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祚高門

衣冠正倫

歷史軍事

仲夏五月,天青日烈,幾縷細風,難驅暑意。 遠山綿延,有桃李橘杏依山而生,清流潺潺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2章 情達極致假亦真

漢祚高門 by 衣冠正倫

2019-5-17 15:12

  庾氏兄弟回到家中,便聽下人稟告庾條又去見了沈哲子。
  得知此事後,庾懌心裏頓時焦躁起來,他深知自家兄弟是何脾性,早先又向沈哲子保證絕對不會讓他再受騷擾。雖然嘴上不說,庾懌心裏對少年是隱有忌憚的,這壹點或許連他自己都沒有意識到。
  因此,庾懌來不及換裝,急匆匆走向沈哲子的局所。可是壹俟跨入門中,眼前壹幕卻讓他大吃壹驚。只見庾條與沈哲子對面而坐,態度恭謹和藹,從案上茶湯來看,兩人似乎已經交談許久,氣氛很是融洽,並沒有劍拔弩張的緊張或尷尬。
  “二兄何時回來的?”
  看到庾懌闖進來,庾條先是壹驚,旋即便又鎮定下來,徐徐起身。對面的沈哲子也站起來,笑著對庾懌頷首致意。
  看到兩人狀似平常的反應,庾懌反而有些局促,沈著臉說道:“剛回家不久。”
  接著,他又手指庾條說道:“我不是跟妳說過,不許再來打擾哲子小郎君?”
  “世叔誤會了,是我閑極無聊,所以才請庾先生坐談,並不是庾先生主動上門。”沈哲子張口為庾條開脫。
  “二兄,我已經為前夜冒犯之舉向小郎君致歉。小郎君雅量寬宥,我和他已經捐棄前嫌,結為忘年交。”
  庾條也有條不紊申辯道,繼而又望著沈哲子笑道:“小郎君高談清論,不似齠年,與妳傾談壹番,我亦受益匪淺。跟哲子小郎君比起來,我家小兒頑劣如豚犬,實在汗顏。”
  “庾君過譽了,聽妳高論義理,我才是真正的受教良多。”沈哲子也笑吟吟說道。
  看到這兩人應答和氣,互相擡舉,恍惚間庾懌為自己大驚小怪而赧顏,然而心裏又異常別扭,這畫面似曾相識。
  平穩壹下情緒後,庾懌才對沈哲子說:“哲子小郎君,妳父既然把妳托付給我,我就有看護之責。眼下妳又客居我家,更要盡地主之誼。我這三弟行事不乏放誕,若有冒犯處,妳也不必替他遮掩。”
  沈哲子笑著搖頭,壹再表示並無此事。而庾條也狀似無辜,略顯委屈,卻沒有當面沖撞反駁兄長。這讓庾懌更加驚訝,想不通究竟發生了什麽,不過半日光景,自己這性情最暴躁的兄弟怎麽就成了恭順有禮的謙謙君子?
  氣勢洶洶而來,匆匆告辭離去,庾懌順便把庾條喊出來,心中的疑惑越來越濃烈,壹俟遠離沈哲子的居所,他才停住腳步,剛要開口詢問,卻見庾條正對自己長揖為禮:“二兄,以前我放誕任性,讓妳和大兄勞神操心良多,如今思及,實在羞愧。妳放心罷,以後我將痛改前非,絕不再失禮人前。”
  若換個時間聽到這話,庾懌定是大感寬慰,可是現在眼見庾條如此,他心裏更有說不出的古怪別扭,忙不叠問道:“幼序,妳到底是怎麽了?我不在家時,發生了什麽?還是那沈家小郎對妳說過什麽?”
  很顯然,最後壹個問題才是庾懌難以釋懷的關鍵。他著過沈哲子的道,自然深知那少年看似稚嫩清秀無害的外表下,其實隱藏著蠱惑人心之能,讓人稍壹大意便不由自主入其彀中。
  “哈,我好得很,又能怎麽了?”
  庾條打個哈哈,轉而不乏欽佩道:“哲子小郎君義理清晰,實在不像是未及十歲的小童。他跟我談論的,不過是誠意、正心、修身而已,卻另成格局,發人深思。”
  “只有這些?沒別的?”庾懌又追問道。
  “二兄,我看是妳怎麽了?我已過而立之年,莫非還會被壹個垂髫小兒言語蠱惑?”
  庾條有些不耐煩,心裏卻回蕩著沈哲子所說的話:修持自身,讓自己成為壹個可信之人,才能取信於人,別人才會托信於妳;既得信托,才有了資本運籌的資格。
  庾條深以為然,只是看到二兄大驚小怪的樣子,便覺得自己要達到五級三晉中的“信”級實在任重道遠。怪只怪自己此前過於放誕,以致不能取信於人,看來以後要加倍努力,才能讓別人信托自己。
  說者無心,聽者卻有意。庾懌老臉壹紅,壹時間倒不好意思再繼續追問,只能旁敲側擊提醒庾條:“這沈家小郎君早慧聰穎,不同於尋常孩童,頗有詭詐之才。”
