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祚高門

衣冠正倫

歷史軍事

仲夏五月,天青日烈,幾縷細風,難驅暑意。 遠山綿延,有桃李橘杏依山而生,清流潺潺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047章 強藩怒火

漢祚高門 by 衣冠正倫

2019-5-17 15:14

  此時,位於城東青溪附近的王氏別業中,王允之獨坐亭中,自飲自酌。
  此時的他,仍是壹身素縞未除。這已經是他的標誌性裝扮,就算平日絕少顯跡人前,也已經漸漸在都中傳開。
  人的壹張嘴可謂信口雌黃,全無是非可言。若是得意時,他的這種行為自然是德行表率,性篤孝義,追緬亡父。可是現在,盡管王允之已經極力低調,卻仍多被時流抨擊言他亂禮邀名,自暴自棄。
  然而無論外間喧嘩如何,王允之仍是故我,並不因人言是非而有改變。
  這時候,壹道人影匆匆闖入進來,直行到王允之所在的亭子裏,神態間隱隱有種興奮:“阿郎,貉奴業已退出通苑,直往覆舟山去,登船準備過江。”
  “沈維周真是不凡,逢此變數,還能在第壹時間裏提抓要領,不落網中。”
  聽到這名家人的匯報,王允之也是忍不住拍掌贊嘆壹聲,然而與其語調不同的,則是冷厲的眼神,以及幾分未能壹竟全功的遺憾。
  他端起酒杯壹飲而盡,那醇香酒液在唇齒間流動良久才緩緩咽下,繼而擺擺手吩咐道:“且先再去觀望,若有變數,即刻來報。”
  家人領命而去,而王允之則繼續獨飲,只是神情之間多有落寞。他心裏很清楚,哪怕這件事是他所策劃,但真正執行起來,他也只能做壹個看客,根本不夠資格躍上前臺。
  又過了壹段時間,才又另壹人沖入園中,其人步伐急促,臉色潮紅,壹路飛奔而來,還沒有進入亭子,倉皇語調已經傳來:“深猷兄,大事不妙!沈維周他、他竟揚言要率眾逐君側之惡,已往覆舟山去,將要過江啊……”
  王允之聽到這聲音,臉上閃過壹絲鄙夷,只是當來人進入亭子後,已經又換上了恬淡笑容:“此事我已知,有勞伯言再告。”
  來人正是諸葛甝,此時他滿臉通紅,粗喘連連,視線更是倉皇遊移,進入亭子後也不落座,只是搓著手來回徘徊:“怎麽辦?怎麽辦……這貉子竟然如此性惡!”
  “伯言暫請稍安勿躁,此事早有論定,自有諸公裁斷。”
  見諸葛甝如此驚慌失措,王允之心中煩躁更甚,他真想不通以諸葛恢的稟賦材質,怎麽生出這樣壹個量淺性怯的兒子。如果不是他要借著諸葛甝來表達自己的意見,實在沒有耐心與這種人往來。
  王允之的安慰並沒有讓諸葛甝安定下來,他仍在那裏不乏懊惱的絮言:“深猷兄妳未至淮南,不知淮南強勢啊……唉,還是操之過急,操之過急……不該這麽做的,他若真厲念發難作亂,江東再無寧日啊!宿衛數千,竟不能阻其壹人來去,根本就不堪用……”
  眼見他仍是如此,王允之也就懶得搭理他。但得不到回應,諸葛甝更覺沒有底氣,他坐在王允之對面空席上,澀聲道:“貉子將要發難,深猷兄妳還能安坐?往年他便……唉,若今次復引強眾歸都,我是真為深猷兄妳擔心啊!”
  妳全家死了,老子都未必有恙!
  王允之聽到諸葛甝這麽說,忍不住腹誹壹聲,但還是嘆息道:“伯言妳言重了,沈維周誠是強軍在握,但若說率眾歸都,那又談何容易。他若真有如此從容,今次不至於親自歸都。他是不會走的,妳放心罷。”
  這壹次臺中之所以敢發難,自然也是料定這壹點。此前中原大捷,沈維周尚且無暇歸都述功,可是這壹次為了區區壹個河北傖士哀榮,居然就這麽急匆匆來了。可見雖然河北再創新功,但沈維周絕對不如表面上表現出來的那麽從容。
  “怕就怕事出萬壹啊……”
  諸葛甝不是不知道這壹點,甚至這壹點認知就是他通過對淮南的諸多細節觀察得出來的結論,而且有諸多臺輔參詳權衡,如果沒有這個把握,也不敢這麽做。但明白是壹回事,面對強藩如此威脅,想要不心驚又談何容易。
  “今次發難,也實在事出不得已。江北諸鎮,徐淮茍合,忠義乏乏。臺中雖然不乏明識,但畿外並無寸土寸士在控,畿內則被奸戶暗蝕千瘡百孔,眼見強梁做大,已是無計可施。”
  王允之所說,正是今次臺中發難的理由之壹。此前他們或還寄望徐州,可是庾冰北行功敗,眼見徐州落在沈維周手裏已成定局。
  合肥兵變已經將沈維周本質暴露無遺,壹旦其人在北方徹底得於從容能夠抽出足夠的力量,他們能否在朝局立足,屆時真要取決於沈維周喜惡壹念了,絕無可能再有相忍姿態。
  河北新功,令得臺輔們對北方目下形勢也有些觀望不清,拿不準沈維周是否已經蕩平邊患可以抽出更多力量出來。所以卡住河北傖士哀榮,本身也是壹種試探。而沈維周表現的如此急切與重視,對他們而言便是最好的結果。
