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漢祚高門

衣冠正倫

歷史軍事

仲夏五月,天青日烈,幾縷細風,難驅暑意。 遠山綿延,有桃李橘杏依山而生,清流潺潺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768章 將謀大事

漢祚高門 by 衣冠正倫

2019-5-17 15:13

  “今日邀見世儀,其實是有長橫心內許久壹樁疑惑,想要請教壹二。”
  苑中壹行之後,巨大的危機和恐慌感籠罩在心頭,程遐實在無心政事,索性再次早退歸家。心內諸多想法湧動,其中不乏難於人言者,思忖再三無人傾訴,最終還是讓人再將錢鳳請來。
  “光祿但有所惑,直言即是,何敢當請教之問。”
  錢鳳聞言後便正襟危坐,壹副認真傾聽的模樣。
  程遐垂首略微組織言語,然後才望向錢鳳問道:“我所困者還與世儀身世有關,便是此前所累世儀淪落至此那壹樁江東舊事。世儀可曾想過,王氏之謀因何事敗?”
  “此事我真百思不得其解,當時殘晉茍存江表已是艱難,瑯琊宗戶又絕非中晉顯裔,法禮本就不得。瑯琊王氏海內望宗,頗系人望,南逃之後更是勢門領袖,江東凡有披甲,大半為其所控,如世儀等南士賢者並沈氏那等南鄉土宗都為所用。如此定勢卻仍不能成事,身死而功毀,莫非真是天地有助力?但若真是天佑於司馬,何至於亡出中國,客寄遠鄉?”
  程遐講起這些的時候,雙眉緊蹙,滿臉疑竇,仿佛真的深困於此而想不通:“世儀親歷此事,我知妳不願多言傷心舊事,但實在深困於此,因而鬥膽有問,不知這些年來世儀可有自省?”
  錢鳳聽到這個問題,先是楞了壹楞,然後便低下頭以掩飾眸光的閃爍。他自然不會認為程遐真的如此關心江東時局,以至於對這些舊事困惑不解到愁眉不展。既然有此發問,大概還是有感而發。
  心念略壹轉動,對於程遐心意如何,錢鳳便漸漸有所掌握,不免更加警惕,明白到對這個問題必須鄭重以對。
  “其實何止光祿困惑,鳳近年來受此困惑尤深,每每夜不能寐時,屢屢縈繞懷內。”
  沈思良久之後,錢鳳才徐徐開口道:“誠然俗情以觀,當年之王大將軍確是大事當濟,實無功毀之理。但如今思來,這又何嘗不是壹個必敗之局。王大將軍所失者有三,壹者雖是名門,但卻衰德,中朝之失,王氏難辭其咎,因是南逃之眾,不乏深念王氏害國。”
  程遐聽到這裏,便忍不住暗暗點頭,瑯琊王氏雖是海內名宗,但王衍之流雖為執政,但卻無益於國,無義於人,落敗於石勒反而勸說石勒謀於大事,凡為生人,俱都不齒於此。空負名望,卻無德行,類似王敦之流,應該也是此態。
  “王氏二失,則在每臨大事則遲疑不決,移國問鼎,乃是萬險難有壹成。既然懷此心意,便應搏盡全力只求功成,豈能首尾瞻望而妄求成敗俱存。王氏狡兔三窟,庭門之內尚且不能進退如壹,如此又豈能邀得眾助!”
  程遐聽到這裏,便也忍不住說道:“這真是愚蠢至極,鼎業豈可輕撩試問,凡有所謀,自當壹擊必中,不可作再為之想!”
  錢鳳聞言後心內便是壹哂,神情卻仍凝重惋惜:“王氏三失,則在於遠處畿外,逆心早露。有謀而未發,人皆知其逆,妄圖以強兵於千裏之外而攝掌宮闈之內,自是內外共防,變數諸多,事倍功半。所謂匹夫壹怒,伏屍兩人。若真近立於闈榻之畔,所寒傖匹夫,奮力壹搏,亦可掌於君王生死,又何必仰於萬眾之師!”
  “世儀雖是微言,但實在正中於內啊!”
  程遐聽完這壹段話,已是忍不住眉飛色舞。錢鳳所言之情況,不正是中山王眼下的狀態,其人雖掌雄兵,但卻遠離京畿,身在千裏之外,若真逆向於內,自是阻礙重重,或許還未抵達京畿,其眾便就分崩瓦解!
  闈榻之畔,便可掌於生死……
  雖只寥寥幾言,但卻霎時間將程遐的心情撩撥火熱起來。
  他當然不關心江東舊事,而今日請問錢鳳也是自有其意圖。所謂的內憂外患,說的便是他眼下狀況。原本以為中山王離國,令他壓力緩解,繼而又軍敗於南,更是大挫其威。但卻並沒有讓他狀態得以好轉,反而更受提防。
  如今的他,在外仍有中山王石虎這個宿仇威脅,在內則又有皇後為首的壹眾人虎視眈眈。而主上石勒,也將他當作禍國之靳準來看待,諸多提防冷落。
  這二者對他威脅之大,令程遐不敢深思,也絕不認為就能與他們和平共處。此前數年中山王便敢派悍卒夜闖他的家門,淩辱他的妻女,根本就目無法紀!而皇後也絕非什麽良善,並不因他舊功於國而另眼相待,甚至直接掌摑辱罵,根本就不顧忌他大臣的身份!
