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祚高門

衣冠正倫

歷史軍事

仲夏五月,天青日烈,幾縷細風,難驅暑意。 遠山綿延,有桃李橘杏依山而生,清流潺潺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007章 無財難行

漢祚高門 by 衣冠正倫

2019-5-17 15:14

  建康城東市,位於大桁東面烏衣巷與丹陽郡城之間,占地在幾十頃之間,可以說是如今都中物價最高所在,小到衣食用度,大到興家置業。
  比如說桓溫,就任京畿所近秣陵兩年有余,也只能在建康東市置辦壹座廣闊不足十畝的小小別業,面積規模較之北面不遠處的沈園不過鬥中壹粟,但前市後居,養家已經綽綽有余。
  居任建康,才能高低與否尚在其次,畢竟臺臣實任庶務本就遜於地方,若不居任三公那種規格公府,即便有能力,也得不到太多體現的機會。所以身在建康,最重要的還是日常往來應酬交際所積攢的口碑時譽。
  往年桓氏家道中落,衣食尚不能為繼,桓溫也因此自絕於人前,世道能有雪中送炭者終究是少,即便往年有什麽親密往來,也都因此擱置。
  桓溫年紀不大,但也飽覽世情冷暖,所以當稍有余力時,便走了沈氏的門路在東市置產,原本意思倒也不是興家置業,不過是為自己在都中應酬往來時能有壹個固定的地點,卻沒想到這園市日常收入竟然還要遠遠超過郊外別業田畝所出。
  家事沒有困頓後,桓溫才有更多精力和心情去追求自己的個人前途。而能夠在東市擁有這樣壹個穩定產業,也讓他在與同僚交際中加分不少。
  今日別業中,甚至連前面的門市都關閉,只為營造壹個清靜的待客環境,只因為今天的客人不同以往那些同僚。
  作為今天客人的庾翼,自然也能感受到桓溫這壹點鄭重用心,他坐在別業後院不高的閣樓上,望著街面上那些熙熙攘攘人群,笑語說道:“能於此中繁華得於壹席之地,元子也算興家有道。我倒是有些好奇,不知前庭園市日收幾何?”
  “此處見日所得,不過數千萬余之間,若是告於往來豪客,不過只是見笑於人,略得養生之意罷了。”
  桓溫聞言後便也笑語道,他與庾翼之間的交情,在這種小事上自然沒有隱瞞的必要。
  庾翼聽到這話後,臉色不禁微微壹變,繼而嘆息道:“往年人或道我,沈維周擅於治世,我尚報以壹哂,如今才知自己識淺。如此方寸,日盈近萬,若以春秋而計,三代之家何愁不能自立?”
  聽到這數字,庾翼是真的驚了壹驚,這樣壹座格局逼仄的別業,實在太不起眼,居然每年都能得於百萬數錢的盈利,可知如今建康繁華之甚。
  “人或以此為功,我卻以此為患啊!遍覽史籍,追及三代,凡有大成於世者,豈有賈中求得?如今我也是家業無計勉強為之,但卻仍不敢讓群弟涉此浮華而迷於心智,仍需躬耕於田,才可長立此世啊!”
  桓溫雖然受惠於此,但卻並不覺得商賈昌盛乃是國之幸事,聽到庾翼這麽感慨,便嘆息回答道。
  “可惜浮華迷人過甚,能與元子壹般高識洞見者終究乏乏。商賈浮遊於世,自有巨貨入於其門。短利驟得,足以令人欣然忘憂啊!譬如當下邊事,維周草草立約,則江東物貨並輸於北,使其得以物用無缺,更可因此進望諸夏啊!”
  庾翼端起杯中酒壹飲而盡,繼而不乏感慨道。
  桓溫聞言後稍作沈吟後才說道:“似梁公此類才驚於世者,畢竟殊少。或因才大急逞,所以不能安心求索田畝。但這畢竟只是異數,若能長久銳進或是無憂,大凡稍有挫折,則必百弊叢生,不能自安,自取於禍啊!我也是閑來妄窺高義,以梁公之能,未必不能洞見此中隱患,但如今中州饑渴,明知商賈虛榮,但為解燃眉之急,也是不得不為啊!”
  聽到桓溫這麽說,庾翼也是長嘆壹聲:“財貨之迷人,所惑者豈止賢愚兩端。就連我這中人之質,眼下也是深為所困啊!往年偶聞維周因此以論,財之於人,如筋骨誌氣,雖莊生之賢逸,不能免於此困。往年我還因此譏笑,如今是深有所感啊!”
  他這壹番感慨,也實在是有感而發。原本以他這樣的權位門第,本不應該為財所困,但前段時間因為王愆期之事,他已是掏空了家底。
  說到底還是少見了人心險惡,主動求告沈充認打認罰,結果沈充開出的價碼,簡直令他瞠目結舌。