  眼下他們所恃唯有時間,但是很顯然留給他們的時間也不會太長。所以要將這時間投用在哪壹方,便關乎博弈的最終成敗。
  沈家之勢大不只在於手握雄兵的沈維周,此前江東不是沒有作亂的強藩,其家在江東包括在中樞都有著強大的影響力。而且相對而言後者比前者更加要命,臺中針對沈維周幾次動作都被其父沈充攪亂打斷,使得中樞本身就處於壹個混亂狀態,政令不壹。
  而沈維周手中的軍隊,相對而言反而不是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禍患。何以沈維周能有如此大勢?正是因為他深持北伐大義,且功勛卓著。
  可是當他壹旦揮兵向內,這各種加持便蕩然無存,壹個功勛卓著的社稷王臣突然變成了犯上作亂的奸邪,這種巨大的反差甚至有可能讓他的部眾直接崩潰!
  眼下沈維周在外已經勢大難制,隨著圖謀徐州的願望落空,在這方面臺輔們無論再怎麽努力,都不可能再突破沈氏多年以來的布局。從這方面動手,本就是以短擊長。就算還有壹二可能,但是留給他們的時間不多了!
  有鑒於此,王允之提出了壹個意見,那就是以下駟對上駟,以上駟對中駟。全面放棄外鎮的較量,集中於朝內的對決。通過對中樞的徹底掌控,來獲得與沈氏對話的實力。
  沈維周在江北似大實虛,壹旦沒有皇權大義的直接加持,憑他壹介南人,是很難掌控住江北龐大局面的。
  若將戰場縮小到中樞,就算沈家經營年久,對京畿暗蝕諸多,跟幾家臺輔聯合相比,仍然是要落在下風的。但是由於此前矛盾沒有公開化,臺輔們也很難對沈氏留在中樞的勢力全無保留的大打出手。
  今次發難,便等同於直接宣戰,不再相忍茍合。以弱勢而宣戰,看似壹個愚不可及的決定,但這樣卻更加安全。
  因為首先沈家最強的軍力是被釘死在了北方的,最起碼短期內不可能抽調南來。其次若方鎮之力太過深入的介入中樞權鬥,將會更加凸顯出沈氏悖逆門戶的本質。
  而且也會讓此前沈維周壹直努力維持的軍權獨壹動搖,此前沈維周的部將們只需要專註於北伐戰事,積功以進,大義之下絕無偏袒。但是現在卻需要為了妳沈家壹戶私利奮鬥,妳卻拒絕分享權位,還有什麽值得追隨?
  若沈維周打開這個口子開始以私利許諾,那也就給臺輔們開了壹個撕開淮南這個組織的機會,他們不需要買通多少,只需要買通壹兩個沈維周麾下部將,就能在其中埋下裂痕。妳沈家誠是財大勢大,但卻需要惠及萬眾,而我只需要窮攻壹點!
  所以,當中樞權鬥公開化,沈家的方鎮勢力反而需要收縮起來。這壹點倒是比較雷同於早年的王家,同樣內外皆大,但當王敦在外發難時,王導為首的臺中勢力反而需要安分下來。
  最起碼表面上,如果公開聲援,妳不再是什麽中樞大員,妳是逆賊打進中樞內部的奸細小卒子,手起刀落沒商量。
  沈維周有大誌,這壹點不是秘密。他不可能為了臺中幾個虛位的蠅頭小利,而打破自己在淮南這種專擅威刑的局面,更不可能為了保住父輩的權位而悍然揮兵向內,打破自己過往多年所樹立起來的那種大義北伐形象。
  以漢制舊禮觸怒沈維周,這也是王允之經過長久醞釀而向臺輔們提出的方案。這件事本身沒有成敗的差別,只是為了將沈維周架在壹個極度尷尬的位置上。
  在沈維周方面而言,他根本無力化解此事所帶來的惡劣影響。就連此前沈家壹直擅長的時論操控,面對這壹問題也無可奈何。吵鬧的越兇狠,便會讓更多人將沈維周與魏武曹操做比較。
  姑且不論妳是不是,只要將兩者拿來做比較,就能暴露出大量問題。所以沈維周最明智的作法,就是要將損失控制在最低。
  而此前王允之贊賞沈維周,就是因為沈維周有能力跳出這樣壹個設定的陷阱,我不跟妳們討論是非,只問妳們有沒有做好承受我這個強藩怒火的準備?妳們看死了我現在沒有發兵江東的能力,那我就要讓妳們猜壹猜,這個萬壹的幾率有多大!
  所以在王允之看來,今次博弈臺中能夠獲得多大優勢,完全要看臺輔們的心理承受能力。他們如果能夠承受住沈維周施加的龐大壓力,不是沒有可能不付出任何代價,將沈家在朝堂上的勢力壹掃而空。
  但是諸葛甝的這種表現,讓王允之對此難報更大信心。知行如壹有多難,只有身在局中才能體會。無論形勢多美妙,壹旦賭輸了,代價由妳自己承擔,無人能代替。看客再怎麽高智妙論,他不會陪妳壹起傾家蕩產,屍骨無存!
  不過就算臺輔們這次不能壹竟全功,這對王允之也是壹個機會。他甚至已經準備好了後招,給自己躍上前臺爭取壹個可能。如果定勢太快,他們瑯琊王氏在這場紛爭中註定還是只能做壹次看客。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