  眼下石勒尚在,這二者已經都是如此咄咄逼人。可以想見石勒死後,就算太子繼位都要受制於人,根本就不能給他以足夠包庇。而且由於石勒對他的提防,讓他根本不能插手軍務,全無自保之力,屆時則不免將要更加任人宰割!
  類似此前所想,只要熬到太子繼位,他的處境就會變得好轉起來。如今看來,只是壹句笑談妄想罷了!就連太子都有可能嗣位不保,更何況於他!
  不能再空待下去了,必須要有所作為!無論怎麽看,他都是時局中最弱的壹方,壹旦有什麽大的變故發生,首先要遭殃的則必然是他!唯壹的轉機,就在於先發制人!
  有了壹個明確的目標,明確到自己該怎麽做,無論這個目標是否艱難,最起碼有了努力的方向!
  程遐也知道此謀事關重大,重要的還不是能不能夠得手,而是得手之後該要怎樣掌握住局面。否則就算是謀劃成功,但卻無力掌握局面,那麽最終也只能落得為他人作嫁衣裳,自己反受其害。
  心內有了決定之後,程遐也並未猝然發動,首先便召來徐光等幾名親信盟友。
  幾人圍坐於密室,程遐也不做虛辭,於案上擺了壹柄利劍,直接說道:“我將要謀大事,送太子早登嗣位,諸位可願與我共謀?”
  在座眾人聽到這話後,神態已是驟然驚變,包括徐光在內,俱都顫聲道:“光祿怎可為此逆想?”
  “太子嗣位早定,本就中國未來之主,如今不過從速執國,怎可稱之逆想!”
  程遐聽到這詰問,當即便聲色俱厲道:“太子仁義之君,諸位都有目共睹。反而主上年邁日昏,也是顯而易見,若再執國柄日久,絕非社稷之福!中山王逆態畢露,主上非但不防,反將重兵付之,結果兵敗辱國,仍不以罪問之,這是明君該有姿態?彭城王重鎮邊防,結果大戰在即而輕招於內,反予南人決勝機會,這是明君該有姿態?皇後卑劣雜胡所出,每幹政事,穢亂國務,視臺省於無物,這是明君該有姿態?”
  “今日之論,非為害君,實為救國!我等俱從主上年久,力助成就大事,當中辛苦不足言表,難道忍見功業壹世而斬?主上勞碌年久,如今年邁而病衰,正宜輕事榮養,但卻仍要咯血任勞,每為奸邪所惑,屢成稗政,實在不能再任由敗壞下去!”
  程遐講到這裏,手掌已經按在劍柄上,冷笑道:“在座諸位,包括我在內,俱是寒傖以用,並無舊聲可誇,若非主上拔舉,安能顯於此世!如此殊恩,正應忠義全節以報,內諫主上榮養苑內,外佐太子監國任事。若非如此,怎能無愧於所受名位與恩用!”
  眾人聽到這裏,俱都默然。程遐這壹番話,可謂正說中他們心理。在場這些人,俱都是壹些寒士得用,本身既沒有家聲名望加身,也不具備部曲兵眾自保,名位所仰實在太脆弱,稍有動蕩便將不保。如果不能憑此擁立之功守住在君王面前的位置,隨時都有可能被拋棄。
  而且眼見程遐這姿態,也根本不是要和他們善言商量,若是稍有異議,只怕很難走出這間密室。
  於是在經過壹段時間的思忖之後,眾人俱都發聲,願意與程遐共為此事。接下來便是歃血為盟,以示絕無相悖。
  雖然共識是達成了,但接下來該要怎麽做,眾人卻都沒有主意。類似程遐所言內諫主上讓權榮養,根本就是壹句屁話,他們若真憑著壹張嘴去勸諫,只怕話未講完就要身首異處。但若是用強的話,在座這些人就算是畢集家丁,男女老幼齊齊上陣,大概也沖不過第壹道宮禁便要死個幹幹凈凈。
  程遐既然敢召集眾人前來商議,當然也是有了壹個成熟的計劃。整個計劃被他分為了兩部分,第壹部分是鋤奸。
  在程遐的眼中,國中奸佞實在太多,當然最主要的還是中山王和彭城王。如今中山王引軍在外,可以暫時不計較。至於彭城王,則統帥禁衛輔佐鎮守於鄴城。所以彭城王石堪必須要除去,壹則斷了皇後這壹臂助,二則奪回禁軍的控制權。只有掌握住禁軍,來日才能控制住局面。
  計劃第二部分也是最核心的,便是困龍,將趙主石勒控制在禁中,不讓他有機會連接於外。原本這是最困難的,程遐雖然出入禁中,但卻根本沒有壹點控制力,可是此前石朗又被啟用擔任禁防將領,只要能夠說動石朗加入進來,便有了極大的成功可能!
  當然這還只是壹個大體的框架,具體的執行、細節包括發動時機在內,都還需要商榷權衡。
  大概是每謀大事將有天助,程遐這裏定策未久,機會便很快到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