  庾翼雖然出身清貴,但若論及家資,實在無甚可誇。往年大兄在世時,雖然權傾朝野,但卻潔身自好,絕不因私欲而求諸公器,所以庾家本身也並未因此權位而受惠多少。當然,以隱爵惑人而大索民資的三雄庾條不在此列。
  大兄在世時,庾翼甚至連出仕都不能,而他的丈人門戶,也僅僅只是略得清譽,並無資貨相助。等到任事於歷陽,雖然得於物貨東進的便利而坐地分財,但其中大部分還要輸送給荊州的二兄庾懌,他自己能夠積累動用的本就不多。
  原本庾翼是無需因此受困,可是當他打算耐下心來經營自己能夠掌握的部曲私力時,才知無財寸步難行。
  雖然沈充答應幫他解決來自江州人家的攻訐,但索求財貨卻是巨額,根本就超出了庾翼的承受能力。沈充在這方面倒是表示了極大的豁達,表示願意自家先墊付江州人家的要價,容許庾翼慢慢籌措。
  當沈充放棄了刁難之後,臺輔們在這方面倒也沒有施加太多阻力,飛快將此案了結,王愆期已經於十多日前被放出,名位俱被剝奪,但也總算保住了性命。
  但庾翼卻很難就此感到快樂,為了能夠滿足沈充的要價,庾翼這幾年在歷陽積攢的資貨已經盡數吐出,但也不過僅僅只是滿足壹半而已。
  若是旁人還倒罷了,偏偏是沈充,而且庾翼此前在沈充家中也是表態任由要價,只求能夠破財免災。
  這筆帳,庾翼是不可能賴掉的,雖然他明知道這就是沈充在找他的晦氣,什麽江州鄉人索求,根本就是沈充在因他招納王愆期而討要補償。
  但就算是明白這壹點,庾翼也無可奈何。這件事是他犯錯在先,若他真的敢賴賬的話,且不說沈充那裏會不會善罷甘休,單單他二兄庾懌就饒不了他。
  事到如今,庾翼也漸漸明白這個世道的玩法。他私自收容王愆期並不是什麽大事,就算沈家因此不滿也沒有什麽大不了,前提是庾翼能夠自己解決掉後續的麻煩。
  畢竟對於沈家這龐然大物而言,王愆期實在微不足道,就算有所不滿,也不會因為區區壹個王愆期而於庾氏這麽重要的盟友翻臉。
  可問題是,他非但未能解決此事,反而事情越鬧越大,更要命的是最關鍵的要害被沈充捏住了。事到如今,庾翼又不能放棄王愆期,也只能給沈家以足夠的補償,才能維系住彼此的聯盟關系。
  關於這壹點,二兄庾懌也來信分析利弊,當然在庾懌看來,這件事完全就是庾翼的錯,壹時貪念伸手,結果被臺中抓住庾家的把柄,如果不是沈充幫忙阻止住江州鄉聲,事情將更加不可收拾。眼下只是區區財貨便能將事情解決,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
  所以庾懌的意思是,讓庾翼無論如何都要滿足沈充的要求,自家已經理屈在先,更不能讓沈家出力又出錢。
  可是二兄說的簡單,單單財貨壹樁便壓得庾翼喘不過氣。
  庾懌雖然坐鎮分陜,權位雖重攤子也大,尤其因為中原躍進,明年也要大舉用事於漢中乃至虎窺蜀中,根本不可能予庾翼以援助。更何況這件事完全是庾翼惹出來,他若求告二兄的話,更意味著他完全沒有能力處理自己惹出的禍事,會令二兄加倍的失望。
  所以單單財貨壹樁,便壓得庾翼喘不過氣。雖然王愆期已經救出,但庾翼卻還不敢離都,就是作為人質留在這裏,不讓沈充再因此生事。
  眼下庾翼已經被敲詐的私財俱無,但距離沈充開出的價碼仍然差了很多。所以王愆期壹待擺脫牢獄之災後,即刻便返回籌措財貨繼續往建康輸送,以補償沈家所謂的“墊付”。
  原本庾翼還自喜於將王愆期收入門下後,能夠將其部曲財貨盡收,如今看來,就算把王愆期家底都搭上,也未必能夠滿足沈充的要價。所以他這壹次,實在是得不償失。
  通過王愆期這壹件事,庾翼也終於認識到世道之險惡。誠如二兄所言,沈充那裏還僅僅只是要求財貨補償,已經算是輕的。而且這壹筆財貨也算是物超所值,最起碼沈充收錢辦事,也解決了臺中的刁難。
  無聲才是最可怕的要挾,當王愆期之事愈演愈烈時,庾翼根本猜不出臺輔們究竟如何才會放過此事,若是事態再發展下去,就連他二兄庾懌的分陜之位,都有可能因他壹時念錯而有動搖!
  眼下雖然背負巨債,但臺中最起碼也是忌於沈家勢力,不敢再圍繞王愆期而大做文章。但這種解決問題的方式,卻令庾翼加倍的感到挫敗。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