰,那個莊頭管事便將名冊拿了過來,葉暢仔細察看,果然按著他的要求,這名單上都註明了年齡、擅長。葉暢翻著名冊,滿意地點了點頭:“好生做,總有妳的好處。”
  “是,是,郎君放心,小人是識時務的,卻不像那解老三壹般。”那管事乘機道:“這些年,貴主壹心向道,莊裏的庶務幾乎不過問,那解老三倚仗著母親乃是貴主身邊得力的媽媽,把持內外,不唯他那邊莊子,就是小人管的莊子,也都聽他的……郎君懲治了他,實是大快人心。”
  “大快人心?”葉暢放下名冊,有些驚訝:“莫非解三有欺壓良善不法之事?”
  “這個……”
  “妳姓方吧,名字倒雅致……方應物,呵呵,還淳縣人,如何到了公主府中,在此充任管事?”葉暢見他說得吞吞吐吐,似有所顧忌,笑著問起了他的出身來歷。
  這方應物面皮動了動,有些難堪:“卻是先父遊學天下,為籌盤纏,欠了同鄉債務,後來這債務落入仇人手中……後來還不起債,家父與某便被發賣為奴了。”
  至於落入公主府,對他來說,算是不錯的出路。葉暢沒有細問,又笑著道:“我此次來種木棉,事關重大,妳若能立下功勞,葉某願向公主求情,還妳父子清白之身,妳看如何?”
  方應物頓時神色大動,感激涕零地下拜:“人豈有願為奴婢者,若得如此,某願為葉郎君效死力!”
  “哈哈……”葉暢大笑道:“起來吧,且與某說說,這解三究竟有些什麽勾當!”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