  “風物長宜放眼量,情達極致假亦真。二兄,妳太執著壹己之念,不知魚之樂,難得魚水歡。”
  庾條嘆息壹聲,為兄長過於執念而惋惜。正如哲子郎君所言,這世上虛妄太多,名望浮雲,功祿亦是浮雲,彼此不能信托,便是分歧之發端。只有信我不疑,才能共逐富貴啊!
  庾懌還在那裏糾結,庾家其他兩兄弟已經走過來。看到二兄沈吟不語,便壹起上前詢問究竟。
  庾懌沈吟良久,又見庾條始終坦然,最終還是放棄了深究,免得窮究之下令兄弟失和。況且庾條有此改變,也是好事壹件,最起碼不像以前那樣放誕任性,孟浪行事。
  “幼序妳有了改過之心,總是壹件好事。這樣大兄和我也能更放心,妳年紀不小,也該任事,勤於國事亦能為家分憂。待今次時局平穩後,我會跟大兄說,為妳謀壹個官事。”
  庾懌拍拍三弟肩膀,笑著勉勵道。
  庾條聽到這話,卻是大搖其頭:“二兄,進仕非我所願。咱們兄弟幾人,妳和大兄自不必說,季堅仕途漸進,稚恭也得中正察舉。如此家業已經無憂,就讓我守在家中,做些自己願意做的事情罷。”
  聽到這話,不獨庾懌驚詫,其他兩兄弟也都露出狐疑之色。庾翼開口道:“三兄,妳不是壹直想要任事?怎麽有了機會反倒改了主意?”
  庾條笑著說道:“家業傳承,譬如人行途中,雙足立地才得穩健。我家已是貴戚之門,強求兄弟俱幸,反而招惹物議。不如我晦身自退,修整家業,如此二兄妳們宦遊在外,才無後顧之憂,更能從容任事。”
  見兄弟們全是目瞪口呆望著自己,壹副難以置信模樣,庾條倍感神清氣爽:“君不見,鳥盡弓藏誅文種,五湖泛舟稱陶朱!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貨殖小術,卻合損補天道。我要以此興家,撥亂反正,未必就遜於諸兄勤於王事。哈哈,吾輩共勉!”
  見庾條大笑灑然離去,站在原地的庾氏三兄弟卻是面面相覷,片刻後,庾冰才稍顯遲疑道:“三兄他、他是近來才發癲的嗎?”
  庾懌轉頭望壹眼沈哲子的居所圍墻,心情五味雜陳,半晌後才喟然道:“幼序這番高論,雖然疏於正途,倒也不無道理。他如果真是誌在於此,與我家而言未嘗不是好事,不必再勉強他。”
  雖然心裏已經有七分把握,庾條此番異常與沈哲子脫不了幹系,但庾懌也並不覺得有什麽害處。若三弟此後真能幡然醒悟,做出壹番成績,他反倒要感謝沈哲子的點醒之功。只是挖空心思也想不明白,究竟是何種手段能將壹個放誕任性、積重難返的成年人點化得痛改前非?
  困惑庾懌的難題,對沈哲子來說倒不算什麽。關於傳銷這個大殺器,他所了解也只限於前世綠皮火車上的道聽途說,壹番穿鑿附會、改頭換面,結合時下人的理解能力,很快就給庾條描繪出壹個恢弘壯闊而且看似可行的前景。
  通過他前世的見聞閱歷,可以看出沈迷於此道的,大概可分為兩類。壹類誌得意滿,自負高智,認為自己已經看破玄機並且能夠掌握其中奧妙,得其利而避其害。壹類困蹇時下,挫折連連,希望能有壹套行之有效的理論輕易攫取大量財富。
  這壹類的成功學,最顯著的特點還不是能夠蠱惑人心,而是給人虛構壹個看似可信的成功進度條。每前進壹步就能即時得到反饋,進壹分有壹分的欣喜,從而讓人更加樂此不疲,不知不覺深陷其中。
  這壹點,對於那些人生迷茫,想要發奮卻不知該往何處努力的人來說,有著致命的誘惑。晉陵、京口人流密集,士族豪強林立,其中能夠占據顯位的卻不多,正是迷茫不知何所依從的時候,迫切需要壹個燈塔指引方向。
  當然,沈哲子還是有所保留,沒有將各種斂財返利的模式全都告訴庾條。他要壹步壹步,循序漸進的引導,免得自己也玩火自焚。
  沈哲子倒不指望用這方式來給自己斂財,自己也盡量避免牽涉其中,之所以起意要點撥庾條,是因為心裏有了壹個鉗制京口流民帥的方案,榨幹這些僑姓的家底,以三吳錢糧反制京口。
  有了這個想法後,點撥庾條只是第壹步,下壹步則是要擴大自家的優勢。
  所以,對於老爹出鎮哪裏,他也有了選擇,首選會稽!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